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袖手看天地-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442年后,宦官王振开始擅权,1449年发生震惊天下的土木堡之变。明英宗的弟弟景泰帝果断任用于谦击败瓦剌,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后又经历景泰、天顺两朝的经营恢复,国力有所回升,到明朝中叶孝宗时期再次大治,此时政治清明,民生安康,对外复立哈密等卫,历史上称为“弘治中兴”。正德朝出现中衰,至嘉靖初期时重新推行新政,政治及国力一度有所恢复,但因嘉靖末年,君臣矛盾突出,社会各种矛盾萌发,倭寇闹事,鞑靼常犯边境,国力再次出现中衰。至隆庆年间徐阶,高拱等人推行新政,罢海禁,册封鞑靼俺答汗等人,史称隆庆新政。到万历朝,在内阁首辅张居正的辅政之下实行改革,再度中兴。此时海内清平,又先后平定甘肃,贵州叛乱,并援救朝鲜击败侵朝日军,史称万历中兴。万历年间,经济繁荣,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万历朝中期始,皇帝怠政,官员更加腐化,地主阶级疯狂搜刮民脂民膏,导致江南民变的发生。万历末年,关外建州女真**哈赤起兵,明朝开始走向衰亡。天启年间,魏忠贤宦官集团的专政加快了这一进程的发展。至崇祯年间,当时连年灾荒,明廷因财政破产,无力镇抚,人民纷纷揭竿而起,后金的军队也突破长城防线,五入关内。崇祯十六年(1643年),京城闹“黑死病”,大批官民染病死去,次年春李自成率农民军攻克北京,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在煤山(今景山)自缢殉国,时年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在全国统治性的政权结束。同年吴三桂引领清军入关。在南方,一些明朝大臣拥立明朝宗室建立几个政权,史称南明。1662年,吴三桂将南明永历帝绞杀于云南昆明。台湾郑氏政权继续沿用永历年号,1683年清朝派汉人降将施琅进攻台湾,郑克塽投降,监国宁靖王朱术桂自杀殉国,明朝残余势力覆灭。


第五章 逍遥游惊艳(上)
更新时间201282 17:43:30  字数:1351

 此时,正是万历中兴时期,然而,首辅却不是张居正,而是一个名叫刘朝宗的人。皇帝也与历史上的不同,不是万历帝,而是一个名叫明乾旭的人。民间传说,此人在二十岁的时候,性情大变,自改名为明乾旭,说是梦中由仙人指点,此名可保明朝江山千秋万代,长盛不衰。改名之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比之以前,更有大幅进步和提升,众官员和民众都庆幸有仙人庇佑,更相信乾旭皇帝乃天命所归。
现在正是乾旭四年,离乾旭皇帝改名已有四载。
每年,朝廷都会进行科举考试,并于九月九日,选前三十名进入殿试,由乾旭皇帝亲自出题选拔、任用人才。
陆子游跟随众人,在官员的引领下进入金銮殿,向皇帝跪拜。
其间,陆子游暗中微抬头,打量了乾旭皇帝一眼,发现这个皇帝还蛮英俊的。
乾旭皇帝出的第一题很宽泛:写一篇自己最喜欢的文章。限时半个时辰。
跟随另二十九名学子来到一间专用的宽宽的屋子,按引领人员的安排坐到条案后的小凳上,条案上早已摆好笔墨纸砚。
引领人员宣布可以开始,众人提笔挥毫。
陆子游在从金銮殿到这里的途中早已想好写什么了。
此刻,只见他略一思索,一篇文章洋洋洒洒书写开来:
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面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占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平!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鹅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面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第六章 逍遥游惊艳(下)
更新时间201282 17:59:57  字数:1760

