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大龄剩女-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闺秀点头,看来狄仁杰的确是问出了一些东西。

“爹爹呢?”

琬碧说:“老爷中午出去赴宴去了,还没回来。”

“赴宴?”

琬碧说:“老爷是被狄大人的人请走的。”

“好吧,我爹回来了或者狄大人来了,你就来告诉我。昨夜没睡好,我头疼的厉害,想再歪一会儿。”

古闺秀其实并不是头疼,她只是有点紧张,看样子她的身世晚上就要真相大白了。

她一个穿越之人,生身父母是谁对她来说一点也不重要,她很满意现在的生活状态,她一点也不想发生巨变。她跟古爹爹在一起生活富足,而且有足够的自由和自主权,但……若她真是大户人家的女儿,她的人生可就不是她说得算的了,莫说嫁人,只怕她的言行举止都要被条条框框限制起来!

这可真是个头疼的问题。

还是不要认亲,就当个平凡人家的女儿比较好!

如此想着,她的信念更坚定了。

夜幕四合时,古爹爹终于回来了,跟他一起的除了狄仁杰,还有两个男人,其中一个是长相威严的中年人,另一个则是个和尚!

古闺秀看着那个和尚,觉得有些眼熟,略一细想,这不就是两天前在家门口遇见的大和尚吗?

见她一脸错愕,大和尚面露愧色的念了声佛号,低下了头。

古爹爹叹了口气,叫上古闺秀一起,请几人到客厅坐下。

“闺秀,你还记得爹爹前几天跟你说的话吗?爹爹现在就告诉你,关于你的身世……”

四个男人都盯着古闺秀看,仿佛怕她经受不住冲击倒下一般。

古闺秀却镇定的说:“爹,其实我不关心我的身世,我只知道是你一个人把我带大,你永远是我爹爹。但是事情既然已经浮出水面,你们总要让我知晓,你说就是了,我听着。”

古爹爹欣慰又激动,说:“你喊了我二十年的爹爹,你不知道我有多开心,但是我不是你父亲,你的生父是这位,空忏大师。”

古闺秀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大和尚,强行忍住才没有惊讶的叫出声……她分析了好几天,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父亲是个和尚!

这可真是劲爆啊。

大和尚看着古闺秀,目光闪动,似是想说什么,可什么也说不出,像是无言以对。

古爹爹又说:“而你母亲,是太宗之三女,汝南公主。”

真是一波惊吓不够,又来一波补刀,古闺秀彻底无语了。

公主跟和尚,这哪跟哪儿呀?

正文 第四十九章 主隆恩(17)

“你生父在出家之前,是卫国公府的三少爷,与你母亲门当户对、情投意合,只待向皇上请旨就可成婚。怎料贞观四年突厥降唐,先皇为安抚有功的突厥小可汗苏尼失,要将你母亲下嫁给她。你母亲自然不从,带了两名护卫偷偷逃出宫,奔向西北军中向你父亲求助。但你父亲却说圣旨难违,要将你母亲送回宫。你母亲伤心欲绝,半路上带了护卫又逃走了。我就是当时的护卫之一,另一个是你杨大叔……”

古闺秀惊讶的看着古爹爹,没想到他只是母亲的护卫,而杨威的父亲也是,难怪杨家父子一直这么尽心的保护自己。

古爹爹仿佛陷在回忆里:“你父亲只怕怎么也没有料到,你母亲已经怀有身孕。她抗旨不愿嫁给突厥人,且私自逃宫,若是被捉回去,你定然是生不下来,我和你杨大叔也会被砍头。于是我们护着她隐姓埋名,四处逃跑。直到你六岁那年,宫里的人又找到她,我们慌忙逃走时,马车出了意外,幸而宫里的人不知道公主已生了女儿,只带了公主意外身亡的消息回宫复命,至此,没了宫里的搜寻,我们才在并州安定下来。”

原来是这样。

古闺秀低下头,心里不是滋味。她的母亲出身高贵,但又这么可怜,她喜欢的男子不能保护她,却害得她颠沛流离一辈子,到最后也不得善终。

这样的父亲,他们竟然还指望她相认吗?

