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婚路坎坷-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赾huang前照顾,我就心如刀割,禁不住潸然泪下。
“还是我请假去照顾爸爸吧。”我和卓良商量。
“不行,你的工作别人也不好代替,还是我去吧,正好现在学校放假,单位也没有多少事儿。再说了,就算真有什么事儿,H市离这儿也不远,随时都能赶回来,我看还是我去照顾最合适。”
思量再三,除了他,还真就找不出第二个合适的人来。
就这样,卓良主动请缨,揽过了照顾父亲的重任。
在医院护理病人,看着简单,实际上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儿。
因为照顾病人的家属没有chuang位,卓良每天晚上只能靠在椅子上休息。偶尔,有办了住院手续的病人打完针回家,他才能躺在chuang上睡一会儿。
但只要父亲有点儿动静,他立刻又爬来,看看父亲是不是有什么需要。
我的父亲生性脾气暴躁,这次患上了脑血栓后更是如此。
整个假期,卓良一直是chuang前chuang后地侍候着,给父亲擦屎端尿,问长问短。
一日三餐,都是卓良将饭菜端到chuang头,一勺一勺地喂给父亲,还买来水果和营养品,帮助父亲补充营养,照顾的无微不至。
害怕父亲久卧病chuang身上长褥疮,他经常给父亲擦拭身子,隔两、三个小时帮助父亲翻一次身,要不然就扶他起身坐一会儿。怕他因病心烦,经常给他讲一些在报刊杂志上看到的奇闻趣事,逗父亲开心。就连修剪指甲这样的小事儿他都能想得到,还做得一丝不苟。偶尔遇到父亲便秘,卓良还用手一点一点地往外抠,丝毫不嫌弃。
即便是这样的精心照顾,也免不了受到父亲的埋怨和责骂,只要父亲心情不好,卓良就成了他的出气筒。
对于父亲的无理取闹,卓良都默默地忍受下来,并且像哄小孩一样哄着父亲,让他顺气。
旁边的病人和家属见了,都为卓良感到抱屈。
邻chuang一位住院的老头说:“老爷子,我儿子对我的照顾要是有你女婿的一半,我就知足了。你说你女婿对你这么好,你还天天骂他,要是哪天他一生气甩手走了,我看你怎么办?”
卓良笑着说:“那怎么可能呢?老人也是因为病痛的折磨才心情不好的,我们做小辈的,被他骂两句无所谓,只要我岳父的身体能早点康复,他高兴骂就骂吧,我不介意。”
这些事儿,都是在我忙完手头工作,去看望父亲时别人对我说的。
他们还说,父亲刚住院那会儿,他们看到卓良天天陪在chuang前,照顾的尽心竭力,还以为是儿子呢,时间长了,才知道原来是女婿。
因为卓良在医院的表现,我也跟着沾光。
一位病人家属对我说:“你真是个孝顺孩子,给你爸找了一个这么好的女婿。”
这和“孝顺”能扯上关系吗?我心里这么想着,不觉哑然失笑。
对于在医院护理父亲时受的苦和委屈,卓良从来都不和我提起。他始终认为,他和我结婚又生了林杨,有孩子在中间牵扯着,他也是父亲血脉相连的孩子,照顾岳父是份内的事,不需要表白。
这些往事,现在回想起来,忽然让我的心里很感动,也很温暧。
一个一直对我纠缠不休的问题:卓良他是不是从来都没有爱过我,如果爱,他为什么会出轨,似乎也有了答案,因为我想明白了,卓良对我还是有爱的,至少,他曾经全心全意的爱过我。
这样一想,心情也逐渐好了起来。
尽管我对卓良还心存芥蒂,对他背叛我在外面找小三的事情耿耿于怀,但是,我对他的恨却一下子减轻了不少。
父亲因为病的太严重了,医生回天无力,1997年正月初五,在亲人们的注视下,慢慢地合上了双眼。
父亲去世没多久,母亲也因伤心过度,追随父亲去了天堂。
在父母的葬礼上,卓良和我们姐弟一样守灵、戴孝,送岳父岳母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第013章  参加婚礼

