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霸主-第5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汉华集团公司总部的办公会议上,林振华危言耸听地对众人说道。
【620 欧洲军团】
华剑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正在一封一封地查看着来自欧亚大陆另一端的电子邮件,然后给出一些或简单、或详细的回复,这样的电子邮件每天都有多达数百封,他每天都要花费一半的工作时间来处理它们。
华剑在法兰克福装备展结束之后不久就与原来的公司解除了劳动合同,与近百名欧洲工程师一起飞回了中国。鉴于他有在欧洲多个国家的工作经历,并且对国内的各种制度也比较熟悉,林振华没有让他去做更专业的技术工作,而是成立了一个名为“外籍工程技术人员联络办公室”的机构,安排他当了办公室主任,专门负责招聘外籍的人才,同时还要为到中国来工作的欧洲工程师们提供生活上的帮助。
新成立的这个部门,在汉华集团的官方场合被简称为“外联办”,但好事者们更愿意以讹传讹地将其叫做“外工办”,据说这是因为在这里工作的几名已婚男性生的都是闺女,天生只有当外公的份了。
华剑当年因为觉得国内的条件差而跑到欧洲去谋生,现在不但他自己跑回来了,而且还负责从欧洲往中国拉人才,这一去一来之间的变化,反映出中国20多年时间里所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每当念及此处,他都要嘘唏不已。至于他正在服务的汉华集团,作为中国20年改革开放成就的缩影,更是让华剑觉得不可思议。
在国外的时候,他就曾经关注过汉华重工集团,知道这是一家借着改革机遇迅速崛起的大型企业。真正进入汉华,成为汉华的一员之后,他才发现,自己过去对汉华的了解实在还是太肤浅了。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在汉华集团的麾下,拥有化肥设备、石油设备、精细化工设备、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械、焊接机械、工业制冷设备、燃气轮机、汽车、船舶动力、普通家电等十几项核心业务,此外,还有一条从电路设计到芯片制造的工业集成电路产业链正在打造之中,预计在几年之内就能够为集团产生利润了。
经过20年的积累,汉华的固定资产总值达到了近千亿,这其中还不包括各家工厂在浔阳、南都、鲁中、浑北等城市的黄金地段所拥有的土地的价值。以浔阳的总部所在地来说,当年林振华趁着城市开发热潮尚未到来之际划了一片1万亩的厂区,随后零敲碎打地又弄到了1万多亩,加起来达到2万多亩的土地了。
这些土地买入的时候一亩才不到1万块钱,这些年随着浔阳经济的发展,已经涨到了50万一亩,光是2万亩土地,折价就超过了100亿。这样的价值,在汉华的资产负债表上是不体现出来的。要对土地的潜在价值进行估价,只有在公司上市或者破产清算的时候才用得着。
去年一年,汉华的产值达到了1600多亿元人民币,折算成美元相当于200个亿左右。与alk这样的欧美大型企业相比,汉华的产值还差出不少,但如果考虑到汉华产品的低价位,以及其令人惊讶的增长速度,其对alk等企业的竞争压力还是可想而知的。
从法兰克福展会回来之后,林振华集中公司的高层领导接连开了一星期的会。等到会议结束的时候,工人们发现,这些领导们的脸上几乎看不到什么疲惫之色,代之而起的是兴奋、自信、踌躇满志。
在会议上,林振华向众人通报了法兰克福展会上的情况,同时也介绍了陈天向他提供的有关西方厂商对汉华心存妒恨、有可能进行联合封杀的情报。
对于后一点,林振华的观点是,没有任何一个民族的崛起会是和平的,国际利益俱乐部中任何一个新成员的加入,都意味着对传统势力范围的重新分割,为此而产生各种摩擦是必不可少的,严重时甚至意味着战争。汉华是一家企业,要抢夺国际老牌企业手里的市场,不可能不招来各种明枪暗剑。
林振华带回来的消息并没有让集团的高管们陷入恐惧,相反,倒是让大家情绪亢奋起来。每一家公司都是有自己的性格的,而这种性格的形成,与公司的掌门人有着密切的关系。林振华从来就是一个不信邪的人,早在20年前,汉华还只是一家小企业的时候,他就敢放开手和日本的尼宏重工打擂,并用10年时间终将尼宏重工打翻在地,使其成为汉华的一家附属企业。如今,汉华重工已经拥有千亿资产,员工20余万人,业务遍及全球各地,哪里还会惧怕竞争的威胁?
众人在几天的会议中详细分析了汉华未来可能面临的竞争态势,归纳出公司的优势、劣势,尤其是提出了十几个方面的不足之处,决定利用一两年的时间、投入上百亿的资金进行弥补。在会上重点讨论通过的项目包括:
投入20亿元,与宝钢、武钢等企业联合攻关,开发用于大型化工设备的各种高强度、高温、超低温、耐高压材料;
投入15亿元,以引进、开发相结合的手段,解决高精度机床中的精密轴承、精密丝杠、特种刀具等技术,实现这些关键配件的完全国产化;
投入15亿元,开发下一代工业控制芯片技术,使即将成立的芯片公司赢在起跑线了;
投入5亿元,开发工程机械技术,准备进入蓬勃发展的建筑市场;
投入5亿元,开发新型燃气轮机……
除了这些技术方面的投入之外,会议还审议通过了由褚红阳、何飞提出的建立全球销售网络的提案,决定利用两年时间,在全球建立200个销售和售后服务中心,要做到每500公里的半径范围内,就能够找到一家汉华的售后服务商。按照褚红阳的估计,一家售后服务中心的平均运营成本在50万美元左右,200家售后服务中心就差不多要砸进去1个多亿美元,折合近10亿人民币了。
“两百家网点……”连一向自诩眼界开阔的项哲也被这个大胆的计划给震住了。
何飞展示出来的巨幅世界地图上,代表汉华售后服务中心的小红旗密密麻麻,红遍全球,让人看着就血脉贲张。如果这样一个全球销售网络得以建成,就意味着汉华的销售触角伸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届时大家就可以牛哄哄地说道:只要有人烟的地方,就有汉华。
虽然整个计划的耗资要高达10亿元,而且是每年都要持续投入的,但所有的高管们都举手同意了这笔开支。这些售后服务中心是为整个集团服务的,无论是化工设备,还是机床,或者家电,都能够得到这些售后服务中心的支持。有了这些售后服务中心,各家分公司的产品销售都能够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一年赚回来的利润,又岂止是几个10亿?
