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霸主-第3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华重工派来了一批管理人员,担任两家工厂的厂长和各要害部mén负责人。工厂里原来的日方管理人员则担任了各部mén的副职。其中,与汉华有过颇多恩怨的小泉次郎也得到重用,担任了其中一家工厂的副厂长。
在宣布这个任命时,林振华语重心长地告诉小泉次郎说,这是石川董事长临终前的嘱托,希望他不要辜负石川董事长的信任。这碗**汤果然把小泉次郎灌得五mí三道的,在随后发生的几起日本员工与中国老板的劳资冲突事件中,小泉次郎都是坚定地站在厂方一边,担任了一名光荣的日jiān,这当然就是后话了。
客观地说,汉华重工收购尼宏重工的过程,在所有的海外并购之中,还算是比较顺利的。由于整个日本正处于金融危机的时期,政fǔ对于有外国企业愿意接手国内濒临破产的企业,还是非常支持的,在许多方面都大开绿灯,减少了汉华重工与政fǔ之间的摩擦。在工人方面,由于担心工厂破产之后失去工作,许多工人也都选择了合作的态度,没有像其他的并购案那样出现工厂强烈抵制的现象。
饶是如此,整个消化尼宏重工的过程,前前后后也huā费了大半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林振华、项哲、方延武等人频繁地穿梭于中国与日本之间,光是机票钱就huā了几百万。这些钱相对于收购尼宏重工的投入来说,就算不上什么大钱了,倒是这些高管们jīng力上的付出,反而比经济上的成本要大得多。
为了让老领导们开开洋荤,林振华还专mén把已经退休的谢chūnyàn、朱铁军、陈伟国、梁广平等人组织起来,编了一个顾问团,到日本去视察了一番,这也算是他为老人们谋的一项福利了。
进入92年的夏季,对尼宏重工的重组工作基本告于结束了。福井和鹤冈的工厂已经重新开工,尼宏研究院也拿出了不少全新的设计,使得汉华化工设备公司的产品线一下子延伸到了制yào、jīng细化工等领域,“钱景”无限广阔。
左治义雄与褚红阳、舒曼等人由敌人变成了队友,继续扫dàng全球市场。他在化工设备的专业知识以及国际贸易规则方面,都堪称是褚红阳等人的老师。褚红阳的营销团队在得到左治义雄等日本营销人员的加盟之后,营销能力又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也就在这段时间里,一个重大的事件发生了。
1991年底,在苏联成立69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克里姆林宫顶上绘有镰刀、锤子图案的苏联国旗被降下了,一面红蓝白三sè的俄罗斯国旗升上了旗杆。这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完全解体,曾经不可一世的苏联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
苏联的解体对于全球政治、经济和军事格局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长期饱受苏联军事威胁的欧洲终于缓过一口气来,各国政要在喝完庆贺胜利的香槟酒之后,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问题:既然苏联已经没有了,那么欧洲还需要美国的庇护吗?带着这样一个想法,欧洲加速了此前已经展开的一体化进程。两年后,一个旨在与美国在国际舞台上分庭抗礼的欧洲联盟正式成立了。
苏联解体结束了二战之后美苏争霸的格局,解体后继承了前苏联衣钵的俄罗斯无力与美国抗衡,不得不放弃了在全球各地的势力范围。一时间,不少前苏联的仆从国成了没娘的孩子,欧美列强的势力以及本国反对势力纷纷发难,引发了不少政治动dàng。
美国是在苏联解体事件中得益最多的。苏联的解体,使世界由两强格局变成了美国的一家独大,美国坐稳了世界老大的地位,开始想收拾谁就能收拾谁,想对谁指手划脚,别人就只能乖乖地听着。这样一种独孤求败的状态,使美国开始了十几年张扬跋扈的时期,把全球各个利益集团都得罪了个遍,同时也积累下了十几万亿美元的巨额外债。如果100年后有人要写今天的世界史,恐怕要把苏联解体算作美国衰退的。
苏联解体对中国的影响自然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苏联的崩溃使中国减少了一个潜在的威胁,得以腾出手来搞经济建设。但另一方面,由于苏联的崩溃,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大国,原来东西方对峙的主战场由美苏之间,转移到中美之间,中国成为美国最主要的假想敌。
苏联的解体是突如其来的,不但令它的邻国措手不及,即使在苏联国内,也是一片húnluàn。在真实的历史上,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国民经济遭遇了长达10年的衰退,到2000年时,DP总量只相当于苏联解体前的二分之一。
社会秩序被完全打破了,在毫无监管的条件下,原来的官僚集团摇身一变,成了资本集团,开始疯狂霸占从前的国有资产。从前从摇篮到坟墓无所不管的政fǔ,在一夜间就变成了一个摆设,再也无力承担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职能,许多城市出现了停水、停电、冬季无法保障供暖等恶劣的社会问题。
在luàn世之中,最痛苦的自然还是老百姓。许多工厂停工了,社会上充斥着生活无着的失业工人。卢布开始大规模地贬值,物价飞涨了5000多倍在苏联解体后的10年间,俄罗斯的人均预期寿命下降了4岁,由69岁下降到65岁。由于酗酒等问题严重,俄罗斯男xìng的预期寿命更是下降到了只有60岁,几乎相当于一些贫困国家的水平了。
苏联解体,无疑成为20世纪人类社会最严重的政治灾难。
