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罗成重生-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良禽择木而栖。武将就算再心怀天下,未遇明主,拼着这数不清的牺牲也是于事无补。

    却在此时,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李密人未到声先至,喊了声“秦元帅”,便径直进来。后面跟着的,是徐懋功、王伯当、裴元庆和程咬金。

    原来,李世民并未跟着李元霸疯出扬州,而是在紫金山唯一的出山口摆了一座叠箭岗,将众反王的大军全部困在了山中。

    连着三道既宽且深的壕沟后面,叠起了层层土岗,一层高过一层,最高的几乎高过一丈。壕沟里和土岗上,弓箭手层层铺开,在紫金山口垒起了一堵箭墙,没有人可以活着穿过。

    徐懋功简短表过前情,李密急道:“这唐英公素来宽仁,这回竟然如此赶尽杀绝!秦元帅,你于他们李家有救命之恩……”

    秦琼截口道:“那恩他们已经报了。看来李世民这是蓄谋已久的。他们想要的,怕是魏王您手中的玉玺。不知魏王作何考虑?”

    徐懋功道:“元帅果然有先见。那李世民派人送来信,说众反王只要交出玉玺,他便考虑撤兵。如今,众反王都猜测玉玺在我国手中,也都来施压。”

    秦琼道:“其实那所谓的传国玉玺也不过是个死物,并不是说谁拿了就真的可以号令天下。何况此时,谁拿了玉玺,便是众矢之的。魏王,您的意思是?”

    李密脸色尴尬,他倒不是小气不肯交出这玉玺,实在是玉玺不在手中,他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一众人都看着他着急,王伯当张了两次嘴,终于艰难道:“玉玺,在夏明王窦建德手中。”

    原来夏明王窦建德在逃离扬州之时,无意中遇到大隋的美艳皇后萧后,得知玉玺被西魏得手。他虽不明了这萧后和李密的关系,但之前与李密同朝为官,亦知此人好色成性,而这萧后又是难得的国色天香,便带了她一起离开,想用来筹谋玉玺。

    果然,就在前一夜,王伯当奉李密之命,拿传国玉玺换回了萧妃。

    众人大惊,李密巧舌如簧,道:“元帅说的对,这玉玺现在就是众矢之的,我不过是找个理由把它交出去而已。没想到的是,这甥舅俩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明明东西已经得手,却还在这里叫嚣!”

    在场之人没哪个不是心有不忿。李密的借口再好,也不至于能把他们当傻子骗。

    程咬金心说我老兄弟拿命赚来的玉玺,你就这样拿去换了个娘们儿?但他也早不是没轻没重的性子,知道此时就算吼出来,也只能给床上的罗成添堵,索性也不说话。

    徐懋功虽然也气他如此大事竟暗地里一个人做了决定,但事到如今也只能无奈道:“既是如此,还请魏王向众反王说明情况,再做定夺。”

    李密虽也知此事不光彩,但也实在没有别的法子,只好召集来众反王,将玉玺换萧妃之事和盘托出。

    众反王才不管他光不光彩,拖了李密一起给夏明王窦建德施压。

    窦建德也不好不承认,当场立了字据,答应众反王去说服李世民退兵,如果退不了,各家困在山里所需的粮草由他夏明王负责。

    他私心想着李世民好歹管自己叫声舅舅,怎么样也不至于在外人面前翻脸。是以玉玺也没提,单枪匹马径直进了唐营。却不期然吃了李世民一个下马威,一进帐便被五花大绑。

    窦建德手下大将苏定方接到唐营来信,连忙拿玉玺换回了主子不提。

    李世民计策得成,却并未退兵,又派人来要众反王的降书。

    如此出尔反尔,气得小将裴元庆火冒三丈,道:“唐营不就是有个李元霸吗?待我去斩他于马下!”

