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佳婿-第2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欣抽出绢帕擦了擦眼角,抬头看向皇帝,柔柔的说道:“臣妇就是想到了嘛,皇上听一听,好不好?”
柔软甜美的美人带着几许的祈求,皇帝的心底的怒气消散了不少,伸手握住了宁欣的手腕,将她搀扶起来,宁欣细滑的皓腕被他握在手中,让他心底一荡。
皇帝感受如凝脂般细腻的肌肤,见宁欣怯生生的样子,一改方才的冷淡,话语轻柔了许多:“无论李冥锐是不是有罪,都牵连不到你身上,朕是不会让没眼色的人欺负你的。况且朕是天子,朕宽恕了他,谁又敢治李冥锐的罪?”
皇帝的目光仅仅锁定了宁欣,有罪没罪都在宁欣的一念之间。
“皇上想不想大唐江山永固,南越臣服,护国亲王撤藩,万邦来朝呢?”
宁欣根本就没理会皇帝调戏自己这茬,同一个昏君且好色偏执的人没什么好说的。
宁欣方才也琢磨了,太后是指望不上了,皇后能顾好她自己就不错了,她又不能凭着一时之气毒杀皇帝,更不愿意同皇帝**周旋,所以她不能再在后宫再待下去。
皇帝贪看宁欣认真的模样,低笑道:“朕岂会不想做青史留名的明君?不过大唐向来少些前朝的忌讳,宁欣,你不必怕朕为了你损了名声,朕定然护你周全。”
是呢,连先帝贵人都不放过的皇帝,宁欣还能指望他突然英明起来?
宁欣从皇帝手中抽回了手臂,再一次后退了三步,拉开同皇帝的距离,“陛下,请将臣妇打入天牢,且当朝审问臣妇。”
皇帝惊讶的问道:“天牢?朕为何要你打入天牢?”
皇宫不住,住天牢?
皇帝想到宁欣为躲着自己无所不用后,心底隐约多了几分的不悦,他对占有宁欣的心思也更重了。
即便宁欣现在怀孕,他不能尽兴,但后宫的秘法,他有得是玩弄宁欣手段。
“因为陛下想做明君,才应该将臣妇关进天牢。”
“你是祸水?非要入天牢才能证明朕是明君?”
“臣妇并非是迷惑君主的祸水,在进宫之前,臣妇也听了许多京城市井有关世子怯战的消息,如今京城百姓都在私底下议论着,如果是对鞑子用兵,有这样怯战的传言到也不奇怪,毕竟鞑子是帝国的死敌,骑兵的实力不弱于帝国的兵力,但世子出征南越没几日,便有怯战之说,想来定然有人从中挑拨。”
“你的意思是说朕身边有南越的奸细?所以李冥锐才不敢给朕上折子?”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宁欣嘴角勾起,笑着宽慰起皇帝,“世子是晓得陛下英明神武的,您不会被小人左右,世子身处南越敌方,他身边更容易走漏消息,也是为了策略逼真,世子才壮着胆子没将进兵的计划告诉陛下。”
皇帝皱紧了眉头,狐疑的打量了着宁欣,“你晓得她进兵的计划?”
“臣妇只是选择相信他罢了,相信他不会胆小懦弱,相信他在意臣妇,相信他对您和帝国的忠诚,他到底有什么样的计划,臣妇也猜不到。”
宁欣低头屈膝,轻声说道:“以如今朝野上下对世子的非议,臣妇入天牢也算是‘众望所归’,不管世子有何计划,他没在疆场上失去踪影,陛下也需要给百姓一个交代,这则消息隐瞒不了多久的。”
“你不信朕能保你?”
“臣妇只是不愿意让陛下为难,也不想影响世子的策略。”
宁欣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若是皇帝是一位胸怀宽广,对自己没有邪念的君主,宁欣是不会提出去天牢的建议的。
当今皇帝贼心不死,宫里处处危险,宁欣觉得天牢比后宫里安全得多。
皇上可以随便进出后宫,若是皇帝去天牢可是有很多人会提意见的,宁欣结交的大臣勋贵也不在少数,皇帝有违体统的事情做得太明显,大臣们也无法再装作看不到。
“朕是昏君?朝野上下有风吹草动,朕就将前方大将的妻子关进天牢?”
