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云台-第2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少凉州那边却是没有曹军的兵士,而且在他们游荡过的雍州境内,一时之间却也没有什么敢再向他们竖旗的地方,所到之处,却也都是望风而降,接下来却是需要他们转变目光南下的时候了。
至于他们的目光所在,却是陈仓

第三卷 第一百零七章 雍凉风云(五十)


陈仓,古称西虢,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周文王母弟虢仲在此封地西虢,秦武公设虢县,秦孝公设陈仓县,由此至今却也有过了五百年的历史了。不过作为一个边缘小县,陈仓能够出名的机会却也只有一次,那便是淮阴侯借此为当年困守汉中的汉王,凭着一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让高祖得以再次兵临三秦,并继而能够得了汉家两百多年的辉煌。
而今这大汉的末世似乎正在上演,不过此时的陈仓或许正在见证一个新的历史,而不是像它原本该经历的那些历史,让那些历史中为了大汉最后的荣光而努力的千古智者只能在它的面前而长叹息。
从汉兴到陈仓却也不过两百多里的路程,相对应全是骑兵的马岱所部却也不算什么。
不过当他们赶到陈仓城下的时候,却多少有些失望。
本来马岱和庞德两人商议之后,定下了针对曹操大军粮道的破坏计划,虽然他们并没有清楚的打探到曹操大军粮草运输的路线,不过以他们之前在雍州这段时间以来的袭扰,定是会给曹军粮草的收集和运输不小的骚扰,而今要想进一步的和北原方向的荆州大军以及马超等人配合,自然需要他们做出更多的动作,像之前那样的破坏虽然也有些效果,毕竟多少有些随性而为的意思。
眼下既然要和荆州方面融为一体,至少要在那之前给荆州方面以大功相赠的恩遇才是。
从长安到北原,自然之间有很多的路线可以选择,不过陈仓城,却是这其中相当关键的一个点。
陈仓城便是后世被称为宝鸡的地方,虽然此时陈仓城确实一小县城所在,然而它所处的位置却是极为重要,过陈仓而下,却是渭水冲刷而成的八百里秦川,土地肥沃,而上却是陇西山地,而渭水却也濒靠着陈仓城。
不管曹操大军的粮草如何的汇集却是都要经过这里转运,才能西去。
兵行迅速,马岱全军骑兵,自是有仗着骑兵轻骠,以收趁敌不备,抢城之效,然而当他抵挡陈仓城时,却是看着四门紧闭的坚城一座。
倒是在陈仓城南门处,哨探得报,却是英雄所见略同,荆州兵魏延部如今却是兵出子午谷,和他们两下里都选择了陈仓城来攻曹军之所必救。
想魏延的秉性却是生平好弄险,爱出奇计,希望借此能够得到上面的赏识,得以封官加爵,当然这样的心态倒也无可厚非,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却是人间正理,不过这份心思却也该有个度。
如今魏延好歹还算清醒,在子午谷待了一段时间,和霍峻两人将子午谷的守御之事全权相善,却是没有见到曹军方面对于这里有什么大的举动,虽有数波次的曹军附近的守将之人前来,却是无人能够抵挡得了魏延的威风,对于子午谷更是没有什么威胁,倒是将子午谷北口的关隘牢牢的把持住。
当然对于相距不远扎在沈岭处的候选所部的骑兵,魏延却也没有轻易的招惹,毕竟魏延部人数虽然数倍于候选所部的雍州铁骑,不过一为轻骑,一为重骑,虽然魏延所领机动力强些,却是对于受寨不出的候选部也没有过多的想法。
