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藏真-第10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罪他们到不怕,只要能够通过重重困难,留下这些三文鱼就好。”波香卡到。

船长也皱着眉道:“如果要复制三文鱼的洄游路线不难,如果要复制洄游路线上的食物链,可就难了。”

每年大概是7月~10月间,会有成千上万条三文鱼,到加拿大佛雷瑟河上游的亚当斯河段繁衍后代。

它们都是从太平洋逆流而上而来的,行进的过程是逆流而上,而且每行进一个阶段就有一个层梯式的“增高”。

到一个“层梯”,就好比我们上台阶一样,需要迈步向上。

而鱼只能靠身体不停地跳跃,才可能达到下一层梯,这就如同鲤鱼跃龙门一样。

因为特殊的环境及三文鱼特别的产卵习惯,必须要到达这个长距离高海拔层梯的上游,才可以产卵。

所以它们所跃的不仅仅只是一两层的“台阶”,而是很漫长的回流之路。

在这些台阶上面,会有许许多多即将冬眠,需要补充食物的熊,这些熊会叼住因跳起而露出水面的鱼儿,所以也会有许许多多的鱼死于熊逐渐肥大起来的肚子里。

只有经历过层层难关后,三文鱼才可以抵达最上游的一个平静的湖面产卵,产卵后,三文鱼死亡,结束它的一生。

还有一些鸟类会食用三文鱼们辛苦产下的卵,供给自己生存。而三文鱼死去后,

它们的尸体会供许多动物食用,也有一些类似狼的陆地动物会叼着三文鱼,在森林内觅食。

而食用后,陆地动物则会将剩下的残骸留在那里,随着时间的流逝,残骸慢慢腐烂在地里,成为大树的养分,帮助森林成长得更加茂盛。

孵出的小鱼苗将会重新回到海洋,成长之后,它们又会沿着长辈走过的路成群洄游,奇怪的是它们总是能准确找到母亲产卵的地方,重复同样的悲壮!

而这样的生命轮回是不太容易打破的,所以韩孔雀到是不太看好这里的三文鱼的经济价值,如果现在捕捞了是没问题,想要让它们改变洄游路线,恐怕不容易。

“你还别说,这里的生蚝还真不错,也许我们岛上又要增加一个特色产品了。”船长这个时候,已经把对三文鱼的注意力,重新放到了生蚝上。

这里的暗礁上,到处都是石蚝,船长的手法老练,很容易就采到了不少,而且他不止是采集,还一边采一边吃。

“真的那么好吃?”看船长吃的那么香,就连韩孔雀也忍不住想要尝一尝。

“当然好吃,产自塔斯马尼亚的生蚝,就是这种太平洋蚝,是餐厅最受欢迎的生蚝品种之一,你们应该知道,澳洲的生蚝是很出名的。

塔斯马尼亚州位于澳大利亚南端的外海,地处南大洋洲抵达南极洲的最后一站,海水清冷,使得该地区的生蚝肥美爽脆,嫩滑。

你看这个,蚝壳呈白色,吃到嘴里,味道清淡爽滑,先咸后甜,后味有水果和黄瓜的气息,肥瘦适中,海水味比较淡,就算小个头,也有大味道。”

船长说着说着,又吃了几个,吃的满嘴汁水,让看的韩孔雀也不尽嘴中开始分泌大量唾液。

看到韩孔雀和波香卡都被他的话吸引,船长再次开口道:“我们深入海中看看,看看深海当中还有没有生蚝,如果有,质量肯定更好。”

韩孔雀也想看看,所以带着两个人,迅速下沉,很快就沉入了七八十米深的海水当中,而在这里,还真就发现了不少牡蛎。

“这就是深海蚝。”

韩孔雀看过去,发现这种深海蚝,跟刚才的生蚝完全不同,最起码个头大了不少。

“这种深海蚝以吃深海海藻为生;个头很大,深黑色贝壳比较容易辨认,口味丰富浓烈,回味中充满矿物和金属味道,后味持久,因为生存的地区环境不同,这种深海蚝的颜色、形状和味道都不一样。”