“陛下,臣妇以为臣妇入天牢,更能体现您和世子的君臣相知,不过是个障眼法,臣妇在天牢里,您还能委屈臣妇?南越早一点平定,陛下也可早日挥军北上灭掉大唐帝国的隐患——鞑子啊。”
“您南平南越,北灭鞑子,削藩集权,创太平盛世,您的功绩必然会名垂青史,直追开国皇帝。”

第三百四十三章 任性

江山和美人孰轻孰重?
但凡是男人都会理直气壮的说出江山为重的豪言壮语。
宁欣说得赤诚,又做出一片为皇帝考虑的忠诚样子,想来皇帝不会放过做千古明君的机会。
哪个皇帝不好名?哪个皇帝不想青史留名?
皇帝纳先帝贵人为妃,身上已经有污点了,他再不用卓越的功绩装点自己,后世人岂会放过他?
宁欣反复的思量,越发的笃定自己会去天牢住几日,在天牢也可以改善伙食,居住环境,她又不是没银子贿赂天牢差役的人。
“朕想让国泰民安,天下太平,想超越太祖的功勋……”
皇帝双手负在身后,英俊成熟的脸庞透出执掌天下的,褶褶生辉的眼眸盯着宁欣,“朕想要什么,宁欣你清楚。”
“臣妇和世子愿为陛下成就伟业,臣妇死而无憾。”
“朕不要你死!”
皇帝笑道;“朕要你活着,好好的活下去……”
宁欣长翘的眼睫眨了眨,心底涌起了狐疑,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陛下,臣妇便是去天牢也会过得很好的。”
“宁欣了解朕的野心,但你不明白朕!”
皇帝伸手抬起了宁欣低垂的下颚,黑亮的眸底蕴藏着宁欣看不懂的偏执:“朕不管外面人怎么说,不管李冥锐是怯战还是分兵致胜,朕会将你留在宫里,你去天牢不是不合适,而是朕不需要让你去那种地方受苦,朕若是畏惧人言,走不到今日!”
“只要朕想的,就会得到。”
皇帝轻轻的抚摸了宁欣的脸颊,低沉的说道:“你也一样,宁欣,朕看上的人,没有谁能逃开,朕不会让你离开李冥锐,但你……朕要定了。”
宁欣握紧拳头,尽量控制住暴揍皇帝的冲动,宁欣一转头,脱离皇帝对自己的调戏,清冷的说道:“陛下,臣妇是宁家女儿,向来遵从三从四德,万万不会做出不贞的事来。”
“你敢拒绝朕?”
“臣妇是有夫之妇,同世子相许今生,为何不敢拒绝您?”
“好大的胆子啊,宁欣!”
皇帝被宁欣的拒绝逗笑了,似猫戏老鼠一般,戏虐道:“你眼下身上也不方便,你先在宫里住着,有太医和宫女伺候你,朕也可以安心一些, 至于朕和你的事情,以后再说。”
皇帝大步向外走去,宁欣耳边还回荡着皇帝方才的话:“你会从了朕的。”
从你个鬼!
也许是因为怀孕,也许是因为皇帝的话,宁欣此时的脾气不大好,学了旁的女人发怒摔东西的习惯,又是在宫里住着,宁欣便是将屋子里的东西都砸了,她也不觉得心疼。
茶盏,果盘,古董,瓷器,凡是能砸的,宁欣都给砸了。
门口的宫女听着里面乒乒乓乓的声音,忍不住缩了缩脖子,在宫里当差好几年,可没见过哪个臣子敢在皇宫里摔东西……陛下对燕国公世子夫人挺看重呢。
这里发生的事情,自然有人原封不动的转告给太后。
太后听了后,慢慢的合上了眼睛,倦怠的说道:“哀家管不了皇帝,再给燕国公世子夫人送一批瓷器去,告诉她,哀家说了,随她摔!随她出气,既然皇帝说不让她去天牢,她就在慈宁宫陪伴哀家罢。”
“母后,儿臣看还是劝劝陛下为好。”
庆林长公主低声说道:“儿臣见过她,她看起来虽然娇弱,但行事泼辣狠绝,又懂得医术,万一伤到陛下……况且燕国公世子毕竟领兵在外,陛下这么做,会让朝臣议论,让忠臣良将离心离德。虽然陛下如今大权在握,不怕什么,可到底名声上不好听。”
当初宁欣指点过庆林长公主,薛珍也在背后同她说过,能帮宁欣说话的机会不要错过,所以庆林长公主才借此机会为宁欣说情:她见太后脸上也露出几许的犹豫,加了一把柴火:“陛下是母后的依靠,可陛下年岁再大,在您面前也是您的儿子,母后能眼睁睁的看着亲子走错了路?”
