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藏真-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如果你有本事,用这匹小木马做出一些现代人喜欢的大型雕件,没准一件就能卖出上百万,这个完全取决于雕刻师本人,我这么说你们能明白吗?”

“我们明白,以后这匹小马能够卖出多少钱,已经跟我们没关系了,那是老板你的本事。现在我们确实需要钱,既然老板二百万买下不吃亏,我们就两百万成交。”

罗云稍微计算了一下,如果真按韩孔雀说的这样。这只小木马最少也能解出十个笔筒,笔筒掏空出来的材料,制作二三十串念珠一点问题也没有,这么算,韩孔雀肯定会大赚。

现在韩孔雀把所有事情都摆在了桌面上,说的很清楚了。以后就算韩孔雀把这只小木马变出一亿,也跟罗云一家没有关系了,这样就算他们知道韩孔雀能够赚到很大一笔钱,心里也不会有疙瘩。

在市场上普通的小叶紫檀笔筒价格在1000左右,这是较为普遍的价格。

更高一个档次的小叶紫檀笔筒的价格,在3000到10000不等,因为此类笔筒兼具实用性和收藏价值,所以买家十分乐意购买。

更上一个层次的小叶紫檀笔筒价格在几十万之间波动,如果韩孔雀真用这匹小木马做笔筒,只是这种满金星的材料,就不是几十万能够拿得下来的。

所以韩孔雀才会甘愿充当冤大头,愿意花钱买个忠心,这样既能收获一个人才,还能得到极大的利润。

既然韩孔雀自愿多花钱,那自然是皆大欢喜。

罗云有了一份好工作,而且得到了一笔巨款,有了这笔钱,想来他们家的条件就可以改善一下了。

得到了这匹小木马,韩孔雀也很高兴,等罗云一家走出了他的办公室,他才仔仔细细的又鉴定了一遍,没有发现任何异常,韩孔雀才满意的坐下来,但他的视线始终没有离开这匹小木马。

韩孔雀正想着怎么处理这匹小木马,是做成笔筒还是做成其他木雕。

虽然韩孔雀还没有拿定主意,但最大限度的利用这匹小木马的材料是一定的,争取不浪费一点,获得最大的利益。

正当韩孔雀在心中不断的计划,怎么切割这匹小木马,做些什么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材料时,一个脆脆的声音道:“这跟木头马怎么能值二百万?”

“明玉?对不起,我把你忘了。”韩孔雀一抬头,就看到明玉那闪闪发光的眼睛。

明玉毫不在意的道:“那么一堆破木头能值两百万,我这幅画肯定更贵,你看看,可漂亮了。”

韩孔雀道:“你那是一幅九九消寒图,我想一定有人告诉过你吧?这种九九消寒图,原来北方的一些大户人家每年都会画一幅。”

“这个我当然知道,不过我的这副跟其他人的不同,你看看就知道了。”明玉自信的道。

韩孔雀看着明玉的这幅画,神情逐渐的变得严肃。

这幅画确实是一副九九消寒图,左侧有四具诗,跟明玉背诵的一样,这应该是元朝杨允孚的《滦京杂咏》卷下:“试数窗间九九图;馀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徧无馀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只是四句诗,却给了韩孔雀不一样的感觉。

作者书写这首诗的时候,一气呵成,用笔精到细腻。体势向右倾斜,姿态生动异常。

这么一副字,韩孔雀一眼就认出这是出自名家手笔,虽然他一时之间想不起这是谁的书法。但绝对不会是无名之辈。

只是二十八个字,却给了韩孔雀一种闲庭信步的感觉,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超逸的书卷之气,如高雅之士闲庭信步于阆苑林木之间,耐人寻味。

加上这幅画布局合理。只是一看就能看出作者的功底,这让本来还不以为意的韩孔雀,立即振奋起来。

本来以为这只是一副九九消寒图,可当他看到这幅画的布局和字迹之后,他便开始认真起来。

这幅画很简洁,除了左侧的字迹,整幅画最显眼的就是图中的九支梅花,但如果你仔细瞧,就会看出这幅画的不凡。

虽然只是一副表现九支梅花的九九消寒图,但这幅画的构思绝对不简单。虽然只是寥寥几笔,但这幅画中,有山,有树,有梅花,可以说是一副标准的中国水墨山水画。

虽然这副画看着简单,但该有的都有,山石叠翠,山树相隐,树隐山间。山隐花中,让整幅花的重点集中在了九支梅花当中。

虽然这幅画搭眼一看,就会被画中梅花吸引,但上面的山峦却不止是点缀。画中山重岭复,好似以小斧劈裂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这副山水画布局严谨。笔法劲健,画法工整、线条流畅,除了山和树之外,最吸引人的还是那九支梅花。

由于九九消寒图的特点就是记录入九之后八十一天的天气状况,所以每支梅花上的九朵梅花每一朵都不同,画这幅画的作者,根据每天的天气不同,浓淡分明,把一朵朵梅花画的活灵活现。

这样的衣服消寒图,已经完全脱离了普通消寒图的范畴,九九消寒图最常见的是一种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

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也称作“写九”。

一般而言在九九消寒图的一侧还应写有《数九歌》,一般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这种文字版本的消寒图太过简单,并不能记录整个冬天的天气状况,所以除了文字版本的九九消寒图,还有用图形表示的九九消寒图。

