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三极崛起-第10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又不是下猪仔,思雨那受得了?”

    “心疼了?二哥,思雨可是愿意呢!她说替你生十个个都心甘情愿。”

    赵子傻眼,他那知道,这一步迈出去,宋思雨便是天塌下来也无怨无悔的。

    “不行了,你折腾我,我要报仇,什么规定,我也不管了,我今天就要和你试试,我就不信,我亲爱的娇儿会生不了儿子!”说着,赵子上去就将陈娇儿拦腰抱起,慌得陈娇儿急道:“瑞儿、莹儿还等着吃饭呢!二哥,你别胡闹!”

    “我就胡闹了!瑞儿这么大了,带着莹儿没问题,我去和她说,爹娘要给她生小弟弟去。”

    “瞎说!”陈娇儿笑着打他,“还不放我下来,等晚上。。”

    “等不及了”

    “还瞎说!”

    二人闹着,门口传来瑞儿的声音:“爹,娘,你们做什么呢?我饿了,莹儿也饿了。”

    “那个,我正准备抱你娘去吃饭呢。”

    “娘这么大了,不用爹爹抱,莹儿才要抱呢。爹说假话!”

    赵子一头汗:“爹和娘虽然是大人,偶尔闹着玩也是有的。”

    放下陈娇儿,赵子急忙去找莹儿,瑞儿过来拉着母亲的手,露出诡异一笑:“娘,我都听到了,爹说要抱你去给我生个小弟弟。”

    陈娇儿脸顿时红了,蹲下拉着瑞儿的手:“爹说笑呢。”

    “可我真想有个弟弟,娘,你再生一个好不好?”

    陈娇儿笑了起来:“好,瑞儿,也许你很快就有小弟弟了。”

    “真的?”

    “真的。”

    瑞儿有些狐疑的看着陈娇儿,“娘,我听说要生小弟弟,娘的肚子会鼓起来,怎么我看不到呢?”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陈娇儿起身拉着她,“先吃饭去!”

    没想到,瑞儿可聪明着呢,在饭桌上,一句话让赵子和陈娇儿差点没噎着:“爹,娘,是不是张垣的娘要给我生小弟弟了?”

    新年在大雪纷飞中过去,新的一年来到,挂上新是日历,神州大地民众都不由得心中激动,这一年,大选,建国!

    传言大选结束后,新的领导人会邀请建交国家领导人来长安参加中国的建国仪式,这将是一个盛会,据说还将举行大规模的阅兵,这不是空穴来风,很多省城正在建设高高的塔,有消息渠道的人说,那叫电视转播塔,建国时,将进行电视播放。

    很多人都不知道电视为何物,到过张垣的人知道,这里有第一个电视台,试验性质的,如果图新鲜,可那个不大的电视机,在家里就能看到像电影一样的东西,只是只有记录片,和电影院里放电影前的一样,有些时候,还会放一次光荣岁月。

    不管真假,值得期待,不少民众已经打听过了,神州电子集团很快就会有大量电视上市,价格也不是贵得离谱,不过两百元左右的价格,还是会让一些人犹豫的。

    过了新年的,赵子显得有一点落寞,一月六日,陈娇儿在张垣送走了宋思雨,这最后一面,赵子并未见到,他不能去,事情控制在很少的人范围之内,孙夫人告诫他,不要节外生枝,最多一年,宋思雨和孩子就会回来的。

    其实这一两年,他平时和宋思雨见的也不多,只是这明确的一年,还是让他有些心里难受。

    好在教育体系完善进展很不错,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国内这些知名的教育家都接受了他的理念。

    赵子结合现在和爷爷讲的未来,提出了庞大的教育体系,爷爷是教书的,自然知道未来教育的利弊,他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完善的教育。

第1230章 教育大框架() 
在众人讨论的大教育框架下,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条线,不管那条线,小学、中学,包含高中,共计十年,为全义务教育,民众不用出学费,只有各学校特色不同的其他收费,国立、省立,会有校服、杂费,民营可收取特色教育费用,或提供其他优质服务收取费用。

    高中以上,有两个分支,一个是职业教育,主要是技能培养,说白了,也就是技术工人的方向,免学费,不过不同技能学校可收取住宿费用,以及为培训技能产生的材料费用,职业学校原则上公立,主要考虑技能培训很重要,不少教育家担心私立学校会只考虑钱,不考虑教学,毕竟这玩意不像基础教育,有标准。

    职业学校与实业相挂钩,其教学用设备除财政支出一部分外,大多数来自实业捐赠。另一条线,就是大学,综合考虑很久,赵子赟还是采取了妻子的意见,并不放弃高考制度,这毕竟也是一种公平的方式,不过,在高考之外,大约有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属于大学自主招生。

    当然,这自主招生也不是瞎来,大学自己招进来的学生,必须通过两条路,第一是高中推荐,这和信誉挂钩,如果某所高中推荐的学生多数很差,那么这所高中将会逐渐剥夺推荐名额,其声誉是受损的。第二条是特殊学生,比如某个学生又数学天才,那么学校相关委员会审核可以录取。

    不管哪种自主招生,中学、大学负责人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如为某种目的,将不合格的学生弄进大学,一旦被举报或者被查出,存在交易行为,那么,其法律责任非常重,不是撤职那么简单,而是按照诈骗罪论处,最低刑期五年。

    大学和职业学校不同,那是要交学费的,其目的是让大学可以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也告诉世人,高等教育,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的。当然,好学生可以申请奖学金,或者在入学时,就以所学专业,和一些实业签署赞助协定,毕业后替这些实业工作一定的时间。