她抬起头,看向空忏大师的目光充满鄙夷和责备:“所以呢?你们现在来找我干什么?”

空忏大师嘴唇微抖,手中的佛珠拨的飞快,却回答不了古闺秀的质问。

一直坐在旁边的男子替他开口说:“孩子,我是你的二伯。你父亲对当年的事很后悔,自你母亲逃走,他一直在找她,六年从不曾放弃,直到最后得到公主的死讯,他才心灰意冷遁入空门。我们李家亏欠你们母女太多,现在我们既然找到了你,自然是想给你好的生活,弥补你母亲的遗憾。”

若说古闺秀之前不愿认亲是因为对自身处境的考虑,那么现在,是她替生母的不甘,她一腔怨恨的说道:“你们当初若不是四处寻找我娘,死都不肯松手,她又怎么会出意外?你们现在想要在我身上弥补?那真是想多了,我不会接受你们的好,也不会原谅你们,你们走吧,我现在过的很好,不需要你们。”

见古闺秀发怒,空忏大师进屋这么久,这才说了第一句话:“当年的种种,全是我一个人的错。贫僧在汝南公主去世时,只觉得尘世间已无任何意义,唯有在佛祖面前忏悔一生,才能弥补我对她造成的伤害。我实在不知她为我诞下一女,不然我绝不会让你在外受苦。现在古护卫将你送回,你就是我余生唯一的意义,我已向方丈说明,我很快就会还俗,我会用我的一切来补偿你。”

古闺秀刷的站起来说:“不需要,我不需要你们!我只有一个爹爹,他养我、哄我、疼我,而不是你这个害死我娘的人。”

古爹爹见她激动,上前劝道:“闺秀,不要这么对你父亲说话,他纵使有错,但毕竟是你的生父,而且这么多年,他对你母亲的心意没有改变,是我和你母亲误以为宫中的人要捉拿我们,不知道是你父亲在找她,不然也不至于此……”

听古爹爹说这些,古闺秀瞪圆了眼睛,咬了咬嘴唇,什么也没说就转身离去了。

大概是早就料到古闺秀会生气,所以李家的人对她的抗拒不觉得意外,他们中午就已谈好,等告诉她真相后,就让古爹爹慢慢劝导闺秀,他们相信血浓于水,迟早有一天会相认的。

古爹爹叹了口气,对一直沉默的狄仁杰说:“你去看看闺秀吧,她听你的劝。”

“是。”

狄仁杰走出客厅,心情也很复杂。对于这样猛然揭开的秘密,他尚需要一段时间去消化,何况是闺秀?他真不知道该怎么劝她。

茫然的来到古闺秀的屋外,他还没想好说词,但见古闺秀已让琬碧端来饭菜,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你还没吃晚饭吗?”狄仁杰走进去问道。

古闺秀嘴巴里塞了满嘴的饭,说:“我一天都没吃,饿死我了!”

“嗯,那你快吃点东西,不管发生什么事,饭是要吃的。”

古闺秀点头,都没有空跟他说话。

狄仁杰见她一碗饭很快见底,把想了半天的说辞慢慢讲出:“若你母亲还在世,看到你父亲这么后悔,一定会原谅他的。就算是心中有怨念,但是为了你着想,也应该会不计前嫌,毕竟,你是他的骨肉。”

古闺秀把碗递给琬碧:“添饭!”

狄仁杰见她不搭腔,知道自己没找到切入点,于是换了角度去说:“若我是你,心中也会生气,你现在不想理他们就暂且把事情放一放,不要去想它,这种事,任谁也不好接受。”

古闺秀依旧不说话,待吃完第二碗饭,又问琬碧要第三碗。

狄仁杰瞪大了眼睛看她塞下第三碗,等她要第四碗时,终于忍不住阻拦下来:“吃这么多会撑坏的!”

