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7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戈林在红场对着镜头宣布莫斯科已经被德军占领时,在莫斯科某一角落轰来的炮弹让他狼狈不堪。随后莫斯科城内依旧坚守的莫斯科军队向外界发出的明电,让德国人颜面大损。
而这一次,德国人的军靴已经踏在了莫斯科的每一寸土地上,完全可以说彻底占领了红色心脏。
这除了天寒地冻,失去了补给的苏俄人再难以支撑有关,也不乏孟享在其中的推手。
自从新的分基地直辖范围扩充到了莫斯科后,莫斯科的废墟上就建起了红警建筑。
三级基地的红警建筑,已经不仅仅是在伪装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且还是可以潜伏在地下,这使得他们隐身众多的废墟堆中,难以被发现。
当初考虑到德国人势头太猛,利索的把苏俄人干翻后,容易把准备不足的美国人吓住,所以在孟享的指示下,这里的分基地建筑也同样给予了坚守莫斯科的苏俄人不少的帮助,才使得他们能够一直坚持下去。
也正是有了这些帮助,才使得牵线的间谍们功勋卓著,把线布置到了苏俄政权更高更远的层面,也得以顺利的完成解救部分被限制在苏俄的华夏人的任务,消除了内部的一些隐患。
除此之外,对苏俄人的帮助获得的利益远不止这些。
虽然莫斯科撤离的时候,苏俄人就来了一次大搬家。但情况紧急,匆匆之下,莫斯科遗留下的财富依旧是惊人的。甚至一些秘密的宝藏被直接就地隐藏。苏俄人还指望着能打回来。
而孟享的支援从来就不是免费的。
即使各种物资的售价翻倍甚至翻几十倍,但在这种情况下,苏俄人依旧乐意。被德军封锁的严严实实的情况下,能有物资就算不错了。
于是这些地头蛇们把他们知道的财富都出售给了那些间谍奸商,换来了他们武器、弹药和医药,甚至部分酒精兑换的烈酒和营养餐改制的食物。
没有了那些金银硬通货,无论是公共建筑中还是私人家庭中,遗留下来的艺术品、古董和各类书籍也可以兑换,甚至到了最后,即使工厂的机器,破铜烂铁、有点价值的旧家具都能偶尔换到一点救命的物资。
直到孟享下达了撤销扶持苏俄人的命令。
“油田还暂时不能让德国人拥有,不过莫斯科吗,这个可以有了!”孟享的一句话,把分基地支持的对象全面倾斜向了德国人,也改变了莫斯科这座被毁坏了三分之二的城市的命运。
当德国人到处搜索的时候,不由遗憾的发现,莫斯科被苏俄人搬得真干净,翻不出一点让他们欣慰的财富。他们接收了一座已经快成为废墟的空城。
战争是为了什么?
虽然世人可以轻松找出至少一百种不同的答案,但在士兵们的眼中,没有足够的利益诱惑,光靠着头脑的一时发热是支撑不下去的。
攻下了莫斯科,取得了政治上的胜利,但德军却没有捞到多少好处。
很多德国官兵口袋里抢来财富转换成了香烟、咖啡、茶叶、酒等等各种印着华夏制造标签的物资,流进了紧跟着德军做生意的华夏商人的口袋里,甚至连德军高层也因为冬季运输困难,就近高价购买山寨公司提供的武器弹药上门服务,而致使接收的苏俄财富也印上了华夏的标签。
财富流向华夏,他们只得到了一片废墟和空荡荡的口袋。
就连戈胖子转悠了一圈,没有找到一件满意的艺术品,而大发雷霆。
“我们已经捏爆了苏俄人的心脏,剩下的就是彻底征服苏俄,拿回我们应得的胜利品!”老希很懂得蛊惑人心,传来的祝贺词中,除了一长串带着神圣和荣耀字眼的话外,其中的这一句话让士兵们激动。
