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花醉-第9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了。如果说把打仗当成滚雪球的话,那吴玠就是滚雪球能力最强的那个人,因为他这种锋利的进攻方式,效率是最高的,而牛皋和韩世忠的打法,往往稳健十足,但速度会慢一些。几名都统指挥使相互搀扶着逃了回来,一个人几乎哭着说道,“大将军,西城墙已经全部沦陷,敌军现在已经通过西南甬道,开始对南面发动进攻,兄弟们伤亡惨重,再这么打下去,南城早晚也要失守,大将军,你快想想办法啊。”
    柴进凝眉不语,其实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撤退,可是没有命令,他怎敢放弃南阳。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将几名指挥使吓得汗毛炸立,他们还以为定****冲过来了,赶紧抽刀戒备,却见来人翻身下马,高声道,“大将军,洛阳来信,洛阳来信。”
    终于有消息了,柴进不等斥候过来,已经亲自迎了上去,一把抢过书信,飞速看起来。看完信,柴进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如果洛阳的信能来的再早几个时辰,那该多好,“诸位,洛阳有令,着我等弃守南阳,退到伏牛山一带驻防。”
    不知为何,一听到撤退的命令,众人无不长舒一口气,连日来,大家全都被吴玠这种疯狗式的打法给打怕了。要不是碍于军令,其实很多人都想跑了,谁愿意跟这样的吴玠对战。其实以前的吴玠没这么疯狂的,这种不计伤亡的打法几乎没有看到过,毕竟吴玠也是与牛皋和韩世忠同名的关中名将。正是出于对吴玠的了解,所以南阳守军一上来对吴玠这种一反平常的打法非常不适应,现在终于可以撤了,但柴进也面临着一个难题,那就是南边的人怎么办,现在定****已经咬住南城守军了,如果这个时候下令撤退,恐怕定****会立马咬上来,搞不好这次撤退会演变成一场大溃败。思来想去,柴进下了狠心,“东城的兵马先撤,另外,街道上多放火,多置障碍物。”
    众人听到柴进的命令,没有人再多说什么,大家都明白,现在定****已经攻进南阳,想安然无恙的撤出去是不可能的,最终还是需要一部分人去殿后,死死地拖住定****。现在看来,南面的兵马只能被放弃了。由于定****进攻速度非常快,南阳守军丝毫不敢耽搁,成批的柴氏士兵从东面退到北面撤出南阳,为了尽可能的阻挡定****追击,南阳守军在城中多处放火,推到墙体。随着柴氏主力撤出南阳,驻守南面的残兵也陷入了绝境之中,在毫无希望的情况下,大部分柴氏士兵选择了投降。
    太康三年正月初七,吴玠所部历经连日苦战,终于拿下整个南阳城。拿下南阳后,吴玠并没有去追击柴进的败兵,致使柴进安全撤到伏牛山,并在伏牛山一带依靠着地势构筑起一道新的防线。伏牛山连绵起伏,地势险恶,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战略要地。早年间淮西巨寇王庆如果能认识到伏牛山的重要性,在伏牛山修建一条关隘的话,也不会那么轻易就被剿灭了。吴玠没有追击,任由柴氏退到伏牛山,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几日强攻南阳城,已经是倾尽全力了,士兵的忍耐力也达到了极限,实在没有能力继续发动新的一波攻势了。拿下南阳,也让坐镇汴梁城的赵有恭大大的松了口气,有了南阳城,今后不管战事怎么变化,至少不会处于劣势了。有了南阳,就有了多个选择。
