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Q版历史-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和绅不谙治国统军,无甚功业,But却擅长于揣摩帝意,迎合君旨,玩弄权术,故能博取万岁欢心,蒙受特宠。即令降级,也能不日重升。因此,和绅得以久居高位,广罗党羽,排斥异已,不择手段聚敛财物。(靠!你不下手,有人下手,让一个大贪的家伙先下手为强!) 

乾隆晚年陶醉于文治武功,自处安逸,喜恋声色,又连年用兵,大兴土木,四处巡游,耗资巨大。和绅遂乘机大饱私囊,此乃可能是其家财的主要来源。加之,全国贪污风盛,各地官员争相行贿和绅,以求保护;各级将领甚至克扣军饷,用来行贿;士大夫欲往上钻营者,亦投其所好。和绅贪得无厌,自由出入皇宫,见所喜好之物,直取之而去;四方贡物,上者送和绅,次者方入宫中。其党羽、家人,甚至差役,亦到处招摇,贪污受贿。(乾隆你真的瞎了么!如此之贪的大贪家伙不管不问的!!) 

对于和绅的所作所为,乾隆皇帝也并不是一点觉察都没有。其实,有时也对和绅采取过一些贬抑措施。比如说: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和绅以军机大臣的身份审办甘肃镇迪道巴彦岱客观受贿循私一案时,因为罪轻判,被受到降三级留任的处分。乾隆五十一年九月,当时和绅仍兼任崇文门税务监督一职。有人弹劾和绅家人的问题,并告和绅有营私舞弊之嫌,糊涂的乾隆帝一直认为无风不起浪,和绅兼管崇文门监督已经八载,朝臣们的议论并非毫无根据,便以和绅“现系大学士,亦不便兼理榷务”为由,免去了和绅的这一职务。(唉!乾隆老弟,你总算明白过来了一点!!) 

其后,乾隆帝还曾几次因和绅“失察”、暗中保护贪官等事宜,对和绅降职或调任。但very耐人寻味的是,每次处分不久,和绅不是官复在职,就是更受重用。因此,尽管他屡遭裁抑,贪婪之心却没有一点的收敛。(靠!乾隆老弟刚刚夸奖过你,说你总算清醒了一点,怎么……怎么……!气死俺耶!!) 

朝中大臣也时有抓住其把柄而直谏弹劾和绅者(嗨!哥们儿,直谏有什么用呢?还不是白费口舌么!)。乾隆五十一年七月,御史曹锡宝劾和绅家奴刘全所建房屋富丽堂皇,此举实指和绅。和绅知之,急使刘全毁之重建,曹锡宝以诬告罪被罢官,而和绅则迁为文华殿大学士。一时朝野正直之士,附之,心所不忍;弹之,势所不能。于是委曲求全,相安而已。(哎!真是委曲你们了!没办法,谁让咱们的国君是如此的无能昵!!) 

乾隆六十年九月,仁宗(嘉庆帝)立皇太子。和绅预知立太子事,先跪进玉如意,意以拥戴为已功。嘉庆深知其为人,甚恶之。次年正月初一乾隆禅位,仍掌大仅,和绅专权贪纵依旧。嘉庆碍于父面,强为容忍,竭力周旋,以礼相待,呼相公而不呼名,左右有非之者,每为之开脱,曰:“朕方依相国理四海,何可轻也。”和绅依然不放心,遂荐其师吴省兰为嘉庆录诗章,探听动静。嘉庆知其意,泰然处之,不露声色,和绅始安。(哥们儿,要想制服这个贪得无厌的家伙就必须采取“不动声色”的方式!!免得打草惊蛇!!) 

