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雄鹰-第7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游击队把普通的大米分给了游击队员,把香米集中起来,准备运往东南亚,提供给新加坡等地,用来购买武器弹药。

    大贵族的城堡内,那名贵族和他的老婆孩子早已逃之夭夭,剩下一些带不走的东西,全部被游击队员们分给了当地老百姓。虽然贵族带走了地契,游击队员无法烧毁地契,但是土地没有跑掉,贵族所拥有的土地被全部分给老百姓。

    加尔各答市,是印度最大的城市。

    那些被赶跑的贵族大地主、土邦的土王们,都集中在这座城市中。

    “那些泥腿子们太嚣张了!我们的阿萨姆步枪队没能挡住他们,我们自己的武装也被他们消灭了!现在我们集中在这里,要组织还乡团,打回去,把我们失去的土地夺回来!”一名印度贵族说道。

    印度贵族们缺少武器,他们带着金银珠宝,来到英国军营门口。

    原本这些印度贵族们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购买武器弹药,但是通过其他途径买到的武器实在太差了,面对已经拥有ak47自动步枪、rpg…7火箭筒、80无后坐力炮和107火箭炮的毛派游击队员,地主武装的武器实在是寒酸。

    除了少数特大的贵族拥有英国人一战淘汰下来的重机枪之外,大部分的地主武装手里只有老式单发步枪,能拥有李…恩菲尔德步枪的,算是很不错的武器了。这些王公贵族原本想要去孟买找英国总督购买武器,但英国人也信不过这些当地的王公贵族,因为1857年的印度大起义事件中,印度的王公贵族就支持反叛英军的印度兵。现在英国人如果把好的武器卖给印度的王公贵族,说不准哪一天这些人搞暴动,那英国人不是要付出血的代价。

    因此,这些王公贵族只好另外想办法,通过私下的渠道购买。

    “报告!”一名英军士兵走进营长的营房,“外面有很多印度当地的土王和贵族,他们要来求见长官!”

    “什么事情?”营长问道。

    “好像是说,要向我们购买武器,而且他们愿意出优厚的条件,让我们帮他们练兵。”士兵回答说。

    英军营长冷笑一声:“私自贩卖军火?我们总督已经有命令了,禁止贩卖我们现役的武器给印度贵族,免得他们哪天造反!那上面的人如果问罪下来,我们担当得起吗?至于帮他们练兵,这个可以考虑。”

    “他们带了很多金银珠宝来的。”士兵说道。

    “让他们进来谈吧!”英军营长点了点头最终还是同意让贵族地主们进来。

    双方见了面,那些印度土王、贵族、大地主们一下就开出优厚的条件:“长官,我们愿意高价购买武器!当然,不是过时的武器,是你们手里的自动步枪,还有火箭筒,无后坐力炮、迫击炮。如果有*炮和坦克的话,我们也不嫌贵,我们可以购买。”

    英军营长冷笑道:“私自贩卖军火,尤其是卖掉我们自己手里用的武器,那可是重罪!如果上面责怪下来,这个责任谁承当得起?”

    一名土王说:“长官,我们愿意出三千金卢比的好处费。”

    “不行!”英军营长摇了摇头。

    “三万金卢比!”

    “三万恐怕不值得我冒这个险吧?”

    “三十万金卢比!”

    “多少?”英军营长瞪大了眼睛。

    “三十万,是金卢比!是三十万金灿灿的金币!”

    英军营长略盘算了一下,一枚金币大概含金量三克多,三十万金卢比,折合九十万美元!那么多钱,可是他几辈子都赚不到的啊!于是他果断的答应:“成交!不过这三十万金卢比,只是好处费!武器价格,另外算!”

    “那当然,让长官您冒那么大的危险,这些钱给您是值得的。”

    “哈哈哈!”英军军官大笑起来,“你们找我算是找对人了!我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营长,但我是英国世袭的贵族,和很多高级军官有交情。只要价格合理,不要说自动步枪和大炮,就是坦克和直升机,我们也有办法弄到。不过坦克和直升机,给你们也不会用,我们可以签协议,由你们雇佣我们的人驾驶。不过,如果需要我们出动坦克和直升机,上面的人需要打点的,恐怕你们要出更多钱。”

    “钱不是问题!我们不能让那些泥腿子嚣张!否则,他们将会威胁到你们大英帝国在我们印度的利益!”一名土王说道。

    英国军官心中冷笑:威胁我们的利益?狗屁!那些泥腿子,不过是要推翻你们而已!是你们盘剥他们太狠了!不过那么多钱,管他什么狗屁的禁令,统统去死吧!只要我开开口,找些关系,就能赚到我几辈子都赚不到的钱,这何乐不为!

    英国人对这些当地的土王并不感冒,事实上叫喊印度要独立,这些土王们喊得最大声的,印度独立了,真正得利的是这些当地土王。正如1857年,印度一名名叫潘迪的士兵,以子弹润滑油事件为借口煽动印度士兵起义,当时王公贵族找他合作,却被他拒绝了,因为他也看到印度当地土王盘剥人民的事情,在英国人统治下,印度低等人生活过得更好些。只是为了民族的独立,此人才煽动起义。

