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巫觋-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抽上来,又在观里各处按上了水管,这样一来用水就非常的方便了。

 
 第150章  下山寻医 '本章字数:2064 最新更新时间:20140421 14:35:05。0'


姚老道尽管百岁高龄,手脚却还利索,和我们一同剔着刺五加的皮。正在忙碌的时候,哑巴道士送来饭菜,咿咿呀呀的招呼我们吃。忙了一大早上,的确感觉有些饿了,我和小猴子都一连吃了三碗白米饭。姚老道只吃了大半碗饭,上了年龄的人,或许都吃的很少。等哑巴道士收拾走碗筷后,我们又开始动起工来,这老道士不停的夸我做事情仔细,又说往常的常宝和常同,总是毛手毛脚让人不省心。

等我们把这些五加的皮和木质全部分开后,我便用一把切刀把这些树皮全部切成一寸长短,然后铺到院子的青石板上晾晒。忙到响午的时候,我们终于把老道士交代的事情忙完,我们洗了洗乌黑的双手,然后和小猴子一同来到前面。罗道士和常同、常宝在几个殿里转悠,这几天时不时的会有些香客上来烧香,他们要负责接待。

好久没有这样舒展过身子,我觉得很累,全身发软。回到房间后便洗了一把脸,倒在床上开始睡起午觉来。一直睡到下午小猴子过来喊我吃晚饭,晚上的饭菜很合口味,哑巴道长早上在后面山里拣了些新鲜的菌子,加了一些青椒炒了,非常鲜美。饭桌上,并不见无尘道长的身影,我问旁边的罗道士,他说主持刚才到后山去了,大祭酒有事情找他商量。吃了饭我便过去帮姚老道收药材,今天的日照很强烈,半天的时间,这些五加皮就被晒去了五成的水分,等明天再晒上一个日头,就可以存放起来了。

收拾完药材,我和姚老道正在院子里闲聊,无尘道长和罗常月走了进来。“你看看石九这孩子,怪不得大师傅对他疼爱有加,人懂事又勤快,做些事来一点都不马虎。”无尘道长笑着说道。他这么一表扬,弄得我不好意思起来,连忙进屋里端来两把椅子给他们。

“大祭酒安排好啦,好久下山去呢?”姚老道问道。

“都安排好了,大祭酒昨天也把我们这边的想法禀报了大师君,大师君说大师傅这个建议很好,希望我们好好的安排一下,务必要做好此事。这边时间紧迫,刚才大祭酒和我商量后决定明天一早我们就下山去,赶水路去茶河镇。”无尘道长回答道。

姚老道听后点了点头,然后又问:“你们哪些人去呢?人可不能去的太多,免得打扰到她老人家了。”

“这个请大师傅放心,我和大祭酒已经商量好了,一共就三人去,我和大祭酒着便衣出门,想到这事情与石九这孩子有关联,所以决定也带上他去。原本常月也想去的,但大祭酒说人去多了一来怕影响到祖太的清修,二来这前山也需要人打点,所以他就不去了。”无尘道长微笑着说道。我听了这话,有些惊喜。惊的是听说要去见这样的人物,难免有些紧张,喜的是这个机会很难得,能一睹她老人家的尊容是再好也不过的了。

“这样最好,人不要去的太多,呵呵……免得乞姑又要发脾气了。你们要记住,过去后不管乞姑说什么,都要听着。她这人只是嫌麻烦,不喜欢别人打搅,心肠倒不坏。快去快回,山上你们放心,有常月呢,还有我!”老道士告戒我们说道。

“好,一切都听大师傅的吩咐。”无尘道长回答道。

“我是老了,不中用了!要不然我都想下去走动走动,二十年啦,二十年没有见祖太了!我这里有些茯苓和菖蒲,明个下山的时候,一同给祖太捎去……”姚老道又开始自顾着罗嗦起来。

