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霸主-第6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特无视马森的打岔,他滔滔不绝地说道:“我和汉华重工的林振华先生就此事进行过交流,他表示,如果美国愿意重启被封存的稀土矿,他旗下的汉华矿业公司可以提供投资。”
“还有什么?”西赛继续问道,他对福特的话越来越感兴趣了。
福特道:“中国方面一直希望我们能够降低高技术出口的门槛,向中国转让一部分与军事无关的高技术产品。这些产品,是符合特温先生所说的特征的,它们代表了美国的实力。”
“这绝对不行,因为这样会削弱美国的相对技术优势。”马森道。
福特又是一声冷笑,说道:“各位,你们认为我们的对华高技术出口禁令真的有效吗?我告诉你们吧,那就是一纸滑稽可笑的空文而已。我给你们举一个例子吧,你们有谁听说过‘大推力电动振动试验平台’这种东西?”
“我知道。”马森说道,他是一个杂家,懂的东西还真不少,“这是用于验证产品可靠性的实验器材,尤其是可以用于测试运载火箭的可靠性,这属于军用和民用兼顾的高技术。”
“你说得很对,在我们的对华禁售产品清单中,便包括了9吨以上大推力电动振动平台这个项目。”福特说道。
马森问道:“那又怎么样?为了阻止中国人开发出更高端的弹道导弹,这种禁售是必须的。”
福特道:“非常遗憾,马森先生。你可知道,中国人早就已经突破了9吨平台的技术。在几年前。美国的厂商就在从中国进口16吨推力的振动平台,这种平台是我们不能制造的。中国人自己使用的振动平台。是50吨推力的,这是全世界推力最大的振动平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在自欺欺人地向中国禁运9吨的平台,你们不觉得这是一件可笑的事情吗?”
“是这样吗?”西赛看着马森,问道。
“呃……”马森语塞了,他隐约记得好像听谁说起过这件事情。听福特说得有板有眼的样子,想来不至于是假话吧。他讷讷地回答道:“我想,福特先生掌握的情况,也许是更为准确的吧。老实说。这是军方考虑的事情,我一直没有关注过。”
福特饱含感情地说道:“依靠高技术禁运已经无法遏制中国的技术进步了,如果早在10年前我们能够这样做的话,也许还有一些效果。非常遗憾,美国错过了10年的时间,我们打赢了伊拉克战争,也打赢了阿富汗战争,但我们输掉了全球工业大国的位置。中国人利用这10年时间,已经取得了与我们平等对话的资格,我们已经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去对他们指手画脚了。”
作为一位美国人。看着美国的衰落,福特还是非常伤感的。但对于这种情况,他只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知道美国的政客们成天想的就是如何取悦选民,而百姓们希望的则是少干活、多花钱,哪怕是透支未来也在所不惜。在美国,掌握整个经济命脉的是金融财团,而不是制造业集团。金融大亨们根本不懂得什么叫技术,他们热衷的是以钱生钱的游戏。
在这样的环境中。指望美国抖擞精神在工业领域与中国展开竞争,是很不现实的。还不如像林振华建议的那样,干脆放弃相互竞争的想法,接受中国成为一个平等对话的成员。细细想来,美国还是有不少优势的,地大物博,无论是农产品还是矿产品,对于中国都非常有吸引力,靠卖这些初级产品,也足够美国人吃香喝辣了。
此外,美国还有不少高技术,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尽管中国这些年进步很快,但与美国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美国的高技术放在美国企业手里,无法转变为经济效益,而如果采取与中国企业合作的方式,则完全可以达到双赢。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说把过去的高技术都用完之后,美国如何维持繁荣,那恐怕至少是20年以后的事情了。中国有位先贤说过,这些麻烦事就让子孙后代去解决吧,要相信后人的智慧比今人更高嘛。
盖纳也受到了福特的启发,他补充道:“中国还一直希望与美国在金融领域开展更广泛的合作,中国的银行业有充足的资金,但缺乏金融方面的优秀人才,而美国则拥有大量的金融人才。所以,双方合作的空间是非常广阔的。我认为,与其与中国打贸易战,还不如开展更多的合作。”
“我认为,发展教育产业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思路。”马森唯恐自己被人轻视,连忙也抛出了一个点子,“据我了解,中国人对于教育非常重视,很多中国的家长愿意掏很多钱送孩子到国外去留学。
英国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他们开辟了许多留学项目,每年光接受中国留学生,就能够创造数十亿英镑的收入。我们美国的大学比英国多得多,如果能够扩大招收中国留学生的规模,仅此一项,我认为一年获得100亿美元的收入也是很容易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得西赛完全昏了头,等到众人终于停下嘴的时候,他才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么说,你们都认为我们是无法在工业方面战胜中国的?”
“至少在工业的某些领域,是这样的。”众人非常含蓄地回答道,虽然他们其实想说的是,在所有的工业领域,美国都已经没有竞争力了。
“既然如此,那就通知CFIUS,撤销对浅山风电场的禁令吧。”西赛黯然地说道。
众人离开了总统办公室,西赛无力地瘫坐在自己的大圈椅上,想着自己曾经的雄心壮志,不禁满心伤感。他不知道事情怎么会发展到这样的地步,难道他印象中强大无比的美国,仅仅是一个幻觉吗?
秘书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把当天的报纸和一些重要期刊放到西赛的桌子上,然后退了出去。
西赛抬眼看去,只见在那一堆刊物的最上方,赫然就是一份《瀚河工业评论》。在这份杂志的封面上,印着一只生锈的风机,下面的标题写着:
《浅山风电场:中国工业的滑铁卢!》
“Shit!”在人前一向温文尔雅的西赛忍不住大声地骂了起来。他以往是最喜欢看平图梓写的关于中国崩溃的文章的,但这一回,他觉得这样的标准真是极大的讽刺。在平图梓的文章里,中国一直都在崩溃,但就是这样一个崩溃了10年的中国,却把美国挤压得没有一点腾挪的余地。
“该死的中国崩溃论!你还打算误导美国多少年!”
