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三极崛起-第3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土肥原摇摇头:“那也不尽然,我仔细分析了赵家兄弟的发家历程,其实换做你我,很多事情也是同样能办到的,他们真正赌博的事情只有一件。”

    “哪一件?”

    “就是投靠那位蒋君。”

    仔细想了想,石原莞尔认为土肥原的话是有道理的,赵子悟在阳高发展势力,没有什么太稀奇之处,只要有心,他自认他也能做到,带给赵子悟最大红利的就是他在多伦时出乎意料投靠当时并不被看好的老蒋,从而一举奠定了他在察哈尔的基业。

    “那东北那件事呢?”

    “我分析下来认为,这是一种机遇加巧合,当然,我们内部也一定有人泄露了消息,只是到现在都没能差出来,这些先不去管他,石原君,我分析赵子悟当年去多伦,其实有两种意图。”

    石原莞尔闻言眼珠一转,“土肥原君的意思是他除了避开阎锡山外,其实打的是东北的主意?”

    “不错,我若是他,也会打这种主意,当时张作霖已死,他出兵赤峰不外乎就是要抢东北的地盘,我想他当初并没有打察哈尔的主意,最终却没想到张学良断了他的念头。”

    “有道理,他们兄弟二人恐怕一直都惦记着东北,在我们发动沈阳事件时,他们趁火打劫也就说得通了,我想,当时要是南京方面决心跟我们开战,他们就有可能占着不走。”

    “这是唯一合理的解释。”

    “那这次西安事件”

    “这次事件之前,我认为,赵家兄弟依然还是一个中国式的军阀,只不过他们更聪明罢了,但西安一事让我非常迷惑,按照我的理解,赵子赟最合理的做法是不插手,不管事态如何变化,他都能从中获利,除非有一种可能。。”

    石原低着头想了想:“你是说他还有其他企图?”

    “肯定有的,石原君,读过中国的三国吗?”

    石原莞尔愣了愣,随即道:“他想占据内外蒙,和我们、南京形成三足鼎立!因此,他既不能让我们无限制扩张,也不能让蒋垮了,只要形成相互间的牵制,他就立于不败之地。”

    “这也是我的分析,一旦形成中国的全面混乱,联合起来打他的人大有人在,他救蒋也就是救自己,不过,我有些拿不准,石原君以为如何?”

    “听土肥原君说了这么多,我觉得这种可能性非常大,从这个思路去想,赵子赟很多做法就能够得到合理解释,包括他和**的**,和我们的一些纷争,如此,他确实有可能成为我们的劲敌,他对内外蒙的企图会影响到我们满蒙的战略。”

    “确实如此,但石原君别忘了,他的存在,也为我们的战略提供了机会。”

    石原莞尔自然知道他的意思,由于赵子赟的存在,日本的满蒙战略和苏联的冲突小了很多,只要拿下赵子赟,内外蒙的红利就落到腰包里,唯一的问题是如何解决他。

    “机会是存在,但麻烦的是如何化解他联合一方制衡另一方的意图。”

    “石原君,你在国内,这里很多事情你不了解,据我收集的资料分析,他和蒋是相互利用,我想,那位蒋君现在也可能清楚他的意图,真正的变数还是在南京。赵子赟在我们眼里是肥肉,在南京眼里何尝不是?”土肥原笑道。

    石原莞尔也笑了:“不错,关键在南京,就三方实力来说,赵子赟是最弱的,他只能通过联合一方来制衡另一方,而和我们联合,他必将遭受中国国内的骂声,而联合蒋,却有可能羊入虎口,他是清楚这一点的,否则他也不会大举进兵外蒙,拉拢傅、阎二人。”

    “现在的局势下,他有限的联合是行得通的,但一旦发生整体的失衡。”土肥原笑而不语。

    “平津就是导火索,这里是宋哲元的地盘,他是既防着察哈尔,也防着南京,如果我们顺利拿下平津,赵子赟和南京的默契和平衡就将打破,在我看来,那位蒋君是不会贸然开战的,剩下的就看赵子赟如何选择。”

    “石原君,你不觉得真要出现这样的局面,赵子赟是战是和都已经不重要了吗?”

