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三极崛起-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方的小麦怎么也有五六百斤,要是南方的水稻,那是两千斤上下的。”

    赵子赟差点没把眼珠子掉出来,“什么!”

    他没想到居然会有这么大的差距,真要有这个产量,还愁吃吗?“老师,怎么弄的?是不是有水就行?”

    王颂忍不住笑了:“傻孩子,真要那么简单又好了,除了水以外,还要有好的种子和肥料,这些都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不过以我的经验,只要水的问题能够解决,亩产百斤应该还是可以达到的。”

    脸上掠过一丝失望,那个五六百斤实在是刺激太大了,没想到解决水的问题,产量依然还这么小。

    “子赟,一步步来,就算只有百斤,也不得了了,要是自耕农,只要有十亩地,基本就不愁吃了。”王颂看出了他的心思,给他打气。

    赵子赟心里一颤,是啊,那些自耕农守着五六十亩还饿肚子,真要这个产量,阳高也将翻天覆地。

    “老师,我明白了,不过总有一天,我一定要让粮食产量达到老师说的!”

    这个雄心壮志支撑了赵子赟后来很多做法,让他在这个时代成为最重视农业技术的地方领导人。

    “嗯,有理想,先全力解决水的问题,然后再发展养殖,子赟,在现代肥料还没有办法解决之前,牲畜粪便就是肥料的唯一来源。”

    王颂今日再提养殖,赵子赟听着就不一样了,原来养殖除了能得到肉、皮这些东西外,还能够支撑种植。“那我现在就开始弄!”

    “别急,欲速则不达,养殖不必种粮,一旦多了,就要考虑如何销,还有,养殖需要饲料,在种植没有起色之时,你大肆搞,如何解决牲畜吃的问题?”

    一盆冷水,浇到赵子赟头上,他有些郁闷。

    “子赟啊,做事千万别急躁,要不然会出大事的。”

    老师的话赵子赟并没有往心里去,直到后来他差点因为急躁送了小命,才真正体会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也是从那个时候起,他才真正成长起来。

    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49章 民生() 
阳高县衙的告示轰动了几天,便渐渐平息了下去,薛儒自从那天回去,没有了进一步的动作,原定好三天后的会议,他也通知众人暂时推后,整日不出门,在家中胡思乱想。

    丈夫上任那天回来就有些闷闷不乐,薛妻早已发觉了,接连几天薛儒都没出门,在家中烦躁不安,这让薛妻担心起来,“国圃,出了什么事?”

    “我在想是不是辞了这知事。”

    “这是为何?”薛妻吃惊道。

    将王颂的话复述了一遍,薛儒有些愤怒道:“早知道他们是这个想法,说什么我也不干!”

    薛妻想了想,微微笑了,“国圃,你有些迂腐。”

    薛儒瞪了妻子一眼,“淑珍,你这是什么话!”

    薛妻不管他的表情,接着道:“赵子梧领兵掌控了阳高,并不完全听省府的,是不是事实?”

    “是,那又怎么了?”

    “这不就结了?在外人看来,他就是一个小军阀,明的也好,暗的也好,军阀向来都是自成体系,他要没点野心,你还真不能跟着他,否则阎锡山将他一调走,你就没了靠山,到时候新来的逼你交钱、交粮,你怎么办?”

    薛儒默不作声,这是各地通行的做法。

    “阳高是赵子梧的家乡,他既然来了,就绝不会轻易放手,除非他垮了。”

    “这也不是没可能,一个独立旅能有多少人?他垮了,我也完蛋,不如早点脱身。”薛儒嘀咕道。

    薛妻叹了口气,“所以我说你迂腐,我平日没事,经常会出去转转,你知道赵子梧的独立旅有多少人吗?七千人!这还是其次,你见过他的兵骚扰过百姓吗?”

    “这倒没有,要不然我怎会答应做这知事。”

    “这样的军阀我是没见过,更没见过找你这样的人做知事的,国圃,咱们读了那么多书,不就是想帮助百姓过好日子?我倒是觉得,跟着他不见得是件坏事,我倒是希望他能够越来越强,能控制山西更好。”

    薛儒有些心动了,妻子说的好像有些道理。

    “人家也直接挑明了,就冲这一点,我就觉得你该帮他。”

    见丈夫还有些犹豫,薛妻道:“要不这样,你先做着,要是觉得不妥,再辞了这知事。”

    薛儒点点头,这倒是可行,“好吧。”

    第二天天一亮,薛儒再次来到熟悉又陌生的县衙,进了门就有些傻了,这才五六天的时间,里面居然来来往往的多了好些年轻人,见到他纷纷驻足打招呼:“薛知事好。”

    薛儒晃了晃脑袋,确认自己看到的,一名年轻人快步走了过来,“薛知事,我是你的秘书,我叫张力。”

    “张力?你怎么来的?”

    “薛知事,是这样,我们这些人都是赵技术员招的,他吩咐您没来之前,先整理县衙的各种文书,了解阳高的情况,等薛知事来再统一安排,我是赵技术员临时指派给您的,要是您不满意,可以替换。”

    “没什么不满意的,对了,赵技术员在不在?”

    “他出去了。”两人边说边进了办公室。

    “出去了?做什么?”

    “薛知事不是让他管农事吗,他这些天带着几个人去了乡下。”

    惭愧的感觉涌上心头,这几天他闲着,人家倒是有模有样的开始了工作。

    “好,我知道了,你去忙吧。”

    一时间无事可做,薛儒干坐了半个多小时,摇摇头,起身出了大门,张力追了出来,被他赶了回去。在街上毫无目的的瞎转了一通,薛儒不得不往僻静点的地方走,他实在受不了来来往往的人向他热情的打招呼,无意间抬头朝前望去,见不远处是马麟的家,他加快了步子。

    “祥甫兄,在捣鼓啥呢?”

