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藏真-第13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孔雀一摊手,道:“所以,我想要寻找一棵真正的千年野山参,看看到底有没有灵性。”

“老板,刚才你真的听到了儿啼?”黄山问道。

“对啊!不是故意说出来吓人的吧?”金妖也问道。

韩孔雀道:“我还能用这个吓唬你们?你们害怕吗?就连木灵也不怕这样的鬼故事吧?”

“那么说老板你真听到了儿啼?”木灵问道。

韩孔雀的神色变得认真了一些,道:“当时你们三个在说话,我也就隐隐约约听到了一些异声,也许是风吹树叶的声音,不管怎么样,我们在周围仔细找找,万一要是有千年人参,错过了可就太可惜了。”

“这个时候的人参应该十分容易寻找,因为有人参果。”木灵道。

韩孔雀点了点头道:“还有棒槌鸟,之所以那种鸟类被称为棒槌鸟,就是因为它很喜欢吃人参果,所以注意一下周围的鸟。”

“还真有人参果啊?”金妖感觉有点意外。

“当然有啊!”黄山道。

金妖看了一眼黄山,问道:“人参果长什么样啊?不要看到了也不认识。”

“对,刚才黄山就是不懂装懂,还一边走一边四下查看,不知道的还真以为你在寻找人参呢,你认识人参长的什么样子吗?”木灵也开始打击黄山。

黄山这次可没有羞恼,而是开心的哈哈大笑起来:“这个你们可就是看不起我了,不知道老板的空间之内有大片人参?既然知道,那么你们说我认不认识人参?”

金妖和木灵两口子直接无语,他们还真忘了,黄山作为韩孔雀的贴身保镖,肯定是帮助韩孔雀种植过人参,这样如果还不认识人参,那么就真是个棒槌了。

“看来这里只有金妖不知道人参果长的什么样啊!”韩孔雀笑呵呵的道。

人参的又一个别名叫人参果,即人参的果实,顶在人参茎上红嘟嘟的闪闪发亮,十分容易辨别。

传说满清的发祥地,祖宗圣山的来源,是因为三仙女吞食了人参果所致,这便是长白山天池三仙女沐浴的久远的而又美好的传说。

当然人参果实的营养价值,并不亚於人参的根部,人参果实具有增强体力、调整血压、减缓人体细胞老化过程、促进新陈代谢、刺激内分泌功能、减轻疲劳等功能,它的萃取物具有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症的真正功效。

人参富有营养的成分被称为人参皂,存於根、叶、果实等部分中,不同部分的人参皂有不同药理功能,果实中发现的人参精铼是一种全新抗糖尿病药效的潜力物质。

所以说,人参其实全身都是宝,就算叶子也是有着非同一般的药用价值的。

“鬼啊!”就在韩孔雀给黄山和金妖普及人参果的知识之时,一声十分刺耳的女高音响起。

“怎么了,怎么了。”金妖一听是木灵的声音,立即紧张的跑向了木灵。

“啊。。。。。。你看那是什么?”木灵脸色发白的指着一棵大树道。

“什么?啊。。。。。。”金妖也立即发出了一声惊叫。

这个时候,韩孔雀和黄山也跑了过来,韩孔雀顺着木灵手指的方向,立即看到了一幕诡异的画面。

一颗大树的分叉上,一颗人头出现在那里,人头上黑白相间的头发随风飘扬,而下面是一根藤条,藤条下面是飘舞的身体。

猛然一看,这就是一个人站在半空之上,趴在树木上吞食着什么东西。

“下面好像是一些干枯的藤条,被新生出来的藤条遮挡了,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吧?”黄山此时开口道。

“那人头呢?”木灵还是有点不敢看树上那满头白发的人头。

“那是人头吗?虽然看着很像,但我怎么看着像是一个蘑菇?”黄山道。

“蘑菇?我还说是人参呢!”此时看清楚了书上是什么样子,金妖也放松了心情。

第一千六百三十章山珍猴头

现在仔细一看,确实是一颗大蘑菇下面飘着一些黑色绿色的藤蔓,这些藤蔓有干枯的,也有翠绿的,随风飘摇,配合上面的人头状大蘑菇,还这有点吓人。

“人参?你们两口子真会玩,一个说是鬼,一个说是人参,这个鬼样子,哪有一点人参的样子?”黄山嘲笑道。

木灵此时也恢复了正常,感觉刚才十分丢脸,所以只能转移话题:“怎么不像人参?你不知道人参还有一个别名,叫‘鬼津’?”