在嘉庆四年也就是1799年正月初三这一天,乾隆这个“糊—涂—蛋”寿终正寝。给事中王念孙首先上疏嘉庆,弹劾和绅不法之事。嘉庆于正月十一日宣读遗诏之时,传旨逮捕和绅治罪,命王公大臣会审,查明罪行属实,下诏宣布了和绅二十二条罪状:朕于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册封皇太子,还没有宣布,和绅于初二日在朕前先递如意,以拥戴自居,大罪一……娶出宫女子为次妻,大罪之四;……以藏珍珠手串二百余,多于大内数倍,大珠大于御用冠顶,大罪十五;宝石顶非所应用,乃有数十,整块大宝石不计其数,胜于大内,大罪十六;藏银、衣服数逾千万,大罪十七;夹墙藏金二万六千余两,私库藏金六千余两,地窖埋银三百余万两,大罪十八;通州、蓟州当铺、钱店赀本十余万,与民争利,大罪十九;家奴刘全家产至二十余万,并有大珍珠手串,大罪二十;私藏皇上才能服用的正珠朝珠一挂,往往于灯下无人时私自悬挂,临镜徘徊,对影谈笑,大罪二十一;京师步军统领衙门及巡捕五营所管步甲兵丁,在和绅院内供私役者,竟有千余名之多,大罪二十二。(哈哈!贪得无厌的和绅终于得到了制裁!!胜利在望喽!Yeah!!) 

内外大臣对和绅very的痛恨,见已宣布他二十二大罪状,均说应当立即斩首。嘉庆说:“念和绅尝任首辅,不忍令肆市,着即赐自尽。”和绅于正月十八日黄昏,即乾隆逝世半个月后,在狱中悬梁自尽。(嗨!遗憾没能够斩了他,不过也好他最终还是与俺们说“拜拜”啦!) 

当查抄者把查抄和绅家的清单拿来,大家看了,没有一个人会不吃惊的。清单的一部分列着:房屋二千余间,田地八千余顷。银号十处,本银六十万两。当铺十处,本银八十万两。金库内赤金五万八千两。银库内银元宝、京锞、苏锞八百九十五万五千多个。珠宝库、绸缎库、人参库都装得满满的。仅据籍没入官的一百零九号本银,可抵甲午、庚子两次赔款的总额。也曾有人计算,乾隆时,清廷岁入为七千万两,和绅为相二十年,他的这部分家产,有八亿两之巨,比清廷十年收入的总和还要多。(靠!够老子消费几辈子的了!!) 

和绅死了,家产籍没了。当时的老百姓还专门的为了“纪念”这个贪得无厌的家伙写了一句这样的话:“和绅跌倒,嘉庆吃饱。” 
和绅平步青云,官至宰辅,控制朝政长达二十余年。在职期间,擅权纳贿,贪赃枉法,网罗亲信,迫害异己,祸国害民。而此一切,均发生在乾隆时期。(哎呀!谁让乾隆这小子眼睛长到屁股上了昵!) 

刘瑾这个贪得无厌的监臣本来是姓“谈”的,是陕西兴平县人,并且原先还是一个市井无赖,由于在市面上实在混不下去了,便请人阉割了自己,并投靠了一个姓刘的太监,认为义父,从此之后便改了姓氏,叫做刘瑾,黄缘进宫,凭着一点心机和野心,苦心钻营,找了个机会得以入东宫侍奉太子朱厚照。他知道太子是未来的皇上,只要博得太子欢心,自己将来就是功臣,他想方设法投其所好,处处讨好太子,哄着年幼的太子玩尽花样(嘿嘿!没想到一个市井无赖竟有如此之好的命运!悲哀!老天爷你没长眼睛么,让一个无赖有如此之好的归宿!!)。后来,刘瑾又逐渐积蓄力量,私结党朋,与宦官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八人结成死党,号称“八虎”,在宫中肆无忌惮为非作歹。武宗继位后,刘瑾凭着侍奉皇上十几年的功劳、苦劳,深得宠爱,一再加官进爵,更有机会从中弄权,干预朝政。(哎——呀——呀!如此一个无赖竟还能得到如此之好的宠爱!真是眼睛长到屁股上去了!!) 

在公元1510年,安化王朱寘鐇以反对刘瑾为名,发兵谋反。明武宗派杨一清总督宁夏、延绥一带军事,起兵讨伐朱寘鐇,派宦官张永监军。(哈哈~~~!无赖俺来耶!!) 

杨一清原是陕西一带的军事统帅,在训练士卒、加强边防方面立过功。由于他为人正直,不附和刘瑾,被刘瑾诬陷迫害,后来经大臣们营救,才被释放回乡。这回明武宗为了平定藩王叛乱,才重新起用他。(重用你,是因为你对俺有用处!!) 