    后来这名士兵枪杀了三名英军军官,煽动起义,被英国人绞死。

    英军营长接受了巨额贿赂之后,就开始东奔西走,给这些当地贵族提供武器。

    首先,英国人先是以“枪支损坏”的名义,把自己手里的自动步枪卖给了这些贵族,上报了训练损坏。接着,英国人又通过别的渠道,提供了一些武器给这些地主武装。

    按照英国总督的规定,现役武器可以卖给属于军队的阿萨姆步枪队,不能卖给私人武装。可是阿萨姆步枪队实在不争气,给游击队充当了运输大队长。

第三十二章 裂印(3)() 
新加坡,肖柏召集了参谋军官和高级军官,召开会议。

    印度地主贵族向英国人购买武器的事情,已经被情报部门获知。

    不甘心失败的大地主大贵族们不仅购买了武器弹药,而且组建起一支自己的军队,被称为西孟加拉军。这样的军队,有些类似于一百多年前中国的湘军,是属于地方武装,但是这支军队的战斗力远超过印度正规军。

    “我们是否要加大对印度东部地区游击队支持的力度?要不然,那些地主武装得到英国人的武器之后,恐怕游击队会有危险!”作为肖柏副手的傅作义问了句。历史上,太平天国的教训,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当年的太平天国,对付清军绿营和八旗,可以说是轻轻松松,后两者根本不是对手。可是当湘军和淮军这两支地主武装出现之后,太平天国从此遭遇了最大的敌人。

    战火在南亚次大陆上蔓延,反抗地主贵族的土地运动不仅在印度东部地区风起云涌,而且在西孟加拉邦,也出现了革命的种子。

    西孟加拉邦,这里的人口和东巴基斯坦的人一样,同属于孟加拉人。当年英国人同意让巴基斯坦独立,于是一部分信仰*教的孟加拉人,便成立了孟加拉国,从印度独立出去。而那些信仰印度教的孟加拉人,则成为西孟加拉邦,属于印度。

    印度大地主和贵族们云集的加尔各答市,就是西孟加拉邦的首府,类似于中国的省会。

    西孟加拉,北加德奇罗利县马卡德久哈村,这里是印度最贫穷的地区之一。虽然战火还没有蔓延到这个地方,但是来自后世的肖柏十分清楚,西孟加拉邦,是后来的印度毛派最活跃的地方。因为这里贫富差距太大,有钱人居住在海边的大城市中吃喝玩乐,而大部分的穷人生活在农村,他们连自己的土地都没有。

    “我们必须让西孟加拉邦点燃革命的烈火!”肖柏指着地图说。

    “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在西孟加拉点燃革命的烈火,原本那些大地主大贵族组建的西孟加拉军是用来对付阿萨姆游击队的,但他们后院起火,这些大地主大贵族就不得不把西孟加拉军调遣回去对付当地农民武装!”一名从大陆来的顾问说道。

    “就打出毛主义的旗号!”肖柏提议说。

    后世在西孟加拉,闹得最厉害的,就是印度毛派。

    现在,西孟加拉的印度毛派将会提前七年,在南亚次大陆上诞生。

    北加德奇罗利县马卡德久哈村,穷困的村民们冒着炎炎烈日,挥洒汗水在田地中劳作。他们辛辛苦苦忙碌了一整年,种出来的粮食大部分都上交给大地主,自己留下的,只能是一份可怜得不能再可怜的杂粮。大米白面,都是有钱人享用的奢侈品,农民能够吃到玉米等杂粮已经是很不错了,更多的时候吃米糠,甚至是野菜、树皮和草根。

    这一天,农民们收工之后,一名看起来像是读过书的吠舍种姓的人走进了村庄。

    吠舍,属于下等人之一,一般是农民、手工业者等,他们必须从事生产劳动,给国家上缴税收,养活一等人和二等人,不过吠舍还不是最低等的人,他们可以通过勤劳致富,也能读书上学,学习知识。

    尽管有少数的吠舍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变得富有起来,成为了商人或者是高利贷者,也有少数的吠舍通过学习知识,上了大学成为政府工作人员,但那毕竟是少数人,大部分的吠舍都生活在贫穷落后之中。

    这位吠舍出身的年轻人,虽然是当地农民的儿子,但是他家人供他读书。因为在大学里成绩优异,这位年轻人留学去了新加坡。

    因为历史发生了变化,印度人不再以去英国或者欧洲留学为荣,英国本身被德国炸得稀巴烂,虽然现在战争已经停了,但英国也不是印度人梦想的乐土。至于美国,现在的美国把国力主要放在军事上,经济不是太强。历史发生了变化,美国人没办法通过美元经济来压迫全世界人民,美国的金融资本只能剥削拉美国家,和其他地方无关。而美国每年的财政收入有近半投入到军事上,因此普通美国人也不是很有钱,美国不是穷困地区学生梦想的乐土,只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而已。

    再看看新加坡,自从肖柏接管了新加坡,并把这里变成兰芳共和国的首都之后,新加坡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等地吸收资源,进行转口加工贸易,新加坡,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地区之一。

    有了钱,很多中国大陆的名牌大学、欧洲的名牌大学都在新加坡开了分校,特别是欧洲,法国流亡的一些教授组织起来,在新加坡开设了学校。英国因为遭到德国轰炸,也有不少英国人跑出来,在这里开办学校。

    这位印度的孟加拉人来到新加坡之后,接受了先进的思想,他开始反思,为什么印度会存在落后的种姓制度?为什么大部分的农民辛辛苦苦一辈子却连温饱都不能保证?为什么种大米的人吃不到大米?为什么那些高等人可以不劳而获?即便是在高等人中间,妇女的地位也是很低的,印度很多地方甚至还实行寡妇殉葬制度,一些高等人家里,丈夫死了,族人们要活活烧死他的妻子。

    于是这位印度人接受了先进的思想教育课,从中,获得了答案。

    制度,一切都是制度的问题,只有推翻万恶的封建地主制度,推翻种姓制度,千千万万穷苦人民才能得到解放。

    在新加坡毕业之后,这位印度人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