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9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基地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着克隆兵,毫无抱怨的填补牺牲者的空缺,但同样的牺牲下,盟军却很可能顶不住国内的巨大压力了。
德国的没落和崩溃一部分就是民众对战争牺牲代价的难以承受。而华夏除了克隆兵外。还有毫不逊色整个西方世界的人口基数可以挥霍。只要基地提供足够的武器。单挑全世界又怕什么?
华夏人不仅不怕牺牲,而且孟享也希望借助这一次单挑全世界的机会,塑造起华夏的大国信心来。
这些年华夏快崛起,但原来的很多理念却不是轻易改变的,对洋人要么极度自卑,要么抱着老账本的极度自傲的不正常心态,已经在很多人的心中扎根。
就像后世的那场朝韩战争一样。孟享希望借助这一次的机会,用战火来洗礼出华夏的勇气和自信。
“即使我们是和全世界为敌,我们一样抗争到底!”不屈的意志,才是抗战的精神所在。
……
这一次的大规模攻击中,孟享又6续培养出来的十万克隆兵直接投入到了各个战场中去,很多从兵营中出来后。直接出现在了盟军的背后。加上华夏的突然攻击,即使没有更多的秘密武器出现,一样打得盟军措手不及,连连败退。
在非洲,华夏北非军团已经攻入了西撒哈拉,如果不是盟军海军对海岸线的攻击,整个摩洛哥也将成为华夏的囊中之物。
南非军团此时已经把整个南非和半个纳米比亚囊括手中,英军海军不甘心的退向纳米比亚的港口。却挡不住华夏的战舰停泊在开普敦。守护着好望角。
为了给飘摇中的德国以信心,在欧洲的华夏军队是行动最为迅猛的。
在中亚的华夏大军以最快的度击穿了苏俄人的伏尔加防线。和高加索地区的德国会师了。
而另一路从土耳其欧洲部分打过去的华夏军队也快北上,击垮了保加利亚周边的盟军,和罗马尼亚的德国会师了。
孟享已经顾不得在德国人背后不紧不慢的捡便宜了。这个时候,能拉住德国人的大量炮灰,就是捡了最大便宜。
这两路会师,无疑是两剂强心针,增强了德国人抵抗的信心。
华夏军队不仅带来了援军,还带来了大量的军事物资,确保了后勤线已经陷入混乱的他们能坚守下去。
北方的苏俄战线,华夏军队明显收缩了兵力,放弃了北方基洛夫甚至是喀山的攻击,而是专注于南方古比雪夫一线的战场。
华夏军队还是阵线拉得太长,需要尽快做出一些取舍。
此时华夏的目标是在德国倒下的时候,尽快赚取欧洲的精华核心地区,实在不适合把大军散布在苏俄受到气候和地域限制的北方地区,空耗时间。
为了最短的时间内布局成功,在西班牙的那一路,华夏大军甚至舍弃了马德里,直接在地中海海军的协助下,突袭跨过了伊比利亚山脉。一路连克萨拉戈萨和巴塞罗那,最后轻取安道尔,陈兵法国边界。
法国还有十几万德军缩在原来的维希政府控制区的中南部正准备投降,尽快和他们会师,鼓起他们再战的勇气,比起收拾分基地覆盖下的西班牙北方地区更为重要。
维持住德国人的信心,仅仅才一百多万的华夏欧洲西线远征军才有能力对抗住八百多万的西线欧洲盟军。
当然,此时真能和华夏西线欧洲远征军决一雌雄的唯有四百多万美队,为了拉住美国人的后退,北美的攻势还是以更为猛烈的方式开始了。
v3火箭和遮云蔽日的轰炸机群以及潜伏的华夏特种部队,率先点名瘫痪了盟军的部分机场,然后米格21统治了天空,甚至在加美边界用度拉起了一道封锁线,牵制住了美国越来越多的战机群。
在接下来先锋巨炮,越来越多的重炮,成群结队的火箭炮,在埃德蒙顿南部继续敲打出战争的重音符后,在一万多名分基地新造克隆兵的接应下,在空中战机的协助下,5万多空降兵快占领了埃德蒙顿后方的卡尔加里和萨斯卡通等城镇。