    好在被众人拉住,说那李世民拒不亮队,而那叠箭岗密不透风,任你是神仙在世也要被射成筛子。

    最终,不知是哪家反王跳出来大骂,道:“写就写!他李世民能说话不算话,我就不能递了降书当放屁吗?”

    于是效仿者众,二十国的降书很快送到唐营。

    西魏众将本来都是心高气傲的主儿,如今李密干出这等荒唐事,又受了李世民这般窝囊气,皆是心灰意冷,有了散伙儿之心。

    单雄信更是拳头攥得死死的。杨广没找到,再降了李家,他二贤庄满门的血债怎么算?


 88第八十五章

    李世民叠箭岗一撤;众反王岂容得他全身而退?

    一出紫金山口,二十路反王的十数万大军整个儿扑唐军而来。

    但李世民早有防备,安排柴绍并一万人马带了玉玺和二十国降书先行回了太原,自己带着李元霸边打边退。

    众反王也知道李元霸的厉害;不约而同地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不亮出队来;只借了当初落草为寇的打法;不定何时就突然冒出来;追着唐军一通打。待唐军要反击;这些人又立马掉头就跑。

    李元霸虽然神武;在这游击打发中也使不上力来;气得嗷嗷叫。

    李世民却是看着看着便放下心来。

    看来这二十国还是忌惮着元霸,是以只敢以这样小打小闹的打法来出出气。但这打发虽像苍蝇一般让人生厌;却也像苍蝇一样带不来什么真正的损失。

    而唯一可与唐军抗衡的西魏,却不知为何并没有追来。

    他却不知,扬州会之后,秦琼伤病复发,虽表面看不过是有微咳,但魏征看过脉之后,却说元帅当日战杨林牵动了旧伤,近日动不得武。

    而罗成这边也是伤势未愈,虽说是伤在不死劫,但宇文成都情急之下刺得也有够深。加上后来勉力上阵,更是没有一两个月不能好的。

    加上此次西魏死伤惨重,徐懋功、程咬金、裴元庆等又对李密心灰意冷,是以也没有张罗着要去打唐军。

    唯独一个单雄信恨不得将李家人剥骨抽筋,但看着秦二哥一身伤病,想到如果要打,他身为主帅必然又免不了操劳,便也暂且放下。

    一路没什么好说的,大军顺利回了瓦岗。

    战场上捡回一条命的,对着家人自然是悲喜交加、涕泗横流;儿子或者丈夫没回来的,则是心念俱灰,直骂老天无眼。

    罗成让人给山东和北平分别去信报了平安。对舅母完全没提秦用的事情,省得她又想起罗士信来;对父亲当然是如实禀报,告知哥哥罗松暂时代守的瓦口关需要寻个新的守将。

    又把想要离去的心思跟张公瑾说了,让他早做准备,有机会就走。而这段日子,他跟表哥也正好在山上把伤养好。

    秦琼看他忙里忙外,不禁笑道:“罗少保可真是劳碌命啊,如今天下都已经不再筹谋,你就不能歇歇?”

    罗成一口咽下他端来的药,皱着眉头咂咂嘴道:“好苦啊!表哥亲亲。”说着就来堵秦琼的嘴。至于是不是还要筹谋天下,怎么也等两个人伤好了再讨论吧。

    瓦岗这边上演着短暂的岁月静好的假象。

    天下却在此时风云变幻迅速。

    别的不赘述,这里单说唐英公李渊和洛阳王王世充两家。

    李世民回了太原,跟李渊达成一致,决定趁着京城空虚,拿下霍邑、潼关,直取长安。再找个杨家的后代立为皇帝,名正言顺拿了天下。

    兵贵神速,大军整顿完毕,李世民便带着李元霸向霍邑进发。

    在霍邑打败了宋老生,宋老生又请出了他的师父鱼俱罗,这老头儿虽说八十有七,但不愧是开隋九老之一,擎着一柄金背乌龙刀,战场上假装败走,竟将李元霸斩于马下。

    好在当时李世民担心四弟受骗,紧随其后,趁着鱼俱罗祭出杀招,一箭射出,刺穿了老将的咽喉。

    那潼关守将魏文升,早就有了归唐之心,鱼俱罗一死,他倒戈一击,反抓了宋老生,将潼关献给了李家。

    到了长安,早有李世民的大舅子长孙无忌,串通了看守外城的六部官员,远远的就将五龙门正门打开。

    李渊打着“匡复王室”的旗号,拥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

    自己封为唐王、大丞相、大都督,独揽所有军政大权,演了一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戏码。

