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布衣官道-第10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张青云不会仅仅因为这个原因,就干出这样让人吃惊的事情。张青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还有一盘大棋要下,京城的布局要因此徐徐拉开帷幕了
张青云没有进中央政治局,而且在20大前,他也没有机会进政治局。所以,在短时间内,张青云在党内的地位是没办法提升的。
以非政治局委员的身份来掌控京城,张青云不能不在必要的时候冒一些险。从政有如烧菜,都讲火候有些需要用慢火炖,有些则需要用急火攻,这进退之道,节奏一定要拿捏准确,不能有丝毫的差错。
张青云深谙政治,在把握火候方面也是绝对高手,现在的京城,是他展露才华机会。张青云酝酿了这么久,工作终于要进入正题了。
正文 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马化龙的去向(求月票)
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马化龙的去向(求月票)
马化龙的最终去向,是担任了京城政协副主席,由市委常委的位子上到政协副主席,这个变化已经很有养老的意思了。马化龙这个年纪养老还嫌年轻了一些,但是对他的工作的调整,一般人又哪能发言?
但是不发言不意味着没有议论,马化龙外调京城的事情前段时间在京城政治圈子中传得比较多,但最终结果他外调没成,反倒进了政协,这在京城政治圈子中绝对是一个大新闻。
甭管马化龙的问题有多少,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马化龙一直都被认为是能力很强,干劲很足的干将,而且现在他正在当打之年,在这样的时候,把他送到政协任副主席,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是大材小用了。
试想,如果马化龙不留在京城,而且下放到了下面省市,别说是提拔,但是担任一省副书记、常务副省长这是绝对没有问题。这都总比他担任政协副主席要强。
八卦是人的天性,很快,京城就有准确消息,所有人都知道不放马化龙是张青云的意思,张书记为什么不放马化龙,不放他走,又不重用他,张青云的意图呼之欲出了
马化龙是张青云履新京城遇到的第一个,也是最厉害的一个绊脚石,张青云果断出手,把这块绊脚石踢向一边,现在看来,这还远远只是开始,张青云不仅是要杀(鸡)儆猴,而且还要把马化龙这个出头鸟打造成标杆,让所有人长期引以为戒,这一手的确是太狠了吧?
据说,马化龙到政协上任,京城政协主席万让朝在安排欢迎仪式的时候都不知道用什么规格,着实是煞费了一番苦心,而京城的各路媒体都刻意低调淡化这件事情,仅仅是京城日报一个极其不显眼的位置有一条短消息报道了马化龙工作调整的新闻。
但是京城的媒体淡化这条新闻,网络上却热传这条新闻,海外媒体更是把这则新闻当做分析共和国政治方向变化的重要事例。
纽约时报就花大量篇幅报道的这条新闻,他们所用的新闻标题也十分惊人,《共和国未来主人的铁腕政治》,在报道中,外媒第一次把张青云报道成了共和国未来的领袖。
在这篇报道中,撰稿人深刻的剖析了共和国政治的特点以及共和国政坛官员的晋升之路。纵观张青云的晋升之路,完全就是共和国重点培养未来领袖的套路。
文章指出,共和国一向都是派要员担任京城的市委书记,一般京城市委书记都是国家领导人级别。但是张青云在资历和威望还不够的情况下入主京城,这很能反应共和国现任领导集体的心态。
共和国中央是希望快速的为张青云积累更多、更有说服力的政治资本,从而为其顺利进军中央做铺垫。
最后,文章报道的就是张青云在京城担任市委书记以来的所作所为,张青云针对马化龙的打压被撰稿人说成了残酷的政治斗争,张青云利用其惯有的铁腕和铁血手段在京城大肆清除异己,打造自己的核心班子。
……
京城一如既往的高温,在近四十度的高温下,张青云出席了京城首届高科技企业高新技术展示博览会开幕式,在开幕式上,他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他再一次提到了京城城市建设的目标和未来的城市定位。
而这一次,张青云对“包容”二字的诠释更为彻底和清晰,京城需要更加包容,尤其是在文化方面,京城需要兼容并蓄,要给外来文化,西方文化提供更好的生长和成长土壤。
张青云讲到,在世界现代化的今天,世界的文化交融已经成为了核心的重中之重。地球村已经是名副其实,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京城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要想在国际化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就必须要更加包容
张青云的这个讲话被京城电视台,央视重点播报,人民日报发评论员文章剖析张书记提到的“包容”二字的含义,整个京城围绕着这两个字,做了一次大的、彻底的辩论和头脑风暴。
京城政坛的有心人很容易把张青云的这次面对公众的讲话,和张青云在市委委员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联系起来。张青云主持召开市委全体会议,明确提出了改革的要求。
在他的讲话中,“包容”两个字也多次被提及,但是在党内的讲话,他更注重改革。京城要更加包容,首先政治上就要改革,党和政府首先要变得更加包容和务实,要充分给予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权利,要充分发挥人大和政协的积极作用,真正的让四套班子协调统一,让京城政治更加科学合理,从而让整个社会更加的和谐。
张青云的这次讲话,可以定性为他在京城的施政纲领,他这次讲话的意义非常重大,同时备受关注。京城各方势力都在第一时间组织学习张青云的讲话,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重新审视京城政治的未来变化,一场变革在悄悄的酝酿。
