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在发育-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写,我要自己写!” 
如果打破那个外国小孩的记录。就是说,7岁必须会写字,中国字,显然比外国字繁难。她应当在写书的过程中,学会写字。 
说写就写。由她偶尔的一句俏皮话开头,共同拟了个题目——《光荣传统》。 
她果然不会写字,连数字和拼音都经常写反,比如b写成d;但并不是彻底不会,很多字,孩子是记得“形体”的,这部分字,就让她回忆着写,当然免不了丢三落四。我手拿字典,给她看,验证写得是否正确,正确了自然有点小小奖励。错了一般也不改,但是下次再写,就不可以再错了。完全不会的字,也是这个办法,给她翻字典。还是识字的那个规律,一个字,重复写过三次以上,她就永久会写了。当孩子不借助字典,正确地写出汉字的时候,他自己也是很得意的,潜意识里觉得自己聪明无比。 
但是,写文章的过程实在枯燥。那天我们俩表现出的毅力,简直不堪回首。现在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实验第二回了。也不提倡别的家长实验。处女作400来字,写了整整8个小时。那时正是酷暑,我们坐的凳子全部汗湿,中间也没有吃饭,只是不停地吃西瓜,冲凉,要不就带她出去转一圈。为什么写了8个小时?我有个固执的想法:无论如何,我不替她想一句话,也不替她写一个字。最重要的是,我不允许她用拼音代替生字。那时,老师提倡用拼音代替不会写的字,也许是为了巩固拼音知识。但是我坚持“重复三次永久记住”的不成文的规律,这和识字一样,是很重要的关口,必须突破。否则一遇到不会写的字,就扔下了,长久地不会写。何况,一篇文字和拼音错杂的文章,就是这样的:“我们yao向leifengshushu学习。”简直莫名其妙,会把孩子对汉语的语感,完全破坏掉。  
《》 社会课上的中国  光荣传统(1) 
《》 社会课上的中国  光荣传统(1)/方舟 
我妈妈说,蒋家的女孩都有一个毛病,就是不思进取,你可不要继承这个……我接着说:“光荣传统。” 
比如说蒋玲姐姐和蒋慧姐姐吧。先说蒋玲姐姐,我妈妈去河南之前,对蒋玲姐姐说:“你要写一篇稿子,还要发表。”蒋玲姐姐开始很好地答应了,可以她后来说:‘我太忙了”。她为什么忙呢?原来她和某某(男生的名字)玩去了。我想,原来蒋玲姐姐不是这个样子的呀。可是后来她和某某在一起的时候,就不和我玩了。她的稿子一直只有一个题目。叫《空地》。我想:‘她大概要把她的空地,留给某某了。” 
再说蒋慧姐姐吧。蒋慧姐姐上初一的时候,是班里的第七名。等到初四的时候,还是班里的第七名。我想:‘应该是学校的第七名才对嘛!班里的第七名就满足了吗? 
