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董局中局3:掠宝清单-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可把我给吓坏了,幸亏盗的不是惠陵。这要是同治爷的墓被开,我爹还不剥了我的皮!”毓彭口无遮拦地拍着胸膛。
“那人什么口音?”许一城问。
“像是关外的,跟奉军口音差不多。”
“还有什么特征?”
“隔着玻璃呢,又是背光,哪看得清楚。再说了,就算看清楚,那也是副死人骨头,活人我一个都没瞅见。”
许一城问:“你就没想过冲出去?”
毓彭支支吾吾说喝醉了腿软站不起来。毓方恨铁不成钢,说堂堂护陵大臣,居然让一把死人骨头吓得缩在屋子一宿不敢动,实在太丢人了,又把他训斥了一番。
许一城“哦”了一声,没再询问,继续赶路,一路上都在沉思。整个东陵陵区广大,又是步行。一行人足足走了半个多小时,才走到位于双山峪的惠陵。天气太热,大家累得满头大汗。只有阿和轩大概是走惯了,丝毫不喘。
惠陵在整个东陵的最东边,同治皇帝生前未选择陵址,驾崩以后两宫皇太后才选定在了双山峪,不过那时候清廷已经财政恶化,无法大兴土木,连神道和石像生都没有,仓促建成,比其他诸陵都寒碜。
被盗墓的淑慎皇贵妃是同治的妃子,自然陪葬惠陵附近。妃园在东,惠陵在西,隔一条马槽沟相望。相比起其他陵寝来,惠陵群孤悬整个陵区的东边,盗墓贼选择这一座,也是花过一番心思的。
毓彭先引着众人去了惠陵圈营房,亲自打了桶井水给大家解渴。海兰珠不知从哪儿弄来几个小白瓷杯子,大家各自舀了一杯。这里山清水秀,这井水品质极佳,清冽冰凉极解暑气,不比玉泉山的差。许一城喝完水,在营房左右转了几圈,毓彭还把那扇被砸碎的窗玻璃指给他看。许一城问那具干尸去哪了,毓彭说反正是无主的饿殍,扔山沟里去了。
“够意思了,能扔到皇陵附近,算他修来的福气。”毓彭嘟囔道。
许一城站在营房门口,抱臂观瞧。这个位置可以俯瞰整个惠陵,方城明楼清晰可见。他突然眉头微皱,回头问道:“这营房瞧着,可有点特别,可又说不上哪里特别。”毓彭笑道:“您看出来啦?这营房是护陵用的,所以和一般南北朝向的房子不一样,门是开在西边的,正对惠陵,我们都叫望陵房。”
许一城大为感叹:“这些细节,不亲自来看一眼,是根本不知道的啊。”他照例拿出图板,勾画了一阵。富老公斜眼看去,低声哼道:“谁知道他不是为了日后盗墓方便。”海兰珠搀起他的胳膊,笑着劝解道:“您想多了,素描是洋人学画画儿练手用的,指着靠这个盗墓,还不如拿相机拍呢。”姑娘声音清脆,煞是好听,富老公不再言语。
大家歇了一气,然后离开营房,前往惠陵妃园。
妃园本来也有值守,如今也荒废了,燎炉和铜鹤早已被盗,享殿香火已绝,连仪树都被附近百姓盗伐一空,飞鸟无处可落,整个陵园静悄悄一片死寂,只余一片惨绿色的琉璃瓦顶。进了寝门,正对着的,就是淑慎皇贵妃的宝顶,四周用朱红色的墙垣围住——所谓的宝顶,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一个大坟包,上植树木,周围以砖墙围住,放置棺椁的地宫墓室就在宝顶下方。
这座陵寝最醒目的部分,是宝顶下方那一条巨大漆黑的豁口。豁口边缘发黑,一看便知是被蛮力炸开。盗掘案发后,宗室派人收拾过这里,遗体也重新入殓,可修补这个豁口需要的工程量太大,如今还未完工,只搭了几个竹制脚手架在上面。从寝门向里头望去,宝顶状如人头,豁口为嘴,两侧封树长枝如爪,真有点像是一个旗头女子在幽冥中张口惨叫,伸出骨手要爬出地面,格外扭曲诡异。
尽管烈日当头,众人看到这个豁口,周身都是一寒。看来王老板太太所见的鬼影,倒也未必是虚妄之言。
富老公一踏进妃园就神情激动,此时看到这等惨状,忍不住又放声大哭。海兰珠过去,轻轻扶住富老公。阿和轩的刀柄握得更紧了,面露自责之色。
不过这些宗室的心思,许一城一点也不关心。他背着手,围着这座陵寝来回转了几圈,或俯身去捏弄碎石,或登高眺望。许一城观察了一阵,突然“咦”了一声,停住了脚步。毓方问他怎么了,许一城说这里的布局,有点古怪。
毓方咳了一声,让毓彭给解释。毓彭一遇到自己拿手的话题,精神百倍,问您觉得哪里古怪?许一城抬手一指:“咱们一进来,迎面正对着是一座宝顶,后面还有三座排成一条线。这前一后三的布局是怎么回事?这里葬的都是妃子,又不是皇后,难道不该左右相称么?”
