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恩眷顾者-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天酒席还多亏了李志隆帮忙招呼,而且他还是陆言兄长的好友,陆言了起来打招呼道:“志隆哥,下午好啊。你到山上干嘛去?”
  李志隆扬了扬手上的锄头:“去挖冬笋啊。前头那片竹林子,给狗日的黄路由霸占了,往滑石坡那边走,有片野生的楠竹林,我前阵子去看过,笋子长势好得很。我们这里的笋子清香、又白得跟玉石一样,弄点去县城上换钱,好销得很……”
  螺司崖这一带的冬笋确实出名,肉质丰嫩,鲜脆爽口,而且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确实是市场里的销售冠军。不过滑石坡离村子足有十来里地,山路夹涧,十分不好走,这会儿都下午四点了,陆言有些担心地说:“怎么这会才去,晚上赶不回来哦?”
  “镇上要开路修坪子,我也是刚刚下工回来。这点小路怕个甚,我闭着眼睛都能摸回来!莫说是这,就是那青山界的黑竹沟,我还不是活着爬回来了?”
  李志隆骄傲地说起往事:“上回中央来的考察队进青山界,县里面本来是指名要我去做向导的呢,可惜那个林业局的汪副局长太牛皮,说话高高在上的,老子脾气火了,才没去……”
  想到这件事情,他忍不住摸了一把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水:“幸亏没去,要不然你就见不到我了——那支考察队进去后就再也没回来。”
  “你还真的去过黑竹沟啊,那里是什么样子的?”陆言奇怪地问。而李志隆看了一下天色,挥挥手道:“时间不早了,我先去采笋,回来跟你摆龙门子,家里还有点腊肉,请你这大老板去我家喝酒,你来不?”
  他说得期期艾艾,颇为不好意思,但是眼神里又期冀着陆言肯定的回答。
  陆言露出嘴馋地模样:“冬笋闷腊肉,了不得的美味呐!我家今年事情太多,就没有闲暇时间做腊肉,搞得我馋死了。嗯,你回来不要去王老头那里沽米酒了,前两天办酒席还留了点白酒,到时候我提过来……你快去快回!”
  “好嘞,好嘞,我自去,两个小时保证打转……”李志隆大声笑着,呼唤他那条土狗:“李老三……我们走!”说完大步朝山林的那头跑去。
  陆言听到这狗的名字,不由莞尔。李志隆他爹生了两个孩子,李志隆还有一个嫁到县城的姐姐,后来养了这条狗,灵性得很,着实喜爱,便取名唤作李老三。这个典故母亲以前打电话的时候聊起过,没成想还真有其事。
  他知道李志隆为什么要请他吃饭,无外乎穷则思变,想求自己帮忙找条出路。陆言并不介意这种随手之劳,但凡是想用自己双手去拼搏明天的人,如果他希望的机会是陆言能够给与的,他自然不会吝啬。
  然而期冀过高、想要不劳而获的人,陆言却并不想、也无能力去理会。
  好在李志隆这些年虽然一直在屏东、屏西胡混日子,却一直是出卖着自己的力气,不曾做过别的不良勾当,算得上第一种人。
  看到李志隆陆言便想到了以前的自己,也是心里总是期望过着有尊严的活法,却跳不出自己的圈子,成为血汗工厂里廉价劳动力的一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工作到退休——倘若退休真的调节至六十五岁,或许陆言就要工作至老死——这便是小人物的无奈和悲哀。
  今日并无太阳,天气阴沉沉欲下雨来,陆言有些担心地看了一下李志隆远去的背影,那背影已经淡墨在青山绿林深处去。他收拾起心情,走下山去。来到山坳峰头,陆言看到了上螺寨、黄家坳、下螺寨,除了隐在果林那头的五大队和山窝那头的四大队,螺司村在他的眼里一览无余。