    两人均哈哈大笑起来。

    土肥原和石原莞尔这一次谈话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赵子赟做梦都没想到二人对他的分析和判断似对非对,反而有种契合他的设想和计划,算是间接帮了他非常大的忙,当然,这三国一说确实也是赵子赟想形成的局面,只不过石原和土肥原说错了一点,这三国中可没有他们日本什么事。

    当然,关东军和华北驻屯军的主战派也有人不认可二人的判断,他们始终认为赵子赟破坏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对此,他们也在想法制造事端,寻求和察哈尔开战的借口。

第328章 察哈尔游记() 
顺势而谋,凭借一些可以断定的历史走向,赵子赟成功化解了西安事变因为他的出现而带来的变数,不过,返回张家口后,他需要化解另一个变数,石瑛。

    看着桌上厚厚的文稿,赵子赟头大如斗,有些后悔放任石瑛在察哈尔游荡,如今弄出这么一个东西,他不知如何应对。

    对面面面相觑的陈娇儿和赵子玉也是一筹莫展,她们有些佩服这位其貌不扬的老者居然有如此敏锐的洞察力!

    “姐、娇儿,现在看来是不能放他离开察哈尔,否则”

    赵子玉蹙眉:“那你怎么办?软禁?他可是中央大员。”

    三人心烦意乱,那边石瑛也是思潮澎湃。

    作为特使,在看到赵子赟缓步放出部分收购的物资,平抑动荡的北方市场后,他知道此事已了,于是将全部重心放在让他倍感迷惑的察哈尔上,曹聚仁已经到察哈尔日报报道,作为记者,他也对察哈尔好奇,二人算是一拍即合,决定在察省走一走,原定计划是二十天,最终,连他们都没想到,前后足足花了他们三个月!

    光张恒一地,就让二人有些百看不厌,在和市长薛儒的谈话中,虽然薛儒颇有些微词,表达对省府的一些不满,但在二人看来,那是薛儒太苛求了。

    城市的规划?每每想到这个词,石瑛就感觉自己辞去市长一职完全正确,他就没有对南京有一个完整的规划蓝图,看看张恒,河西商业区,河东行政区加商业区,住宅间或其间,而工厂,要么城南,要么大境门外,最让石瑛惊讶的是张恒把新生活运动的一些东西和城市建设结合的如此紧密,张恒不奢华,但在他看来,已经没有比这里更美的城市了。

    见曹聚仁职业般的写写记记,石瑛也来了兴趣,二人一合计,便弄出了现在放在赵子赟桌上的日记体游记-察哈尔新貌。

    “二五年秋,余公务前往察哈尔省,因与察省赵主席子赟有旧,公事一了,想盘桓察省数日,与忘年交曹贤弟聚仁相约,费时一百二十余日,遍走察省,心异察省变化之大,俨然北方第一省也,欣喜之余,乃将见闻所及,整理数章,为察哈尔新貌。。”

    “十四日观览市肆,张家口街,中观河流,大清河是也,河西称商埠,有砖堡,多传统之旧屋,河东称新区,多新式建筑,河上三桥,均可通车马行人。。”

    “十七日早八时,赴城北汽车站购买赴张北车票,人头攒动,贤弟聚仁奋力挤入,购得九时车票二张,赴张北汽车已停于一大院中,车身酷似上海之有轨电车,询问后得知,此乃察哈尔购入德意志之客车,专事各县之人员出行”

    “出大境门,见高都统维岳手书大好河山四字,窃思,高都统若尚在,会不会惊异察哈尔之变?。”

