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藏真-第12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要乱想了,蛇类的头部很难形成化石。”

“不管怎么样,我们也许也能够发表一篇论文,而且是在自然上发表。”

“不要做梦了,除非真的是新物种。”

这样的事情虽然不算多,但还是引发了所有学生的热情。

这次过来,只有一名教授带队,如果真的有大发现,那么可没有几个人能够抢他们这些学生的署名权。

2011年的《自然》杂志发表了科考学家JasonJ。Head等人的论文《新热带界古新统发现巨型蟒蛇暗示过去赤道更热》。

文中称在南美洲哥伦比亚东北部的瓜希拉半岛,大约6000万年前到5800万年前的塞雷洪组地层发现了一条巨大的蛇类化石。命名为塞雷洪泰坦蟒。

泰坦蟒为体长达9~15米的巨蟒,28条蛇中最大的8条,重约2。8吨。

现(截至2012年4月)存最大的蛇,包括长约13。7米的森蚺(现存最重的蛇)和长约14。7米的网纹蟒(现存最长的蛇)。

而现存最小的蛇,卡拉细盲蛇,身长只有10厘米。

此前最长的化石蛇,是非洲巨蟒,出土自埃及,长7—12米。

现在这条还没有完全被发掘出来的蛇类化石,已经超过十六米了,这就说明,这是一条比泰坦巨蟒还要大的大家伙。

这个时候,忍住心中兴奋的曹美丽道:“你们说,这里有没有看发现巨大的龟类?或者鳄鱼的化石?要知道它们可是互相依存的冤家。”

“对,没准还真能有所发现,告诉下面的工人,扩大挖掘范围,不能按照这条大家伙的体型挖掘,我们要把这一片全部挖开。”

此时所有学生,全都变得狂热起来,能够在自然杂质上刊登论文,是所有科研工作者的努力目标,而现在,这个目标触手可及。

“韩先生,我想知道更多的资料,您肯定是知道的,不如指点指点,要知道,我们耗时越少,您节省的人工费就越少,我可是为你着想。”就在此时,曹美丽再次拉住了韩孔雀。

“距离那条巨蟒不远处,应该还有点发现,当时只是看到了化石,并没有认出是什么。”韩孔雀再次指出了一处地方,那边却是有化石,不过,化石可不是动物,韩孔雀也只能感知到那边不同寻常,但是什么,他还真是感知不出来。

“好的,那么我就下一个挖掘地点就在这边。”曹美丽笑嘻嘻的看着韩孔雀,他还真知道那是一条泰坦巨蟒。

想到这里,曹美丽兴奋起来,要知道泰坦巨蟒生活的地方,肯定有鳄鱼,或者是巨龟。

而要说形成化石,最容易的还是巨龟,所以只要有泰坦巨蟒化石被发现的地方,差不多就有巨龟化石留存。

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是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

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

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海洋巨蝎

古代的生物,有时候不止是他们的身体,甚至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

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比如恐龙,能够形成化石的部分,就是身体中,拥有坚硬部分,如壳、骨、牙或木质组织,在非常有利的条件下够变成化石。

而龟类,整个外壳都是坚硬的,所以相比蛇类、恐龙,它们更加容易变成化石保存下来。

所以曹美丽不是盲目的高兴,而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推断,比如2004年至2007年间,考古学家在挖掘哥伦比亚东北部一座露天煤矿(此处也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化石遗址)时,在相邻的两个地方找到了泰坦蟒和crocodilyform鳄的化石。

这两种爬行动物都分布于距今6000万年前的南美洲,该化石遗址是让人们对当前生态系统的开端,有了初步了解的发现之一。

发现泰坦蟒和crocodilyform鳄比邻而居的证据说明,如今蛇与鳄后代的交锋行为,也进一步体现了这两种爬行动物之间的天敌关系。

例如,亚马逊流域的现代水蟒(包括当前世界最大蛇类头衔保持者绿巨蟒)常常以鳄鱼家族的现存成员为食,如凯门鳄。

在蛮荒的远古时代,动物的体型都异常巨大,因为那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如果没有坚硬的外壳,锋利的牙齿和利爪,以及巨大无比的体型,很难在那个残酷的生存环境中拥有立足之地,因此也就诞生了相当一批异常凶猛强悍的史前巨兽。

目前。绿水蚺是世界上最重的蛇类,但体重也不过250公斤。

蛇是一种冷血动物,其体形大小受外界温度影响很大,远古巨蛇体形如此之大说明。南美洲赤道地区在5500万年前可能比现在更热。

具推测,6000万年前,南美洲赤道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可能达到约32。8摄氏度,而如果北面中部也有泰坦巨蟒生存。只能说明,曾经的北美,也有可能达到三十多摄氏度的温度。

其实这一点从其他地方也有所证明,比如中国的北部东三省地区,在远古恐龙存在的时代,那里温度就很高,最起码比现在高很多,有可能存在雨林、沼泽等热带景观。

所以在美国北部,发现只能生活在温度较高地区的泰坦巨蟒,也不是不可能的。主要是它们生活的年代是什么时期,这才是急需考证的。

韩孔雀站在一边,看着那些学生分成三波,一伙人发掘泰坦巨蟒,另外一伙人,则在旁边急需开坑。

而剩下的更多学生,则去围攻不远处的那座小土山。

“真的没有脑袋,实在是太可惜了。”

“蛇类的脑袋骨骼太过脆弱,不可能形成化石。”

“赶紧丈量一下,看看超过二十米了没有。”

“不到二十米。只有十八点七米。”

“这也不错了,已经比其他地方发现的最大蟒蛇还要大了。”

“美丽,你去干什么?”