从云集山房回来,无尘道长又吩咐了我一些事情,不过是说了些下山要注意的事项。又让我不要把这次下山的事情告诉别人,甚至包括三叔和我的家人也不能透露。我知道他的意思,他是担心那隐居老人的身世被暴露出来后,生活受到打扰。最后他又特别的吩咐我见到祖太以后,千万不要在她面前说什么“狐狸”、“狐假虎威”、“老奸巨滑”之类的话,见我面带疑惑,无尘道长微笑着说:“祖太有一个绰号,叫着‘聋山老狐’。玄门中人都清楚,也不知道是谁取的,反正你不要说这几个词就可以了。”

因为明天要出远门,晚上我睡得很早,躺在床上后却无法进入梦乡,不断的想着很多的事情。客堂的电视声音开得很大,不时的传来常宝他们的笑声。在这个隔绝人烟的山林里,我们不要忘记,这些苦修的方士也是凡人。至少在没有成仙之前,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七情六欲。而这个山野里,唯一能传递外界信息的,就只有这台电视了。

或许因为有事情记挂的缘故,早上还不到五点我就醒了,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没有睡意。山林的野鸟咕咕的叫着,远处的山头,偶尔还会传来几声猫头鹰的叫唤。我突然觉得很孤独,有些伤感,想到自己现在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什么也没有!“孤独地生活在世间,我发现自己如此渺小,能得到真正幸福的,到底有几人?尚未得到就已死去的,又到底有几人?”这是古希腊著名的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的句子,黑暗中的**,近乎绝望的呼唤!它如同一把冰刀,猛的扎进了我们的胸腔。

一起床,才发现全身有些酸痛,特别是两个胳膊,我知道这是昨天劳动后的结果。无尘道长今天的装束,让我吃惊后有些发笑。上身是藏青色中山服,下面是一条相应颜色的裤子,一双灰色的硬底布鞋。出门的时候,还不忘了到里屋去找一顶毡帽出来戴在头上,刚好把盘在头顶的头发给遮挡住了。他这个打扮,连一旁的罗道士都有些忍俊不已,我见他这模样,如同眼下的退休老同志一般。

他这样做的意思我明白,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化装成普通人去见祖太,免得她的身份被别人察觉。我们都挎了个包,我背了我的小旅行包,里面放了点随身带的东西。

 
 第151章  鲁班桥 '本章字数:2180 最新更新时间:20140422 11:00:06。0'
无尘道长斜挎了一个黄色帆布包,这种款式的挎包,六七十年代最是流行。出门的时候,我们各自啃了一个苹果全当吃早饭。这些苹果,还是昨天山下的香客拿上来的。路过云集山房的时候,我们进去提出来了姚老道送给祖太的礼物,一些茯苓和菖蒲。

顺着那条小路,我们又走了二十来分钟便到了后山上清宫。刚进后院,就碰到了一个提水的中年道姑,这个人我是见过的,就是负责后山伙食的那个道姑。她对我们说刚才常宁还在后院看我们来没有,说让我们来后就直接到中殿去。于是我们直接往前面走去,一到中殿,果然见到大祭酒在给常宁说着事情。她见我们来了,便点了点头,让我们先等一会,说她进去换件衣服就出来。

这个时节的山顶,总是飘荡着一些云雾在观内,整个上清宫烟雾缭绕,烟云缥缈,有如仙界一般。我们正在欣赏这美景的时候,后面响起了脚步声,回头一看,我和无尘道长都有些吃惊。大祭酒换去了道袍,一身世俗人家的装扮。长长的头发挽在后面做成了一个螺髻,一套乳白色的休闲衣裤看上去非常的淡雅。尽管脸色有些清癯苍白未施粉黛,无形中却透露出一种高贵典雅的气质。倘若不知道这人的身份,外面的人一定会以为她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或者是上层人士的家眷。她挎了一个白色的皮包,和她的这身打扮很搭配。

