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陈云文选-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在粮价飞涨之下,公家即令按照市价统购,农民也囤粮不卖。为了度过灾区的粮荒季节,鼓励农民出卖粮食,故于七月十日公布命令(注「七月十日公布命令指一九四八年七月十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公布的东财第十三号命令。主要内容是,在解放区境内,一切粮食,不分品种与数量,加工未加工,不分省县区村,皆得自由流通。任何机关、部队、团体或个人,不得加以封锁或干涉。在铁路运输上,取消运输证制度。如有故意封锁或干涉,当事人可以向各级政府控告,各级政府即依侵犯人民财产论处。……第372页。」),在禁止私商囤积的同时,允许粮食自由流通。结果缺粮区粮价下跌或趋向平稳,余粮区上涨,全东北形成适当的市场价格,在此粮食青黄不接的最紧要关头,一个月来只涨了百分之四五十,反比四五两月粮价为平稳。

  (六)秋收及新公粮征收以前,估计物价仍将逐步上涨。其中,粮价我无法控制,煤、盐、布、金及公用事业价则必须主动跟上粮价。又因淡月货币回笼不够,开支不减,必被迫发行。我应力求物价平涨而非暴涨。

  (七)东北工业恢复的范围日益扩大,工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又因为各个国营企业(注「这里所说的国营企业,指解放区省(不含省)以上政府经营的企业。当国营企业和公营企业这两个名词并列使用时,公营企业指省和省以下地方政府经营的企业,而不是泛指各级政府经营的企业,为了避免名称使用上的混乱,一九五二年九月二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对“国营企业”等名称的用法,作了一个规定,即凡中央及大行政区各部门投资经营的企业(包括大行政区委托省、市代管的),称“国营企业”;凡省以下地方政府投资经营的企业,称“地方国营企业”;政府与私人资本合资,政府参加经营管理的企业,称“公私合营企业”。……第365、372页。」)之间,国营与各省、市、县公营企业之间,公营企业与私营企业之间,虽有各厂的生产计划及部分的加工和订货关系,但就全体说来,在工业中我们还缺乏计划性,这就使原料、机器、人员、产销等等,缺乏调剂和衔接,产生浪费和损失。因此,东北局决定,今年必须制订一九四九年工业生产计划,如果可能则进一步拟定一九四九年及一九五○年两年的生产计划,以便我们学习并走向计划生产。为此,首先必须规定国营企业的生产计划,其次必须规定各省、市、县公营企业的生产方向和计划。在这些国营、公营企业之外,又必须调查合营和私营工厂的情况,以便给以生产方向上的指导,在可能的条件下实行订货加工。

  (八)综观上述情况,说明东北财经工作到今天仍存在浓厚的盲目状态。其原因,一是财经工作的范围日益扩大,而且复杂,我们无经验;二是两年来我们集中力量于战争和土改,未深摸细摸财经问题。我们已觉悟到,在目前情况下,需要把财经工作放在不次于军事或仅次于军事的重要位置上。

  *注「这是陈云同志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

接收沈阳的经验(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接收沈阳的经验*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沈阳接收工作,准备时间非常仓促。东北局于十月二十七日决定军管会人选,抽四千新老干部,由陈云率领接收几个大城市。二十八日开动员大会,说明政策,规定纪律,从哈尔滨动身。只在路上开了几次会,十一月二日战斗结束(注「一九四八年九月十二日至十一月二日,东北人民解放军在辽宁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同国民党军进行了一次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即辽沈战役。十月十五日,攻克锦州,迫使长春的敌人一部起义,其余全部投降,十一月二日,再克沈阳、营口。至此,辽沈战役结束,东北全境解放。整个战役,共歼敌四十七万余人。……第374页。」),即进沈阳城。好在沈阳未经激烈战斗,军管会人员进去快,接收工作还算顺利,一般国民党未搬走的工厂机器,均保持得完整无损。现将接收工作的几个主要经验,简报如下。

  一、怎样才能接收得快而完整。军管会在出发前即确定了“各按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先接后分”的接收方法。一九四六年进哈尔滨时,因干部少,也曾采用过这种方法。分述如下。

  (一)各按系统。军管会除市委外,下辖经济、财政、后勤、铁道、政务等五个处,以及市政府、公安局、办公室、卫戍司令部等单位,进行接收。依现有经验来看,这次军管会本身接收机构尚缺外交、军事、社会、文化四个处。
(二)自上而下。入城后即布告通知原有机关主管人负责办理移交手续;如第一级负责人不在,即由第二或第三级办理。同时,从原有内线和下面群众中了解情况。

  (三)原封不动。旧职员均按原职上班,工厂企业等只派去军事代表,政权部门只撤换头子。对职员、工人一律发生活维持费十万元(注「这里是指一九四六年三月东北银行开始发行的东北币,即东北解放区的地方流通券。中国人民银行自一九五一年四月一日起,按东北币九元五角折合人民币一元的比价收兑。……第371、375页。」),等于四十斤粮,有些高级职员则不发。这只是临时过渡办法,主要目的在避免混乱和大的波动。接收步骤,第一步是资产档案,第二步才能整理人员。

