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灵犀戒-第1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您是机器人吗?”江风不由得有些郁闷的反问了一句。

    普京的嘴角牵动了一下,然后对江风说道:“工作要有激情,而且要专注,本身俄罗斯的国家机器的运转就是一部庞大的机器一样,我作为俄罗斯联邦总统,当然要有像电脑一般的精确运转你说的话,我可以当作是对我的工作的肯定。”

    江风撇了撇嘴,举起装满红酒的酒杯遥遥地敬了他一下,然后说道:“关于日本人的问题我来解决。打打杀杀的事情,我不愿意去做的。不就是想要引起国际社会对日本人的集体仇视吗?这个很简单!”

    “那很好,我需要短期之内见效,三个月可以吗?”普京点头问道。

    “应该没有问题。”江风想了一下就回答道。

    “那很好,我们接下来谈一谈其他方面的合作问题。”普京提议道。

    其实这一次江风过来,主要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加强中俄两国在能源矿产方面的合作主要是在西伯利亚的油气田开发。

    因为已经通过安娜.库斯琴科打探到了江风这次前来的主要目的,以及中国在这方面能够付出的大概代价,因此,普京才非常确信,他的提议江风都会同意。

    只是,普京不知道的是,安娜.库斯琴科汇报上去的情报,根本不是这次谈判中国以及江风的底线。相反江风倒是通过安娜的试探,推测出了许多俄罗斯方面的态度。

    普京对于与中国加强在油气田开发上的合作也是持赞成态度的。普京有这样的态度改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普京对于国内的一些油气商产生了提防心理。

    普京现在跟江风探讨油气田开发的目的主要就是防范以古采里耶夫为代表的能源业寡头的威胁,以免会造成对于自己政权的动摇。

    当初,普京依靠阿布拉莫维奇等一干俄罗斯金融寡头稳定了他在俄罗斯的统治,但是,随着他在俄罗斯统治力的增强,这些曾经给过他帮助的寡头们,已经成为他政权稳定的最大威胁,所以,最近两三年来,普京在逐步向寡头们动手。普京上台时的七大寡头因为垄断一时的财富闻名,也因此命运各异,天涯逃亡。

    从“七大寡头”的不同经历看,普京正在兑现竞选时向选民许下的诺言:消除寡头阶层。叶利钦离开政坛才3年多,风光一时的寡头们大部分都倒了霉。

    不过,俄罗斯的寡头势力并没有因为几个人的倒下而被削弱老寡头被整下去,新寡头又冒出来,而古采里耶夫就是这其中的代表。

    古采里耶夫是印古什族人,家族和血缘观念非常牢固,1958年出生的他,现在不过才四十七岁。

    古采里耶夫出生在哈萨克斯坦,他的祖父辈和父辈是战争年代被从印古什自治共和国强行迁居到那里的。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他们得到平反,一家人回到了卡拉布拉克。

    古采里耶夫当过仓库搬运工、化学工艺师,后来他进了莫斯科古布金石化学院,目光落到了石油和天然气上,他回到生产高质量石油的格罗兹尼。

    不久,戈尔巴乔夫推行改革,号召人们创建合作社。古采里耶夫创办了一家俄罗斯与意大利合费的家具公司,在闭塞了多年的前苏联,他的意大利家具受到了空前的欢迎,古采里耶夫因此积累了第一笔原始资本。

    后来,他创办了银行,成了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的著名企业家,名声很快传遍了整个北高加索。一九九一年的时候,古采里耶夫当选为该国企业家协会主席。

    古采里耶夫没有上层关系,没有政府高层的特殊眷顾,他是地道的草根派,其经营之道有一个基本信念:“能从空地和零点起步建设自己的企业的人是天才,而其他的一切,就已经不是商业了,而是占有别人的财产。”

    不过,他的发家进程充分体现了这种“占有别人财产”的特点。

    一九九四年,俄罗斯出现了兴建自由经济区的热潮。在圣彼得堡,当年普京就倡议并负责搞了自由经济特惠区。

    古采里耶夫被任命为印古什自由经济区的行政首脑,他决定弃商从政。

    次年,他竞选第二届俄罗斯国家杜马,但未成功,当选杜马副主席,负责协调工业、建设、交通费运输和动力委员会、科学和教育委员会、农业问题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等的工作,以及与阿拉伯国家、近东国家的联系。

    此后数年,古采里耶夫被看成是解决车臣印古什问题的监护人。1999年十二月,他作为独立候选人再次当选为国家杜马代表。年二月,俄罗斯与白俄罗斯成立联合石油公司斯拉夫石油公司,他被选为公司总裁,但仅过两年便被解职。原因是,这一年的4月,他支持自己的兄弟汉姆扎特竞选印古什共和国总统,与普京总统支持的候选人相对抗。在印古什首府的机场,从莫斯科来的飞机上查抄出两大箱子钞票,说是古采里耶夫支持他兄弟竞选的经费。于是,丑闻传开,古采里耶夫被撤去了斯拉夫石油公司总裁之职。

    有传言说,普京对他不满意,故采取此决定。古采里耶夫得知后非常窝火,决心重操旧业,于202年创办了纯属他自己的私人企业——“罗斯石油公司”。

    凭借着多年积累下来的资源,古采里耶夫的罗斯石油公司在短短4年里便拥有了30个采油企业、2个石油加工厂和完整的销售网络,势力触及俄罗斯的中部各州、东、西西伯利亚,甚至乌德穆尔特和科米这样偏远的共和国。该公司拥有170个石油天然气产地,石油的总储备量为6吨,石油的年开采量达到了1700万吨。5年半来,罗斯石油公司年年盈利。