庞大的技术开发和市场推广方案,背后是海量的人才需求。这些年,国内的大学在疯狂扩张,博士、硕士啥的满大街都是,再加上汉华的待遇优厚,招聘国内人才方面并不存在困难。除此之外,自然就是此前已经开始的招聘外籍人才的计划,林振华从欧洲带回来的消息也让大家有了信心,组建一支欧洲军团来和alk这样的欧洲企业进行厮杀,是大家都喜闻乐见的场面。
华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担任了“外工办”的主任,受集团总部的直接管理。项哲给他下达的任务是,在一年时间内,招聘到1000名欧洲的工程师、高级技师、营销专家。这些人其中一半将来中国工作,另外一半或者留在欧洲研究院工作,或者被派往正在世界各地筹建的汉华售后服务中心。
如此大规模招聘外籍人才,也是无奈之举。中国的改革开放只有20余年的时间,尚不足以积累起足够多的外向型人才。从大学里一批一批毕业出来的年轻人,论聪明才智和工作热情都足够了,但在经验方面却完全就是一张白纸。汉华并不拒绝新人,但这些新人必须要有老人来带,大量外籍人才的到来,就是补上了这块短板。
再过20年,等到欧洲的上一代人逐渐老去,称霸全球的,就将是目前正在成长的这些中国人才了。
“皮埃尔,法国人,电子学博士,教育经历……工作经历……特长……”华剑打开一封新的电子邮件,逐项地审核着欧洲求职者的情况。
由于求职者众多,汉华对于聘用的门槛也升得老高,普通的一个博士学位已经不稀罕了,必须是本科、硕士、博士都在名校学习的,才能够被纳入考虑的范围。工作经验要越多越好,年龄却又有严格的限制,除了少数打算聘来作为顾问的人才之外,40岁以上的求职者将不再考虑。
“求职原因:作为一名工作狂,在欧洲企业中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华剑读到这样一句时,忍不住哈哈地大笑起来了。没错,欧洲的文化氛围,的确已经让那些工作狂没有了生存之地,你如果下班之后还加班,换来的肯定不是老板的夸奖,而是同事的鄙夷。
一个好逸恶劳的欧洲,想不衰退都难了。
【621 他乡遇故知】
西非,尼日利亚,拉各斯街头。
三名中国人有说有笑地在街上走着,不时停下来,向路边的商户打听着什么。尼日利亚的官方语言是英语,所以双方沟通起来没太大的难度,如果遇到一个法语国家,要在中国挑出那么多精通法语的人才去进行联络,还真是不容易。
“唉,又不行,找个合适的场地可真不容易啊。”领头的那位戴着近视眼镜的中国人叹道。他叫陆启宏,三年前研究生毕业,应聘来到汉华工作,经过几年的磨砺,如今已能独当一面。两个月前,他被任命为销售经理,在接受了一番严格的培训之后,带着两名下属不远万里来到拉各斯,准备建立汉华驻拉各斯的销售中心。
他们一行是前几天才到拉各斯的,为了找一个合适建立销售中心的场地,已经在城里转悠了两天了。
“陆经理,别急,项总给咱们的时间不是还来得及吗?趁着这段时间,咱们也好好玩一玩吧?”
说话的是一名叫王水金的中年工人。如果有人记性好,应当记得他原是江实电的工人,在汉华兼并江实电的时候,他曾经跟着刺头孙翔云一起闹事,想浑水摸鱼,捞点好处。结果,在林振华等人大棒加胡萝卜的攻势下,那出闹剧最终草草收场了。
如今,孙翔云已经因为屡次违反劳动纪律而被开除,在南都街头开了个卖彩票的摊子,据说收入还颇为不错。王水金改邪归正,拣起了荒废已久的钳工技术,在这十几年间兢兢业业工作,逐渐成为一名技术高超的维修技师,这一次也被派到拉各斯来,负责销售中心的技术工作。
“师傅,你不是来过很多次非洲了吗?对这里应当很熟悉了吧?”这是王水金的小徒弟在说话,他叫郑文浩,今年才20岁,是原江实电的职工子弟。一年前从汉华技校毕业后,就被分配到王水金的名下学徒,这次是他第一次出国,看什么东西都觉得眼花缭乱的。
王水金装出一副不屑的样子,心里却带着炫耀之意,说道:“非洲我倒是常来常往,这十多年里,来来回回得有20多次了吧?可是你们也知道的,咱们汉华的工地都在荒郊野外,偶尔集体拉到城里去转转,也是匆匆忙忙,哪有这样清闲的时候。你们别说,拉各斯这个城市,过去没听说过,现在看起来,还挺繁华的呢。”
“老王,这就是你无知了。”陆启宏说道。他属于公司里的知识分子序列,与王水金这样的工人过去打交道不多。不过在过去两个月的集训中,他们已经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说话也已经非常随便了。
“拉各斯是尼日利亚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