    “从张北出发,前往多伦,此乃察哈尔旗县合并之正蓝旗旗府,自年中察省八旗四群旗县合并之后,余对各地地名颇为陌生,幸张北周县长稚廉详尽介绍,余才略微知晓一二,自东向西,依次为正蓝旗,与原多伦县合并,正白旗,与康宝合并,旗府名康宝,镶白旗,与宝昌合并,旗府名宝昌,镶黄旗,与化德合并,旗府名新明,牛羊牧群改明安旗,旗府名都尔马,左右翼牧群与枯源合并,改太仆寺旗,旗府名枯源,正黄旗,与兴和合并,旗府名兴和,正红旗,为蒙区旗县合并第一旗,旗府名集宁为平绥铁路上第二大站,正红旗以西,为镶红旗,与陶林合并,旗府名马盖图,为镶蓝旗,与凉城合并,旗府名凉城”

    若是石瑛和曹聚仁就只是这么写,赵子赟不会有任何担心,说不定还赞助一把,出版发行。

    可除了沿途风光,加上二人的一些议论外,从张北开始,二人便详细介绍各县的政治、经济、军事、民生等等,两人还不是泛泛而说,和县长谈和民众谈,甚至还跑到村子里去住了几晚,这或多或少就透露了些不该出现的东西,比如在正红旗,就有牧民对二人问到的事情说了不该说的,透露了自家孩子在特木得骑兵,这也罢了,他们还说了上次孩子怕他们担心,特地捎回话,说没有和三十一军真正交战。再比如兴和,有民众就抱怨说家中人去了工业集团工作,只会捎钱回来,但人从未回来过,找也不知道去那找等等。

    一两条没有什么事,可汇总到一起,那就麻烦了,可以说石瑛和曹聚仁完成了一次从官方到民间的调查,也是二人身份特殊,好奇心又重,否则其他人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

    曹聚仁只是从记者角度看问题,他也没有细想,可石瑛是谁?民国元老,湖北三杰,什么没见过,什么没听过?他是沿途越看越心惊,越写越心跳,等回到张恒,重新补上这里没有走到的东西,石瑛一夜未能合眼。

    不能说他已经发现了察哈尔的一切秘密,但结合看到的,听到的,和他从南京、察哈尔两地官方掌握的信息,他只有一个结论,察哈尔远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望着厚厚的手稿,石瑛第一次心虚了,别说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就是赵子赟的老师张继看到,恐怕都是地震,石瑛也再次明白为何有时赵子赟会那么硬气,人家是真能翻脸的!

    纠结,石瑛非常纠结,正当此时,赵子赟干涉了西安事变成功的消息传来,一直在张恒关注此事的他傻眼了,如果没有这次游历,石瑛相信自己恐怕会和多数人一样,认为赵子赟投机,借此缓和和巩固察哈尔在中央的地位,维系他的统治,但他看到的一切完全颠覆了他以前的看法,赵子赟绝不是阎、李、白之流,他心怀天下!

    一想到这,石瑛就浑身冒汗,他现在和王颂当初的想法一样,以为赵子赟想独霸天下,石瑛异常痛苦,不知如何是好,揭露一切,必得老蒋和中央赞许,可石瑛下不了这个决心,内外蒙是他无法不面对的,最后,他心一横,决定把游记给赵子赟,看他定夺。

    他难办,赵子赟更难办,杀杀不得,放放不得,关更关不得,姐姐、陈娇儿都没好主意,他只能先探探石瑛的底线,既然把稿子给他看,说明石瑛也是知道一些事的,就看他怎么想了。

    都统府后花园,赵子赟摆下香茗,请石瑛过来,二人一句话不说,闷头喝了两杯茶,赵子赟才淡淡道:“蘅青兄,那稿子我看过了,果然写得好。”

    “写得好不如你做得妙。”

    赵子赟笑,石瑛也笑。

    “我有些后悔让蘅青兄四处窜呢!”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石瑛盯着他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