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三极崛起-第8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垣是很吸引人,可不是所有科学家都愿意去,原因很简单,有些学科并未在张垣设立,比如赵九章从事的气象,而且研究气象,需要各地的气象站提供资料,去张垣后,也许

    赵九章缓缓收回目光,轻叹一声,现在想这些已经没意义了,从昆明登上飞机那一刻,已经无法回头,他有些不明白,为何自己内心总是有个声音,去,赶快去!也正是在这个声音不断的提醒下,前往昆明太华山气象站后,他鬼使神差的前往机场,上了飞机。

    这是一架专机,昆明机场售票人员听到他要买去太原机票,查看了他的证件后,用很低的声音问他是否是参加科学家大会后,便暗示他走一个特殊的通道,带着疑惑,他进入特殊通道,两个身着黑衣服的人将他带到一边,再次核实了他的身份后,将他带到一个大房间,这里又是一番景象,很多人在议论着科学家大会,而这个议论,一直持续到飞机上。

    “我们的飞机马上就要在太原机场降落了,请各位先生坐好,不要走动。。”

    “太原到了?”有人一边问,一边急切的朝窗外望去。

    赵九章也不由得探头看着窗外,一座城市出现在眼前,他没来过太原,但从空中望去,他有些吃惊太原城市的规模。

    “太原城,蒙疆第三大城,人口二百万,现有山西大学、山西医学院和山西师范学院三所大学”

    身边人也凑头看着窗外,嘴里说道。

    赵九章有些诧异的回头看身边人,上了飞机,这位看着年长他十几岁的老者也没和他说话,只是不时的打量着他。

    “年轻人,我叫周仁。”

    赵九章不知道身边这人在业界的名气相当大,而且还是他的校友。

    “周先生,晚辈赵九章。”

    周仁露出笑容:“我看你上了飞机,就心事重重,其实你不必担心,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你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也许吧。”赵九章转头看向窗外,飞机已经抵达机场上空,正缓缓下落。

    周仁身子往后一靠,双眼微闭:“年轻人,你为何不好好看看你乘坐的这架飞机。”

    闻言,赵九章不由得四处打量一圈,想着心事,他还真没在意乘坐的飞机,这一看,他露出一丝惊讶之色。

    周仁仿佛看出他的疑问,依然微闭着眼:“如果我没猜错,这应该是蒙疆自己研制的客机,其水平,超出我的想象,我可以断定,蒙疆的战机性能,已经不弱于西方国家,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蒙疆的实力也许比看到的强大。”赵九章道。

    周仁眼睛突然睁开,看着他:“也许,不仅仅是强大。”

    赵九章后来回忆,当时他还不是很明白周仁这句话,当他作为气象学家真正介入到蒙疆的导弹、火箭后,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飞机落地,鱼贯出机舱的人看到蒙疆武装警察全面戒备飞机周边还是有些诧异的,赵九章站在舱门口有些发蒙,这不会是

    “年轻人,这是保护我们,不用担心。”

    周仁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赵九章犹豫的下了飞机,一名男子引上来,接过他手中的行李,“请问先生贵姓?”

    核实了姓名身份后,男子伸手示意:“赵先生这边请”

    “我和他们不一起走?”赵九章有些不安。

    男子露出笑容:“赵先生不必担心,我们是根据名单,送先生们先到不同的地方。”

    赵九章不解。

    男子继续解释道:“赵先生是清华叶先生邀请的,我们将送赵先生到清华叶先生那里。”

    原来是这样,赵九章扭头找周仁,想做个告别,周仁在他不远处,看见他,摇了摇手:“年轻人,大会见!”

    “周先生大会见!”

    要去见自己的老师了,赵九章心情顿时舒畅起来,在他走出机场那一刻,他不知道,他经历的这一切,还在昆明上演。

第969章 科学家大会(二)() 
大同,清华校园内一座透露着浓郁中国风格的两层楼上,梅贻琦站在窗口凝视着校园,略微疲惫的神情依然掩饰不住他眼中闪烁的兴奋,从太原进入蒙疆的很多知名人物,无一例外选择了先来清华,要看看清华新校园,要看看是什么魔力让清华做出了不回北平的决定。

    论规模和面积,大同清华比原北平清华大了一倍都不止,不过这不是梅贻琦自豪和想展示的东西,他要让外人看看清华的新实力。

    清华图书馆,主副两楼组成,三层楼,共计三万平方米,光阅览座位就高达三千个,规模已经超过了北方大学图书馆,让梅贻琦最自豪的,是蒙疆的支持,且不说美国送回来的,赵子赟甚至动用特别安全局搜罗一切流落在外的书籍资料,让图书馆拥有了惊人的两百七十万册书籍。

    梅贻琦另一个想展示给来人看的,就是清华众多的实验室,仅仅化学实验室,就有让人拙舌的二十七个,涉及化学全部学科,清华化学系在经历北方大学挖墙脚的低迷期后,开始加速追赶北方大学化工院。

    其余各种实验仪器已无法计数,除了早年北方大学从德国、美国弄回来的那些仪器设备外,可以说北方大学有的,清华也一定有,而且大量高性能新仪器设备还源源不断进入清华,现在清华还承担这和各大集团共同研究新仪器设备的任务。

    “校长,开会时间到了。”

    梅贻琦收回思绪,出门来到另一边的会议室。

    “今日召集这个会议,是有事情和诸位商量。”梅贻琦没有啰嗦,单刀直入:“这次科学家大会,除了是一次盛会外,也是一个机会,是壮大清华先生队伍的机会”

