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灵犀戒-第1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利益集团倾斜,最后达到瓜分改革中的利益的目的,已经不是很隐晦的事情了。

    不过这种利益传输一般都是在私人医药企业中进行的,像是海门医药集团这样的大型国有医药企业,虽然说收入丰厚,但是限于体制的原因,目标太大,关注程度太高,倒是不大容易做利益转移了。

    但是,通过销售环节来滋生的**问题,显然不在此列,这也就是虽然说海门医药集团每年的销售额在一百五十亿左右,但是收益就少得惊人,有的时候甚至是有点入不敷出了。

    海门市的领导们对于海门医药集团的问题也感到有些心烦,却又无人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这一块一直是市里领导的心病,毕竟两万多员工的问题不是小问题,一旦海门医药倒下去,造成的影响可是巨大的。

    虽然说也有些人提出了要将海门医药集团彻底改制,引入战略投资者,比如说引入外资来进行改造,以期可以达到改变现状的日的,但是因为所接触的几家外资企业和港资企业的要价太高,要求裁剪的员工数量过多,所以一直没有定稿。

    这一次,江风偕同江氏制药的副总经理,原国家医科院最年轻的美女研究员杨诗敏女士,前来海门市,说是希望参观海门医药集团,一下子引起了海门市政府领导们的无穷遐想。要是可以跟江氏集团进行深度合作,一举解决海门医药集团的问题,那就是解决了他们的一个心病了。尤其是新任海门市市长归承忠,更是对江风和杨诗敏极为热情,安排了一个市政府副秘书长陪同江风他们前往参观。

    说起来,江风与归承忠也算是熟人了,因为归承忠不是别人,正是归家耀归老2的亲老爹,他是去年的时候,由明珠市常务副市长调任海门市市长的。

    市政府副秘书长李治廷很清楚市长归承忠的心思,所以就很热情的为江风和杨诗敏两人介绍海门医药集团的情况,同时也将海门市的意思说的很清楚,无非就是希望做成这件事情,在市长归承忠面前露脸儿。

    虽然江风来这里本就是奔着海门医药集团而来,但在李治廷说话的时候,他却是表现得老神在在,对此倒是不置可否。

    因为医药卫生这一块,问题确实比较大,他吞下海门医药集团不难,也可以将企业正规化或者是上市操作,甚至都不需要投入多少资金,但是他现在需要全盘衡量投资这家企业的利弊究竟如何。

    想要做医药这一块的业务,一般而言要针对几个层次下功夫,第一部分自然就是医药监督局这个制定标准的部门,这一块虽然是新成立不久的部门,但是在医药行业中的权限非常大,如果不搞定这一块,那是做不成事情的。

    而事实上医药监督局的人虽然少,也不做什么事情,但是实际权力很大,掌握在新药审批的大权,不买通这部分人,很多事情就无法展开,而他们的胃口一向很大,想要通过一种新药的审批的话,上供几十万上百万都不在话下,假如是热门的独门技术的话,那就更多了,上千万元的公关费用也不稀奇。

    如今这个时代,地市级官员们的收入经常都会超过千万甚至走过亿,作为执掌全国医药监督权限的药监局头子们,利益更是大得惊人,已经到了独自吞不下去的地步。

    事实上江风自己也很清楚,政府部门中的贪腐行为,往往是窝案,一个人很难成大事,尤其是这种大家都看得到利益的行业中,集体舞弊是一个共识,谁也不可能吃独食,如果真的有人那么做的话,早就被众人所嫉恨,并且出卖了。

    无论是清官还是贪官,走群众路线都是很重要的,这一点也是主政一方的基础。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做通流通环节中的工作,这一部分比较麻烦,主要是针对销售方面比如说医药的终端消费部门,各大医药等等。

    你的药好不好先不提,但是药做出来了总是要消费的,药品的消费权掌握在哪里?除了一些非处方药物之外,大部分利润高昂的药物的使用权,其实是掌握在医生的手中的,开什么药,开那个企业的药,用多大的药量,这些都是要由主治的医生们说了算的。

    你就是做通了其他人的工作,但是医生不买你的帐的话,最终还是白搭。

    虽然说现在整个医疗系统已经彻底**了,从院长到主治医生一条龙都进入了**的通道,但是也不排除对方看你不顺眼,转而使用其他企业的药物。所以说,医生其实也是整个医药行业环节中的一个关键。()

第170章海门医药集团() 
当然了,如果说你的本事够大,直接通过相关的主管部门将自己的基础环节药物和常用药物通过摊派行为分派到终端消费部门的话,那就不需要说这么多了。但是能够做到这的,一旦出了事情,很容易阴沟里面翻船,尤其是在有对头盯上你的时候。

    而不巧的是,2005年正是这样一个非常敏感的年份。

    在今年的十一月,一位古稀老人近日在黑省省会哈市的一家三极甲等医院住院期间,用550万元(包括住院费及其家属按照医生吩咐从国外购买药品用于治疗的费用)“买”来中国目前“最昂贵的死亡”。此事一经媒体披露,立即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地震”。有关人士认为,这一天价医药费事件再次揭开了我国医疗界的四大“伤疤”。而国家也将以此为契机,整顿国内的医药行业。

