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失落的秘符-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手攥着金字塔,迈拉克大步迈向二楼书房,在笔记本电脑前坐下。登录后,他想起楼下的兰登,想知道要过多少天、甚至多少周,溺毙在秘密地下室的尸体才会被发现。已经无关紧要了。到那时,迈拉克早就走了。
兰登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相当出彩。
他不但让共济会金字塔首身合一,还破解了镌刻在底座的玄妙符格。乍眼看去,那些符号似乎根本无解……可答案竟如此简单,就明摆在他们眼前。
迈拉克的电脑启动了,屏幕上显示出之前接收到的那封电子邮件——照片里的金字塔上字迹闪耀,有一小部分被沃伦·巴拉米的手指挡住了。
奥秘
隐藏于
秩序之中
■■■富兰克林广场
八号……富兰克林广场,凯瑟琳刚才告诉迈拉克了。她还承认了,中央情报局探员在广场上埋伏好了,等着抓获迈拉克,也列出了金字塔所指的“团会”可能是什么,共济会?圣地兄弟会?玫瑰十字会?
全都不是,现在迈拉克知道了。兰登看透了真相。
十分钟前,水淹没他的脸时,这位哈佛教授看透了破解金字塔的关键点。
“八……富兰克林……!”他如此高喊,眼神透着惊惧,“奥秘隐藏于……八……富兰克林……”
一开始,迈拉克不理解他的意思。
“那不是地址!”兰登的嘴压在树脂玻璃窗上,继续高喊:“八阶富兰克林!是个幻方!”接着他又提到阿尔布雷特·丢勒……解开金字塔第一层密码的钥匙,也能破解最后的谜题。
迈拉克很了解幻方——kameas,古代神秘术士是这么称呼它的。古籍《玄妙哲学》①『又称《玄妙哲学三卷书》,是德国魔法师、玄学作者、神学家、占星师和炼金术士海因里希·科内利乌斯·阿格里帕(1486-1535)的作品,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有影响力,论述了魔法仪式的魔力及其和宗教的关系。』中详细描述了幻方的神秘力量,以及基于幻方数格的强力魔符的设计方法。莫非兰登要告诉他,幻方就是破解金字塔底面符格的关键?
“你需要一个八乘八幻方!”教授是这样喊的,仅剩下嘴唇还在水面上。“幻方是以级数(order)归类的!三级乘三级就叫‘三阶幻方’!四级乘四级就叫‘四阶幻方’!你需要一个‘八阶(order eight)’的幻方!”
液体完全吞没了兰登,教授吸入最后一口气时还在喊着什么:著名的共济会员……美国国父……科学家、神秘学家、数学家、发现家……同样也是一个神秘kamea 的创造者,那个幻方至今仍以他命名。
富兰克林。
迈拉克恍然大悟,兰登说对了。
现在,迈拉克坐在楼上的电脑前,屏息凝神,充满期待。他飞快地在网上搜索,得到了好几十条结果,他挑中一条点了进去,开始阅读。
富兰克林八阶幻方
美国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于一七六九年创建八阶幻方,堪称世上最著名的幻方之一。这则幻方所包含的“斜向折线总和”被誉为开天辟地之杰作,因而震惊世界。富兰克林对这种神秘艺术形式的痴迷,大抵源自他和同时期最知名的炼金术士和神秘学家的私交,他自己也同样笃信占星术,这亦是其所著《穷理查德历书》中预言的根基。
┌─┬─┬─┬─┬─┬─┬─┬─┐
│52│61│4 │13│20│29│36│45│├─┼─┼─┼─┼─┼─┼─┼─┤
│14│3 │62│51│46│35│30│19│├─┼─┼─┼─┼─┼─┼─┼─┤
│53│60│5 │12│21│28│37│44│├─┼─┼─┼─┼─┼─┼─┼─┤
│11│6 │59│54│43│38│27│22│├─┼─┼─┼─┼─┼─┼─┼─┤
│55│58│7 │10│23│26│39│42│├─┼─┼─┼─┼─┼─┼─┼─┤
│9 │8 │57│56│41│40│25│24│├─┼─┼─┼─┼─┼─┼─┼─┤
│50│63│2 │15│18│31│34│47│├─┼─┼─┼─┼─┼─┼─┼─┤
│16│1 │64│49│48│33│32│17│└─┴─┴─┴─┴─┴─┴─┴─┘
迈拉克把富兰克林的著名幻方琢磨了一番——从一到六十四,所有数字排列精妙——每一行、每一列、每条对角线的总和都一样。金字塔上的铭文应该这样理解:奥秘隐藏于富兰克林八阶幻方。
迈拉克笑了。他激动得浑身发抖,抓过金字塔翻到底面,察看符格。
这六十四个符号,需要依据富兰克林幻方中的数字重新标号、排列。尽管迈拉克还想象不出这些混乱的字符会瞬间在另一组序列里变成怎样有序有意义的信息,但他对古老的承诺绝对信赖。
Ordo ab chao.
