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三极崛起-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娇儿管什么?”

    “管你和那岛田英子啊?”

    愣了半响,赵子赟才明白于右任话里的意思,一时忍不住笑出声来,“我说老于啊,想歪了,没那回事。”

    “没有?”于右任狐疑,在他看来,岛田英子比陈娇儿还漂亮些。

    “真没有!”

    见他目光没有闪躲,于右任信了八成,心道此子不简单啊,外面说的,恐怕偏差很大!当晚,老于和他交换了华北局势的看法,除了这走私赵子赟大致解释了下,其余的都遮遮掩掩,老于看着他有些闪烁的目光,总觉得这小子还有秘密为说。话题随即转到晋察绥经济一体化上,这件事在南京也是沸沸扬扬,听说日本人没有干涉,倒是出乎意料,老于想仔细了解一下。

    大致搞清楚来龙去脉和合作实质,老于心里明了,日本人不干涉是有道理的,首先此事不是察省提出,阴谋论就少了许多,这个日本人不可能不知道,其次这一体化经济对日本人只有好处没坏处,华北五省二市,平津、河北已经政治上和南京分离,晋察绥又从经济上分离,就剩下一个山东、河南,收到上述两方面影响,华北在中央那里的掌控力已经越来越弱了。

    但这种脱离总有一天要放到台面上的,于右任忧心不已,连番追问以后怎么处理,赵子赟被逼无奈,只得说道:“等中央有了明确决断,我自然会提出解决的办法。”

    话语里的意思不明了,但老于是何许人,他瞬间明白赵子赟的意思,关键在中央,何时明确了和日本的关系,他何时做出决断。

    聪明人啊,老于又高看了赵子赟一些,当前各地和日本人的瓜葛可以说不是地方实力派想这么做,而是南京态度不明朗造成的,以其顶着大帽子和日本人硬来,像赵子赟这样**一些也确实是条路,不少人都这么做,他确实无法指责赵子赟,何况察省从日本人那里占来的便宜确实不少。

    第二天,依然是赵子赟和陈娇儿陪同,陈淑珍参加了头一晚的晚宴后,忙正事去了,一行人首先去的是北方大学,老先生热衷教育,北方大学又有不少好友,不先来这就怪了。

    车辆驶入北方大学校门,老先生就吃了一惊,他创建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已经有些自豪,外界评价也高,可看到西北大学第一眼,他就自叹弗如,难怪不少来过此地之人大为赞叹,今日一见,远超他的想象,就眼前看到的,他在国内已经找不出第二家。

    “这里有多大?”

    赵子赟搔搔头,“我不大清楚,最先是有几百亩吧,后来不断扩建,现在有多少不知道。”

    答案见到马君武后有了,一千两百亩!这个数字连赵子赟都有些惊讶,老马有些恼火,“子赟!你向来就是只起头,不收尾!”

    “马先生,别发火,您说,这尾如何收?我照做。”

    “当真?”

    “当真!”

    马君武笑了,正好他有件难事,“你说的,别后悔。”

    赵子赟有些心虚了,“马先生,您别吓我。”

    “没吓你,这第一批入校学生要毕业了,你知道吧?”

    “知道。”

    “这就是一个尾,你得收一下,应学生的要求,北方大学决定举办毕业晚会,经过讨论,全校教师和学子们一致同意,这晚会上你要出个节目。”

    手一哆嗦,赵子赟的嘴成了圆形,出节目?

    “我们一起行么?”陈娇儿问道。

    马君武喜出望外,还有自己上的:“那是再好不过了!”

    “娇儿!”赵子赟慌了,他什么都不会!

    “二哥放心,我包你过关。”陈娇儿笑盈盈道。

    于右任在边上听着,顿时来了兴趣:“厚山,何时?”

    “本月二十日。”

    心里算了算,还有十二天,估计在张家口也能盘桓这些时间,于右任笑道:“我要来看,小赟,好好准备。”

    赵子赟冷汗直冒,完蛋了,这下怕是里子面子要丢得一干二净!

    老于见他一脸苦相,乐了好一阵子,然后才和马君武攀谈起来,随即便提出去转转,赵子赟一来出去保卫人员陪同太麻烦,二来他被那节目折腾得有些心神不宁,便和陈娇儿留在了马君武的办公室。

    等众人走后,赵子赟有些恶声恶气:“娇儿!你想出二哥洋相!”

    “哪有了?”陈娇儿笑颜如花:“我说没事就没事。”

    “那我们表演什么?”无法改变,只有考虑如何解决。

    “唱曲。”

    “你要我的命?我哪会唱什么曲?”赵子赟大急。

    陈娇儿不答,轻轻哼起一支曲子来,屋中天籁之音萦绕,赵子赟听得呆了,“这是什么曲子?怎么我以前从未听过你唱?”

    “你没听过的多了,都是我和爷爷学的,这曲子不是这个时代的,绝对没人听过!”

    这下赵子赟放心了,听陈娇儿轻哼了几句,他觉得没有什么难度。

    “不过二哥要帮忙。”

    “你说。”

    “从军中找几个会马头琴的,给我们伴奏。”

    这好办,马头琴赵子赟在多伦听得多了,骑兵中会的人可不在少数。

    一个多小时,于右任和马君武转了回来,见赵子赟没了慌乱,心里有些嘀咕他到底要表演什么。

    “任公,看得如何?”当着马君武的面,赵子赟可不会叫什么老于。

    “兴奋!”于右任是一路震惊看完整个北方大学,农学院、医学院、化学院、工学院。,近六千在校学子,还有那些设施、仪器,老于仿佛置身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不过我有些看法,这北方大学过于偏重工了,文学太弱!小赟,别小看文学,这也是一国之根本。”

    “任公教训的是。”

    马君武有些打抱不平,“诱人兄,你这话有失公允!”