    为提升职业学校的影响力,师范,农业实用技术,护士等这些专业,被划归职业学校,原则上,职业学校和大学并不存在等级差别,两条路出来的学生,学历是相当的,只有继续深造硕士和博士的,高于职业学校。

    这种划分,其实有些类似现代的专科、中专合并为职业学校,采取了义务教育,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得到教育,成为技术人员,而更为精英的,走大学研究之路。

    如此,教育这盘棋就变得非常庞大,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学子都将享受长达十四年的义务教育,光算算支出,就是相当庞大的数字,从民政部那里的数字看,未来一年出生人数就不会少于五百万,十四年,意味着在校生有可能突破七千万,弄不好会接近一亿,而延续蒙疆的教育体系有个特色,支出绝不含糊,黄炎培粗略估算,这一年光教育的直接人头支出,就会高达恐怖的四十亿元!

    “子赟,是不是有些太高了?”连非常支持职业教育的陶行知都心虚了,提出高中以上,还是适当收费为妥。

    “确实高!”赵子赟也不否认这一点,四十亿元,已经占到四八年财政总收入的三分之一,“陶先生,我是这么想的,教育支出看似很高,但这关系到国家未来,不错,从短期看,我们的财政难以承受,不过黄部长刚才简单测算的,也是几年后的最大支出,我是不相信咱们国家,经济不会快速发展,当然,就算财政收入增加不多,我依然想这么做,财政的钱,不拿来做这些事情,难不成还要用于挥霍不成?养一群酒囊饭袋?”

    内心不震动,那是假的,参会的教育家那个不是一心为国的,否则还搞什么教育!曾山、梁漱溟纷纷表态,精打细算,合理布局,一定要让孩子们都能读书,成为国家之栋梁。

    “如果这一目标能够实现,十年!只要十年时间,我敢说,咱们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强!”梅贻琦眼睛湿润,一拳头砸在桌子上。

    “说得好!”陶行知立刻接口道:“我们这些从事教育的人,要有无私贡献的心,国府如此支持教育,我们也应该做出表率,当前,国府维持了教师的高薪水,这不好,教书不是为了发财,我提议,降低教师的薪酬。”

    一众人都认为陶行知这个建议不错,黄炎培也是这个意思,他小声和赵子赟交流着,只见赵子赟拼命摇头。

    “诸位先生,陶先生想为国家省钱,这份心,让我看到诸位先生的高风亮节,不过,我依然认为,教师薪水代表着教师应有的地位”

    梅贻琦听着他的叙述,思考片刻说道:“子赟说的有一定道理,我个人认为,可以做一个划分,我们从事大学教育,本就可以收取学费,大学教师,条件也比中小学优越,不妨降低薪酬,只以大学为主,中小学教师保持较高薪水为宜。”

    “此言有理。”张伯苓道:“国家很大,各地也很不平衡,如果要调整薪水,我建议不妨大城市教师薪水可适当下降,以此来提高那些边远地方的教师薪水。”

    众人闻言均点头,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诸位,我建议科教文部制定一个教师道德规范,既然国府给予了教师崇高地位,并给予了高薪水,那这教师就应该有超出常人的品德,否则,一些只为钱的人,会混进来,误人子弟。”陶行知见状,提出了一个新建议。

    众人眼睛一亮,不错,人与人不同,为钱当教师的肯定有,浪费钱财还是小事,误人子弟才真是大事!

    一月份的教育体系商讨会,最终确定了教育这个基本国策,维持一个高水平的支出,而教师道德规范,成了一个不可逾越的底线,触及底线的,不管是谁,都将面临开除,终身禁止从事教育。这个规范,极大的遏制了私立学校鱼龙混杂的情况出现,换句话说,私立学校,也是有着教育的理想,而不是为了赚钱。

    教育的大支出,意味着财政压力巨大,胡厥文看到科教文部的初步计划草案,头发都急得雪白,教育若是切去三分之一蛋糕,剩下的,已经不是捉襟见肘那么简单!

    “四亿多人的基础医疗,四十亿都打不住!还有国防、道路建设,子赟,你不如杀了我算了!”

    “胡兄,抱歉,这次又没和你提前商议,不过这只是计划,并不是科教文部今年就要支出这么多,你也知道,我是不参加这次大选的,因此,我想在一些方面,做一个长远一些的计划。”赵子赟招呼他坐下后,说道。

    胡厥文平复了下,他从赵子赟的话语中抓住了一点,他是害怕不在位,一些事情得不到落实,想提前谋划好。

    “既然如此,你也得替我考虑考虑,如何增加这财政收入。”

    “胡兄,我认为,建国初期,到处都需要钱,财政入不敷出是必然的,我们是可以慢慢投入,但这要耽搁很多年,因此,我的想法是咬牙撑过去,相信五年之后,你胡兄会感到很轻松。”

    胡厥文点点头:“这个我也清楚,各省现在投入很大,以后就会慢慢减少,这和察哈尔早期有些相似,只是我这牙可有些咬不住。”

    “财政钱不够,我有几点想法,第一,尽可能压缩一切不必要的开支,第二,尽快建立完善的税收体系,确保该收的收上来,第三,分批发行建设国债,第四,加快其它银行的改制,把一部分地方的建设投入,转化为银行的贷款。几点建议,仅供胡兄参考。”

    胡厥文听完,点点头:“这些确实是办法,不过子赟,你和实业部说说,减少些大投资可好?”

    赵子赟知道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