    自从柴氏发动剑门关战役后,赵有恭的日子也非常不好过,好在南阳取得了突破。剑门关太过重要,定****是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剑门关落入柴氏之手的,于正月初二,由杨再兴、萧岿、庞赫以及林冲等人指挥,对凤翔府以及风陵渡一带的柴氏防线发动了常识性进攻,但柴氏显然早有应对,在尝试进攻几次唯有成果后,定****不得不撤回去。至少,现金段,定****还没有一举突破黄河南岸的绝对性优势。
    汴梁楚王府,这几日进进出出的人从没有断过,不时有探马停在王府门口,萧芷韵也一直帮着赵有恭处理紧急要务,“现在南阳已经拿下来了,柴可言主动放弃南阳,想来是不愿意降低郑州的防御力量。我觉得现在进攻郑州的话,时机还不成熟。”
    “是的,从柴氏一系列动作来看,是早有准备的,虎牢关以及郑州方面的兵马并没有减少。绰绰,还得麻烦你去一趟襄阳,襄阳只有吴晋卿一个人的话,恐有疏漏”赵有恭也同样觉得这个时候发动郑州战事并不妥当,虽然柴氏对蜀中下手,但东面防御并没有露出破绽,强攻郑州,代价太大了。如今整体局势还算不错,并没有冒险的必要。
    定国军攻取南阳,而柴氏在巴蜀一带的进展却无比顺利,失去蜀道天险,又没有足够的兵力,根本无法应对柴氏双虎的联合进攻。至正月初八,继南阳陷落不久,叶大虎和高虎从东面和南面两个方向逼近成都,而此时宋江的主力大军撤出大理国建昌府,根本无法及时支援成都府。
    面对如此困境,吴用又该怎么办,又当如何自处?
    

第899章 四面楚歌
    柴氏的目标非常明显,那就是直接拿下成都府,可以说柴氏看准了宋江势力最大的弱点,那就是根基太浅,他们来到蜀中的时间太短了,只要拿下成都府,所谓的汉王体系就会土崩瓦解。为了配合柴氏双虎对成都府的进攻,在打退定****想要过河的行动后,柴永浩也迅速发动了进一步攻势,从风雷镇、函谷关挤出两万兵马,沿着剑门关对蜀中北边的汉中进行讨伐。汉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平原广阔,不过成也剑门关,败也剑门关。由于剑门关的存在,汉中几乎没有什么驻兵,柴氏两万大军进入汉中,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一天时间,就从剑门关向南推进了上百里。堂堂汉中百里沃土,汉末时期,张鲁雄踞汉中三十余年,南拒刘璋,北抗长安,可在宋江手中,连两天都没守得了。
    成都府像一口沸腾的锅,到处都可以看到逃难的人,就连负责巡城的士兵也失去了信心,有的士兵甚至加入了流痞行列中,干起了偷摸抢砸的事情。成都府内哀声一片,百姓怨声载道,没有离开成都的世家子弟也不断冲击成都府衙,找吴用讨要一个说法。柴氏双虎还没能解决,柴永浩又在汉中施加压力,吴用根本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屋外一片噪杂,屋内却是冷冷清清,吴用有些失魂落魄的做着,头发散乱,两眼无神,就好像一瞬间苍老了十几岁。成都府真真还能调用的兵马微乎其微,难道重新说服巴蜀豪族帮忙守城么,那些世家子弟没有一个傻子,有利益的时候什么都好说,没有利益的时候,你就是抬着两箱子金元宝也无法打动他们。一遍遍问自己,吴用得到的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想要守住成都府,一点可能性都没有,终于,吴用还是下了一个决心,那就是撤。
    如今柴氏双虎逼近成都,想要撤出去,也不是那么轻松的,但吴用早有应对。入夜大约戌时,成都东门突然打开,很多百姓早已经被兵灾搞怕了,一直闹着出城逃难,现在东门一开,慌乱的百姓一窝蜂的冲了出去,随后四散而逃。东门洞开,百姓冲出,把附近的高虎吓得够呛,为了防止大营被乱民冲散,高虎下令在大营前方列起了大阵,许多慌不择路的百姓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死在了高虎士兵手中。混乱的百姓吸引了高虎士兵的目光,而吴用却领着麾下兵马卷着财物从西面悄悄地离开。吴用还是那个吴用,一连串的打击,最终还是没有打垮他,在最危险的时刻,他想出了最有效的主意,用几万成都百姓的生命,却拖住柴氏大军的视线,这份计谋,阴狠毒辣。