  印入眼帘的是在土路两旁灰扑扑的旧建筑,这里有些是和陆言新屋一般的一楼砖石二楼木架的房子,水泥灰腻子的外墙刷着各种计划生育的口号,更多的是吊脚楼式的全木头房子,错落地分布在路边、坡上和土坳顶。
  这种房子一般都是一楼养猪、养牛,二楼三楼住人,很多茅草棚子在房子旁边,那里是农村的厕所,每次路过都能闻到一股子浓烈的臭味。
  在农村,连粪便都是一种不可浪费的资源。
  所有的房子和建筑,外面都是一层黑褐色的颜色,有的还附上了灰蒙蒙的尘土。
  远远望去,让人生不出美丽人间的虚假想法来。
  陆言回来这几天,熟面孔的年轻人并没有碰见几个。他知道这个村子里,大部分的年轻人中学都没有上完,就会出去打工赚钱了,留下一群十五岁以下的留守儿童,也没人管教;而在家里伺候田里泥疙瘩的,大部分是五十岁以上的老人。
  人离乡贱。
  然而日日劳累,换不来每日肉食,烈日当空,换不得华屋一间。辛勤的工作,换不来有尊严的活法,没有年轻人愿意再承受父辈的苦痛,无数吸血虫附体,不如离去。
  不如离去。
  陆言心里沉甸甸地,他觉得自己应该为这些乡亲们做点什么,至少不要让他们的后代,也蒙昧无知地生活在这世间,过这如此贫穷而落魄的一生。
  他拿起手机,再次打了一个电话给龙月。
  

第一百四十七章 夜谈黑竹沟

  一直到了晚上七点来钟,李志隆才到陆家,来喊陆言吃饭。
  这时天已经黑了,陆言提着两瓶青酒,在村子各屋子板缝间漏出来的光线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跟着李志隆背后,朝在街边坡上的李家走去。晚间的空气有些寒冷,李志隆穿了一身军绿色的旧棉袄,呼吸间都有着白色雾气。
  他惊讶地看着陆言的单薄夹克,提醒陆言穿件厚衣服。
  陆言摇着头说不妨事。
  回家的一段时间,也许是与大自然过分的亲近,远离了城市喧嚣的他,又开始清晰地感觉到,身体内能量那缓慢而扎实的增长和进步了。
  这是一件令人欣喜的变化,陆言感觉前进修行道路上的石头被一点一点地搬开,站在山下看风景,映入眼眶里的只是头顶那巍峨连绵的山峰,而无从得知山那边的风景,但是陆言却明了,头顶上除了山峰,还有一线之天。
  体内的潜意识里,隐约有一颗北斗星在天空指引未知的方向。
  李志隆家是一栋木头架构的吊脚楼,年久失修,看过去主要支柱都有些腐朽,让陆言心中不由得勾勒出其摇摇欲坠的景象来。从山坡的土坎上直接进了二楼,堂屋里黑漆漆的,直接来到有着暖黄色灯光的灶房(厨房+餐厅),里面有一个六十来岁的老汉在做饭。
  这个老汉是李志隆的父亲,有着乡下老人的精瘦和佝偻,灶里面饭已经煮好,在屋子中间的火塘里燃烧着烟熏火燎的干柴,上面架着的铁锅里面,咕嘟咕嘟地煮着鲜嫩的冬笋、红黑色的腊猪肉、大葱、骨头、萝卜和洋白菜,有一股很好闻的香味飘散开来。
  火塘旁边还有一大碗酸菜和一小碟花生米。上方挂着孤单的两条腊肉,又细又长。
  陆言进来,能看到忽明忽暗的火光映照下,老人眼馋地看着锅中的食物,轻轻地咽着口水,显然今天这一顿饭,他寻常也并不常吃。
  “李大伯,我来了,身体还好吧?”陆言进门招呼着,把手中的酒水放在火塘旁边,自己找个木凳子坐下来。村里头大人们并不叫大号,多以外号和家中排行称呼,所以陆言并不知道李志隆的父亲的真名,只知道叫做李老倌。
  李老倌客气地给陆言搬板凳,咧着嘴笑:“好嘞,好着呢……言娃儿,你坐。志隆,去拿碗来倒酒,这孩子,来就来了,还带酒呢?”