彼此相安了一段时间,魏延却是有些耐不住性子,毕竟如今在北原处的关羽大军却是和曹军相比落于下风处,而从汉中运送到前线的粮食却也在彼此的对峙中消耗的厉害,虽说如今荆州大军方面的粮草运送过祁山大道,要比穿越秦岭便宜一些,不过却是绕道太远,于大军所日常消耗,补给的速度却是不比消耗的厉害。
曹军再是消耗深重,却是多少占据着本土作战的优势。于是乎,魏延却是领兵而出子午谷,留下霍峻所部镇守关隘,他却是领着一万五千骑兵径往陈仓而来。相对于广袤的秦川平原之地,虽然更便宜于骑兵驰骋,破袭曹军后路,但是相对于即是客军,又兵力不足的荆州兵而言,还是聚兵于一处,击其一点为害。
当然长安方面的曹军,却是没有对于子午谷做出什么举动,也是魏延不敢轻易率军东向的原因之一,毕竟长安城却是不单单是座坚城,还是曹操这么多年来委任钟繇为太守的重地,其的防御守备,自然不是能够轻动。
或说马岱所部乃是凉州兵,为何可以轻纵于雍州北部,四处游猎,却是因为那些地方曹操的势力和影响力并不占有什么优势,而马腾和韩遂彼此交战多年,彼此之间的势力犬牙交错处,相信他们自己也并不一定完全清楚,再加上杨秋方面给予的便利,却是让马岱知己知彼之间,纵横随意了许多,远比曹彰只知己,而少知彼要占上风,故而一步先,便是步步先,留给曹彰麾下的骑兵们只能跟在马岱等人的马尾之后吃灰。
既然两军相接,马岱自是和庞德等人率军和魏延所部合兵一处。当然原先还需劫掠的马岱军的粮草却是有了荆州方面的供应,却是无需再和以往那般辛苦。只是麻烦了还在汉中的张鲁和阎圃等人却是更需费些力气,征集更多的民夫为大军运送粮草。
人数上万,自是密密麻麻,无边无沿,即便是陈仓城外多有宽阔地,可是这三万五千足额的骑兵连人带马的围困于四周,虽然荆州军和凉州军两下里,整日里也不攻城,不过是将陈仓城团团围困,既不放城中人出城,却也不让四下里的曹军或是行人靠近,当然还顺带的将一部没有查探到陈仓情势的曹军运粮队给收拾了个干净,却是让陈仓城一时之间变得沉默。
虽然此时城中的曹军以及百姓却是没有粮草之忧,毕竟作为前线大军粮草转运之地,总是会时时的屯集许多,以备不时之需,不过即便如此,此时在张既走后便被委以守城重任的郭淮却是依然一副愁煞了人的模样,整日里没有一丝笑容。
郭淮出身并州阳曲,却也是名门之后,其父祖皆是汉庭之高官,当然却也有真才实料,曹丕为五官将时,他便被曹操点为曹丕的门下贼曹,继而便转为了丞相兵曹议令史,此次西征,本来要将郭淮调任为夏侯渊的营中司马,不过夏侯渊所部却是要千里奔袭,往来突击,一时间也兵无定所,这类事情却不是郭淮所长,故而曹操却是让其留守了长安城,而张既被委任署理斜谷一段守备事的时候,却是将郭淮带到了陈仓城中。
到眼下,郭淮独守陈仓,对于他来说,却是不知是福是祸了。

第三卷 第一百零八章 雍凉风云(五十一)


其实,郭淮很郁闷。
出身并州的郭淮,虽然其父祖都是文职,其祖父为朝中的大司农,而其父却是雁门太守。不过连带着他们的阳曲祖地,常年却都是处于像匈奴,鲜卑这样的异族之人的侵袭之下,这样的生活之下的郭淮,自是从少时对于兵法多有研究,被举为孝廉之后,又被征辟为五官将的门下贼曹,自是更添其阅历。
不过如今的这种状况,却是让他没有经历过。
不管是什么样的攻城战,郭淮自信以自己的统军能力,以陈仓城中的几千精锐兵士,纵使面对着三五倍的敌人,也是能够在援军来临之前,保证城池的安危。
可是眼下的这些敌军的举动却是让他多有疑惑。
城外的荆州骑兵却是打着一面魏字大旗,从往来的军情之中,郭淮自是知道这位同样也是红脸大汉的将军,却是唤作魏延,虽然其声名不显,不过想来以刘备的眼光,这位魏延却也不是凡夫。
