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霸主-第5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倾销、非贸易壁垒、币值,事情还真不少呢。”黄岗掰着手指头算道,“如果西方国家真的把这些手段都用上,可也够我们喝一壶的。林哥,你说了这么多困难,那么,有什么好的对策没有?”
林振华笑道:“黄司长,做人不能太黄岗啊。你是政府官员,我是做企业的。我能够给你介绍这么多问题,已经算是在尽义务了,你居然还让我提供对策,这也太得寸进尺了吧?要不咱俩换换,你去汉华当董事长,我到计委去坐你的办公室?”
“换就换,这可是你说的,谁不换谁是小狗!”黄岗毫不犹豫地答应道。在林振华面前,他算是一个小师弟,耍耍赖也是无妨的。
“呃……”林振华被噎着了。他这个汉华董事长的位置,还真比黄岗这个计委副司长要实惠得多,别说和黄岗换,就算当年何海峰当计委副主任的时候,想和林振华换换,他也不会干的。林振华一向是一个比较自由散漫的人,在他看来,政府官员除了表面上有些风光之外,论做事的自由度,真没法和一个企业董事长相比。
“算了,我认栽吧。”林振华只能食言而肥了,“我早就应该知道你们这些政府官员脸皮厚的,和你们讲道理,只能是自讨没趣。”
“是吗?我怎么听到刚才是某位董事长自己说话不算数啊?”张琼揭着林振华的短,替黄岗助威。
黄岗道:“张琼,不要对企业的同志要求太高,他们成天在市场上尔虞我诈,说话不算数是他们的职业要求,可不比咱们政府官员,说话是要算数的。”
“我说不过你们。”林振华连忙举手告饶,他把话头引回正题,说道,“我们还是说正事吧。我认为,要应对西方国家可能发起的贸易战,最关键的,还是全面提高我们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打铁还要自身硬,如果我们的技术水平高,产品质量好,那些歪门邪道的贸易摩擦,是很难击败我们的。”
“你说得对,我们计委最近也在研究这个问题,要求国内企业增强自身实力,尤其是要加强产品开发,掌握核心能力,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单纯地拼数量、拼成本。”黄岗说道。
林振华又道:“第二个方面,就是国家要给企业以支持,在面对国外各种贸易制裁的时候,政府要出面给企业撑腰。他们如果对中国企业进行贸易诉讼,咱们就要积极进行反诉讼。反正贸易规则这种东西,弹性也是非常大的,咱们的态度坚决一些,世贸组织也会有所收敛的。”
黄岗连忙记下,同时说道:“这个也很重要,我们的确缺乏和发达国家打官司的经验和勇气,总是想着息事宁人,现在看来,一味退让也不是好的选择,该硬气的时候,还是要硬气一些的。”
林振华向黄岗拱了拱手,笑着说道:“有黄司长这话,我们企业可就要烧高香了,黄司长真是我们企业的万家生佛啊。”
“岂敢,岂敢,像林总这样的大企业家,那可是我们国家的栋梁,是我们政府官员的衣食父母啊。”黄岗也笑呵呵地应道。
两人说笑完,林振华继续说道:“还有第三条,也是我们所缺乏的,那就是我们应当在西方国家积极地培养自己的代言人,让他们替中国说话,从而从内部分化他们的力量。”
“这……”黄岗终于目瞪口呆了,林振华出的这第三条对策,实在是太大胆了,即便是黄岗这样思想开放的年轻官员,也不禁感到了震惊。
【614 贸易逆差】
京城,友谊宾馆。
林振华和黄岗走进一间小会议室,从沙发上站起来一位满面笑容的美国人,只见他紧走两步,来到林振华的面前,伸出双手握住了林振华的手,用力地晃了晃,说道:“林,见到你真高兴,我们有好几年没有见面了吧?”
林振华也笑着答道:“可不是吗,已经有好几年了。福特,首先让我祝贺你当选为国会议员了,我一直担心,你当了议员,就不认识我这个小企业主了。”
和林振华说话的,正是他的老朋友,原斯皮舍尔公司的技术员福特。林振华和福特的交情要算起来已经有20年时间了,他帮林振华掘到了第一桶金,后来又成为汉华在海外的编外推销员。在这20年时间里,林振华与福特的合作一直都没有中断。凭借着汉华的支持,福特先是让自己的收入进入了小康水平,随后又成为一名百万富翁。
前几年,福特离开了斯皮舍尔公司,开始运作竞选国会议员的事情,林振华给了他不少竞选经费以及其他的支持,终于让他如愿以偿地当上了议员,成为能够影响到美国国家政策的人了。
作为亲眼目睹林振华从一个小青工成长成为一家大型企业集团董事长的见证人,福特对林振华有着一种由衷的崇拜。他能够竞选议员成功,其中有一半的功劳是来自于林振华的,而他如果希望在议会中拥有更多的发言权,也离不开如林振华这样的企业老总的支持,所以他从不吝惜表达自己对林振华的热情。
“林,你就不要嘲笑我了,如果离开你的支持,我这个议员不过就是一个……没有士兵的军官而已,对了,这句话在中文里是怎么说的?”福特拍着脑袋拼命地回忆着。
“叫做光杆司令。”林振华用中文提示道。
“是的,是的,叫做光杆司令。”福特也用蹩脚的中文说着这个词,以显示他对中国的友好。
“福特,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中国国家计委的副司长,黄岗先生。你不是说希望能够结识一些中国的官员吗?黄岗先生可是非常有实权的一位官员哦。”林振华把黄岗拉过来,介绍给了福特。
黄岗面带微笑,矜持地与福特握了一下手,说道:“福特议员,非常欢迎你到中国来,希望我们能够有一些良好的合作。”
带黄岗来与福特会谈,是林振华提出的培育西方代理人策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这种事情是国家层面上的政策选择,绝对不是林振华这样一个企业领导人能够决定的。在这些天里,林振华向陈天、黄岗等官员进行反复游说,这些人又把这个想法提交到了强大的“有关部门”进行研讨。
最后,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一个培育西方代理人的方案终于秘密地出台了,这个方案要求各部门积极建立自己在西方的人脉资源,潜移默化地对西方国家的政策施加影响,以达到分化、瓦解国际上那些遏制中国的力量的目的。
林振华是比较早就开始建立国外人脉资源的人,他在海外的高层关系包括非洲乌桑国总统纳勒、俄罗斯总统皮尤津、委内瑞拉总统扎维兹等等,还有目前在议会里当着议员,未来有可能成为美国掌门人的西塞。福特也是他的关系之一,与西塞相比,福特和林振华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属于一块分过赃的铁哥们,林振华扶植福特竞选议员,本来就是想让他成为自己的代理人的。
福特也把自己的随从介绍给了林振华和黄岗,然后双方分宾主落座,林振华问道:“福特,你这次到中国来,有什么具体的任务吗?”