    这要归功于古采里耶夫经营有道。在创建罗斯石油公司时,古采里耶夫说过一句话:“能从零起步建设自己企业的人是天才。而所有其他的一切——就已经不是商业了,而是占有别人的财产。”一系列事实也证明了古采里耶夫的这种“商道”:从2003年开始,古采里耶夫几乎每年都被选为“年度优秀管理人”,罗斯石油公司被评为“年度优秀企业”。

    尽管罗斯石油公司业绩辉煌,但它在俄罗斯的10家石油公司中并不是最大的,排名第7但是,罗斯石油公司有两大特点,一是它不像其他的公司有多个持股人,古采里耶夫一人便拥有公司70%的股份,另外的30%则属于他的家属和亲戚,是纯粹意义上的“私人石油公司”。二是,古采里耶夫不断并购其他小企业,扩大实力,其子公司遍布俄罗斯各地,发展潜力和空间很大。

    于是,古采里耶夫的罗斯石油公司成了其他更大的石油公司和财阀无不垂涎的肥肉。当年霍多尔科夫斯基的“尤科斯”和阿布拉莫维奇的“西伯利亚石油”公司都曾与它有过恩恩怨怨。现在,对罗斯石油公司倾注最大注意力的是“基本要素”公司的德里帕斯卡。

    当然,在所有财阀之外,更希望在罗斯石油公司中占有控股权的是俄罗斯政府。自从“尤科斯”事件后,俄罗斯政府对石油领域的基本政策就是以国家大股的形式控股各私有石油公司,从而保证普京政府以石油天然气为基础的国家发展纲要顺利实施。而罗斯石油公司恰恰就是俄罗斯政府至今没有打进去的石油公司。加之罗斯石油公司所占有的地盘是苏联时期传统的石油产地和加工地区,这种私人企业的存在,对俄罗斯政府而言却是一个很大的阻碍。

第256章 大胃口的普京() 
将私营石油公司控制于政府力量之下,是普京执政的一个重大目标。当年“尤科斯”是其明显的开端,而“插手”罗斯石油公司是其继续。所以,即便已是俄罗斯首富的德里帕斯卡在谋取罗斯石油公司的股份时,也显得很小心谨慎:“此事,我曾与普京总统和总统办公厅的负责人协商过。”

    在谈判中,古采里耶夫的开价是100─150亿美元,而德里帕斯卡出价40亿。结果,65亿成交,其中的30亿归古采里耶夫本人,35亿用于偿还公司的各种债务。有俄罗斯媒体说:即使德里帕斯卡要收购罗斯石油公司,也充其量是个转手买卖,公司迟早是国家的。

    现在,普京看来是想对古采里耶夫动手了。

    了解俄罗斯寡头经历的江风点头称是,他现在已经很清楚了,俄罗斯金融寡头依靠政府支持发展起来后,自然会将触角伸向政界,曾担任俄罗斯第一副总理的波塔宁就毫不掩饰地表示,请大企业家进入政府是完全符合逻辑的步骤,因为这可以带来具体的好处。波塔宁被任命为第一副总理消息公布当天,他所经营财团的企业股票暴涨,抵押给波塔宁财团的诺利里斯克镍厂的股票全天上涨,其他金融工业集团的股票也紧随上升。

    当然作为政府首脑,不可能容许商人这么容易就染指自己的势力范围。

    在叶利钦任内,别列佐夫斯基就被解除安全会议副秘书职务,标志着俄政府摆脱寡头资本迈出重要的一步。但是,给金融工业集团以决定性打击,打算结束俄罗斯寡头时代的,还是普京。

    普京政府上台后。要扭转俄罗斯经济颓势,解决社会政治经济一系列矛盾,开始重新强化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加上以古采里耶夫和别列佐夫斯基为代表的金融寡头们的政治冲动,使双方冲突成为必然。

    但是鉴于俄罗斯现在胞的经济现实和寡头控制经济命脉的能力,普京施展铁腕时不忘怀臬,每一次较量之后,普京都必须把其他富翁召到克里姆林宫,反复声明其市场化与私有化的政策不会改变。

    “现在我已经解决就几个主要的蛀虫。但是也留下了一些后遗症。我需要尽快地解决这些繁琐事务,进而使俄罗斯可以走上发展的正常轨道!”普京对江风说道,“所以,我需要更多的经济援助!”

    “需要多少钱?”江风觉得这一次普京的冒口绝对会很大,只是不知道他究竟会开出多大的价码来?要是太过分了。自己也是不好决定的,毕竟俄罗斯虽然有很多好东西,可也要自己能够搬回家才算。

    “我需要五百亿美元的经济援助!”普京开出了自己的价码。

    “五百亿美元?!”江风听了之后也不由得从沙发上站了起来,瞪大了眼睛问道。

    当年叶利钦以民主派起家,上台后却实行总统集权制,是一个集民主、独裁于一身的人物。在他的统治下,俄罗斯政局不稳。经济一团糟,但却能连任总统。执政八年,尽管他多次病危,但始终牢牢掌握着国家大权。这是俄国特有的叶利钦现象。

    一句话,叶利钦没有能力使国家摆脱困境,走出危机。1999年,俄罗斯弹劾总统时给他列出了五项罪名。尽管没有通过,但却超过了议会的一半票数。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物,能够连续执政八年,在总统选举中最后得到多数的支持,连任总统,尽管多次病危,但仍牢牢掌握着国家大权,击败一个又一个的对手。这在俄国历史上确实是一种罕见的现象。

    对比一下戈尔巴乔夫,人们可以看到,就经济形势而论,叶利钦时代比戈尔巴乔夫时代要糟糕得多;就国内政治生活而论,作为国家元首的叶利钦表现得比戈尔巴乔夫要独裁得多;在民族政策上,叶利钦根本就不能容忍任何民族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