心在狂跳,他取出张纸,飞快地画下一张八列乘八行的空白格子再开始根据重新确定的位置一个一个将符号填入空格里。几乎是立竿见影,数格立刻显得容易理解了,他大为惊叹。
混沌中方得秩序!
他完成了全部的破译工作了,几乎不敢相信地凝视着眼前的答案。线条生硬的画面显形了。原本乱七八糟的符格摇身一变……序列重组……尽管迈拉克还不能领会其全部内涵,却这已经足够了……足以让他知晓下一步该何去何从。
金字塔指明道路。
新符格指向一个全世界最神秘的地方。不可思议的是,这恰是迈拉克一直以来魂牵梦萦的地方!他日夜梦想能在那里完成自己的旅程。
宿命。

第107章

凯瑟琳·所罗门身下的石桌冰冰冷冷的。
脑海中,罗伯特惨死的惊悚场景挥之不去,对哥哥的关切也随之沉浮。彼得,也死了吗?邻近小柜上怪模怪样的刀让她觉得毛骨悚然的结局也在等待着她。
真的这样结束了?
说来也怪,她的思绪突然飞向自己的科研项目……意念科学……以及她最近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所有的一切都消失……灰飞烟灭。她再也不能让全世界分享她的收获。迄今为止最震撼的发现就在数月前,实验结果很有可能改写人类对死亡的认识。怪就怪在,现在想起那个实验……反倒让她感到出其不意的安慰。
还是个小女孩时,凯瑟琳·所罗门就常琢磨是否真的有来生?天堂存在吗?
死后会发生什么?长大后,她从事科学研究,迅速抹去了天堂、地狱或来生等空想。她开始接受,“死后的生活”这一概念纯属人类自创……专为缓解人终有一死这一恐怖事实而设计的童话。
或者说我是这么相信的……
一年前,凯瑟琳和哥哥曾讨论起一个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人类灵魂是否存在——他们的讨论聚焦于一个细节:人类是否拥有能在体外存活的某种意识。
他们都感觉到,这种形式的人类灵魂或许真的存在。大多数古代先哲都有共识。佛教和婆罗门教的真知都认同灵魂转世轮回之说——灵魂在身体死后会转移到新的身体,如此轮回反复;柏拉图学派所定义的“身体”是“监狱”,以防灵魂从中散逸;斯多葛学派称灵魂为apospasma tou theu,意为“神的一颗粒子”,相信死后会被上帝召唤。
凯瑟琳颇为沮丧地提到,人类灵魂的存在或许是科学永远无法验证的概念。
要确证有一种意识能在死后存活于人体之外,好比是呼出一缕烟,而你还指望着多年后能找到它。
他们讨论过后,凯瑟琳产生了一个奇特的念头。她哥哥曾提及《创世记》中称灵魂为Neshmah——是一种与身体分离的精神性的“智能”。这让凯瑟琳想到智能(intelligence)这个词还有“思想”的内涵。意念科学清楚地指出,思想是有质量的,那就能推断出,人类灵魂因此或许也有质量。
我能称出人类灵魂的重量吗?