“鬼津?还有这种鬼名字?”黄山看向韩孔雀,他严重怀疑这一公一母两口子在忽悠他。

韩孔雀笑着道:“确实有这个名字,《聊斋志异》中记述,李某昼卧,见一妇人自墙中出,蓬首如筐,发垂蔽面;至床前,始以手自分,露面出,肥黑绝丑。

李某大惧,欲奔。妇猝然登床,力抱其首,便与接唇,以舌度津,冷如冰块,浸侵入喉。欲不咽而气不得息,咽之稠粘塞喉。才一呼吸,而口中又满,气急复咽之。

如此良久,气闭不可复忍。闻得外有人行声,妇始释手去。由此腹胀喘满,数十日不食。或教以参芦汤探吐之,吐出物如卵清,病乃瘥。

这则传说说的是,那个李某得了病,服用了人参,病才得治,故名曰‘鬼津’,当然,这是传说,但是,如果人参连同参须仔细查看,是不是真的蓬首如筐,发垂蔽面?所以,传说也不完全是胡说。”

“那这个玩意真的是人参?”黄山一脸不相信的指着书上的白发怪头颅道。

“这个当然不是人参,很可能是一颗猴头菇,就是我们常说的猴头。”韩孔雀道。

“猴头菇?”木灵一脸疑惑的道。

她从小长在海外孤岛,还真没有见过这东西,当然,韩孔雀也没见过的,但他听说过,毕竟红楼食府是做餐饮的,里面什么样的食材都有。

“是猴头菇,那些黑色的东西是树锈,看着有点恶心,不过,吃起来还不错。”韩孔雀笑着道。

韩孔雀看着下面黑,上面白,甚至还有点淡黄|色的蘑菇,这就是一个猴头菇。

“这就是猴头菇?怎么看着不像是猴子脑袋,反而像人脑袋?”黄山哈哈大笑着道。

金妖道:“这完全是因为下面的藤蔓,如果没有下面的藤蔓,木灵也不会把它看成是一个飘着的人影,这样也就不会认为上面的猴头是人脑袋了。”

“看着确实像是骷髅头,特别是那些树锈,哈哈。”说着,韩孔雀也笑了起来。

猴头菇又叫猴头菌,只因外形酷似猴头而得名,所以这个猴头菇看着像是一个人脑袋。

当然,这是一个奇丑无比的人脑袋,要不然,也不会吓到木灵。

特别是那些黑色和黑褐色的东西,那东西叫树锈,在远处看起来更加难看。

因为野生猴头菇是长在树干上,根部和背面紧挨树皮,树皮潮,所以猴头菇的背面和根部,会有一层黑褐色物质,叫树锈,吃的时候,需要用水泡开后可以刮掉,或者揭去这薄薄的一层。

野生猴头菇长在树干上,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吸收老树的汁液长大,通常由山民采摘、太阳下晾晒。

虽然这棵猴头看起来不好看,但猴头可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肉嫩、味香、鲜美可口,是四大名菜(猴头、熊掌、燕窝、鱼翅)之一,有“山珍猴头、海味鱼翅”之称。

这种齿菌科的菌类,菌伞表面长有毛茸状肉刺,长约1~3厘米,它的子实体圆而厚,新鲜时白色,干后由浅黄至浅褐色,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