“我最重要的任务,自然就是来看望我的老朋友你了,其他的任务和这个任务相比,都是次要的。”福特夸大其辞地说道。
黄岗只觉得浑身恶寒了一个,不过也真心地佩服林振华的影响力。能够让一个美国议员对他如此大拍马屁,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林振华已经习惯了福特的奉承,他笑着说道:“非常感谢,不过,现在我们已经见过面了,你的最重要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我们是不是可以谈谈那些不太重要的事情?”
“当然,当然。”福特从善如流地应道,“不太重要的事情嘛,就是美国国内对于美中贸易中的大幅逆差有很多的批评声音,国会已经举行过好几轮听证会,希望能够扭转对华大幅逆差的问题,我这次就是专门来就此事与中方的人员进行沟通的。”
“你是说专门?”林振华笑着挑了个福特自相矛盾的用词。
福特当然知道这只是林振华和他开玩笑的话而已,他装出认真的样子纠正道:“我是说,沟通逆差问题,是除了看望你之外的最重要的事情。”
“嗯,福特,我希望我们之间永远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无论是顺差还是逆差,都不应当成为我们友谊的障碍。”林振华强调道。
“那是当然的。”福特连忙答道。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福特最早参与过汉华机床公司收购鲁中机床厂的事情,为了用他的美国身份,林振华送了他5%的干股。后来汉华集团整合旗下资源,福特所拥有的这5%的干股也被合并到集团里了,比例剩不到1%,但也价值好几百万美元。有了这样一层经济联系,福特怎么会不在乎与林振华的友谊呢?
“林,我向你介绍一下情况吧。”面子上的话说完之后,福特进入了正题,“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去年美国的对华贸易共有830亿美元的逆差,今年前半年的逆差也超过了400亿,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中国的顺差没那么大吧?”黄岗插话道,“我记得去年中国对美的顺差只有300亿美元,今年最多也就是300亿左右,怎么可能前半年就400亿了?”
“这是我们商务部统计的,当然,我知道,这应当是两国统计口径不同而带来的差异。”福特说道。
黄岗微微一笑,不再吱声了,他当然知道这是口径带来的影响,他这样说一句,只是为了讨价还价的需要而已。
所谓顺差和逆差,是相对于本国而言的,美国人说的逆差,对于中国人来说,就是顺差了。这些年,中国商品出口到美国的数量不断上升,而美国商品向中国的出口变化不大,结果就导致了中美贸易中美国方面的逆差持续扩大。
在顺差或者逆差的规模计算方面,各国的口径的确是不一样的。美国把许多由中国生产,然后经由其他国家转口销售到美国的商品,也纳入了对华逆差的统计范围。而中国方面对此是不承认,这也就导致了两边算出来的数字相差好几百万的结果。
中国商品要通过其他国家转口再卖到美国去,这是由于美国的进口配额制度造成的。比如说美国一年要进口1000亿美元的纺织品,它不会简单地说谁家便宜就买谁的,而是把这1000亿美元分成若干配额,从中国进口500亿,再从越南进口100亿,从马来西亚进口100亿,等等。
中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工厂,产能十分强大。500亿美元的纺织品配额,根本不够中国企业吃饱的,但想增加对美出口,却又受到配额的限制,无法实现。聪明的中国企业主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把生产出来的纺织品运到越南去,在越南花5分钱贴一个标签,然后就变成了越南产品,可以堂而皇之地借越南的配额出口到美国去了。
美国人当然也不是傻到不知道这中间的猫腻,事实上,美国的进口商是喜欢这种猫腻的,因为中国商品无法是品质还是价格,都比越南商品要好得多,他们当然愿意用这种合法的手段,把越南的配额转给中国。
美国商务部对于这种现象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他们该做的已经做了,别人也不好说什么。要让他们去砸美国进口商的饭碗,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当国会就中国商品的问题向商务部提出质询时,美国商务部还是很认真地把那些原产地在中国的商品挑了出来,算进中国的出口之列,从而就得出了一个比中方统计口径要宽泛得多的逆差数据。
外贸逆差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件坏事情。当今世界,生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