这个想法简直匪夷所思,显然是……傻得不值一提。
三天后,凯瑟琳从沉睡中惊醒,突然挺坐起来。她跳下床,开车去实验室,立刻着手规划,这项实验简单至极……也惊人的大胆。
她不知道实验会不会成功,便决定暂时不告诉彼得,等实验完成时再谈也不迟。实验足足用了四个月,但凯瑟琳最终还是把哥哥带到了实验室。她推出一台此前一直藏在后面储藏室里的大型设备。
“由我本人设计建造。”她一边解释,一边把自己的发明创造展示给彼得看。
“有什么猜想?”
她哥哥打量着那台奇特的机器。“保育器?”
凯瑟琳哈哈大笑,摇了摇头,尽管这么猜也不算太离谱。这台设备的外貌通体透明,确实有点像医院常见的早产婴儿保育器。不过,这台设备却符合成人体格,颀长,密闭,是个圆头圆脑的中空塑料舱,酷似未来派的睡眠舱。它被安置在一大堆电子器械上头。
“瞧瞧这个能不能帮你猜对。”凯瑟琳说着,插上电源。设备上的数码显示屏亮了,当她精心校准某些控制键时,液晶数字不停地跳动着。
调试完毕,屏幕上的数字显示为:
0。000 000 000 0 kg
“电子秤?”彼得越发困惑了。
“不只是普通的秤。”凯瑟琳从旁边的柜子上抽出一张小纸片,轻轻搁在密闭舱的顶部。显示屏上的数字又跳动起来,在新数值确定后显示为:0。000 819 432 5 kg
“高精度微量天平,”她说,“可以精确到百万分之一公克。”
彼得依然没看懂。“你造了一台精准秤……为了秤一个人?”
“回答正确。”她抬起设备顶端的透明盖。“如果我把一个人放进舱内关上盖子,那个人就处于完全密闭的环境。没东西出来,也没东西进入。没有气体,没有液体,没有尘屑。也没东西能流失——不管是这个人的呼气,还是蒸发的汗液和体液,什么都不会。”
彼得的手插入浓密的银发,凯瑟琳知道,这是他紧张时特有的小动作。
“唔……显然,那个人很快就会死在里面。”
她点点头。“六分钟左右,取决于呼吸频率。”
他转身看她。“我不明白。”
她笑了。“你会明白的。”
离开设备,凯瑟琳把彼得领进“立方体”的控制室,让他在等离子视屏墙前坐下。她开始在键盘上输入指令,进入存储在全息光盘上的一组视频资料。等离子屏幕启动后,出现在他们眼前的仿佛是家庭录影带。
摄影机掠过一间简朴的卧室,床摊着没铺,床头有药瓶、呼吸机和心率监视器。镜头在游移,彼得一头雾水,直到屏幕最终显示出凯瑟琳的精准秤装置,摆放在卧室的正中央。
彼得的眼睛瞪大了。“这是……?”
密闭舱的透明盖子是敞开的,一个十分苍老的老人戴着氧气面罩躺在里面。
他同样年迈的太太和一位济贫院护工站在舱旁。老人呼吸艰难,双眼紧闭。
“密闭舱里的这个老人是我在耶鲁大学的科学导师,”凯瑟琳说,“我们多年来一直有联系。他病得很重。他总是说。希望日后能把遗体捐献给科学研究,所以,当我把这项实验的来龙去脉跟他解释之后,他立刻想要参与进来。”
彼得惊得说不出话来,只是瞪着展现在眼前的屏幕。
现在,护工转向老人的太太。“时候到了。他准备好了。”
老太太抹了抹泪眼,坚决而镇定地点点头。“好。”
护工把手伸进密闭舱,缓慢而轻柔地摘下了老人的氧气罩。老人微微动了动,但双眼始终是闭着的。接着,护工把呼吸机和别的器械都推到另一边,把老人留在房间中央完全独立的密闭舱里。
垂死老人的太太现在走过去了,俯下身,温柔地亲吻丈夫的前额。老人没有睁开眼睛,但嘴唇动了动,那么微小的动作,却显出了微笑,虚弱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