一般是将宣纸等分为九格,每格用笔帽蘸墨印上九个圆圈,每天填充一个圆圈,填充的方法根据天气决定。

填充规则通常为:上涂阴下涂晴,左风右雨雪当中,这种图形版本的九九消寒图简单易行,但显然没有文字版本的漂亮。

此外,有些特别讲究的人家,会采用图画的形式画出九九消寒图,也称作“画九”。

这副梅花图就是根据画九习俗得来的,所以上面九九八十一朵梅花,每一朵都各自不同。

作者根据天气的不同,按照上涂阴下涂晴,左风右雨雪当中,这个规律,每一朵梅花的浓淡都有所区别。

这么一副用心之作,当然是形象准确、神韵独具。

这么好的一幅画,却是一副消寒图,这不得不算是一个遗憾。

不过,如果真是名家画作的话,一这副画的构思,就算是消寒图也没关系,其价值也是不可估量。

但现在这幅画上却没有款识,也没有印记,没有了这两样表明这幅画的作者身份,让这幅画的价值大打折扣。

“怎么样?我这幅画是不是很值钱?”明玉看到韩孔雀那么认真的观察这幅画,自然是越来越有信心。

韩孔雀也不隐瞒什么,他直接道:“这幅画画的很好,不管是梅花,还是上面的山和树,都画的极其完美,就连那副字,也写的极其洒脱,可这幅画没有留款,这样一来就没法确认其作者,如果是名家画作,也没法证明,所以卖不上价。”

“我相信你不会骗我。”明玉虽然说得好听,但她的失望完全表现在了脸上。

“我说卖不上价,并没有说这幅画不值钱,十万,这幅画最少值十万,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卖?”韩孔雀说完,正好看到明玉那惊喜的神情。

韩孔雀心中叹息,如果能够弄清楚作者是谁,这副画的价格还能涨,不过韩孔雀就这些本事了,所以最多出十万。

一幅画的鉴定,要比瓷器什么的复杂的多,所以,就算是韩孔雀,他一时半会也没法鉴定出这么一副画到底是谁的作品。

这也是韩孔雀在古玩街上,很少碰字画的一个重要原因,隔行如隔山,如果外行冲内行,只能是落得个打眼的下场。

第一百八十八章唐寅真迹

“十万?这是真的吗?我问了很多人,他们最多出三百,真是奸商,连小孩子都骗。”刚开始的惊喜,接下来的愤恨,明玉的心情大起大落,让韩孔雀看的叹为观止。

韩孔雀道:“你这幅画差不多有三平尺多点,每平尺按照三万元的价格,应该对得起这幅画的作者了,现在我最多也就出到这跟价格了,如果你想卖,就要让你的家长来,你自己卖画我是不会收的。”

“知道,知道,刚才那一家人不是全都来了吗?我这就给我爸妈打电话,让他们快点来。”明玉兴奋的道。

不理会明玉,韩孔雀又开始仔细观察这副画,韩孔雀也不是烂好人,他之所以会花十万元买这幅画,他也是有计较的。

十万看着不少,但如果这真是一副名画,那他绝对赚了。

韩孔雀虽然不知道这副画是谁画的,但他能够轻易认出这幅画应该是一副古画。

不管是字迹还是画风,韩孔雀都不信现代人能够画到这种程度。

更何况,这副画所用的纸,应该是手工宣纸,真正的好的手工宣,纸寿命千年,几百年也不发黄破碎。

倒是现在用机器生产的宣纸;因为加入了化学原料;又没有去掉酸性物质;寿命只有几十年,时间一长就发黄,变脆,很容易坏。

用这种纸来作画,一般都是对自己很有自信,或者是一些名家,要不然绝对浪费这种纸了,当然如果用来制作赝品来牟利,那又另说。

不过,现在这幅画绝对是精品,就算是现代人临摹的,也算是一副高仿,当然,临摹要有临摹的对象。而谁又会去临摹一副九九消寒图?

所以临摹的高仿这种情况,韩孔雀直接就没想,如果真的是临摹的高仿,作者是绝对不会不留下款识的。就算是假的款识也是会留下一个的,毕竟只有与这样才能卖出高价。

这幅画纸质保持的很好,洁白光亮,并没有变黄发脆,韩孔雀很轻易就认出。这是生宣当中的“罗纹纸”。

生宣是宣纸的一种,是没有经过处理,而用矾加工后的生宣即为熟宣,生宣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强,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

以之行泼墨法、积墨法,能收水晕墨章、浑厚华滋的艺术效果,写意山水多用它,生宣作画虽多墨趣,但落笔即定。水墨渗沁迅速,不易掌握。

但明代用这种生宣作画的大家还真是不少,最出名的当然是沈周和文征明。

生宣的优点是可使水墨气息变化无穷,更适合文士寄情抒意。

特别在正德、嘉靖之后,像徐渭之辈,泼墨大写意之风兴起,竭尽生宣之功能,这样一幅画,韩孔雀花十万买下来是绝对不亏的,

做出了决定。韩孔雀小心点把图收了起来,收图的时候,韩孔雀再次感叹,这幅画的来历肯定不简单。不管是画的质量还是装裱,还是保存,显然都是极其用心的。

韩孔雀相信,只要弄明白了这幅画的来历,这幅画的价值肯定会大幅增高。

通过这些,韩孔雀能够断定。这幅画应该是明代一位画家画的,当然,就是这幅画不是名家画作,韩孔雀花十万买下一副无名氏精品古画,也是绝对不赔钱的。

韩孔雀没想到一时好心,还会有这种收获,这让韩孔雀心情顿时大好,看来还是好人有好报。

明玉在给人打电话,韩孔雀也不理会,他也没有什么好干的,就直接打开了电脑,看看新闻,玩玩游戏。

把游戏挂上机,让人物自动升级,韩孔雀浏览起新闻来,最近几天他要注意了,打草惊蛇计划已经进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