    听完他的话,参会的人才明白梅贻琦是要抢人了。

    “我初步的想法是,盯住咱们清华出去的人,我这里有一份名单,希望诸位分头找自己熟悉的人,先让他们来清华看看,尽可能的说服他们留下来。”

    “这么明目张胆,不太好吧?”教务长潘光旦看着名单有些犹豫。

    “月涵兄,咱们清华刚刚安定,如此做,岂不让赵委员长脸上无光?”陈寅恪也是不大赞同。

    “鹤寿兄多虑了,不瞒诸位,此事我和子赟说过,他说当年北方大学挖清华的人,如今清华挖人也应该的。”

    “子赟真这么说?”叶企孙不太相信。

    “是的,他说,大学也要竞争,而竞争的要点,就是能不能留住人,教出了多少好学生,这次科学家大会,北方大学有些特殊,为避免刺激重庆,他希望清华等多多留下一些人。”

    屋里人会心的笑了起来,如此,好办了,相信现在的清华,吸引力巨大。

    “不过我也要提醒诸位,北方大学不好明着来,暗地里还是会抢人的,而且,不能忽视了其它大学的实力,伊克昭大学也很有吸引力,筹建的蒙疆大学对一些民族学者也是很有影响力的,还有山西大学、东北大学,都是曾经名噪一时的大学,甚至那些新建的大学,也有新建的吸引力。”

    想到刚刚抵达清华,在自己家中的弟子,叶企孙道:“有一个问题,如果有人愿意来清华,而清华又没有相应的学科,怎么办?”

    “筹建!谁来谁筹建!”梅贻琦干脆利落的回答。

    议论声起,叶企孙问道:“筹建是需要费用的,这”

    梅贻琦笑了起来:“企孙兄,不用担心,蒙疆教育委员会已经,我不便明说,我只能告诉你,不管要多少钱,我给!”

    “那好,我家里就有现成的,只要你设系,我就能让他留下来。”

    “没问题!”

    当天晚上,赵九章失眠了,清华大学理学院气象系几个字始终在他心头萦绕。

    张垣街头,人群熙熙融融,创新大赛加科学家大会让城中所有饭店、旅馆爆满,赵子赟都没想到张垣城会涌入如此多的人,在和孙夫人、老于商量后,委员会发出紧急通知,希望在张垣居住的人尽可能邀请熟悉的人到家里居住,同时,将蒙疆近卫师的驻地拿出来,让没有接到邀请前来参加大会的那些人居住,虽说条件赶不上城里旅馆,但也干净、安全,何况参加大会的人并不在乎住的好坏,他们每天多数时间都在外面,看张垣美景,参观创新大赛,访友等等,忙得不亦乐乎。

    赐儿山少有的人满为患,外来人都想从这里俯瞰张垣全景,几年前栽种的很多树木已经长到七八米高,将张垣掩盖在绿茵之中,蒙疆近卫师一年前的努力也有了回报,大清河清澈见底,如玉带一般,将张垣新旧城市分开。

    大境门外原钢铁厂遗址也是人头攒动,这里有抗战纪念馆,有创新大赛的展览馆,还有那个创造奇迹的梦想园。

    这一届的创新大赛多达一万六千个展位,很多大师在此流连忘返,非常有兴趣的看着一件件新奇玩意,听技术人员介绍这一项项创新技术,看蒙疆实业家、想投资的大户和展位上的人员洽谈商议。

    也正是在这里,赵九章下定决心留下,他意外看到了可用于温度、湿度记录的记录仪,指针在方格纸上划出的图线别人看也许枯燥,但在他眼中异常美妙。和展出者攀谈后,他得知该技术和产品,已经被蒙疆精密仪器仪表集团购买,这就意味着,展出的样品即将成为商品。

    如此火爆的创新大赛意味着赵子赟和陈娇儿均不能出席,保卫工作实在太难,刺杀的阴影并未完全消散,孙夫人甚至想禁止二人出席科学家大会,防人之心不可无啊,就连二人和一些知名人士见面,保卫工作都非常严格,特别安全局局精英寸步不离。

    十月六日,科学家大会在北方大**动场召开,本想在展览馆举办的这次盛会,因参加人数突破了两千人,不得不改在北方大学露天召开。大会持续时间一个月,六日不过是一个盛大的开幕式。

    蒙疆联合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孙夫人做了欢迎致辞,蒙疆教育委员会委员长黄炎培做了一个关于蒙疆科学教育的发言,教育委员会为主,是因为今日也是老黄这个机构更名之日,赵子赟亲手揭开了这个机构的新牌子,蒙疆科教文委员会,黄炎培阐述了科教文委员会未来的工作设想,科学、教育、文化并驾齐驱,这标志着蒙疆现代科学教育体系的形成,也意味着蒙疆在人才争夺中,从传统的教育和涉及国家命脉的科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尤其文化的提出,让很多传统国粹拥护者看到希望,蒙疆对这些大家、学者的吸引力顿时飙升,会场掌声雷动。

    接下来的各学术分会依然在北方大学,各院院长成了主人,也正是在这里,蒙疆所有大学挖人行动开始展开,北方大学学子煞有兴趣的看着先生们的你争我夺,好不热闹。

    创新大赛和科学家大会耗费了蒙疆财政惊人的一千一百万,当然,这包括为了挖人,科教文委员会特批出去的六百万各大学建立新学科的费用,不过胡厥文一点都不在乎,张垣城一月多增加三百万的税收还是其次的,他看到的是希望,据他所知,创新大赛有一万一千个产品或技术达成合作交易,其未来创造的价值无可估量,只要出一个刘宇那样的集团,就足以弥补全部支出,何况挖来的人都是无价之宝。

    “全中国,八成科学家都在蒙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