随后的华夏战车迅在埃德蒙顿的后方挺进,让被切断了后路的盟军前线一团混乱。
仅仅抵抗了三天,盟军就快放弃了越来越糟糕的埃德蒙顿战场,开始撤离。
南方的卡尔加里,此时遭受到了南北两路盟军的夹击,
东边的萨斯卡通同样是需要同时面对来自东方的援军和西边忙于突围的盟军。
空中的空降兵不断的飘落,赶来支援,分基地的兵营内不断走出的克隆兵刚一接触这个世界,就需要全副武装的走向战场。
华夏士兵的尸体不断在战场上倒下,凝固成最为坚固的防线,挡住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击,虽然险情不断,却死死的把埃德蒙顿周边的4o多万盟军卡死在防线之前。
“我们可以向西撤离!”被卡断了周边退路的美军,同样要遭受到了来自北方华夏大军的围攻。
萨斯喀彻温河上的缺口越来越多,从浮桥上突击而来的华夏战车在一边割裂着盟军的阵线,一边绕向东边和南边,布置更为坚固的拦截防线。这个时候,西边的平静愈显得突出。
华夏军队一直没有去攻打太平洋东海岸,很多美国人一直以为向西翻过落基山脉就安全了,还能加强东海岸的防御,开始纷纷提议向西突围。
他们不知道孟享的计划一开始就是要打一场歼灭战,要一口气吞掉埃德蒙顿周边的4o多万盟军,早就布置下了围三阙一的口袋。
美国人也很多人猜到了这样的陷阱,但前方形势危急,北方的6o多万华夏大军全力攻击的压力已经让那里的美军支持不住了,在南方和东方又迟迟不能打开局面,从西方突围也是一条无可奈何的退路。
在坚持了三天后,盟军终于忍不住丢下了8万伤亡和6万的俘虏,其余主力向西开始突围。
华夏大军直接掠过战场,直冲向加美边界,在新的一年的是后续,美国本土的边界上已经出现了华夏装甲部队前锋的身影。
……
各路战线,华夏军队节节胜利,但这丝毫无法挽回德国内部的崩溃。
即使华夏内部很多人都失去了信心,更不用说各种矛盾激化的德国人了。
没有了老希的压制,德国人为了一个领的问题就先炒成了一团。英美暗地里资助导演了这一场闹剧,德国的崩溃已经无法阻止了。
虽然突袭带来了胜利,但接下来华夏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就连孟享也感到了身上的压力加大,一咬牙直接开启了三级中阶的升级命令:
“我是小白指挥官,我命令,基地开始全面升级!”
ps:今天不在状态,越着急越写不出来,这一章总觉得别扭,还是差劲。
第1099章 可以先谈一谈
“啊!”静等主基地升级完毕,孟享匆匆看了一圈基地菜单中的诸多熟悉的武器名字和性能介绍,在一声喜悦的惊呼后,已经不需要再担心什么了。
他算彻底明白了,为什么差不多打下了半个地球的功绩还迟迟无法升级到基地第三级的第二阶段,还需要跳过二战这个最为坚韧的时空壁垒。
若是说五十年代的武器还带有二战时期味道,到了六十年代的武器已经是冷战的产物了,到了七十年代的那些武器更是达到了冷战的一个巅峰时期。一些先进武器也从带着些雏形的稚嫩时期,一步步完善成为彻彻底底的超级杀人武器了。
差点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古巴危机是冷战的一个转折点。
虽然苏俄在古巴危机中以让步为终结,但从二战阴影下复苏的苏俄已经可以向美国直接叫板了。
若是说铁幕刚落下的时候,二战中被公认为头号强国的美国人还有些养寇自重,用苏俄人来挟制欧洲,但当六十年代美国身陷越战泥潭,加上在战后各国经济复苏后陷入的经济停滞后,苏俄人步步逼近,在军事上终于追了上来,甚至很多领域都压倒了美国,真正的崛起成为令西方世界恐惧心惊的红色帝国了。
现实版红色警戒最华丽的对抗时期的大幕才最终拉开。