“不好办,不好办,皇帝太固执,也太偏激,哀家的话,他听不进去……”
太后也需要有个人说说心中的委屈,苦闷,庆林长公主以前虽然糊涂一些,但现在看起来她是想通了,总是太后的嫡亲女儿,母女之间的心结解开了大半。
“哀家不是没劝过,也不是没压过皇帝,但有什么用?哀家就是把后宫都给皇帝填满了,他喜欢别人的妻子……这点怎么都改不了,当年也是哀家忙着在先帝面前争宠,忽略了他。当年哀家怕他被年轻的宫女勾引了了去,给他挑选了一些成熟稳重的宫女伺候他。”
太后唇边多了一抹苦笑,自己的一片苦心,却养成了皇帝独特的爱好品味,太后怕小妖精勾引皇帝纵情玩乐耽搁功课,以为成熟的女子会让自己的儿子兴致不高……弄成今日的局面,太后怎么都想不到的。
庆林长公主喃喃的说道:“宁欣的年岁不大啊,她只是看起来特别沉稳而已。”
太后锤了庆林长公主一拳,无奈的说道:“越是得不到的,越是禁忌的,皇帝越是在意,宁欣到是个聪明,贞烈的,宁可去天牢也不想名节受损,可惜……咱们的那位皇帝认准了一条路怎么都扯不回,固执得狠!”
如果宁欣没有身孕,也许太后会助皇帝得偿所愿!得到了,皇帝也就不会在惦记宁欣了。
世间最不可捉摸的是,做母亲的养了一个偏激固执的儿子,而且这个儿子还有某些特殊的爱好。
庆林长公主看出了太后有心成全皇帝的心思,吓了一跳,忙道:“母后,宁欣可不是寻常的女子,她若是拼命或是随了贤妃,后宫便没有平静日子过了。您还是劝劝陛下为好,宁欣……并非是儿臣没用,儿臣真是怕了她、”
太后眉头紧锁,叹息一声没有再言语,自己有何尝不畏惧宁欣?偏偏儿子不争气,太后也觉得没脸见宁欣,只是吩咐宫女好好的照顾伺候宁欣。
……
地上的碎片已经被宫女收拾干净了,屋子里又重新摆上了各色的瓷器摆设,太后娘娘和皇帝随便宁欣摔的话也传进了她耳中,宁欣独自坐在床榻上生闷气。
两世为人她自认见了很多当权者,没有一个像大唐皇帝这么任性偏激,也没见过一个帝王像皇帝这样不在意身后的名声,从皇帝的表现来看,他是真不怕被后世人唾弃,嘲讽他独特的喜好。
宁欣对着镜子摸了摸自己的脸颊,这幅皮囊不错,但绝达不到倾国倾城的地步,皇帝到底喜欢她哪?还是说嫁了人的夫人,皇帝都想弄上床?
皇宫宁欣是出不去了,怎么躲避皇帝是当年的最要紧的事儿……宁欣吩咐宫女打水,她将绢帕侵蚀了放在自己脸颊上,虽然没用用致命的毒药,但皇帝调戏她,她又怎么会不给皇帝一点点教训?
顾及腹中的胎儿,宁欣没用太过刺激的药物,不过皇帝用了晚膳后,脸上就开始起了疹子,太医诊断皇帝的脸上的疹子是受风所致……太后对宁欣有怀疑,但宁欣一切正常,皇帝又没用宁欣碰过的东西,太后只当作了意外。
贤妃知晓皇帝起疹子后,主动提出照顾皇帝,贤妃对皇帝伺候的很周全,在皇帝脸上疹子渐消后,突然某一日皇帝高烧不退这回不仅是脸上,他的身上也长满了疹子!
太医院的太医都被叫到了皇帝身边,太后亲自坐镇看着他们为皇帝诊脉,用药。
在贤妃得照顾下,皇帝的病情不仅没好,反而更重了,太后有了足够大理由训斥贤妃,不是顾及儿子,太后都有心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