清明扫墓时,姐姐曾在墓碑前告诉父母:“‘五.一’你们的外孙纯良就要结婚了,爸妈在天有灵,请保佑他一生幸福。”
还说:“女孩是他大学同学,在上海一家证券交易所上班,长的清秀可人,全家人都非常喜欢,婚礼就选在H市最好的酒店举行。”
姐姐的话既是对父母说的,也等同于给我们在场的所有亲属下邀请函。
结婚是喜事儿,何况纯良还是我们姐弟三人孩子中最大的一个。
这孩子从小就讨人喜欢,遗传了姐姐和姐夫的所有优点,到现在我都能忆起他小时候的模样:白白净净的皮肤,黑宝石般的大眼睛,还有那酷酷的眼神,真是人见人爱。
记得在他很小的时候,有一年,邻居家经常哄着他玩的女孩结婚,他也跟着姐姐去凑热闹。看见新郎抱着这个女孩上婚车,纯良哭的一塌糊涂,说自己也喜欢这个姐姐。
旁边的人一听都乐了,心想:“你才多大点儿啊。”
见他长的可爱,于是,就有人逗他:“光喜欢人家有什么用啊,你也没钱,娶媳妇是需要很多很多钱的,你有么?”
他一听,忙从身上把姐姐给他买冰棍的一元钱翻出来,举到人家面前:“看看,这不是钱么?很多哦。”
惹的众人捧腹大笑。
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二十来年过去了,当年的娃娃如今真的要娶妻生子了。
回想他上大学那年,正好赶上父亲病重,不能给他送行,就谁去跟谁念叨:“早不病,晚不病,偏偏赶上这个时候病,要不然,我怎么也得把纯良送到火车站。”
要说纯良这孩子确实很争气,阳光自信,也不怪父亲会对他另眼相看。
他先天就有优秀的学习基因,打小表现的就比别的孩子聪明。姐姐姐夫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又非常注重,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不惜花重金送他去参加各种补习班,加上这孩子从小懂事,特别能吃苦、在学习上就是有那么一股子拼劲,成绩在年级一直名列前茅。
这孩子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从小不喜欢乱花钱,平时姐姐给的零花钱,他都省着用,把积攒下来的钱买了豆腐或者青菜带回家交给姐姐。
上高中时,相邻的Y市有一所省级重点高中,那是初中毕业生和家长们心目中的理想学校,在他们看来,进了这所学校,就等于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大学校门。
姐姐姐夫当然希望纯良也能考进这所学校。
那年中考,纯良发挥的很好,成绩在全市应届初中毕业生中名列第五,远远超过了省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这让姐姐姐夫很欣慰。
可是,这孩子就认准了H市的第一高级中学,非要在本地就读。理由是:“学习好不好,关键在自己,想要学好,在哪儿都一样。”
姐姐姐夫都是比较开明的家长,尊重孩子的决定。
高中三年,纯良的学习成绩始终在年级排名第一,个别科目还特别拔尖,经常在各级竞赛中获奖。
1996年高考,纯良不负重望考上了中央财经大学。
四年大学生活,除了入学那学期的费用是父母给的,余下的几年,他都是靠奖学金和打工赚钱来养活自己,完成学业。毕业后,在上海的一家银行供职。
如今,外甥结婚,我这个姨妈是一定要去的。
可是,卓良这个做姨夫的,不去也不行啊,怎么办?
其实,对纯良这孩子,卓良也挺喜欢的,做教育工作的人,天生就对孩子有一种亲和力,何况还是纯良这么优秀的孩子!
想想我们刚结婚那会儿,因为纯良的名字和姨夫的差不多,所以每逢年节全家人聚在一起时,总会有人喊错他俩的名字,这让卓良很郁闷,就在背地里和我叨咕:“你这个外甥名字干什么和我名字挨着啊?”