杨一清到了宁夏,叛乱已经被杨一清原来的部将平定,杨一清、张永俘虏了朱寘鐇,押解到北京献俘。 
杨一清早就有心除掉刘瑾,他打听到张永原是“八虎”之一,刘瑾得势以后,张永跟刘瑾也有矛盾,就决心拉拢张永。回京的路上,杨一清找张永密谈,说:“这次靠您的大力,平定了叛乱,这是值得very开心的事。But铲除一个藩王容易,内患却不好解决,如何是好?” 

张永惊异地说:“您说的内患是什么?” 
杨一清把身子靠近张永,用右手指在左掌心里写了一个“瑾”字。 
张永一看,皱起眉头说:“这个人天天缠在皇帝身边,耳目众多,要铲除他是很困难的啊!” 
杨一清说:“您也是皇上亲信。这次凯旋回京,皇上一定会召见您。趁这个机会您把朱寘鐇谋反的起因奏明皇上,皇上一定会杀刘瑾。如果大事成功,您就能名扬后世啦!”(哈哈~~~!一心想除掉一个人,满脑子都是除掉他的点子哦!) 

张永心里犹豫了一下,说:“那……那……那万一不成功,该如何是好?” 
杨一清说:“倘若皇上不信,您可以痛哭流涕,表明忠心,大事肯定会成功的。不过这件事必须动手得快,晚了怕泄漏事机。” 
张永本来对刘瑾不满,经杨一清一怂恿,胆子也壮了起来。(好吧!这次俺非除掉他不可!!) 
这一次,刘健等人不容刘瑾党徒从中插手,他们当廷进谏,劝武宗无论如何也要以“国家大事”为重呀!千万不能以“私情”为念,要求严惩“八虎”,为国除害。 
看了奏章,武宗龙心郁闷,感到极其为难,一方面是父皇临终托孤的辅政大臣及其绝大多数朝官,另一方面是十几年来寸步不离左右、尽心尽力侍奉他的刘公公,不杀刘瑾,群臣不答应,杀了刘公公,他实在舍不得。武宗思前想后,左右为难,急得他御膳不进,只是哭哭啼啼。后来,身边侍臣给他出主意,采取折衷办法;把刘瑾等人暂时遣送南京,不交刑部法办,这样,既可以稍息满朝文武的怒气,又不会伤害刘瑾。(呵!想得挺周到的么!想砍死他还不想让他死得那么舒服!) 

第二天,武宗临朝时,亲自向大臣们讲情,希望各位大臣暂时宽恕刘瑾,将来再作处治。顾命大臣刘健、韩文,司礼监太监王岳、李荣、徐智等人据理力争,义正词严,不许武宗姑息养奸,迫使武宗不得不做出决定:次日早晨处死刘瑾为首的“八虎”集团。朝臣们闻听此信,奔走相告,互相贺喜说:“这次总算为国除了此害。”(~~~!总算为国除掉了祸害!) 

哪成想,刘瑾安插在朝中的私党,吏部尚书焦芳得到这个消息,连夜派人密告刘瑾,让他在很短的时间必须想出对策。此时“八虎”成员正聚在一起分析形势、研究计策,听了焦芳的密告,都吓得面无人色,伏案痛哭。还是刘瑾先镇定下来,他冷笑一声,阴沉地说:“找皇上去!”(靠!都死到临头啦!还他妈的敢在老子这儿撒野!) 

刘瑾等八人闯进武宗寝宫,跪在御榻前放声大哭,叩头不止,高喊饶命。武宗见此情景,心早就软了,便用软下来的心安慰他们。 
刘瑾见武宗如此的好欺负,就说:“都是司礼监王岳等人心怀不轨,见陛下恩宠奴才,心生妒嫉,搬弄是非,想把俺们置于死地,他好独揽大权。刘健、韩文等老臣,倚老卖老,欺负皇上年幼,企图挟制陛下,肆意横行,为所欲为。”(靠!还在这里狡辩,看你这个贪得无厌的臭小子能够撑到什么时候!!) 

刘瑾狗急跳墙反咬一口,却very的奏效,武宗当即动怒:“联为一国之君,岂能受制于人?”在刘瑾等人的鼓动下,武宗提笔草拟诏书,撤消王岳等人,的司礼监职务,放逐到南京,命刘瑾独掌司礼监,提督禁军;又命丘聚掌管东厂,谷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