    于右任不解的望着他。马君武接着道:“子赟很重视文学这些的,可没人!知道么,没人来!工科我们可以用那些设施、仪器说服人来,这文科你说怎么办?”

    “我懂了,文人相轻啊,察哈尔这种地方不入他们法眼。”于右任轻叹一声。

    “诱人兄,别说废话,你真觉得北方大学好,不如出把力,以你的名望,说服一些人来不成问题。”

    于右任有些心动,这事他能办!

    “马先生,您看让任公挂名文学院院长一职如何?”

    马君武早有此意,还想着等下来和赵子赟商量,见他提出,自然是抚掌笑道:“此提议大好,诱人兄,不会拒绝吧?顺便说一句,这院长的薪水可不低。”

    于右任白了他一眼:“我缺钱么?”

    “不缺更好,我让财务部门将你薪水扣下,这学校用钱缺口还有不少。”

    于右任气乐了,“厚山,你何时这么财迷了?”

    马君武指着赵子赟:“和他学的,不过他这种财迷我喜欢!”

    赵子赟大囧,分辨道:“马先生,我哪里财迷了?”

    “还不财迷?舍不得花钱,娇儿跟着你,就要成亲了,你也不换个大点的院子?”

    “马先生,我们真没钱了。”陈娇儿替他辩解,“我又没薪水,我们事情又多,很多事要小莲、英子他们帮忙,总不能让别人白做,靠子赟的薪水,也就勉强支撑吧。”

    “你呀,说你什么好,名下那么多公司,分红你就留一些又有何妨?没人会说的。”马君武叹道。

    “这不是留一些的事,这种口子一开,就无穷无尽了,再说我这个位置,很多事是不用花钱的,而且我也没什么用钱的地方啊?”

    于右任有些吃惊,他也看过察哈尔省党部的一些材料,反映赵子赟平日生活并不奢侈,当时第一感觉是做给中央一些人看的,谁都知道他名下公司、工厂一堆,南京方面不少人就说他异常小气,每次到南京连客都不请,也不送礼,今日看来,表面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

    “算了,不说你了,律己我赞同,但不要太过,这娇儿你们省府凭什么不给薪水?我觉得这种口子也不能开,不然以后有些事你让谁去做?”

    这点赵子赟倒是没想过,他觉得马君武说的对,任何工作都不是无条件奉献,报酬也在支撑工作的一个方面,“马先生说得对,基金里的人不能什么都没有,我回去就和财政厅商量,由省府负担她们的薪酬。”

    马君武点点头,“这就对了,还有你,军长薪水和省主席也不是差的很大,只拿一边我赞同,但就低不就高就不妥了,反而让人说你,堂堂正正拿你该有的,这才是表率!”

    这话依然在理,赵子赟点头,应该改一改,否则一个省主席过得不咋样,今后真的有可能占领其他地方时,很难要求别人和自己一样。

    “小赟,我听厚山说你在教育上投入很大,和我说说情况。”

    赵子赟汗颜:“任公,我不大清楚。”

    于右任恼了:“你这省主席怎么当的?怎么我问什么你都不清楚?”

    除了每年总结,大致知道情况,过后这些具体数字赵子赟就忘得一干二净,今日陪同出来,他也没做准备,老于发问,他当真两眼一抹黑。

    “这个。。我这省主席确实有些不大称职,要不我让陈秘书长来给任公汇报一下?”

    “罢了,回头我自己看,你陪我意思不大,还是回去准备你那个节目,我可说好了,要是不让我满意,你想要什么墨宝的事就别提了。”

第296章 这还是一个省么?() 
灰溜溜回到家,赵子赟呆坐了一会,想想还是不行,这老任放着他游荡,外人会瞎说的,怎么也得再陪着一两次才行,生怕再被问得张口结舌,他让赵振请几位厅长过来一趟。

    建设厅和财政厅赵子赟相对了解,只是再问问有什么大的变化没有,俞鸿钧见他在本子上记着,有些好笑,这还是头一回看到,悄声问了赵振,才知道今日他被老于问得哑口无言。

    在建设方面最大的变化就是赵土协定的几条公路、铁路动工,尤其是张北到朋安、多伦到浩济特的公路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七十,铁路的进展也不慢,两条铁路都开始铺设,预计丰镇到乌兰哈达的铁路到明年七月就能完工。

    财政则有些良好势头,晋察绥经济一体化后,察省经济重新步入快车道,冯少山等上海商人起到了带动作用,不少上海商人来到察哈尔投资建厂,另外一个助力来自日商,除了开矿外,还有不少只做经营,大量采购物资去满洲,甚至本土,倾销到察哈尔的主要是油品和布匹这些,很有些互补的味道,加上大范围的走私,俞鸿钧预计这一年商业、工业都要双超农业,全年岁入能突破三千五百万,加上各县直接经营土地收入,以及一些隐性收入,他有种突破五千万大关的感觉。

    至于支出,除了军队方面略有缓慢增加外,多数都保持原有水平,建设厅的费用和国外采购,下降的比较厉害,持续在基础设施投入多年后,察哈尔终于不用超预算大笔投入了。

    等民政厅厅长张鸿来后,赵子赟打起精神,这民政厅他几乎很少过问,除了人事调整和一些大的政策制定外,他完全都依靠张鸿操持,张鸿有时候都笑着说他是小媳妇,不受待见。

    今日赵子赟找他,他还是有些纳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