“那名字是他爷爷给起的,他说,想让纯良这孩子一生都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再说了,纯良出生时,我们俩可是还不认识呢。”
一想到大家喊错名字时卓良吃瘪的样子,我就忍不住想笑。
现在,距离纯良结婚的日子没有几天了,可我和卓良还处在相互不理不睬的冷战阶段,这时候,我怎么能开口告诉他:我外甥结婚,让你去帮忙招呼客人,怎么想这话我都说不出口。
更重要的是,这时候,我还不想放下姿态去求他。
怎么办啊,要不,到时候就找这个借口:婆婆病了,他来不了?
呸,呸,哪有儿媳妇咒婆婆生病的,我把自己狠狠地鄙视了一下。
唉,还是先去了再说吧。
“五。一”这天,我起了个大早,悄悄地唤醒女儿,娘俩又胡乱吃了点东西,就往车站奔去。
开往H市的客车是定点发车,由于来的早,距离头班车发车的时间还有一会儿,我和女儿只好在车上耐心地一边等,一边漫无目标地看着窗外的风景。
没过多久,汽车开始启动,我收回目光,坐在车里闭目养神。
靠车窗坐着的女儿这时候开始不安分起来,我闭着眼睛,感觉她似乎是趴在我胸前,在和过道那边的旅客说话,好像还很熟识的样子,便想呵斥她几句,睁开眼睛一看,发现那边座位上的旅客竟然是卓良,此刻,他正和女儿杨杨两个人挤眉弄眼地对着我笑呢。
我有点反应不过来,这是怎么回事儿,他是怎么知道的?
“是我告诉爸爸的!”女儿解答了我的困惑。
原来,早晨出发前,趁我去卫生间时,杨杨悄悄溜进我们房间告诉她爸爸:“我和妈妈参加表哥的婚礼去了。”
卓良一听,早饭也没顾得上吃,就跟在我后面来到车站,还上了同一班客车。
说实话,当时在车上看见他时,我心里是满满的感动,外加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不必在娘家人面前丢面子了,也不用再冥思苦想地编瞎话解释他不来的原因了。






、第014章  同班同学

早晨八点多点,我们就赶到了纯良婚礼预订的酒店,虽然距离婚礼开始还有两个多小时,但是一些近亲、朋友和老邻居已经先我们一步赶到了婚礼现场。
当我们一家三口向酒店大门走去时,看到弟弟雨之正好打开酒店大门迎面向我们走过来,弟媳梁雪茹牵着侄儿杨智海的手跟在身后。
智海一看到我,就扑到我身上撒娇:“小姑,你怎么才来啊,我们都等你们半天了。”
接着,又偏过头对站在我身边的林杨说:“杨杨姐,你不来没人和我玩,可没意思了。”
雪茹把他从我身上拉开:“去,别粘着小姑,和你姐姐到一边儿玩去。”
看到杨杨牵着弟弟的小手走了,雨之对我说:“姐,大姐说让你和姐夫九点半和我们一起去接亲,现在时间差不多了,你们也别进去了,直接去宾馆吧。”
我一个“好”字还没说出口,感觉有人从后面搂住了我的脖子,问:“猜猜我是谁?”
“春苗。”我头也没回直接喊出了名字。
回头一看,果然是她。她的身旁站着刘莺、赵竞超和于斐章,都是我儿时的伙伴。
四个人中,除了刘莺比我小两岁,上学时在我下两届之外,其余三人还是我小学时的同班同学。
到了中学以后,虽然不在一个班了,但大家都住在仁和胡同,是多年的老邻居,所以经常有事儿没事儿的就凑到一起玩,关系好的不得了,简直就是死党。
“你们都来了?”我惊喜地问。
春苗把嘴一撅:“真没劲,好歹你也猜一下啊!”
“还用得着猜吗,从小到大,也就你这么喜欢和我勾肩搭背的,这么多年了,都当孩子妈了,也不知道改一改。”
“改不掉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就是我。”
同学都在一旁看着我们俩笑,竞超说:“这么长时间没见了,一见面你们俩还斗嘴。”
雨之和我是双胞胎姐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