我对我自己的现在,还很不满意。因为我期末考试,只有自然打了一百分。我要我的成绩单上,都画上一百分。我还有一个远大目标,就是小学毕业之前,出版一本我自己的书。如果蒋家的女孩,这个光荣传统,遗传到我身上的话,那我的远大目标,就会全都泡汤了。 
——这篇文章,又工整又脏乱。工整的是字,脏乱的是空白地方。画满了写作的时候,逗她开心画的小漫画。我和她爸爸把这篇作文看了又看。我说:“行,就这水平,没有问题,她一定能在9岁写出书来。” 
没跟周围人说。大多数人会认为我异想天开。幸亏她的爸爸不这样想。他知道我不会在自己孩子身上胡来。 
第二篇,就轻松多了。她写了一篇《亲嘴大王》,写一个女生,怎么爱上美男子“洋葱”: 
亲嘴大王/方舟 
我认识三个人,同学们把他们叫着〃亲嘴大王〃。 
第一个是W,七岁,性别:男。长得像个大胡萝卜。我只亲眼看过一次他亲别人。下了课,我在教室里看见许多同学像炒股票一样挤作一团,原来W正在亲一个男同学。不过我也不知道他亲着了没有。 
再说J吧,七岁,性别:男。长得像个圆圆的桃子。下了课,J把张雪追得到处乱跑,追她干什么呢?原来他要亲张雪呀!这件事是我听同学说的。不过他只当过一阵子亲嘴大王。 
再说C吧,8岁,性别:女,长得像个穿裙子的包菜。这个包菜只爱亲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杨聪。一般包菜是不会唱歌的,但这个包菜就会,每次她起歌时,都要走到杨聪座位前,跟他说说话,再起歌,也不管班里是不是乱哄哄的。下了课,有的时候,C就亲杨聪一口,像一只大花蚊子咬人似的。杨聪对我说:〃C说我是个美男子。〃还说:〃C非常关心我。〃我打不过杨聪的时候,就叫C亲杨聪一口。现在,〃洋葱〃一看见〃包菜〃就吓得直躲。 
大大的胡萝卜,圆圆的桃子,穿裙子的包菜,为什么要亲来亲去的呢?我想:可能是因为包菜看的电视剧太多了。所以才在学校了扮演女主角。桃子认为这是一种游戏,就和玩〃老鹰捉小鸡〃一样。我听老师问胡萝卜:〃你爸爸呢?〃胡萝卜说:〃没有了。〃可能是他缺少爸爸的吻,所以他要到处寻找love(爱)。 
〃love〃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电视上老是love、love的?我觉得这个世界上love太多了,可是妈妈却说love太少了。我还打电话问了两个姐姐,一个姐姐说:〃这个世界上love太多了。〃一个姐姐说:〃这个世界上love太少了。〃 
我简直被他们的回答弄糊涂了。 
——看得我哈哈大笑,她就气鼓鼓地说:“笑什么?写得不好是吧?”我就赶紧说:“写得好。就这样写。”写什么,怎么写,我完全不干涉,只要求字数,每篇600字左右。这是初中毕业生的要求,当时骗她,说每篇作文都要写600字,不然就不能及格。我有个偏见,认为一个畏惧字数的写作者,根本就没有学会流畅地表达。三年级,同学们都开始写作文时,她才发现,老师念范文,总是没有她,因为写得实在太长了。寒假里一篇作文写完了一本作文本。 
孩子的潜力,如果肯挖掘,方法也正确的话,那实在是叫人吃惊的。当然如果自己不懂行,就不要瞎指导,放开了让他自己写吧!他会写得更好! 
不过,写作是非常微妙的事情,技术上的东西,在这个孩子身上适用,在那个孩子身上未必有用。也和孩子的个性,思维的习惯,文章的内容有关系。总之,根本不是市面上那些“作文指导”上,几筋几条写作要领,能够解决问题的。当然我认为也跟写作者的悟性和是否配合有关。写作的大原则是有的,但细微的技术,要自己在写作的实践中领悟。不亲自练过,别人说得再好,也是耳旁风。 
三天下无书不可读 
“我是个作家了吗?好象半人半鬼算个作家了。现在我经常把裤子穿反成了我们学校独特的风景线,深秋了还穿了一双凉鞋滴答滴答地跑,头发嚓拉嚓拉地撒了一脸,披得像个女巫。别看我在学校里是“往来无鸿儒,谈笑有白丁”。但我一回家就判若两人,最不愿意做的一件事就是出门,每当爸爸妈妈让我上街,或者当“三陪”陪吃饭,陪聊天,陪恭维时,我就求爷爷告奶奶哭爹喊娘大喊大闹表示我心中的愤怒。”(选自方舟的〈〉自序)这段话写了她不喜欢参加社交,也就是她说的“三陪”,宁愿留在家里看书。其中“往来”一句,有个北大毕业的资深记者,硬是不相信小学三年级学生,能写出这样的话来。因为她不仅要知道古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还要弄懂它的意思,还要反其义而用,达到幽默效果。其实,这段话出自初中语文课本,方舟没书看的时候,就把初中课本里感兴趣的内容看了一遍。 
方舟在五岁,也就是入学之前,就能够阅读全无图画通俗易懂的成人书籍了。小学一年级时,发了新课本,我骑车带她回家,20分钟的路,她等不及,就坐在自行车后面,把〈小雨沙沙〉看完了。二年级的时候,到图书室借了本〈小小说〉,比较薄,100多页,准备暑假的时候看,我到书架上找别的书,她就蹲在墙角看起来,等我回来填借书单。她说:“还了吧,我已经看完了。”那时我才知道,她的阅读速度奇快,跟我已经不相上下了。有一次,她的堂姐,是个高中生,跟她一起看书,过了一会,姐姐就跑过来了。我说:“怎么不看了?”她说:“她看书太快了!” 