苏联、东欧国家的剧变,使中国的政界、军界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各个政fǔ部mén以及学术机构纷纷召开研讨会,讨论苏联解体的启示、教训以及对策。报纸上几乎每天都有砖家们又长又臭的分析文章,或幸灾乐祸,或痛心疾首,或忧心忡忡,总之是让大家又多了一个唧唧歪歪的机会。
林振华对于这些争论是颇为不以为然的,作为一个穿越者,他能够看到的东西,远比砖家们要深刻得多。他现在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利用苏联解体之后的这段真空期,从苏联获得一些好处。要知道,他早在六七年前就已经在布局这件事了,现在到了收网的时候了。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o)/。。_o~ !;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439 抢救资源】
(的。。)(的。。)439抢救资源
在真实的历史上,前苏联解体的时候,整个国家曾长时间地陷入无『政府』状态。在这段时间里,苏联国内无论是有形的固定资产,还是无形的人力资本,都遭到了西方列强的疯狂瓜分。一些先进设备被以废铁的价格变卖,许多科学家则被掮客挖走,投入了西方国家的怀抱。
林振华对于这段历史是有所了解的,所以,早在几年前,他就开始缜密地布局,打算在苏联解体之际,与西方国家争夺这些前苏联的宝贵遗产。'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在四年前,林振华在国际倒爷吴杰等人的帮助下,从苏联远东地区获取了不少机器设备,以及大量的技术资料。这些技术资料至今仍然是香山脚下汉华技术情报研究所的镇宅之宝,在若干项重大技术攻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此前,林振华的动作还是比较谨慎的,毕竟苏联政权还在,那些资产都是有主的,他如果做得太过分,难免会受到当局的干预。如今,苏联已经不复存在了,新兴的俄罗斯『政府』正在焦头烂额地处理着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诸多棘手问题,根本没有精力去关注具体企业里的资产流失问题。西方国家一个个已经磨刀霍霍地杀向俄罗斯了,中国人再不出手,到时候连汤都剩不下了。
“什么?去俄罗斯抢资源?”
在北京,陈天的办公室里,刘向海目瞪口呆地望着林振华,似乎不敢相信林振华刚刚说出来的话。
林振华摆摆手道:“刘总,你误会了。我说的是抢救资源,不是抢资源。抢资源是犯罪行为,像我这样的有志青年是不可能去做这种事情的。抢救资源就不同了,这是为了保护苏联人民的财产嘛。”
“胡闹,人家的资源,凭什么让你去抢救?”刘向海大摇其头,“你这种行为,就是趁火打劫的行为。我现在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在几年前,你就让我和俄罗斯的军工部门搞好关系,莫非你在那个时候就存了这样的心思?”
陈天在一旁『插』话道:“刘院长,我倒是赞成振华的意见。你说是趁火打劫也好,说是抢救资源也好,总之,咱们的确该出手了。再不出手,前苏联积累下来的万贯家财,就全部落入西方国家之手了。”
“这怎么可能呢?”刘向海问道,“就算苏联不在了,俄罗斯也还有『政府』的呀,难道『政府』就眼睁睁地看着外人前来抢东西?”
陈天道:“刘院长,你不在我们系统工作,所以有些俄罗斯的情况(武动乾坤最新章节。81zw。),你可能不太了解。现在俄罗斯的形势已经全部失控了,连战略导弹部队都已经没人管了。为了钱,有些部队甚至敢于把核弹头拿出来到市场上去交易。现在全球的恐怖组织正在奔往俄罗斯,都打算弄到一两枚核弹头呢。”
“不会吧”刘向海大惊失『色』,“这可是要捅破天的大事啊,你的消息确实吗?”。
陈天道:“我们也只是得到了一些风声,不过,美国人已经在和我们联系,要求和我们开展合作,制止在俄罗斯的核武器交易。你也知道的,美国情报部门和我们的联系不多,但这一次他们是真的急眼了,所以才会直接找上门来。”
刘向海道:“这是自然的,核弹头如果流失出去,威胁的是全人类的安全,在这种事情上,意识形态的分歧也是可以搁置的。”
“刘院长说得对。”陈天道,“所以,振华说的是有道理的,前苏联的这些遗产,与其让它们落入西方国家之手,不如由咱们去拿回来。不管怎么说,咱们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是最有继承权的嘛。”
“竟然会是这样?”刘向海若有所思地说道,他扭头看着林振华,问道:“小林,你把我叫到北京来,就是为了这事?我还是有一点不明白的,这件事,你为什么要找我呢?”
“原因有两个。”林振华道,“第一,前苏联最强大的技术,主要集中于军工领域,所以我们这一次要去搞的技术,多半与军工相关,而军工方面,最有发言权的,自然是你刘总了。”
“你个小林,阴阳怪气地叫什么刘总?”刘向海嗔怪道,“你还是叫我老刘吧。”
“嗯,那就叫你老刘吧。”林振华呵呵笑道,他管刘向海叫刘总,本来也是为了逗乐子,“这第二个理由嘛,自然是因为你老刘是留苏出身,在俄罗斯有大量的亲朋故友,而且你的那些亲朋故友,都是各部门的技术骨干。咱们要想挖人才,你来从中牵线是最合适的。”
“你打算把前苏联的科学家弄到中国来?”刘向海问道。
林振华道:“那是当然,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前苏联的东西,我什么都不稀罕,但那一大批科学家,可都是无价之宝啊,咱们不把他们弄过来,如果被美国人弄去,对咱们的影响就太大了。”
刘向海点点头道:“你说得对。美国和苏联的军工各有各的长处,如果美国人得到苏联的军工技术,就相当于如虎添翼,未来对我们的威胁就更大了。小林,你不知道,前年的海湾战争,对咱们整个军工系统带来了多大的冲击。咱们和美国之间的技术差距,实在是太可怕了,如果美国人再获得苏联的技术,咱们就真的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