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布衣官道-第5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第二天,各路媒体的报到出人意外没有太多的涉及到闫渊双规的问题,也没有太多涉及到反腐倡廉的问题。反倒是张青云成了这次报到的主角,各路媒体开始从不同角度报到华东政坛、港城政坛的未来走向。
在这些报道中,港城的市委副书记兼常务副市长张青云成为了重点报到的人物。在新闻发布会上,秦卫国作为省委书记竟然给了张青云如此高的评价,怎能不引人注意?
其中有一家媒体,还杜撰了张青云要回京的消息,称华东省委和中组部在张青云的使用问题上存在了分歧,称中组织要调张青云回京委以重任,华东省委却坚决不放人,因此还引起了很大的风波。
这篇报到洋洋洒洒数千字,说得煞有介事,而它的核心根据就是秦书记的讲话中提到的他的所谓“个人意见”,秦书记说他个人不希望张青云离开华东,言下之意就是有人要让张青云离开华东。
秦卫国的那段讲话遭媒体深刻的一解析,含义马上就多了。这篇报到显然也是出自名家之手,说得像真的似的,甚至还历数了张青云的成长经历,十足的把张青云凸显了一把。
张青云看到这篇报到的时候恰好在黄陂视察,最近这段时间张青云手头上的事务太多了。上次黄陂出事后,一直都是由蔡庆峰在全权处理,为了迅速弹压局势,张青云下令快到斩乱麻,对涉案人员痛下杀手以平民愤。
因为这件事情受处理的干部很多,连黄陂区委书记和区长都受到了党内处分。张青云忙完手头的事务过去,目的就是想把安抚一下人心。
同时,蔡庆峰组织调查发现那件事的疑点很多,还有必要重新调查取证,张青云也认为此时时机成熟了,准备再将这事提到前台重新调查。如果真是有冤枉的情况,也要及时处理,有些受了委屈的干部,应该要给予慰问和嘉奖。
对这个问题,张青云想得明白,这次事故的处理虽然是草率的、急躁的。但是非常时期非常处理,为了港城稳定的大局,当时如此迅速结案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至于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干部受了委屈,在关键时刻干部受委屈终究比人民群众受委屈好。现在事情过了,再细查,该翻案的翻案也并不迟。
可就在张青云视察黄陂的中途,他看到了报纸上的这篇杜撰的关于他的去向问题的报告,他看过以后,惊出一身冷汗。心思一下乱了,连此次视察的初衷都差点忘记了。
他有自知之名,自己一个厅干而已,在全国自己这种身份的干部多到海里去了。自己得多大的能耐才能成为中组部和华东省委争夺的香馍馍啊?这样的报到也是可以胡乱写的吗?
不过他还是耐心的将报到内容看完了,对秦书记的讲话也他感到非常的惊讶。听秦书记的这几句讲话,他完全是受宠若惊,秦卫国的话虽然不长,但是几乎句句都是高帽子,让张青云自己看得都脸红。
张青云脸红,周河阳则是心气儿很高,他不知从哪里搜罗了大量的报道,专门整理了送给张青云。张青云本来就尴尬,见周河阳如此,狠狠的批了他一通。
不过他心中也明白了一些道道,看这些大批报道,他大致明白了秦卫国的真实意图。秦卫国无疑是一个政治上的高手,他很巧妙的找到了一个转移民众视线和注意力的机会,让闫渊的这个案子消极影响降到了最低。
但是秦卫国是巧妙了,作为当事人的张青云却被推向了风口浪尖。省委书记的肯定和赏识,张青云真的就能过在港城新班子的调整中击败众多竞争对手一步登天成为港城一把手吗?
如果从现实能力来说,张青云现在作为市委副书记和常务副市长,升任市委书记顺理成章。而且张青云的能力和威望,他升任市委书记也绝对能够胜任工作并有作为。
但是,从资历来说,张青云现在是厅级,一步跨入省委常委的序列似乎步子还是大了点。港城市委书记的竞争是很激烈的,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几乎可以肯定,张青云的资历肯定是靠后的。
如果按照正常的情况,张青云希望不大。不过现在秦卫国如此一捧场,局势肯定会扑朔迷离,变数大增。
从张青云的内心来说,他对港城市委书记的位子是非常希冀的。但是他的心境基本能够平和,因为当初清江那种板上钉钉的事都会有变数,何况是现在这种情况?