有时候,带她上街,真是很烦心。她会找个塑料袋,装上两三本奇厚奇重的书。自己又嫌重不肯拎。在街上,只要有坐下来,甚至站下来的机会,她一定把书掏出来。所以每次出门,我都会说:“不想拎就别带!”如果从书店里买了新书,她就不允许再逛其他店了,不停地嘟哝:“回家吧?”急着看新书。出去吃早点,一点点等候的时间,她也会在肮脏的饭桌上看书。样子十分夸张,我讽刺为“刻苦秀”,带有表演性质。厕所也是她最经常使用的看书场所,我家的书,一经她看过,多半被水气泡涨,有本极厚的《幽默大全》,涨得像个法国大面包。因为她看书太快,所以买书也要选择,衡量一下收入和支出,她比较小的时候,我们经常是在书店里逛了半晌,结果两手空空地出来,她在书店门口,就哭起来了,站着不走。我一看,慌了,赶紧折返回去,买她挑中的书。后来我的电脑上网,经常在网上下载免费图书,买书就不再构成挠头的问题了。她在网上看书,更是练得快马加鞭一目十行,半个小时就可以看五六万字。  
《》 社会课上的中国  光荣传统(2) 
《》 社会课上的中国  光荣传统(2)从来没有见过她用大块完整的时间看书,也没有见过她坐在桌子前正儿八经地看过书。看书,对她来说,是自然和习惯,在父母眼里,已经成为要纠正的坏习惯了。 
上小学之前,我确认她对纯粹的儿童读物,丧失了阅读兴趣,就收了几个口袋的儿童书,全部送给低龄儿童了。凡是书,我家有的,全部对她开放,从来不分儿童书和成人书。有一次,在北京的书市买书,她见到一位女作家的书,因为她来过我家,所以方舟看着眼熟,一把就抽出来,卖书的爷爷赶紧夺了回去:“小朋友,这书不是你看的(其中有儿童不宜的性描写),你买这个吧(儿童图画书)”方舟悄悄地说:“有什么了不起?我早就看过了(指女作家的书)”坐火车的时候,更是带着一堆大部头,许多人看到这么一个小人,看那种大人也未必看得进去的书,无不感到惊奇。 
她的阅读能力是怎么培养的,这个我实在无法说清。看书这种事情,似乎是越看越爱看,越不看就越不爱看。其实我自己很浮躁,看不进去书,也不怎么爱看书,所以我疑心她的阅读量,现在已经超过我了。 
看哪些书呢?我觉得天下无书不可读,惟独不看作文选。 
很多人说:“方舟你这么小就写书,一定看了很多作文选吧?”这纯粹是误会。作文选之类,在我家是禁书,不许她看。这样做很极端,未必可取。但我们想证明:不看作文选,不仅能写出好作文,宽宽绰绰地应付考试,而且能著述立说。只看满分作文,金牌作文,获奖作文,对孩子写作有害无益。那些作文经过十几年的近亲繁殖和僵化定式,已经严重畸形了。为了应考,看个几本就足够了。 
换个思路,是这样解释的:看的书,显然要比自己的写作水平高。尽看1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