  陆言把酒盖打开,一股醇厚的酒香飘散出来,也不是什么好酒,但是李老倌鼻子耸动,露出了两颗豁牙笑:“香呢!那天你家办酒,吃饭时多喝了两杯,回来一觉睡到天亮,头一点也不痛——好酒啊!”
  “好就多喝点,我家还有半箱,明天给您老搬来。”陆言笑着把碗筷摆好。
  李老倌脸上笑开了花:“可使不得,可使不得呢……”李志隆端了一盆饭过来,把酒给三人填满上,听到父亲言不由衷地话语,揭穿道:“爸,你昨儿个还不是念叨,悔没有偷拿一瓶回来慢慢尝么?”
  被儿子调侃,李老倌有些生气,红着脸大声说道:“你这王八羔子,有这么说你老爹的么?你都快三十了,媳妇还没个着落,你老爹我衣服都还得自己洗,饭都要自己做,你好意思么你?
  李志隆坐下来,全当没听到父亲的言语,端起酒杯来劝酒:“阿言,来来来,你好久没来我家吃饭了,记得上次还是你哥从南方回来后跟过来的。来,你不嫌弃你志隆哥,我很高兴,喝了这一杯。”
  他眼里含着被烟熏出的眼泪,虽说是杯,端的却是小一号的陶瓷碗,一口将这清醇的酒液喝尽。陆言听他说得动情,酒碗碰过之后,也说道:“志隆哥,撇开你跟我哥的交情不谈,光是你这‘父母在,不远游’的行为,都值得我喝上这一碗。来,同饮此杯。”
  也是一饮而尽。
  喝完酒,大家平缓了情绪,李志隆和李老倌劝菜,陆言尝了尝锅里面咸鲜熏香的腊肉和清脆爽滑的冬笋,确实别有一番风味,再喝了两杯,酒气上脸后,三人便没有这么拘束了,随意地喝着酒,聊着天。
  李老倌开始还尽挑着些青菜、萝卜吃,几碗小酒过后,眼中便尽是腊肉和猪骨头了。
  还好他并就不是个言语擅长的人,也不插话,只是一个劲的喝酒吃菜。
  聊了一下家常,陆言便好奇地问起黑竹沟的事情来。他以前读书的时候,也听过关于青山界黑竹沟的一些传说和典故,什么矮骡子、鬼打墙、山中野人什么的,颇有种乾地“神农架”之类的神秘,但是所知泛泛,更多的是口述者的编撰、臆想,算不得真。
  他也并不曾去过屏西,故而有些好奇。
  李志隆把酒杯放在地上,开始说着:“我老舅是义蒙乡白家子村的人,所以我小的时候经常去那儿玩。那一片属于青山界边缘地带,可比不得这边河流冲积平原和小山包,崇山峻岭的陡峭得很,以前那里很多地方甚至都不通车,走山路要好几个小时——白家子村就要四个小时。
  青山界的名字可能这一大片的人都知道,说是古代十万大山的东门户,天神的玉珠门帘。你是没到过,那里山峰陡峭,路转峰回,水涧宽阔,所以历来都是人迹罕至的地方,使得有很多珍稀物种在里面能够得到保存。
  中蕨类植物最多,还有国家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桫椤——那可是恐龙的粮食。
  珍稀的动物也很多,穿山甲、娃娃鱼、虎纹蛙和苗婆蛇(又名黔州疣螈)……据我爸说那里再九十年代的时候,还发现过野生华南虎呢。”
  “这么厉害?”陆言吃惊道,心想李志隆倒是有些水平,对家乡的景物如数家珍,比以前只知道死读书、在故纸堆里过活的自己,却是要强上不少。
  “那可不是?这些话都是听林业局的姚干部说的呢,人家可是大知识分子!要没这些,人家中央的研究员怎么会派考察组下来,进行研究呢?”
  陆言听到了李志隆的话语,听到下午遇见他时,说起那支考察队前年夏天进山,再也没有回来,忙问怎么回事。
  李志隆说起:“具体怎么回事,我也不晓得。只是听说进山几天后,便没了联系,后来县里面、市里面也组织了几次救援,但是也没了下文,再然后县里就封山封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