    马麟正在桌子边忙活着,薛儒进来他都没察觉,突闻身后传来声音,马麟吓了一跳,回头见是他,不满道:“堂堂知事,也不知道敲个门!”

    薛儒笑笑,懒得计较,凑到桌前看了看,一堆大大小小的精密物件摆满了桌子,“咦,这是什么?”

    “照相机!”马麟洋洋得意道。

    “你在做照相机?”薛儒大为惊奇。

    “怎么,不相信?”

    “祥甫兄,好本事,真看不出你有这手艺。”

    马麟让他自己找地方坐,他又盯着桌上的物件开始忙碌。

    薛儒在边上看了会,兴趣索然,“祥甫兄,你忙,我走了。”

    闻言,马麟丢下手里的工具,朝薛儒说道:“是不是找我有事?”

    薛儒欲言又止,摇摇头,“没事,我就是来告诉祥甫兄一声,明日到县府你开会。

    马麟走过来笑道:“我还不知道你?这等小事还要你知事大人亲自跑来一趟?行了,坐下说吧。”

    犹豫了会,薛儒将王颂和自己妻子说的话原原本本和马麟说了一遍,“祥甫兄,我真有些迷茫。”

    低着头想了会,马麟叹了口气:“还别说,嫂夫人的比你有见地,说的话句句在理,军阀怎么了?这年头那个地方没军阀?赵子梧这个军阀我看行,当年发奋读书,咱们谁没有一腔抱负,可这世道,唉!说实话,我是早就心灰意冷了,不然怎会想着捣鼓照相机?不满国圃兄,那日从县府回来,我兴奋得睡不着,光冲着那五万大洋的教育经费,我就愿意把自己卖给赵子梧!”

    沉默了半响,薛儒道:“连你也这么说,我就赌一把!对了,这几日你也没去县府吧?”

    见马麟摇摇头,薛儒将县府里发生的事说了说,马麟挠挠头道:“还不如人家一个小年轻,丢人啊,国圃兄,别坐着了,走,回县府去!”

    二人匆匆出了门,没十分钟,便到了县府大门,走进去一看,马麟奇怪道:“你不说招了好些年轻人么?人呢?”

    薛儒也是奇怪,怎么没了人影?难道他一走就都回家了?正想反身回去问门口的卫兵,马麟扯了他一下,“好像有人。”

    细细一听,确实有人声,二人相互看了眼,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摸了过去,过了自己的办公室,声音更加清晰,来到一个房间门口,二人驻足细听。

    “因此,我认为修渠是第一件要办的事,眼下已经是九月,只要抓紧时间,还来得及,赶在明年春耕之前,这、这、这,这几条渠先修起来。。”

    “赵技术员,好是好,可这修渠是花钱的,咱们哪来钱修?”

    “等我找薛知事说说,要真不行,我找大哥先垫上些,看看能不能发动农户也凑些。”

    “老百姓哪来多余的钱?赵技术员,咱们为什么不先修另外这几个地方,那些乡绅们有的是钱,让他们出一部分我看问题不大。”

    “小李,这我要好好和你说说,咱们修渠,是为了百姓,可不是给乡绅大户添砖加瓦,这几条渠你仔细看看!”

    片刻,那小李的声音传了出来,“我明白了,这几条渠周边都是一些自耕农,还有些无主荒地。”

    “对,就是这样,那些荒地我也想好了,雇人开垦出来,就算作是县府的土地,由县府租给无地的那些人耕种,连租子我都有了想法,要么就是给县府种,收成的四成归他,要么从县府里租,收成的七成归他。”

    “赵技术员,这有区别么?要是我,肯定租县府的地,七成归我,谁都会算。”

    “这不一样。”赵子赟笑道,“给县府种地的,种子、工具都由县府提供,我还打算定个保底数,就算天灾,也要至少给正常年份的三成收成,不能让人家白干,至于租县府的,那就不一样了,什么都要自己出,没收成也不关县府的事。”

    屋中一阵议论声,“要是这样,我倒是愿意帮县府种地。”

    “赵技术员,那这样农户岂不相当于工厂里的工人?”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薛儒和马麟在外面听得暗自心惊,这法子绝了,他们从未想过种地还能这样,很多家庭贫困的人肯定会动心的。

    二人再也站不住,推门进去,屋中景象让二人又是吃了一惊,整整一面墙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地图,明显是自己画的,技术不怎么样,但很明显画图的人下了很大的功夫。

    “薛知事好!马承政员好!”

    站在地图边的赵子赟见到他含笑打招呼。

    “薛知事好,马承政员好!”屋中声音此起彼伏。

    “好!好!大家好!”

    走到地图边上,薛儒眯着眼睛细细看着,“赵技术员,这是你画的?”

    “有些是,有些是他们画的,水平不行,薛知事别见笑。”

    “怎么会,才几天功夫,你们就做了这么多,我却什么都没做,惭愧啊。”

    “薛知事是要掌控全局的,这些是自然是我们下面人来做,薛知事看着闲,别人不知道我却知道,薛知事是要想很多事情,很伤神的!”赵子赟狡黠的冲他笑了笑。

    薛儒脸颊微微发热,急忙转移话题,“赵技术员要修的渠是那几条?”

    边上有人急忙上前,指给他看,“唔,咦,城北这两条修了作甚?那是滩地,遇水便涝,碱性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