一般猴头上部膨大,直径3。5~10厘米,远远望去似金丝猴头,故称“猴头菇”,又像刺猬,故又有“刺猬菌”之称。

不过,这个猴头可是有人的脑袋大小,所以,直径超过二十厘米,算是猴头菇之中的大个头了,这样的猴头菇可不多见。

也就是在这种深山老林里面,而且是在国外,如果是在国内,就算在深山老林里面,也不会留下这么大的猴头菇。

就是因为猴头菌是鲜美无比的山珍,菌肉鲜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荤”之称,所以,这东西在国内,每年都有大量的人,进入深山之中采摘。

猴头菇进入人们的饮食生活由来已久,《临海水土异物志》:“民皆好啖猴头羹,虽五肉臛不能及之,其俗言曰:宁负千石粟,不愿负猴头羹。

民间谚语:“多食猴菇,返老还童。”

相传早在3000年前的商代,已经有人采摘猴头菇食用,但是由于猴头菇的“物以稀为贵”,这种山珍只有宫廷、王府才能享用,外界只知道猴头菇是珍贵食品,对它的有关特性及其烹调方法都不清楚。

有关猴头菇的记载,较早见于370年前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书中仅仅列有“猴头”的名称而已。

《御香飘缈录》载有清宫的猴头菜肴,并盛赞其味鲜美,该书还具体介绍了烹制猴头菇佳肴的炖、炒二法。

近代以来,关于猴头菇的记述仍少,20世纪30年代,《鲁迅日记》曾提到,鲁迅本人吃过他挚友曹靖华赠送的猴头菇,也是赞美它“味确很好”。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们对野生猴头菌的驯化和推广人工栽培,市上供应的猴头增多,这个时候,这种山珍才渐渐进入人们的筵宴,并成为某些菜系的名食。

所以,一般人吃到的猴头,差不多都是人工培植的,这种纯野生的,肯定是不多见的。

当然,猴头菇也不是只能吃,它还能当做药材。

猴头菇作为食材,是美味菜肴,同时,猴头菇也是药材,用猴头菇这一药材制成的药品叫猴菇片。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第15册207页有记载:“本品为猴头菇经加工制成的片剂,具有养胃和中的功效,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胃炎的治疗。”

另外,现代医学和药理学的很多研究,对猴头菇多糖的药用功效概括为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降血脂等多种生理功能。

现代人多怕死,只要是提高免疫力,能够抗肿瘤的都是好东西,更何况猴头菇还抗衰老、降血脂,可以说,猴头菇把能够治疗的几种常见病,全都包括在内了,这样的好东西,自然受人追捧。

韩孔雀也不例外,虽然意外发现这个猴头菇个头不小,但这里的大肚汉可不少,只是他自己,这一个猴头菇都不一定够吃,所以,要想吃的舒服,吃的爽,就要再找几个。

韩孔雀四下查看了一下,选定了一个方位,他回头一看,立即又在其他一些树上,发现了一个猴头。

他走到另外一个方向,再次校正方位,又接连发现了两个。

不过,韩孔雀后来发现的这三个猴头的个头,都不如木灵发现的这个大。

当然,这样的发现也算不错了,毕竟只有他发现了猴头,其他像金妖和黄沙,可是什么都没有发现。

韩孔雀知道,这才是正常的,毕竟猴头的生长条件算是苛刻,野生的十分少见。

野生猴头菇多发生于森林不太稠密,空气较流通,湿度较高及20℃左右的环境条件。

猴头菇的生活史从担孢子萌发开始,不断分枝伸长形成单核菌丝体,但不能形成子实体。

只有两种性别不同的单核菌丝,通过异宗结合后才能形成有生育力的双核菌丝,此时菌丝组织化,最后形成子实体。

所以,每一个猴头菇的出现,都是大自然的馈赠。

“老板,为什么你又找到了猴头菇,而我们找不到呢?”知道了是猴头菇,黄山和金妖都来了兴致,相比寻找人参,猴头菇可容易多了。

毕竟那么大的一个猴头菇趴在树上,只要眼睛不瞎,都能够看到,但是,他们两个找了一圈又一圈,却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