  (四)先接后分。各部门只有接收权,无占有权、支配权,资产档案一律不准搬走。各部门不对原来上级负责,只对军管会负责。权力集中在军管会,无条件服从,待全部接收完毕后,再统一分配工厂、房子等。接收证件统一由军管会发,由专人负责审查盖章,无证件即不准接收。此外,在入城之前,应连续广播我之政策、办法(此条很重要)。要预备布告、信封、图章、通行证、警察袖章等,并预做招牌,以便在进城后几小时即能摆开办事。军管会机关应放在食宿交通方便之适当地点,充分利用电话与各方联络。

  事实证明,这些做法,既能防止乱,又能保证快(两天都接上了头)。如果不按系统,不分上下,乱接一通,必然损失很大,影响很坏。

  二、怎样才能迅速恢复秩序。要做到比较稳当而无大波动,有五个关键问题要解决。

  (一)首先要恢复电力供应。没有电,电灯不亮,电话不通,自来水没有,电车和火车也无法开动,变成一座死城,秩序就无法控制。沈阳靠外面送电,抚顺解放后即送电来,群众称道。但要把这项工作做好,有一先决条件,即必须有相当数量的技工。这次哈尔滨各系统共带来新的技术干部数百名,他们忠勇而熟练,一个晚上在万难的情况下,即开出疏散弹药的火车,使本地人员惊异,无“共产党土包子不懂技术”之感。
(二)要迅速解决金融物价问题。为避免外地商人来抢购,本地商人将物资收藏,以及物价先落速涨现象,先介绍了解放区近来各地的物价表,使商人有底,敢于开市。为吸引粮食入城,定价高于外地,二十六天来粮食源源不绝,物价无大波动,粮价大体尚超出我百货公司收买价,高粱米每斤三千元。对金圆券(注「金圆券……是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九日起国民党政府发行的一种纸币。当时规定,以一比三百万的比价限期收兑急剧贬值的法币。并且,限期收兑民间的金银和外币。至一九四九年五月,即不到十个月,金圆券发行总额由最初规定的二十亿元增加到六十八万亿元,增长约三万四千倍,结果币值猛跌,物价暴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以人民币一元兑换金圆券十万元的比价,将金圆券全部收回作废。……第376页。」)处理,则先观望了四天,当金圆券一元跌至我东北币一百五十元时,即挂牌以一比一百的比价,收兑一星期,使之自动向关里流出。敌九省券(注「敌九省券……指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起国民党政府中央银行在东北九省(参见本书注259)发行的流通券。一九四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停止发行。……第376页。」)以我一敌三千的比价,亦兑一星期。两者兼兑,共兑出东北币二亿元。沈阳解放一个星期,凡能开市的买卖,大体已开市,市面很稳定。
(三)敌警察必须收缴枪支,让其徒手服务。交通警察尽快站岗,消防队各守原位,户籍警察大部可留。其他刑事警察和武装警察队等带特务性者,二十天后集中受训,也不宜过早遣散。
(四)稳定人心,传布政策,主要靠报纸。城市的人有看报习惯,不可一日无报。对我宣传品,各阶层都是字字细读。除安民布告等预先准备好外,可先准备几期报纸稿件,一进城就立即出报。内容首先只能是刊登一些基本政策文件。各种布告和解放区一般新闻,不能一下子苛求内容生动,适合新区群众口味,但转载旧的文件,要有选择。一切布告,必须字斟句酌。要审阅大样,对广告都要过细审查。报社与对外报道委员会应各派一人,在头半个月经常住在军管会参加会议,密切联系。分期出报。排字校对,都用原人,我只派五六个干部,故第三日即出报。
(五)工资问题需要妥善解决。沈阳(连抚顺、本溪)有公教职工约十五万人,如不注意工资问题,则人心不定。因工资问题不能一下合理解决,我于入城后五天,首先普遍发生活维持费(兼有货币占领市场作用),十一月份发临时工薪。沈阳系围城,解放前粮食奇贵,故工资标准不能按解放前折粮数发。目前基本上根据国民党的底薪等级,工人、职员、技师从每月八十斤至四百斤,因比围城时提高很多,故一般已满意。高级技术人员距离应远一些。对国民党的欠薪,则置之不理。特殊情况者,可作必要的救济。

  此外,这次卫戌工作的缺点,在于卫戌机构本身不健全,没有建制部队入城,卫戍部队是临时指定的。最初几天,卫戍司令部命令不能普遍迅速下达,以致街上通行受阻,手中又无机动部队,不能应付各接收系统的紧急需要。依沈阳经验看,除一般卫戍部队外,卫戍司令部尚需有一个半团机动兵力,随时派出保护接收了的工厂、机关。卫戍部队应是单一建制,让有训练有纪律教育的部队担任。沈阳解放初期需三个师方能监管仓库、看管俘虏、担任警戒、扫雷,及派遣临时警卫等。

  三、迅速处理俘虏和疏散弹药。这两项工作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治安秩序。如沈阳这样后方基地性质的大城市,敌之后方机关系统众多,人员复杂,我历次放出归俘也不少,加以战败回城的散兵极多,我一进城首先就碰到散兵游勇收容处理问题。此次事先准备不够,这一工作延迟时间较久,对治安影响最大。散俘首先是收容好,有饭吃,有房住。次一步是如何往外分散处理。现在感到应先准备好几个解放团(注「解放团……是东北解放战争时期改造被我军俘虏的国民党军士兵的机构。不少被俘的国民党军士兵,经过政治教育之后,参加了人民解放军。……第378页。」)的架子,以便于收容。这次各区政府和卫戍司令部指定地点,花很大力气进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