张青云办公室,张青云履新京城几个月了,班子内部基本都清楚了他的风格。都知道书记在小范围的碰头的时候,从来不喜欢用会议室,一般都会把人叫到他的办公室,以一种休闲、非正式的方式把问题敲定。
今天,张青云办公室一共四人在做,除了他自己外,市长、市委副书记周邦明,副书记金耀,组织部长段春华在座,有段春华在座,这次碰头讨论的自然是人事问题。
段春华年龄50多岁,人很瘦,戴着金丝边眼镜,很有学者的气质。实际上他也的确是学院派的干部,以前在中央党校担任过多年的老师,理论功底非常的扎实,而其在为人处世方面又颇具长者风范,而且在京城扎根多年,所以在京城政坛,他是颇有威望的。
但是今天在张青云面前,段春华还是有些拘谨,新书记上任,这一通眼花缭乱的立威过后,现在马上就开始部署重要领导的换岗调整,说句实在话,作为组织部的一把手,段春华感到压力很大。
京城的各区县,各局委办的一把手,不夸张的说都是手握重权的人,而且京城长期以来是出了名的难调动。多年以来,京城的各界班子都把维稳当成头号责任,这也直接造成了京城一把手常常是树大根深。
现在张青云过来嚷嚷一声要改革,这直接就要冲着主要领导岗位调整,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段春华岂能不知,他的压力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他有压力,作为长期在金耀手下工作的人,他在关键时刻就把金耀做了依靠。金耀作为专职副书记,这些年在党群工作方面他是一直很有权威的,段春华现在觉得困难,金耀此时此刻也不能卸担子,他必须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老段,老金,你们的顾虑我知道但是这次干部调整势在必行为了部署这次调整,我已经向中央说明的情况,占副书记已经表示了认同,另外,罗部长也是会坚定支持我们的。
我看这样,为了降低工作的难度,我们先至针对个区县一把手调整。我最近约谈了一些干部,发现了不少问题。当然,有些可能不是问题,只是因为他们不适应京城新发展的需要了,对这部分干部,我们应该要重新考虑他们的使用问题
现在外面传言多,尤其是谣传多。我最近就听过了不少的谣传,说什么京津系抱成了团,京城就要成京津系的天下了。
我就不明白了,都是共和国,我们都在党的领导下,哪里有这么多这系那系的,照我看,这就是有人在阻挠改革,在故意造谣生事”
张青云的语气忽然变得严厉,措辞也激烈,他顿了顿,道:“我看这样办外面不是传说什么系吗?他们给我们几个区县的头头脑脑都冠上了标签。
这次我们的调整首先就从京津系这个标签开始,崀山、乐山的书记都是这个标签,我们就先从这里动手”
安静绝对的安静
张青云这番话讲话,屋子里其他三人都是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然一时没有人回过神来
张青云这是要干什么?先从京津系动手?京津系之所以能够有现在的势力,就是因为其根基牢固,现在张青云一出手就是要免几个京津系重要岗位的官员的职位,这也太大胆了吧
他是在干什么?他是要动摇京津的根基吗?还是真的要实现京城的大包容?
屋子里四个人,三个人都是京津系的人,唯有周邦明不是他很聪明的闭上嘴开始佯装品茶。但是在他的内心,所掀起的巨*一点不逊于金耀和段春华。
张青云总是出其不意,他脑子里在想啥汽车都撵不上,他的干的事情好像总是别人不敢想、不敢干的,他竟然敢从京津系内部突破,这绝对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正文 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京城大洗牌(求月票)
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京城大洗牌(求月票)
房间很安静,无论是金耀、段春华还是周邦明都在消化张青云的讲话,说起来这个屋子的四个人,都是市委常委,政治素养理应都是非常高的,也就是说都是聪明人。
平常大家的交流都是高来高去,没有什么障碍,但今天则明显不一样,他们三个人都觉得有些撵不上张青云的思路。
当官到了张青云这一级,每一个决定、决策肯定都不是随便做出来的,绝对都是经过仔细斟酌深思熟虑的,张青云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必定都蕴含深刻的含义的。
张青云今天提出调整干部从京津系着手,难道真就是为了方便工作,他做出的草率之举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金耀很快就反应过来,张青云现在瞄准的不止是京城,他还瞄准了整个京津系。
说起来,京城市委书记这个位置,一直都被京津系看做是自家的自留地,京津系之所以强,其根本原因就强在其根基深,整个系统扎根在京津一线,依托这一线最良好的政治条件来培养和锻炼干部。
京津系的根基离中央近,在中央的眼皮底下,中央的很多领导同志都是从京津系内部脱颖而出的,这也为派系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造成了良性循环
张青云这次履新京城,为什么争议大?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其资历和威望不够。其实说一千到一万,就因为张青云这些年的发展都远离京畿重地,在京城尤其是在京津系内部没有建立足够的威信。
在京津系内部,如果论资排辈,怎么都还派不到张青云来把控京城市委书记这一要职。在目前来说,张青云担任书记,地位可以说是仅次于占江晖和熊先云等等京津系正当权的大员。
可是张青云实际的威望,是绝对没有这么高的,在京津内部对他的认同度自然也就不高。
别人姑且不说,就是金耀对张青云出任京城市委书记都有不小的看法,而这种看法,也就直接导致了张青云的根基不稳固,不牢固
慢慢端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小口,金耀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