    至于中间的生产环节,其实并没有什么可说的,只要你的药物不出什么大问题,生产的时候多少凭着点儿良心,药量差不多给足了,尽量少掺点儿假,就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像是那种用萝卜冒充人参,用绽粉冒充药粉的企业,基本上都是无证经营的三无企业,大企业肯定是不屑为之的,那么做的犯罪成本可是太大了一点儿,一旦摘了出去,就是丑闻。

    李治廷陪着江风和杨诗敏看了看生产情况,又带着他们去了研发部门,换上了白大褂,戴上了防护面具,然后进入了实验室参观海门医药集团的新药研发*况。

    “我们海门医药集团的研发能力还是不错的,拥有医药博士二十位,医药及相关专业硕士一百八十多位,本科毕业的员工就更多了,那是数以千计的。”海门医药集团的老总在一旁介绍道,“不过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私营药厂挖人挖得厉害,企业的经营状况一直上不去,员工福利待遇提不上去,这方面的问题很严重。”

    江风点了点头,心里面有些明白为什么海门市的领导们这么着急要把海门医药集团给推出来了,医药行业对于技术人才的依赖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是技术人才都跑了,那么就是剩下再大的一个壳子,那也是无济于事的。

    一个大型的医药企业如果失去了研发能力,就只有依靠生产别人的药来过活了,那就从老板沦落为打工者了,给人家打工能赚多少钱呢,显然不会有多少,能不能养活自己这么大的一个企业都是很难说的。

    成为代工企业的下场是很惨的,只要看一看东南沿海的那些为台资企业生产电子设备的代工厂们的生活状况,就会明白什么是血汗工厂了,员工们更是活得跟包身工没啥两样。

    不过当江风听了海门医药有博士二十人,硕士一百八十多人,本科生数以千计之后,自己的心里面还是有些触动的,这么大的技术团队,如果能够为自己所用,那么他们所能够发挥出来的力量,是相当可观的。

    关于这些人才的流失问题,江风也是比较关心的。如果说海门医药集团有什么能够吸引自己的优势,那就是这些人才了。

    于是江风就问道:“人才流失是个大问题,待遇问题上不去,人心自然留不住,我也很难保证江氏集团就一定有留住他们的吸引力的。”

    “江氏集团可是金字招牌,我敢肯定,就是单凭江氏这两个字,就能把海门医药集团目前的局势给稳定下来”李治廷在一旁回答道。

    海门医药集团的老总也连连点头说道:“海门市的江氏集团分公司,以及江氏下属的企业,可是年轻人们最向往的地方,即便是我们集团的高管们,提到江氏也只有羡慕的份儿。”

    江风听了这话微微一笑,倒是也没有多说些什么,事实上他对于众人的这种盲从心态有些不以为然,古人云求人不如求己,什么事情都不能过分的依赖别人,否则的话,就失去了**自主的立场,而沦为别人的附庸。而成为别人的附庸,也就是意味着自我意识的完全沦丧,很难再有什么大的作为了。

    不过,这又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呢?江风摇了摇头,无非是自己又多了一批高素质的打工者而已,说起来是好事情啊!

    总而言之,海门市希望江氏集团整合海门医药集团的愿望是非常强烈的,而且由于江氏集团长期以来的良好口碑,以及强大的盈利能力,对于员工的高福利待遇等等,都是大家感到最为安心的条件,相比起被港资企业或者其他外资企业购并之后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以及减薪裁员等不明确因素,大家还是觉得投向江氏的怀抱最好。

    江风本就是怀着收购海门医药集团的目的而来,他表现得兴致缺缺也不过是拿个姿态。要知道,自从2000年医改以来,各路诸侯们都纷纷抢占国内医药行业的制高点,希望在这一场混乱的医改中分一杯羹,而像是香港的李嘉诚,其旗下的和记黄埔都已经开始进入内地的传统医药行业了。所以,江风是不会放弃这个机会的。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现在海门市的倾向性意见很利于自己收购海门医药集团,将来在企业和地方的配合上,应该也是非常愉快的,天时地利人和,三样中已经完全具备了,自己收购海门医药集团可以说是上顺天意下应人心,中间还有政策上的倾向性扶持,想要不去操作一番都是不可能了。

    不过江风暂时并没有明确表态,只是跟李治廷和海门医药集团的老总口头商定了一下,之后会在月内派出一个规模在数十人左右的专业考察团对海门医药集团做综合性评估,以确定江氏是否应该收购海门医药集团。

    “如果考察团的意见比较明确的话,那么在具体的条件上,即使我吃一点亏,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江风是如此对李治廷和海门医药集团的老总及高管们表态的。

    大家对于江风的这个态度都是非常欢迎的,他这么一说,就意味着海门医药集团很可能会成为江氏集团的下属子公司,最差也是江氏制药跟海门市合作经营的控股子公司,既然江风都说条件可以放宽一些,那就说说大家的待遇只会更好,不会更差了。

    中午的时候,本来是要安排他们在海门医药集团的宾馆吃饭的,不过江风就说不需要那么铺张了,吃点员工餐体验一下生活也是好的。

    海门医药集团毕竟是正规的大型国有企业,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还是相当完备的,尤其是在职工餐厅方面的投入也是令人满意的。

    由于海门医药集团的职工们大部分都是中午在单位里休息的,所以职工餐厅里面足以容纳数千人同时用餐,上万平米的餐厅里面窗明几净,通风设施也良好,夏季到了还是大功率的中央空调机可以降温,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