毓彭笑了:“这您就有所不知了,同治爷一共有一位皇后和四位皇贵妃,这园子就是为他们四位修的。大清那会儿只葬进了一位淑慎皇贵妃富察氏,七年前恭肃皇贵妃才入葬此处,其他两位至今都还健在呢。老佛爷一直最怜爱富察氏,看她与别人格外不同。她去世以后,老佛爷下了道懿旨,把格局改了一下,富察氏在最前,其他三位在后头,以凸显宠爱。”他顿了一顿,指着那个豁口道,“您进去看就知道了,只有淑慎皇贵妃用的是石券拱门,其他几位都用的是砖券——总之处处都格外关照。”
“支那风土考察团来过这里没有?”许一城忽然问。毓彭回答说没有,这里太偏,他们参观的是西边的裕陵和定陵,而且没靠近陵园,只远远望了几眼,拍了几张照。
听完毓彭的介绍,许一城走到那大豁口里,信步迈进,顿时凉气扑面。他往里走了几步,就走不动了。里面其实很狭窄,重新入殓后这里已经被打扫干净了,地宫通道用砖重新砌妥,进不去。整个空间除了阴森一点以外,并无异状。
许一城看了一阵,从那个豁口重新往外钻,身子刚出来一半,突然耳边听到一声轻微的“喀拉”声,心中立刻涌起一阵警惕。他还未顾上左右观察,海兰珠在外头突然惊呼:“小心!”许一城一抬头,眼见头顶的竹制脚手架不知为何猛地坍塌下来,几十根尖锐毛竹朝他身上扎来。
阿和轩眼中精光暴射,“唰”地拔出佩刀掷出去,霎时钉在许一城头顶的土壁之上。刀身挡住了冲在最前面的几根尖竹,许一城得了一点点缓冲时间,身子往回急忙一缩。随即那些竹枪噼里啪啦地掉落下来,有十几根直直扎在了许一城刚才站立之处。倘若晚上半秒,只怕许一城已经被万箭穿心了。
这一通砸搞得整个宝顶前尘土弥漫,毓方和毓彭赶紧冲过去,拔开尖竹,把灰头土脸的许一城拽了出来。毓方问他有没有受伤,许一城掏出大白手帕擦了擦脸,说还好,只是手背蹭破了一点皮。毓彭在旁边愤愤地看着宝顶尖念叨:“您老人家有气朝贼人撒啊,冲自己人来算什么?”毓方瞪他一眼,训斥道:“你督工不力,还想找借口?”