当德国官兵举起上手支持继续向东进攻,去夺回那些转移走的沙俄财宝的时候,浑然不知其中一部分莫斯科财富就埋在他们的脚下。
虽然他们也得到了有人交易的消息,但他们更相信他们连一只苍蝇也飞不出去的铁桶围困。他们只能归类于谣言,或者财富被埋在了那一片片的废墟中。
无论是沙俄还是苏俄,都有埋向地下财富的习惯。只是他们谁也比不了孟享这一次埋得深。
莫斯科被德军围得水泄不通,即使苏俄人的飞机空运都难,分基地得到的那些遗留财富也难以运出。孟享只好暂时把他们藏于地下。
三级基地获得的地下建造功能,使得部分采矿车可以转型成为地下开采机器。
华夏境内的分基地的采矿车现在已经很少采矿了,一部分就是转型成了众多地下工程的主力。
此时它们同样在莫斯科的地下大展身手,在深达百米以上的地方挖出了一个个藏宝室。
甚至在它们工作的时候,凭借着的勘探功能还发现了一些沙俄时期的藏宝室,让孟享又多了一笔意外之财。
除了部分本着绝不无偿或者廉价支援的原则,而换来的那些没有价值的废铜烂铁被基地吸收用于建造地下工程的防护和支撑外,那些有价值的交易品就堆砌在着这些德国人绝难发现的地下洞穴中,只等有机会再运回华夏或者就地出手。
这样的机会来的很快,德国人除了象征性的在莫斯科驻留了部分军队,并肩负搜索地下宝藏外,大军转移,封锁也被解除了。
基地出手,让德国人地下和废墟的寻宝探查再次一无所获。
废墟清理需要时间,地下宝藏的寻找需要时间,而且还不一定就能找到,但苏俄人转移的大批财富却就在眼前,只需要追上他们,攻破他们的防线,金币和女人就全都有了。
莫斯科周围的大军继续向东或者向南,甚至再次向斯大林格勒派遣援军。
只是斯大林格勒已经不需要这批援军了。
在得到莫斯科被攻陷的消息后,苏俄人的攻势顿减。德国人缓过来一口气,甚至在援军正在陆续赶来的同时,还有了反击得手的机会。
第828章 新的一年
第828章
新的一年
斯大林格勒转折还没有到来,莫斯科陷落的影响却波及了出去。  //
“莫斯科沦陷!”这样的消息在德军和其他势力的卖力传播下,使得世人皆知。
若是说之前列宁格勒被攻陷的时候,苏俄内部引发的骚动被斯大林强压下去,但现在莫斯科的陷落让苏俄人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斯大林的质疑一下子都冒了出来。
除了斯大林的政敌,还有那些对苏俄政权不满的人以及被德国人甚至英美等人扶持的人物都开始冒头,迷茫和质疑更是波及到了下层,甚至军队中。
斯大林格勒那边的就是被德国间谍趁机在苏军中鼓动起了一股骚乱。
苏军巨大的伤亡虽然带来了胜利的曙光,也带来了矛盾的激发。
人毕竟是人,不仅仅是炮灰。
苏俄的巨大伤亡数量在物质匮乏的条件下,被德国间谍引爆了质的变化。被战争戾气萦绕的士兵、缺医少药的伤员、物资匮乏的民众汇成了一股巨大的破坏力,在圣诞这一天滞缓了苏俄大军的进攻。
这才有了德国人的喘息之机。也让曼斯坦因趁机和保卢斯一起联合,一个猛向里攻,一个猛向外突,冲破了苏军的拦截,在卡拉奇附近会师了。
这个消息让苏俄人头顶再次挨了一记重击。
虽然双方德军汇合起来也不足30万,远不如苏军。
但意义非比寻常,除了双方士气上的增减对比格外明显外,抱成团的德国人更难啃下。甚至连朱可夫都一时没有了在春季来临前击垮德军的信心了。
士气这种东西虽然听起来有些虚无缥缈,但却是能左右一支军队的命运。
苏德之战开始的时候,苏军的溃败除了战术上的问题外,士气的衰落也是一个方面。
战争史上,很少有一支军队会坚挺到打完最后一个人。往往折损到一定比例后,军队就先士气衰落,崩塌溃败了。