说着,船长已经打开了一个深海蚝,生吞了下去,几口咽下。

船长再次吃了几个,等看到韩孔雀和波香卡都盯着自己的时候,船长才姗姗的开口道:“实在是太好吃了,你们要不要尝尝?这是真的好吃。

这种深海蚝,吃起来口感湿润,感觉非常好,你们看裙边部分较长,蚝肉肥瘦适中,这样的,初入口能感受到浓郁的海水味道,而后是淡淡的甜味,并带有纯净、清新的余味。”

韩孔雀看着船长手中的生蚝,它身体修长,不过因为裙边有点青绿色,所以看着感觉有点不好,也许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才让很多人不敢尝试。

韩孔雀在船长的诱惑下,终于忍不住吃了一个,果然,蚝肉质爽脆,先咸后甜,余韵非常甜美,可以说甜味、蚝味、咸味配合平均,肉质爽口。

这种生鲜吃起来果然爽口,有甘甜的海水味和海草的味道,肉身比较脆,尤其是蚝裙的边缘,特别爽口,吃完之后口腔会残留青瓜味。

“我没骗你吧?是不是很爽口?族长,你也可以尝试一下,其实生蚝是可以制作刺身的,而刺身都是生的,这样生吃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看着波香卡也盯着他手中的深海蚝,船长开口道。

“这个也能够制作刺身?”韩孔雀好奇的问道。

“当然,很多海鲜都是可以制作刺身的,若将生蚝做成刺身而非炭烧,是需要足够新鲜和卓越的品质,一般厨师对食材就十分挑剔,而我们这些常年生活在海上的渔夫,自然是吃最好的。”船长嘿嘿笑着道。

最后他解释道,如果不能保证品质的食材,怎么敢随便吃生的呢?

尤其是海鲜,一旦不新鲜不干净,可不是闹着玩的,正因为如此鲜有的食材,烹饪变得异常轻松,只需要用淀粉和盐水清洗,然后放入冰桶冰镇,异常肥美的海鲜就轻松诞生,肥美汁甜,让人胃口大开,深深陶醉。

这种简单的吃法,对他们船员来说,是很适合的,只要将生蚝的肉翘起,用生粉水反复冲洗,洗净后用放入加了盐水的沸水中焯过,迅速放入冰块和凉开水中浸泡,时间约10分钟,再用用芥辣和生抽调汁,10分钟后把生蚝从冰桶中拿出摆盘即可食用。

因为他们常年生活在海上,自然知道什么样的生蚝品质卓越,所以挑选这些优质食材制作刺身,就不需要繁复的烹调,只需用生粉水洗净,做好处理即可保持原味的新鲜。

第一千二百五十章下海人

喜欢原汁原味海鲜的人,还可以用柠檬汁代替芥辣生抽,生蚝的新鲜滑嫩更加能淋漓尽致地发挥。

而很多海鲜,如果吃不合适是能够私人的,但如果吃的好了,对人体也是大补的。

就比如这个生蚝,味甘性平,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抗癌海产品,又是美容圣品,适宜糖尿病人、干燥综合征、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之人食用。

“等回去以后你看看这里有没有标记,如果没有标记,你可以标记了,这里的生蚝不少,标记下来,每年的收入应该还可以。”韩孔雀随手拾起海底的一个小贝壳,把他装入了一个网兜里。