“我饿!”古闺秀嚷到。

狄仁杰不让琬碧添饭,皱眉说:“你生气了就这样折腾自己?再吃就要吐出来了。”

话音刚落,古闺秀就跑到门外,把刚刚吃的三大碗全给吐了出来。

“你!你看看你,这是何苦?”狄仁杰气的不行,让琬碧去煮些清粥,亲自倒水给古闺秀漱口。

“才知道你有这样的怪癖,生气了就暴饮暴食?”

古闺秀这么折腾了一番,随着刚刚的呕吐,好像把郁闷的气息也吐了出来,她这才苦着脸说:“我很伤心、很生气!我伤心是因为我娘太惨了,竟爱上了一个不值得托付终身的人,把自己一生都给赔了进去。而我生气是因为我爹爹跟着他们一起说我,我看他是打定主意不想要我这个女儿,一定觉得我是拖油瓶了!”

她心里带着怨念,回想到古爹爹这么多年的照顾,便觉得他的有些纵容和爱护不是因为爱她,而因为她是公主的女儿,所以要依着她。当父女之情变成主仆的忍让,她就觉得特别特别失望,好像失去了唯一的一个亲人一样。

狄仁杰见她是因为这个怄气,立即劝道:“古老爷这么做肯定是为你好,李家是名门望族,你祖父是卫国公,祖伯父是永康公,祖叔父是丹阳郡公,加之你母亲是汝南公主,这样的身份,这一生再也无忧。”

古闺秀这时候却像闹脾气的小孩,撅嘴说:“我不稀罕那些。他们有的我不需要,我想要的他们给不了。”

狄仁杰想问她想要的是什么,但古闺秀已瞬间转开了话题问道:“你为我的事跟李家的人纠缠了一天,皇上让你查的案子怎么样了?”

说起这个,狄仁杰也是记挂了一天:“已经可以确定昨天搜缴的货物就是左藏丢失的那些贡品,农庄里的相关人员已抓获,至于究竟是谁偷了国库,我和魏大人心中已有数,明天会进宫面圣,让皇上决定接下来该怎么办。”

他说的晦涩,但古闺秀心中明白,这八成是吴王幕后指使人做的。

这案子若再查下去,那可不得了,皇上刚刚登基,就算是想问吴王的罪,只怕也不容易,多半是借着此事敲打吴王一番便作罢的。

而且就古闺秀所知,吴王李恪还有几年可活,没这么快就倒台。

于是她对狄仁杰说:“此案牵扯的深了,若皇上说查到这里为止,你就别一根筋往下查了,多半会吃力不讨好的。”

狄仁杰惊讶她还有这样审时度势的眼光,笑着说:“好,我记住你的提醒了。我也想早点把这个案子结了,安安心心的回家过个年。”

正文 第五十章 主隆恩(18)

隔日,狄仁杰进宫面圣,他将查案的经过、证人、证物尽数上奏。

之前狄仁杰要魏柯派人跟踪刘侩,查出刘侩联系的人都与吴王有些间接的关系,有的是经营着吴王的产业,有的是跟吴王身边的人有关系,不管是哪一种,每年都会向吴王府上缴大量的银子。而在农庄抓住的卫老,更是吴王府的外府管事之一。

特别是这次在农庄地窖里收缴的货物与左藏丢失的物品名单相当大程度的吻合,更直接的说明了问题。

皇上面色沉重的看完之后半晌不语,直到最后说了句:“朕知道了,此事暂且按下不发,你就当做没发生过吧。”

狄仁杰和魏柯自然领命,守口如瓶。

正要告退,皇上突然说:“狄仁杰,你办事深得朕心,大理寺有个主簿的空缺,你年后就调进京替朕做事吧。”

从八品的并州法曹,升迁至七品的大理寺主簿,虽然升迁很小,但是从地方调到京都,特别是他还这么年轻就被皇上钦点,这是皇上在嘉奖拉拢他,他当即谢恩领命。

不过他心中难免忐忑,自己不过是遵从旨意查明真相,到最后也未能为皇上分忧,这份圣恩他觉得受之有愧。

所以当他和魏柯从两仪殿退出时,他神色依然有些郁郁。

魏柯见他不喜且忧,问道:“狄大人为何面有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