“我去看看那边有什么,你们仔细清理一下这里。顺便问一下韩老板,这条巨蟒怎么处理。”曹美丽从坑了爬出来,直接进入了另外一个坑。

“这么大的化石,不容易移动,就先放在这里吧!我打算直接在这里建立博物馆,专门保护这些化石。”韩孔雀笑着道。

“太好了。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的保存化石的完整。”

“你们快过来看,这是什么东西?我怎么看着像是蝎子?”就在此时,曹美丽大喊了起来。

刚才参与发掘泰坦巨蟒的同学,算是他们一批学生当中学习最好的,知识最渊博的,所以曹美丽需要支援。

“不太可能吧?古代的巨型蝎子几亿年之前就灭绝了,这个低层应该不会超过八千万年,怎么可能出现巨型蝎子?”那个教授总算还有点用。

韩孔雀好奇的凑了过去,他感知到那边的化石有点奇特,可怎么也没有感觉到那时一只巨大的蝎子。

“错不了,这是海蝎子。”就在此时,另外一名同学开口道。

“谁能够真的证明,海蝎子在三亿九千万年前灭绝了?只不过是后来没有发现,所以才判断灭绝了,现在我们在这里发现了,就说明,到这只为止,海蝎子还没有灭绝,如果这只海蝎子真的生活在八千万年前,那么我们这次发现就大了。”

“真是海蝎子?”一些不知道是什么的同学惊讶的叫了起来。

“对,肯定是海蝎子,这种巨大的生物,曾经在德国发现过,这是一种远古海洋蝎子,它们比人还高,足足有2米5,仅爪子就有47厘米长。

就跟教授说的一样,这种海蝎子在3。9亿年前就已灭绝,不然人类将面临严重威胁,除了体形巨大之外,海洋蝎子还具有现代蝎子的模样,它们生活在海洋的盐水和湖泊河流的淡水中,时间大约是在4。6亿年2。55亿年前。

这种海洋蝎子有盔甲壳和巨大的身子,表明它们曾是动物王国之王,位于食物链的最上层,吃鱼和三叶虫,甚至相互残食。

它们一般生活在水里,有时在海底里用6条腿行走,而一对后腿变成了划子,以便游行,它们用硬壳来保护自己,否则它们容易受对手攻击。

它们还可能只有等到它们的新壳变硬后,才进行交配,是一种很神奇的生物,到现在人们还没有研究明白,它们到底跟现在的蝎子有什么关系。”

看着曹美丽说着这种海蝎子的情况,韩孔雀还真是有点佩服这个女孩,能够在这么小的年纪,就有这么强的专业知识,实在是少见,这也说明了,江山代有人才出。

“小心点,小心点,哈哈,下面是乌龟,我就说嘛!这里肯定有乌龟的,既然是在水中,没准还能发现鳄鱼化石,这些都是大家伙啊!”

刚刚完整的清理出那只海蝎子,在它的身边,就又有发现。

“我看看,我看看,啊!还真是大,这种乌龟不会是泰坦巨蟒的食物吧?”

“不止是它,远古巨鳄也是泰坦巨蟒的食物。”

果然,接下来立即发现了远古巨鳄的化石,这些化石掺杂在一起,怪不得韩孔雀不能认出是什么来。

一层层的掀掉上面的土层,韩孔雀能够看得出来,这里最上层是一只像是蝎子的巨大生物化石,他的旁边是一只乌龟,正对着泰坦巨蟒的是一只巨大的鳄鱼化石。

这条巨蛇化石出土的地方,居然也挖掘出了巨龟和远古鳄鱼的骨骼化石,这只能说明,它们可能是这种巨蛇的猎物。

“接下来就要慢慢的清理了,这些动物虽然不是群居的,但同时出现在这里,肯定不同寻常,你们好好干活,我去看看那边的情况。”不能继续有所发现,曹美丽继续跳槽。

“啊!”曹美丽说完,顿时场中一片哀嚎,剩下的工作太过枯燥,跟发现时的惊喜,根本没法比。

“不要鬼叫了,这里真的不同寻常,也许还能发现不少奇异的缘故生物。”

曹美丽没有理会这些同学,她快步走向那座小山丘,因为那边不时的传出惊呼声,这让曹美丽知道,那边也有了发现。

“这边是什么情况?”小山头上表面浮土已经清理干净,露出来的是一层层岩石,在这些掩饰中间,能够清晰的看到一些动物骨骼化石。

“从暴露出来的情况看,好像是禽龙。”一名高大的白人青年回答道。

“禽龙?这里的化石很大?”曹美丽有点疑惑。

“很大,而且保存的很完整,看着不止是一只禽龙,而是很多只。”

禽龙属于蜥形纲鸟臀目鸟脚下目的禽龙类,禽龙是种大型鸟脚类恐龙,身长约9到10米,高4到5米,前手拇指有一尖爪,可能用来抵抗掠食者。

它们主要生存于白垩纪早期的凡蓝今阶到巴列姆阶,约1亿4000万年前到1亿2000万年前。

生存时代大约位于行动敏捷的棱齿龙类首次出现,演化至鸟脚下目中最繁盛的鸭嘴龙类,这段过程的中间位置。

看着清理出来的一些岩石,上面很清晰的看到一个巨大的生物,掩埋在岩石之中。

“这里难道发生过地震?或者是火山喷发,要不然不可能保存的这么完整。”曹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