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三极崛起-第8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子赟摇头:“不妥,这有些让人诟病,而且所释放出来的信号会让人误会,我看不如让大姐接替娇儿,任北方科学院院长,同时兼任联合政务委员会经济顾问。”

    以东方奇迹的名头,出任这两个职务,那是没任何闲话可说的,孙夫人同意了,当报纸刊登这一消息后,确实让人有些意外,坊间很多人猜测,赵子玉最大可能是任蒙疆联合政务委员会的秘书长,却没想到她都没有一个正式职位。

    重庆有些诧异赵子玉的职位,不过此时,老蒋和幕僚有些顾不上蒙疆,薛岳攻克南京,日军全面退守淞沪,是否还都南京成了头等大事,吴稚晖等人建议老蒋返回首都,这对提高国府威望有重大意义,而何应钦等人认为南京离淞沪太近,安全难以保障,还是等淞沪光复后再定。

    内心讲,老蒋当然希望淞沪光复后再说,可**七大在延安结束,在这次会议上,毛公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光听名字就让老蒋浑身难受。

    毛公这个报告,和历史有了相当大的不同,苏联的内容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蒙疆,毛公从延安和张垣的军事、经济和政务合作各方面取得的成绩,阐述了联合政府在中国的可能性,并提出以蒙疆为代表的国民党新生力量是未来联合政府中的重要基石,延安愿意和这样的新生力量合作,推动中国的民主化进程。

    延安的声音,张垣虽然没有明确的响应,但一件事情让天下人都感到偶然又必然,赵子玉飞赴延安!

    外界自然不知道赵子玉前往延安是有原因的,七大一结束,石瑛和周公就飞抵张垣,在和孙、赵会面时,除了表明延安希望联合张垣,推动联合政府形成外,周公还向赵子赟直言,由于赵子玉的突然归国,毛公实际上是顶着压力在七大上做论联合政府的报告的,有些人对赵子玉回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一部人认为,这是和资本主义国家合作必然发生的,美国不过是利用蒙疆来抗击日本人,这是资本主义劣根性造成的,也有人认为,赵子玉回国会影响蒙疆政策,也许是蒙疆全面倒向美国的征兆,毕竟罗斯福亲自为赵子玉授予了美国荣誉公民。

    最佳的方式,自然是赵子玉去延安和高层进行一次会晤,周公代表延安向赵子玉发出邀请。

    毛公的报告,赵子玉前往延安,在老蒋看来,有逼宫的意味,这是要让蒙疆取代重庆啊!让他头痛的是,不少民主人士对毛公的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积极响应,同时也认为赵子玉前往延安证明双方的合作将会进入一个新局面,重庆有些应接不暇,不得已,老蒋采取拖的方式,缓解压力,以图反击。

    他频频出现在公开场合,意气风发的发表着各种演说,作为最高领导者,作为盟国中国战区是总司令,光复南京,即将打败日本,是可以在历史上大书特书的,“一个和平的时代已经到来,一个大国即将崛起!”老蒋言之凿凿的向世人宣告。

    对于延安的声音,重庆采取了转移注意力的办法,只是对外宣布着还都南京,很多人再想,也许是要等到回到南京,一切理顺后,才会开始商谈组建联合政府事宜吧?

    想想也是,现在很多事情还比较乱,比如华东各地政权的建立,汉奸的惩治等等,这是需要时间的。

    谁会想到,老蒋再应对延安和张垣之前,已经想好要先收拾一些不听话的人,以免以后成为背后捣乱的不安定因素,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云南。

    收拾云南王的法子已经想好,一切也准备就绪,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这个东风,就是国府的任命。

第985章 底气() 
三月十二日,一纸命令到了云南,任命龙云为军事参议院院长,随国府前往南京,为战争后的军队整编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龙云接到命令,当即傻眼,不等他想出什么对策,昆明防守司令杜聿明已经调刚刚从缅甸班师回来的邱清泉第五军接管了昆明城,将五华山团团围住,请龙云即刻上任。

    六十军、五十八军在浙江,新三军在缅甸,龙云手上只有警卫团,根本无法和第五军抗衡,大势已去的龙云毫无办法,在顽抗了三天后,不得不离开五华山,乘坐杜聿明早已准备好的专机,飞往重庆。

    消息一出,天下哗然,龙云事小,但透露出国府的一些做法,这是否意味着国府不会向蒙疆做任何妥协?更不会向延安妥协,内战阴影,四五年伊始,在中华大地聚集。

    自治的言论在张垣流传,一批批在蒙疆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普遍认为,国府不会做太多妥协,而他们也不希望蒙疆妥协,一旦联合政务委员会取消,赵子赟如龙云一样被弄去中央某个看似很高的位置,蒙疆将崩溃,最好的方式就是自治,名义上属于中央,独立发展。

    孙夫人对老蒋下手解决龙云很是惊讶,她和一些议员多次沟通后,确定了一个今后的底线,如果国府有瓦解蒙疆的举动,蒙疆就自治。

    也有议员担心国府庞大的军力,一旦开战,蒙疆堪忧,失败的气氛也在蒙疆萦绕,平日不怎么过问军工的孙夫人,第一次要求赵子赟陪同她视察蒙疆军工。

    再一次抵达张北,孙夫人见到王卓然和叶弼亮就直接发问:“我们坦克的生产能力有多少?”

    王卓然愣了下,随即道:“夫人,坦克生产在宋厂长那里,我不是十分清楚,大概每月有二十辆上下。”

    孙夫人蹙眉:“这么少?”

    “这是去年的数字”

    “你说的是铁锤几?”赵子赟打断他。

    “铁锤二啊”

    “孙夫人问的是所有坦克!”赵子赟气道,他听到二十辆上下,也吓了一跳。

    “这样啊”王卓然回过神来:“夫人是想了解所有装甲装备的情况吧?”