    几个月的时间,李渊一步步夺了隋朝各地官吏的兵权,扩充了自己的实力和地盘。

    这期间,打败了西北向攻来的反王薛举十万大军、打败了意图抢回京城的隋朝老将屈突通的近十万大军。

    又过了几个月的时间,义宁天子杨侑下诏,宣告效法尧舜,逊位让国。

    自此,唐朝建立,李渊登基为帝,是为武德皇帝。

    李渊又让长孙无忌写一份诏书,招降天下反王,如有抗旨不遵者,便派兵征讨。

    诸反王实力较小者,眼见着大势趋唐,纷纷向长安呈递降书,献地归附。

    李渊便派人到各地去接管,唐朝迅速壮大。

    再说王世充。

    他趁着众反王奔赴扬州会之时,出兵偷袭洛阳。

    此时隋朝精兵大都到了扬州,镇守东都的杨玄感战死,洛阳便落入了王世充之手。

    王世充把东都宫里的财物搜刮了个干净,从中拿出了一部分,收买了原来的御林军和流散在扬州的残余兵将,也算是迅速扩充了实力。

    又立了杨广的小孙子越王杨侗为皇泰皇帝,后又废帝自立,改国号为郑,自称洛阳王。

    他在洛阳招兵买马,囤草积粮,也是迅速壮大。虽实力和名望都及不上李唐,但也誓要与李唐争个高下。

    一切准备停当,他的连环战表就送到了长安。

    三日之后,秦王李世民挂帅,带领马三保、段态贤、殷开山、刘弘基四位开国公,起大军五万,以皇室的名义,兵伐洛阳。

    然而没了李元霸,唐营里缺少得力干将,洛阳城久攻不下。

    此时又有信来报,说襄阳王雷大鹏乘着唐军与王世充交战,带兵三万,抢掠中原。

    李世民想着洛阳不是短日内可拿下的,而那雷大鹏却早晚要剿,便命大军拔营起寨,去截他回襄阳的退路。

    这一日,明月皎洁,如同白日,李世民携了殷马二将,出营赏月。

    行至山坡,忽见一只白鹿,在灌木间悠闲溜达。三人皆是一阵惊叹。

    李世民取弓认弦,“嗖”得一声,正中鹿头。

    那鹿受了惊吓,疾走如飞。

    李世民好胜心起,纵马追赶。

    殷马二将开始还紧紧跟着,但他们的战马哪里及得上秦王李世民的逍遥驹?不大工夫便不见了秦王踪影。

    李世民追到山上,却不见了白鹿。对面是一座大大的城池,黑旗飘展,上书一个“魏”字,竟是误闯了瓦岗山金墉城。

    李世民赶紧回马离开,却听得一阵马走銮铃响,一赤发将官自后方奔来,大喊道:“李世民,你哪里走!”

    原来这晚正好赶上程咬金巡夜,听得安静的山间似乎有銮铃之声,便打马来察。没想到来的会是李世民。

    程咬金正憋着紫金山的窝囊气,大喊一声便提马往前撞。

    李世民回头一看,竟然是混世魔王程咬金,他焉有不走之理?

    他身边只有一把佩剑,如何是程咬金宣花大斧的对手?连忙小肚子一撞,催马快走。

    然而这大半夜虽说月光挺亮,但山路毕竟难走,李世民又不及程咬金对这里熟悉,跑着跑着,便没有了路。

    前方是一条断涧,李世民无可奈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