港城班子调整的结果,不到最后是不会有定论的,张青云心中很清楚这一点。
正文 第六百七十三章 去向问题
第六百七十三章 去向问题(二)【求月票、推荐票】
在省委的大力支持下。在确定闫渊被双规后,港城市委没有费想象的那么多功夫,港城社会各界在历经了并不长时间的动荡后,渐渐的恢复稳定,各方面工作迅速回归上了正轨。
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现在整个华东都被港城新班子调整问题搅得水很浑。华东省委组织部也趁此机会开始下到各市考察干部。
很多人似乎嗅到了味道,港城班子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港城班子大调整了,整个华东的官场等于都要重新洗一次牌。
这是目前主流的观点,和主流观点相比,小道消息更能乱人心。在华东就有小道消息,说目前对港城班子调整的问题,省委和中央之间分歧很大。
中央的意思是不希望华东班子调整影响范围太广,这样就要求中组部在这次班子调整中占据主导地位,很有可能班子的主要成员都要中央来定,空降兵就会很多。
而港城省委的意思是希望借助港城班子调整的契机,提早为换届做准备,在华东全省的范围内对干部队伍进行一次比较大的调整,港城主要领导肯定都是省内调动、任命。
这个小道消息一传出来,在华东掀起了滔天巨*。同时。随着媒体对港城新闻发布会的广泛报到,张青云一下成为了华东的热门人物。
因为张青云既是中组部派的干部,同时省委秦书记又对其如此欣赏,既然中央和港城有分歧,张青云无疑是中央和港城能够妥协的关键人物。而秦书记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又如此的露骨,把张青云捧得很高。很多人都在纷纷的猜测,港城班子可能要以张青云为核心组建。
张青云出任市委书记,港城现任班子可能就会兼顾中央和省委的诉求,那样各方皆大欢喜,是最好不过的了。
这样的猜测一旦传出来,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整个华东就传遍了,张青云以前虽然有知名度,但是在华东体制内大家研究他还是比较少。但是这个消息一传出来,张青云迅速在华东政坛蹿红,俨然成了华东最耀眼的一颗政坛新星。
港城市委书记,省委常委,张青云如能上去,等于一步就跨进了省委最高领导行列,从年龄上看,张青云才30多岁,30多岁的省领导,而且兼任副部级市的一把手,完全是执一方牛耳的人物。这样的干部在共和国绝无仅有,张青云很有可能会开共和国的先河。
而这样的谣传,对张青云造成的影响是,他突然之间觉得港城政坛对自己的敬畏更增加了一分,另外。京城各方势力的电话也多了起来。
单单是赵家,赵传、赵文风等兄弟姐妹都纷纷来电,有套近乎的,有提前恭喜的,有帮他出主意让他要一定把握机会的,大家表现得似乎都比张青云激动。
赵传尤其高兴,电话一接通,他便大着嗓门道:“青云呐!我远在关外都听到你的消息,你可真给人惊喜连连呐!最后的结果现在不论,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你的希望不小。
所谓空穴不来风,如果你真能够争到港城市委书记的位子,你将开共和国官场的先河。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名人,这样的事情,我这个做大舅子的脸上都感到有光啊。”
张青云叹了一口气道:“大哥,你就别如此说了,我正为这事犯愁。华东的水很深,这在京城不是秘密吧?现在这个风头不正常,你见过有像我这样高调的市委书记吗?”
张青云提出了一个反问,说出了自己的担心。在官场上,最忌讳的就是在干部调动之前太高调。现在整个华东都在吹张青云这股风。搞得像张青云不出任港城市委书记就一定要出事一般。
再联合那个所谓中央和华东省委之间的谣言,那更是犯了大忌讳。这样的事,组织上不可能不闻不问,张青云有过那次清江的经验,所以外面传言盛,他心中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他一连取消了多场本应该他出席的签字仪式,把露脸的机会让给了韩克穷,他自己处处表现得低调。
赵传不是傻子,张青云这样一说,他马上心领神会,道:“青云呐,在政治上你比我想象的要更成熟,难得你在这样的时刻,头脑依旧能保持清醒。
实话跟你说,这事我也看出了问题。但是华东的那潭水放在全国来说终究是小了点,他们之中有些人自诩这样就能把你的前路堵死。
殊不知他们这是自作聪明。历经了这样的事,我判断中央可能会把你重新调回京城,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回京,组织上是不会亏待你的。一定会委以你重任!
你的事情我已经跟四叔汇报了,他会帮你盯着,他支持我的判断……”
赵传毫不忌讳的提到了赵南下,赵南下现在身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是现在赵家的头面人物。赵传把张青云的事情向他汇报,而且赵南下还给了意见。
这本身就说明赵家现在对张青云的重视,赵传有意把这点说破,当然也是想张青云记住这个人情,将来作为赵家的女婿,他希望张青云能和赵系靠近一点。
可张青云听到赵传这话,他根本就没心思琢磨那些细节。只觉得脑袋嗡得一声,霎时大乱。
“离开华东去京城?”张青云从来就没有这样想过,现在他刚刚展露才华,还没施展开来就回京?他从内心深处是不想的。按照赵传的说法,张青云如回京肯定会得到重用,如是以往,张青云当是很感兴趣。
但是现在的张青云心境早就没有了往日的浮躁了,心中一心想的还是做点事实出来,真正的执一方牛耳,造福一方百姓才是他向往的工作。呆在京城部委,整天朝九晚五,像坐在象牙塔里的学者一般,而且还多了很多恼人的钩心斗角,对现在的他一点吸引力都没有。
张青云想到这一点,就毫不犹豫的对赵传说了自己的想法,明确表示自己不愿回京,即使提拔不了书记,他继续保持现在的位置都愿意留在华东。他说得很直接,道:
“港城方方面面的工作我刚刚作出头绪来,港城新城建设只开了一个头,港城经济调结构也是刚刚开始。这个时候让我回京不是瞎扯吗?如果组织上征求我的意见,我是不同意的。我还想扎根这边干几年,真正干点事实出来。为华东的百姓做点事实心里踏实!”
电话那头赵传愣了半晌,他似乎没料到张青云竟然对回京如此抵触,而且说的话如此义正言辞,让他一时不知如何开口。他本想给张青云卖一个人情,没想到反倒好像是好心办了坏事,这让他哪能不尴尬?
足足等了差不多五分钟,他道:“你呀……,行吧!你既有如此主张,我也没有太多意见可以给。你自己好好把握吧,我建议你主动找领导谈谈。希望你对干部一局的干部也能如此义正言辞!”
说到此处,赵传内心叹了一口气。为自己的多此一举暗暗后悔。在现在的赵家,赵传是个头,总会有老大哥的心态。这种心态用在张青云的身上却是错了,张青云能混到今天的地位,多半都是靠他自己的本事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