    “是的。”

    “据我所知,目前主要在加大铁锤一、铁锤三的生产,铁锤一产量大概在八十辆上下,铁锤三在五十辆上下,这是按照子赟上次提出的换装计划制定的,各种装甲车的月产量要大很多,大概在二百辆上下。”

    听到几个数字,孙夫人眉头舒展很多,“还能提高产量吗?”

    王卓然瞟了眼赵子赟:“应该能,不过子赟不让。”

    “这是为何?”孙夫人扭头问赵子赟。

    赵子赟此时才明白孙夫人视察军工不是简单的看看,他解释道:“这是商量后制定的一个换装计划,我们首要考虑的是现有部队逐步改为装甲师,正进行每师一个团的改造,夫人,装甲部队训练耗时,一下子生产过多坦克反而要摆着。”

    “夫人是担心重庆吧?”王卓然猛然问道。

    “是的。”

    “我看夫人不必担心。”王卓然露出笑容,“子赟,你说还是我说?”

    “你说吧,我知道的没你清楚。”

    “请夫人等一下。”王卓然说着,反身出去,片刻,拿着一个大本子进来,放在孙夫人面前。

    “夫人请看。”说着,他翻开第一页。

    “我们现在的重点,是空中力量,这是飞鹰5喷气式战斗机。”

    孙夫人细细看着:“是不是我上次看到的那个?”

    “是的,不过夫人上次看到的是试验机,而这个,是已经投入实战的战机,目前我们已经拥有了八十多架”

    孙夫人有些吃惊:“你是说已经”

    “是的,在日本,第一次空战,二十几架飞鹰5就击落了日军飞机一百多架。”

    “这么多!”孙夫人身子猛然前倾,仿佛想更距离看看恐怖的飞鹰5。

    “这不光是飞鹰的功劳。”王卓然说着,将本子往后翻了几页,一个孙夫人从未看到过的物体出现在她眼前。

    “夫人,左边这个是烈焰红外制导导弹,右边那个是长弓雷达制导导弹。”听着王卓然的介绍,孙夫人不由得倒吸口气,“能打坦克么?”

    “不能。”王卓然摇头,朝后翻了一页:“这个可以打军舰,不过效果还不行。”简单给孙夫人看了后,他朝前翻:“夫人,这个可以打坦克。”

    照片是比蒙疆天火轰炸机更大的双引擎飞机,机腹有一根伸出的管子,“这是天火2对地攻击机,其机腹的五十七毫米火炮可以击穿坦克的顶部装甲。”

    介绍完,王卓然又后翻一页:“夫人,这个你见过。”

    直升机!孙夫人看着照片上有些霸气的飞机,点点头。

    “雷神武装直升机,机腹有装甲,能够抵御轻武器的攻击,装备有两具二十四管火箭弹和一挺十二点五机枪,目前已经有五十多架。”

    说着,王卓然翻过这一页:“夫人,这是蜂鸟运输直升机,一次可以运送六名士兵,它和雷神一起,准备组建空中骑兵师。”

    看着各种新武器,孙夫人眼睛亮了很多,王卓然将本子翻到刚才的空对舰导弹那一页,抬头看着孙夫人:“夫人猜猜,后面是什么?”

    想了一会,孙夫人摇头。

    王卓然缓缓翻开,“夫人,请让我隆重向您介绍,蒙疆第一艘航空母舰,天山号。”

    虽然是一张还在建造的军舰,但孙夫人通过照片上小的有些模糊的人影,能够看到这艘军舰的巨大。

    “什么时候开始建的?”孙夫人有些疑惑,方玉华提出航母的事情不过几个月,这么大的军舰,不可能这么快,也不可能一点消息都不透露出来。

    “这是日本一艘未完工的军舰,我们在佐世保缴获的,现在玉华正带人在那里完成它,建成后,天山号排水量将有三万五千吨,可搭载不少于三十架的飞鹰5。”赵子赟接了话头。

    轻轻抚摸着照片,孙夫人眼睛有些迷蒙,飞机已经是震撼了,巨大的航母。。,

    抬手翻起这页照片,发现后面还有,孙夫人眼睛看着照片。

    “夫人,这也是一个里程碑,我们的第一艘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潜艇,只是才建,还看不出来。”

    合上本子,孙夫人良久都没说话,赵子赟轻声问道:“夫人,是否今日在张北休息,明天再去兴和?”

    “不用了。”孙夫人摇摇头:“我已经看到我想看的,我的心已经放了下来,我们回张垣。”

    返回张垣,孙夫人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联合政府的构想上,与于右任、俞鸿钧等人多次召开会议,探讨在和重庆谈判时的一些内容,本想让远在延安的石瑛回来,听听他的建议,也了解延安的想法,石瑛回电说延安正准备举行非常重要的会议,将涉及联合政府的内容,他已经受邀旁听,建议等延安会议结束后,再行商议。

    不管延安如何考虑,刺杀事件后不妥协的声音让孙夫人和老于等人很快达成一个共识,联合政府,必须进行公开选举,不能是简单的去国府任职,换句话说,当下张垣是见不得老蒋的,必须让他交出一切权利!

    而赵子赟和孙夫人谈论中,曾经提到了永久性联合政府,也成了众人感兴趣的东西,如果联合政府不是一个过渡,那么,公开选举就非常重要,这将会是未来的一种制度。

    现在,众人迫切等待赵子玉,想要知道这次赵子玉去延安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果双方的想法很多方面能够契合,那么,迫使重庆做出改变,就非常有可能了。

    赵子玉的延安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