西赛抓起那本《瀚河工业评论》,把它狠狠地砸在了墙上。(未完待续)
【742 无名英雄】
“哈哈,西赛这个跟头栽得可够狠的。”
这在浔阳的一家高档酒楼里,林振华正绘声绘色地向一干亲友述说着与西赛斗智斗勇的故事,捎带着把若干年前在霍恩比的泰戈工厂里偶遇西赛的事情也都说了一遍。听众们有些过去已经听说过这段趣事的,但如今回味起来,依然觉得颇有一些戏剧色彩。
这是2012年的春节期间,林振华和杨欣设宴款待从京城回家来过年的妹妹林芳华一家。在席上坐陪的,还有曾经照顾过他们兄妹俩、后来又成为林振华岳父母的杨春山和魏素萍;杨欣的弟弟、如今的汉华汽车公司总经理杨涛一家人;此外,就是兰武峰、安雁和他们的儿子小黑了。
宴席上,大人们觥筹交错,谈兴正浓。几个孩子单独另开了一小桌,说着他们那个年龄段感兴趣的话题,说到高兴之处,杨涛的儿子还站起来表演了一个“航母Style”,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小华啊,你看时间多快啊,我还记得你当年从部队退伍回来,送给小欣一块的确凉布的事情呢。”魏素萍感慨万千地说道,“那时候一块的确凉,要十多块钱。我记得那件衣服,小欣穿了四五年呢。”
“然后就扔了?”林振华扭头看着杨欣,问道。
杨欣瞪了他一眼,说道:“哪能啊,后来我胖了,穿不下了,就留着压箱底了,我原本还打算等娶儿媳妇的时候,送给儿媳妇做个纪念呢,谁知道生了小菲,现在的孩子。谁还会穿的确凉啊。”
“我还记得。那会我哥送了杨叔叔一瓶好酒,杨叔叔还舍不得喝呢,说让我哥拿去送给厂长。”林芳华笑着说道。
提起这事。杨春山还气不打一处来,指着林振华道:“这个小华在那个时候就不听话,让他去给厂长送礼。他非不肯,结果分了个工种,是搬运工,真是气死我了。”
林振华道:“爸,这都多少年的事情了,你还记得呢?其实,我那时候就想了,做什么工种根本就无所谓,改革开放了。机会多得很。你看,现在我不也当了个董事长吗?”
“你就吹吧,那时候你就知道自己能当董事长?”林芳华依然像小时候那样专门和哥哥抬杠。
“我也许没有想到自己能当董事长。但我的确知道。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林振华悠悠地说道。从他穿越到这个世界至今,已经有30多年时间了。历史的大脉络与他记忆中的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不过,由于他的穿越,也改变了一些事情,例如,在这个世界上的浔阳,已经是国内堪与北上广齐名的繁华都市了,这与前世是完全无法相比的。
杨欣道:“小华,要不亲身经历过,我还真不相信呢。你记得吗,当年你让美国人送了咱们厂一台美国产的数控机床,大家像宝贝一样,还专门建了一个玻璃房子来放它。现在想起来,那机床也太差劲了,咱们机床公司随便出口的一台机床也比它强出百倍了。”
“是啊,这风风雨雨,多少年走过来了。”妹夫马杰说道,“当年我大学刚毕业,到汉华来工作,第一次跟着大哥去法兰克福参加装备展,回来的时候郁闷死了。咱们和人家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我觉得在我这一辈子,肯定是追不上了。当时还多亏了大哥鼓励我,说我们一定能够发展起来的。”
林芳华撇着嘴说道:“你还有脸说呢,要不要我把你当年写的那封灰心丧气的信拿出来给大家念念。那一天也是邪门了,我同时收到两封信都是这个腔调,一封是你写的,另一封是……”
说到这,她停住了,另一个给她写信的人,是与马杰同班的杜向阳,当时他们两个人都在追求林芳华。后来,马杰留在了国内,为汉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最终赢得了林芳华的芳心。而杜向阳在出国之后,迷恋上了美国的花花世界,终于留在国外,如今变成了一个专门写诋毁中国的文章的专栏作家,化名叫平图梓。
“你说的是向阳吧?”林振华替妹妹把后面的话说出来了。
“我不想提到他的名字,他是我们华青的耻辱。”林芳华怒道。她话虽这样说,但那微微有些泛红的眼圈却暴露了她内心真实的伤感。
马杰拍拍林芳华的手臂,说道:“小芳,你也别太指责向阳了,他一开始是走错了路,后来就是身不由己了。其实,他的才华一直是在我之上的,可惜了。”
“什么身不由己,他明明可以回国来的。再说,就算留在美国,也不用靠骂咱们国家来吃饭吧?”林芳华愤愤地说道。
林振华没有继续说这个话题,他微微一笑,看了看手表,说道:“时间快到了,今天晚上,还有一位客人也要来参加咱们的宴会,大家稍安勿躁。”
话音刚落,门外便传来了一阵爽朗的笑声,安雁眼睛一亮,对兰武峰说道:“峰子,你听,是陈哥来了,咱们去迎一下吧。”
众人一齐站起身来。杨春山夫妇虽然是长辈,但也跟着站了起来,他们知道陈天是**,这些年对于汉华也有颇多照顾,算是林振华的贵人。
门被推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