苏俄人在列宁格勒以及莫斯科能坚守那么久,已经是红色无敌光环的放大作用了。
但众人只看到那些坚持到最后的,却没有注意到这两个地方投降的那几十万苏俄士兵。
即使是德军在后世的最后战场上,也是不乏大规模的投降,其中就包括那位保卢斯元帅,在斯大林格勒城外,带着十几万士气低落的官兵投降。
现在借助着严寒的优势和数量的优势,苏俄人在斯大林格勒占了上风。但这也是用近百万的伤亡换来的。
在残酷的战场上,面临着生死的考验,被红色光环附体已经无法压制那些刚刚被推上战场的农夫或者工人们心中的恐惧。背后的机枪以及家人的清算维持了前线的秩序。
但当眼看着胜利无望,死亡的恐怖和未来希望的破灭引发了积压已久的火山。
虽然斯大林格勒的骚乱很快被铁血镇压了,但更大范围的骚乱却在迸发的边缘。
在德国和华夏的联合封杀下,现在苏俄人得到的英美援助远不及另一个时空那般的充沛,物质的极度匮乏引发了民众甚至士兵的不满甚至暴戾的情绪,酝酿着火山内部的巨大压力。
斯大林的强权秩序已经布满了裂痕,大有内乱崩塌之势。
即使很多红色苏俄的内部人士中也传出了议和的声音。
面对这一切,斯大林沉默了。
有些时候,铁血的压制并不能解决问题,甚至还可能会激化更大规模的暴乱。当初沙皇就是这么倒下的,在一战中拖垮了俄国经济,在民众的暴怒中倒下的,铁血镇压都挡不住,因为连握枪的士兵都倒戈了。
而现在一批批被推上前线去送死的士兵随时也可能调转枪口。
这也是所有的政权一般不会轻启战争的一个原因。
战争开始后,整体走势将不再受控制,枪口也会失控,伤人也能伤己。
即使强如斯大林的铁腕,也在苏德战争开始后,妥协了对内部的众多清理。此时连内部他的一些支持者都有些动摇,他怎么会直接粗暴的动用武力?
外界眼中他是连续三天的沉默,却不知他这三天一直在平衡各方关系和利益,完成了多比更大的妥协和退让。
直到临近年底,他终于站在了公众面前,发表了一次面向全国的演讲。
“只要苏俄疆土上还站着一名拿着武器的苏俄人,就不会有议和!”演讲的最后,这一句苏俄人很熟悉的改编自当初沙俄亚历山大一世的话,触动了众多的苏俄人。
当初拿破仑一直攻到了莫斯科,甚至也攻陷了这座俄罗斯的心脏。但俄罗斯人放火烧城,一场大火烧掉了莫斯科,也开始了一个新时代,直接导致打遍欧洲无敌手的拿破仑帝国的衰落。
这次斯大林的演讲重新用不惜一切代价抵抗外敌入侵的精神唤醒了俄罗斯人身上的自信和勇敢。
这个时候,英美担负着巨大的损失,把大量援助物资送到了紧缺的苏俄境内,给了苏俄人一点希望和物资上的松缓。
这三天,斯大林不仅仅是在内部发出了十几个妥协承诺,还向英美强硬的将了一军:如果英美的支援物资不到位,那么他就要撂摊子,直接去找德国人议和去了。
这使得英美大为恐慌。
不说德国人搞定苏俄后,撤回来的众多带着沙场杀气的德国至少200万精锐部队杀向大不列颠,也不说苏俄的倒向,容易引起世界其他观望势力风向的一系列的变动,单单一个苏俄投降的消息,就足以给英美的士气以沉重的打击。
可以说,苏俄人撂摊子很可能就会让世界局势一锤定局了。
苏俄发生的事情,英美也都了解,斯大林说的不是虚言。
即使苏俄人不和谈,斯大林的政权不稳固而带来的一系列内耗,也足以让德国人站稳上风。
担心苏俄撂摊子使得美国人也退却的英国人最先急眼了。
他们在大不列颠拼命,需要的是人手,反而那些殖民地的大把物资和财富很难再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