当然对于这一点,郭淮却也稍有了解。在那些先前肆虐雍州的马家军到来之前,趁着荆州军人少,不能将城池完全围困的时候,郭淮却也领着城内的骑兵,或是分路出击,或是声东击西的对荆州军的营寨做过攻击,以期在魏延立足未稳之时给荆州军一个下马威,好让曹军能够在随后的守城之战的时候,更添些自信。
不过交手之后的郭淮,得到的却是一片狼藉,但有兵士出城,得到的结果终归不祥,即便是他趁进攻时的混乱,派出去向着外面送信的兵士,虽然到现在并没有收到什么情况的回传,可是依据眼下的举动,那些斥候想来也被其给拦截了下来,却是因为从他有意如此之后,到现在为止,外面的敌军两方都已经合兵一处了,他期待着的援军却还没有赶到。
当然郭淮也知道,此时除了大军在北原城的战事之外,在其余的要点城池,却也需要留有足够的兵士守城,以免被敌军所乘,又或者被那些趁乱而起的乱民土匪之辈给扰乱了地方的管理。
尤其是长安城中,却是更该小心的守护,轻易不能出兵为敌所乘。可是到眼下为止,连就在雍州一带游骑的曹彰和夏侯渊还没有听闻赶来,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的。由此可见,城外的那些敌军将领却是比他想象的还要更加的厉害一些。
而且,如今看来,后来的那些凉州骑兵的将领却也不差。
守城,围城自是最忌闷战。
而此时围困着陈仓城的荆州凉州的骑兵合兵之后,却是在安排好了每天必备的阵势之外,其余的轮休的将士们,却是在各自的将领下,彼此切磋着战术战法,自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彼此的优劣,互为补充,协调一致,演练兵法之道。
恍然间,竟是将此时的战场看做了他们平日里的训练场,不过对于这样的情况,却是也让郭淮看在眼里,心里虽急,也只能干等着,想做些什么,却是没有那个可能。
当然,在看到凉州兵打的旗号虽然是马字为首,初始时郭淮还以为来人可能是马超,倒是后来也给打探出来,不过是马岱和庞德领着骑兵前来劫掠雍州。
相较于荆州兵全是轻骑兵为主,虽然凉州骑兵中重装的也不少,可是他们的构成却是不单单是重骑为主,他们的装备却是多种骑兵混合,轻骑兵,弩骑兵等等却都按照合理的比例构成。
在郭淮的所知中,当然明白眼前的这两只打着不同旗号,装配都各自不搭调的部队,却是第一次合兵,不过看着短短数天内,竟然配合的十分默契,足以说明两下里的军士,既是有心配合,下面的兵士却也彼此之间多有好感,并没有因彼此的统属和地理上的差异有多少的歧视。可见两下里的统兵大将平日里队部队的掌控力十足。
而且,这些军士们在平日里表现出来的那种张扬和彪悍,倒也让郭淮暗自里和曹操军中的诸多骑兵部队相比较。
郭淮自是知道魏延等人明白他每天都在观察着这两只部队的训练,毕竟他们的整合训练却是全然不避讳,不过他在佩服敌军战力的时候,却也知道了这或许也是魏延等人想出来的攻心之策。
不攻城,不放弃围城,却是要将陈仓城完全的孤立起来,尽管城中的曹军部队粮草无忧,却是每天见到城外敌军热火朝天的自顾自的军训整备着,视周围的人却如无物,曹军自是精锐自持,却也在这样的情况下被这么一直的无视下去,无奈之余却也只能变的人心惶惶,士气低沉,即便是郭淮自是四下里的鼓舞着军心士气,却也有些徒劳无果的感觉。
想打,却打不出去;想躲开,却是无处可藏;再想其他出路,围困着城池的敌军却又将他们放在一边完全无视,实在是无奈。
不过,即便是在这样的状况下,郭淮倒是没有什么动摇。虽然他对于如今的天下大势也很是清楚,于曹于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