后山下去的这条山路果真是崎岖难行,我以前还从来没有走过,弯弯拐拐的如同羊肠一样细窄。路面不但狭小,而且路边还长满了荆棘,捎不注意便挂到了脚背。怪不得后山的香客少,就凭这路,不是虔诚的人士,是决计不会上来走动的。我内心真是有些同情后山的这些道姑,这样的路,不知道她们一辈子要走好多次!大祭酒走在前面,无尘道长走在中间,我在最后面跟着,真是惭愧,他二人走这样的山路,竟然轻松自如,如履平地一样。我一个大小伙子,却在后面狼狈的跟着他们的步伐跌撞。一只斑鸠在前面的草丛里扑腾出来,飞到旁边的老松树上不停咕咕的叫,给它的伴侣们报着危险的信号。

上山容易下山难,这是山民行路的经验,上山考的是耐力,下山考的却是平衡力。不常走山路的人,下山坡的时候,腿杆老是在晃动,脚下总不平稳,一不留神就要摔倒。大祭酒和无尘道长都难得言语几句,所以都是在忙着赶路,并没有交谈什么。走了大概一个多小时,我们终于走到了山腰的水渠边上。走到这里,我就知道离山脚已经不远了。

这条渠道,是政府专门修来灌溉山下庄稼的,过了水渠,路面果然好走多了。两边全是庄稼,包谷高粱这些农作物正在茁壮成长,地边的桑叶比手掌还要大,绿油油的分布在地坎上。再往下面走一段路便能见到一些农田,秧苗的叶子也开始由嫩黄变成深绿,一些青蛙聚集在秧田里呱呱的叫着,见到我们走近,扑通的钻到浮萍底下去了。

又走了二十来分钟,终于到了山脚,一个农民带着白口罩,背着喷雾器在田间杀着农药。蚂蚱漫天的飞,疯了似的逃着命,一只大的虫子荒不择路,猛的一抬腿,竟然蹦到了无尘道长的脖子上!这个出家人先是一惊,然后的一把抓住它,毫不手软摔打在地上。

那伏龙山下的老渡口,卵石云集,巴河水碧波荡漾,白花花的浪花东逝而去。渡口上游两百米处是有名的“鲁班桥”,所谓的“鲁班桥”,也不知道是何时留下来的古桥遗址。桥为残桥,全部淹在水下,这个季节是看不到的。每年冬季枯水季节的时候,站在渡口上面的老黄角树下,便能隐约的看到桥面,它如同一条石板路通往对面,通到一大半的时候就没有了,所以这桥又被称之为“影桥”。整条桥长约一百来米,桥面宽五米左右,没有栏杆。我知道关于鲁班桥,是有一个传说的,这个故事在本地,可以说是妇孺皆知。

传说远古的时候两个法术高超的匠人鲁班和他的徒弟赵巧,他们奉了诸侯王之命,要以一晚上的时间,分别到这里和上游十来里处的滴河乡修建“鲁班桥”和“万年仓”。由鲁班负责修桥,赵巧负责修仓库。这师徒二人面和心不和,赵巧为了在诸侯王面前邀功,于是和鲁班打赌,看谁先完成工程,他二人约定以五更鸡叫为定,到时候完不成工的就自动投降认输。

打完赌后,师徒二人便做起法来,开始修建石桥和仓库,由于鲁班手艺更为高超,法术也是高于赵巧一筹。到了三更的时候,赵巧见自己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完成,于是偷偷的跑去见鲁班那边的情况,发现鲁班已经修了大半。这赵巧眼见自己赢不了鲁班,于是脑瓜子一转,在巴河对面的跑马山梁上学起了鸡叫,经他这一叫,周边山下的鸡以为天亮了,也跟着齐声打鸣。

鲁班一听,不知道是徒弟搞的鬼,非常的懊恼,便扔下半截桥认输走了。这赵巧见自己骗走了鲁班,转身回去接着开始修建仓库。等到真正五更的时候,鲁班才知道自己上当了。但此时赵巧已经修完“万年仓”,到上头领赏去了。故事的真实虽然没法考证,但这座半截的石桥却是真实的留下来了,它到底修建于何年何代,现在谁也说不清楚。甚至上游滴河乡附近的“万年仓”,河边的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