海兰珠身上带着擦伤药,她走过来大大方方拿起许一城的手掌,涂上药膏。许一城冲她多谢救命之恩。海兰珠道:“先生言重了,这点药膏算什么救命之恩。”许一城道:“刚才若没姑娘那一声喊,恐怕我已经死了。”海兰珠抿嘴一笑,涂妥了药,把他的手背拿到唇边,轻轻吹了几口气,这才淡然笑道:“您是帮我们宗室做事的,我不去救您,难道还要害您不成?”她笑得明艳,许一城却听得眉头一动。
毓方问他有什么收获没有。许一城望着金顶,叹息说事隔太久,已没什么线索可寻,看来还是得从铜磬来源入手去查才行。此地事情已了,还是早日返京吧。
“好,回城以后我做东置一桌酒席,为许先生压惊。”毓方抚掌笑道。宗室的人对望一眼,看来许一城被这一场意外折了锐气,没心思再多待了,不知为何都松了一口气。这个家伙自从进了皇陵以来,既不敬畏也不刻意蔑视,而是带着一种好奇的闪亮眼光,仿佛整个东陵只是一个有趣的研究对象。这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从未见过的心态,令他们心中莫名不安。
众人转身离开妃园,许一城走在了队伍的最后头。他迈出园门的一刹那,突然转回头去,多看了一眼那状如鬼妃嘶吼的豁口,露出一丝奇妙的笑意。
位于户部街的京师警察厅最近比较清闲,虽然各个单位还在照常运转,但所有人都有一搭无一搭,倘若有人来报案,往往连笔录都不做,随口就打发走了。大家跟抽走了主心骨一样,魂不守舍,三五成群低声谈论着时事。
吴郁文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拿着新出的《世界日报》,一杯清茶热气散尽,他也没喝上一口。报纸上在副版有一条新闻,说京师警察厅侦缉处吴处长会同京商义卖古玩,所得善款用于各处济良所、养济院、留养局和务本社善堂等处,呼吁各界体恤战乱孤苦,足彰慈善仁德云云。可吴郁文更关心的,是下面一条不起眼的小豆腐块:“京奉铁路局三名比利时籍工程师前往山海关检修线路,日方以管辖权不同提出抗议,国府未发表评论。”
他心里明白,这是要给张作霖离京打前站了。这几天时局更加飘摇,本来警察厅每日都要呈报《治安咨文》给上级,这是顶顶要紧的事,如今也没人催了。总统府那边什么都不管,估计都在忙着打包装行李呢。现在的警察厅,全依靠惯性在运作,不知何时就会突然“啪”地停掉,散成一地的沙子。到了那时候,京城会乱成什么样,就没人能预料了。
这时有手下来报,说一位许先生求见。吴郁文一听,赶紧吩咐请进来,然后叠起报纸,正襟危坐。许一城西装革履迈步进来,一脸淡笑。
吴郁文当日放过五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许一城在南边有人,可以做北伐军的介绍人。所以两边一落座,他就急不可待地问南边的事如何了。许一城从怀里掏出一张名片,轻轻搁在办公桌上,吴郁文拿起来一看,眉头一皱,这名片上的名字陌生得很,姓戴名笠字雨农,头衔也不是很大,不过是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上尉联络参谋。
“一城老弟,这是怎么回事?”吴郁文阴森森地问道。他好歹是处长,跟一个上尉联系也太跌身价了。
许一城跷着二郎腿,悠然用指头晃了晃:“您再仔细看看。”
吴郁文也是老于宦海,他再去看,果然看出端倪。这个上尉联络参谋虽小,可却是总司令部出来的。经常随侍蒋中正身边的,必是亲信。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可比认识什么师长旅长更方便。
许一城道:“年初蒋公下令,成立了一个联络组,专事对北方诸省联络,就是我这位朋友管着。你与他联系,恰到好处。”吴郁文听了心中有些惊讶,原来这机构才新立不久。许一城看穿了他的顾虑,又说道:“正是新机构,才好办大事。他急于立功,您急于投效,这价钱就好谈了。”他用指头点了点片子,“不是我夸口,这位戴雨农将来可会成大气候,不趁他未起之时熟络,等到成龙成虎之时,再攀附就晚了。”
吴郁文立刻把阴脸给散了,眉开眼笑,把片子收好。两人又客套了几句,许一城不经意地一抬眼:“一城此来,其实还有另外一件事求吴处长帮忙。”吴郁文知道这是要提条件了,一拍胸脯:“只要兄弟我能做到,一定义不容辞。”许一城说那天拍卖物中有一件铜磬,不知吴处长可还有印象从何处得来?
吴郁文一愣,随即笑道:“王老板家又闹鬼了?”他身为侦缉处长,京城耳目众多,这点事情瞒不过他。
许一城不能说出东陵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