这段时期也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期,当孟享看到那几个游戏中熟悉的武器名字后,终于松了一口气,即使升级带来了不少时空壁垒的压制风险也值了。
当原来的二战结束日期过后,同时代的三级初阶基地已经不再显眼,甚至外在的力量想通过时空乱流来干扰基地。都很难锁定目标。
所以孟享一直没有升级,很想借助这一段难得的安全期彻底摆平这个时空的一些麻烦。
但世事难预料,老希的快速倒下,整个形势斗转直下,一下子把华夏逼到了单挑全世界的地步,若是只靠着五十年代的武器,在数量上又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虽然孟享也觉得最后能胜利,但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为了更稳妥。在咨询过小花后,孟享最终选择了升级。
而这一次大规模攻击,也是为基地升级争取更多时间。
……
“不必太过紧张,先生们!这只是华夏人最后的疯狂!”国会中,罗斯福向指责美军作战不力的众人解释道。
华夏军队一口气攻到了美国本土边界。让很多美国人大为惊慌。
多少年了,已经很久没有外敌威胁美国本土了,连美国的陆军都曾经一度快荒废了。
可现在敌人来了,一下子敲碎了很多不关心外事的美国人怀揣着的世界霸主梦,伤了自尊了。
更为紧要的是,华夏人一来就是百万的级别的大军,让很多美国人切切实实感觉到了威胁。
民众纷纷指责当局的无能。才使得华夏人来到了美国家门口,一些政敌也拿着这件事做文章,罗斯福不得不站出来表态。
也幸亏德国人即将倒下,罗斯福的声威刚提升了一步。否则他真难以平息民众的愤怒。
“我们观察过华夏人的行动,他们的军队规模和武器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动。他们只是趁我们不备,发动了一场偷袭,占了些便宜。最终不过是要在和谈中占据些主动罢了!”马歇尔也曾就此事向罗斯福汇报道。
此时孟享的用拳头寻求和谈主动的说法已经传了出来。这本来就是丛林法则的正常表现,美国人深信不疑。
“华夏人的进攻会很快停止。然后他们会主动找我们联系和谈的事情!”杜鲁门也这样认为。
“我们应该打回去,狠狠的揍那些黄皮猴子!”莱希坚信拳头的力量。
“华夏人的突然进攻,让我们在北方的布置出现了很多的漏洞。我们准备不足,需要些时间调整后,才能进行强有力的反击。”马歇尔解释道。
华夏的突然进攻,打乱了美国人的部署,甚至在边界上一时难以抽调出足够的反击力量。比如空中力量,在那些遭遇轰炸和破坏的机场上的残骸垃圾没有彻底清理干净前,美国人在边境的空战中别想占优势。
而且他更为担心的是,边界上的那点美队防御还可,若是贸然出击,兵力不足和布置不足下,容易被华夏大军抓住漏洞趁虚而入,真要打到了美国本土上,就丢人丢大发了。
“其实我们可以用和谈拖住华夏人,等到把欧洲的军队抽调回来后,一举把那些华夏人全部消灭!”旁边杜鲁门也建议暂缓攻击,先和谈,说不定能通过和谈赢得战争,来制约势力越来越庞大的军人体系。
“和谈要谈,打也要打!”沉默了半天的罗斯福最终发言道。
被人逼到了门口,还不打,绝对不符合美国的作风,而一手和谈也能拖住华夏,在此时边界不利条件下,争取到足够时间。
……
“既然德国人要谈,我们也不妨谈一谈!”孟享脸色平静道。
正当华夏军队节节胜利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华夏国内的和谈论再次喧嚣,尤其是德国人也积极在寻求和盟军和谈的消息传开后,向孟享进谏和谈的人越来越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