这里的生蚝确实不错,他还没有吃够,而周围海底的小贝壳,可比那些在岩石上的好采集的多,岩石上的那些,必须用铲子铲下来,而这些,捡起来就好了。

捡了不少,韩孔雀也没有发现其他新奇的东西,就带着波香卡和船长回到了船上。

回到了船上,自然要跟船上的两个人说一下他们的发现,知道这里居然有深海蚝的栖息地,所有人都很高兴。

“我还真没有吃过深海蚝,快拿出来我尝尝。”小林毕竟年轻,所以最是跳脱,一听说深海蚝能够生吃,还是制作刺身的顶级材料,立即就嚷了起来。

韩孔雀看了一眼船长,船长手中的生蚝在这一路上已经被他吃完了,而这种贝壳类的海鲜,看着不少,实在是不经吃。

没办法,韩孔雀就把自己从海底捡到的那些递给了小林。

“咦?这个不是生蚝。”生蚝一般都是依附在礁石上生存的,所以体型都是奇形怪状的,而韩孔雀这些,却是正规的扁圆形。

“不是生蚝?”韩孔雀一惊,海中的东西可不能随便乱吃。

“哈哈,不是生蚝,但这是鲍鱼啊!我就知道这里的环境适合鲍鱼生长,没想到这里还真有鲍鱼。”看着韩孔雀手中的小型贝类,船长哈哈大笑起来。

“产不产鲍鱼你也能够看得出来?”韩孔雀别的不关心,对这个还是很好奇的,这个居然也能够依靠经验看出来?

“这种地方适合鲍鱼生长,地理位置也很合适,而且只要有,产的鲍鱼品质就肯定差不了。”船长看着手中的鲍鱼,兴奋的道。

“这有什么说法?”波香卡此时也好奇的问道。

船长笑道:“这是因为这块地的经纬度,虽然世界各地都有鲍鱼,但你们恐怕不知道,品质好的鲍鱼,都生长于南纬40°和北纬44°附近,而我们好像就是处在这个维度范围之内。”

“还有这种说法?”韩孔雀一听,就来了兴趣。

海洋之中的很多珍贵海鲜他都遇到过,他还真没有采集到过鲍鱼,而鲍鱼在国内可是众人皆知的高价海鲜,它是同鱼翅一样出名的高档海鲜。

鱼翅鲍鱼燕窝,恐怕是内地家喻户晓的,最为人广泛认知的海鲜了。

“这个地方海水冷,水流急,盐分高,最重要的背风,下面也有岩礁,所以应该有很多海藻,这样的地方,很适合鲍鱼生长,我再下去看看,多采集一些。”船长一边重新换上潜水服,一边给众人解释道。

“下面确实有很多海藻。”如果不是那些海藻生长的太过茂盛,韩孔雀也不会说这水下的环境复杂了。

“鲍鱼对生活环境要求很高:海水要冷、盐分要高、水流要急、水质要清,且还要背风、背流的岩礁区,才有足够多的海藻供应,鲍鱼才够肥。”船长笑呵呵的道。

“好像澳大利亚就是位于这个纬度,也正是拥有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澳大利亚才孕育了澳洲鲜美多汁的野生鲍鱼。”韩孔雀若有所思的道。

韩孔雀手中现在可是有塔斯马尼亚龙虾,而这种龙虾的产地塔斯马尼亚的另外一种特产就是鲍鱼。

“先扩大范围看看再说,如果真是鲍鱼的栖息地,今天中午我们就吃鲍鱼饭。”韩孔雀笑着道。

船长此时也笑了:“如果真有很多鲍鱼,我们就拿鲍鱼当饭吃。”

“下面恐怕真的有,我好像看到了一个大家伙,我先下去看看,这边的海水不超过二十米,你们就从这边下,其他方向有深水区,你们就算穿着潜水服也要小心点。”韩孔雀笑了笑,直接跳下了水。

“拿着尺子啊!小的就不要了。”船长在船上大喊道。

“知道。”韩孔雀一头扎进了海水当中,消失不见了。

如果不想破坏这里的鲍鱼栖息地,自然是需要按照规格捕捞鲍鱼的,不能随意捕捞。

虽然韩孔雀原来没有捕捞过鲍鱼,但他却知道,在塔斯马尼亚随处可见公开发放的捕捞手册,里面除了注有鲍鱼等海产品的图形之外,还规定了可以捕捞的合法尺寸,以及每次可捕捞的数量等信息。

此外,出海渔船上及渔民身上还配备一把特殊的“尺子”,采获鲍鱼前,必须用它测量是否达到法定捕捞标准。

发现超过规定限量捕捞或无照捕捞者,将进行严厉惩罚,轻者罚款,重者没收所得、扣押渔船、吊销执照,甚至可能坐牢10—20年。

由于野生活鲍依附在水底礁石生活,只依靠人徒手潜进水里逐个捕捉,极为困难。

所以在这个行业,占有勇敢的潜水员,而且必须潜入20米以下寒冷的海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