 陆子游写好之后,放下笔,四望,见自己是第一个写完的。
拿起条案上的茶杯,陆子游边品边静静等候。
过了一会儿,有几个写好了,大家彼此相望,微笑点头致意。
又过了一会儿,大家都写好了,由几名引领人员收好大家的文章,先行承送皇帝亲阅。
另由几名引领人员带着大家重回金銮殿。
三十名学子,众多官员,服待人员站在金銮殿,却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也能听到。
唯能听到的声音,就是彼此的呼吸声,还有就是皇帝翻阅文章的哗哗声。
忽然,乾旭皇帝抬起头,望向众学子:“谁是陆子游?”
陆子游出列,行礼朗声应答:“学子就是陆子游。”
“你这篇《逍遥游》朕觉得很好,你给大家读一遍。”
“尊旨!”
大殿之上,回荡着陆子游清越的朗读之音: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陆子游读完之后,皇帝又说话了:“你再将此文章用浅显的话解说一下。”
于是,大殿上再次回荡陆子游清越的声音:
北海有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巨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背脊,不知道它有几千里,振翅飞翔起来,它的翅膀象挂在天空的云彩?这只鸟,海动时就将迁移而飞往南海。南海就是天的池。《齐谱》这部书,是记载怪异事物的。《齐谐》的记载说:“大鹏迁移到南海去的时候,翅膀在水面上拍击,激起的水浪达三千里远,然后趁着上升的巨大旋风飞上九万里的高空,离开北海用六个月的时间飞判南海才休息。象野马奔跑似的蒸腾的雾气,飞荡的尘土,都是生物用气息互相吹拂的结果。天的深蓝色,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它太远而没有尽头以致看不清楚呢?大鹏从高空往下看,也不过象人们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再说水聚积得不深,那末它负载大船就会浮力不足。倒一杯水在堂上低洼处,那末只有小草可以作为它的船;放只杯子在里面就会粘住,这是因为水浅船大的缘故。风聚积得不大,那末它负载巨大的翅膀就会升力不足。所以大鹏飞到九万里的高空,风就在下面了,然后才能乘风飞翔;背驮着青天,没有什么东西阻拦它,然后才能计划着向南飞。
蝉和学鸠笑话它说:“我一下子起来就飞,碰上树木就停下来,有时候飞不到,便落在地上就是了,哪里用得着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那样远呢?”到郊外去旅行的人只要带三顿饭,吃完三顿饭就回家,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去旅行的人,头天晚上就要舂米做好干粮;到千里外去旅行的人,要用三个月积聚干粮。这两只飞虫又懂得什么呢?
知识少的比不上知识多的,年寿短的比不上年寿长的。根据什么知道这些是如此的呢?朝生暮死的菌类不知道一个月有开头一天和最后一天,蟪蛄不知道一年有春季和秋季,这是寿命短的。楚国南部生长一种叫冥灵的树,把一千年当作一年。古代有一种叫大椿的树把一万六千年当作一年。彭祖只活了八百岁,可是现在却以长寿而特别闻名,一般人谈到长寿,就举彭祖去相比,这不是很可悲吗!
商汤问他的大夫棘,是这样说的:“北极地带的北部有个深而呈黑色的海,就是天的池。有鱼生长在那里,鱼身的宽度达到几千里,它的长度没有人能知道,它的名字叫做鲲。还有鸟生长在那里,它的名字叫做鹏。背就象一座泰山,翅膀象挂在天空的云彩。趁着象羊角般弯曲的巨大旋风飞上九万里的高空,穿过云层,背驮着青天,然后计划着向南飞,将要飞往南海。小雀子笑话它说:‘那大鹏将要飞到哪里去呢?我向上跳跃,不超过几丈就落下来,飞翔在飞蓬和青蒿之间,这也是飞翔的最高限度。可是它将要飞到哪里去呢?”这就是小和大的分别。
所以那些才智足以授给一个官职,品行可以适合一乡人的心意,道德符合一个君主的心意而又能取得全国人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象小雀子这样自视很高。宋荣子就笑话这样的人。再说宋荣子只是做到了所有当代的人称誉他也不会更受到鼓励,所有当代的人责难他也不会更感到沮丧,能确定物我的分别,明辨荣辱的界限,如此而已。他对于世俗的名誉,没有拼命追求。虽然如此,还有没树立的东西。列子驾着风游行,轻妙极了。十五天后才回到地上来。他对于求福的事情,没有拼命追求。这样做虽然免掉了步行,但还是要依靠风。至于乘着天地的正气,驾驭阴、阳、风、雨、晦、田的变化,来漫游于无穷无尽的空间和时间之中,那种人还依靠什么呀!所以说:道行达到最高峰的人就没有“我”,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不求功利,圣明的人不求成名。


第七章 道德经论世(一)
更新时间201283 10:46:47  字数:1132

 在陆子游解说的时候,大家纷纷点头称是。
读完之后,乾旭皇帝问道:“这是你写的吗?”
陆子游成竹在胸,“回皇上,不是学子写的,这是一个叫庄子的人写的。学子十分喜欢他写的这篇文章。”
“嗯,好。”乾旭皇帝又埋头翻看其他文章。
接着又问了三个人的文章和见解,乾旭皇帝出了第二道考题。
这道考题很有意思,只有两个字:论世。时限为两个时辰。
三十名学子又到那间屋子,开始书写。
陆子游略一沉吟,挥毫写下了道德经目录:
一章[道,可道,非恒道]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三章[不尚贤]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五章[天地不仁]六章[谷神不死]
七章[天长地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