    高虎被一群乱民搞得头昏脑胀的,不过他也没蠢到忘记对成都的戒备,“速速派人盯住成都,看看城门有什么异常。另外通知叶将军,让他进一步逼近成都。”
    成都乱民最终被镇压,死伤无数不说,还有很多人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只是成都传来的消息,让高虎感受不到半点爽快,“高将军,成都府东面毫无动静,城门自从打开就没有关闭。叶将军所部在南面发现了成都残兵的迹象,现在已经派人追上去了。”
    一直等到叶大虎派人送信来,高虎才彻底明白过来,这一次又被那个吴用给耍了,不过能用几万成都百姓的生命做鱼饵,这份心也真够狠毒的,至少他高虎是做不出这种事情来的,“这个老学究,道貌岸来的狗东西,干起缺德事来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连夜通知柴大将军,告诉他,成都府已经拿下。”
    高虎懒得去追吴用,占据成都的功劳似乎更大呢,而且,成都府以南道路崎岖,群山绵绵,想要困住吴用这头老狐狸,简直是太难了,也就是叶大虎那家伙会在夜里进山。高虎的兵马连夜进入成都,根本没有遇到丝毫抵抗,那些早已经得到信的巴蜀豪族们,用迎接宋江的方式迎接着高虎的到来。这段时间,成都可谓是频繁变幻大王旗,吃亏受苦的还是老百姓。如高虎想的一样,叶大虎一点收获都没有,除了杀了一些落在后边的残兵外,连吴用的影子都没找到,最后只能悻悻的回到成都。
    太康三年正月初九,柴氏在不到十天里,发动了剑门关、利州、巴州等一系列战事,迅速拿下了成都府,这也预示着柴氏拿下整个巴蜀之地只是时间问题而已。柴氏坐拥成都府和汉中,整个西南为之震动,为了应付接下来的局面,萧芷韵也从汴梁来到了襄阳,休息一日后,便骑马赶赴江陵府。眼下汴梁的事情太多了,赵有恭是不可能去荆楚一带的,只是心里却一直牵挂着荆楚方面的动静。柴氏闹下这么大动静,早已经传遍了天下,就连一直留在皇宫的赵福金也听说了一二。未到元宵,天空却明月高悬,寒风吹动树梢,鸟雀全无,月下饮着烈酒的人拖着长长的身影,看上去孤独落寞。轻轻地走到石桌旁,赵福金将侍女手中的披风取来,披在赵有恭肩头,轻声细语道,“凌哥儿,成都的事情小妹也听说了,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想那么多又有什么用,至少小妹觉得,不管柴氏做什么,最终依旧不会是你的对手。”
    对于胜利,赵有恭从来没有丧失过信心,只是,心中总有些不快,看着还未满圆的月亮,无声叹息,“四姐儿,你可知道柴氏这次拿下成都府,会给将来带来多少变数,哎,打来打去,最后谁又能得到半点好处。你那位馨儿姐,到头来还是给我找了许多麻烦。”
    天下间恐怕只有赵福金能感受到那份无奈的苦楚了,凌哥儿要与自己的娘子与儿子争斗,到最后哪有什么胜利者。就像哲宗一脉与父亲端王一脉的争斗,最后凌哥儿也没得到半点欢乐,命运的马车强行将每一个人装进去,不管愿意不愿意,都要走完这条路。馨儿姐真正想要的未必就是这些,否则,她也不会爱上凌哥儿,并生下一个儿子。争斗到了这个地步,早已经没有了胜利者,失败者倒是比比皆是。
    “凌哥儿,你要是痴痴傻傻的该多好,小妹宁愿看着你整日躲在撷芳楼里与那高衙内们争风吃醋,至少我们一直过得快乐。你也不该怪馨儿姐,想来她也有许多的无奈,柴氏这个姓,束缚了太多人,就像我们身为赵氏儿孙,不得不去做一些事情。昨日三哥儿还说呢,如果让他做一个选择,他会选择你,而不是柴可言。柴氏和赵氏,早已经注定了!”
    握着四姐儿轻柔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