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三极崛起-第9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乱说一个字。东方师又是什么?那可是瓜岛一战成名,直接消灭了比全师多两倍小鬼子的狠角色,连美国人都要竖大拇指。

    两面旗子让不少士兵拿枪的手都颤抖了,他们怕这一枪打出去,遭受对方不死不休的报复。

    士兵看军官,一线连排长也是一样,看到旗子心里就打起鼓来,这是王者之师,蒙疆军队那个不是战功赫赫,能挂蒙疆第一师头衔,那是霸王中的霸王!在他们内心,很多人对这支军队是敬仰加佩服。

    “弟兄们,和第一师打,我们打不过的,不要再为南京卖命了,逃吧,能逃多远是多远。”

    “弟兄们,我是不会和第一师打的,都走吧,现在还来得及。”

    各种各样的话语从连排长口中冒出,只要有一个先行动,必定有人跟随,先是阵地边缘的人丢了武器,沿着战壕朝外偷跑,等到正面很多人直接丢了武器,朝对面跑,战斗已经结束。

    正所谓气势如虹,所向披靡,吴增隆见五十二师一战即溃,顿时雄心万丈,他立刻电告林罗,第一师不停留,攻击前进,兵锋直指二十八军指挥部,邹县!

    林罗也是高手,前方情况早已迅速回报,五十二师不敢捋蒙疆第一师的胡须,说明敌军士气极为低落,巨大的战机摆在眼前,接到吴增隆的电报时,林罗已经命令第一师右翼杨、黄纵队全速跟进。

    见吴增隆要打邹县,林罗立刻命令第一师左翼肖、万纵队以最快速度插向邹县后方,同时,命令后续部队李天佑第四纵队出动,作为第一师的后援部队,加入到正面进攻,命令刘震第五纵队出击,配合曾克林第六纵队向五十九军发动反击。

    “命令空军所有战机,全部加入到邹县、藤县方向的攻击。”

    下达完命令,林司令拿起电话,要通了济南朱老总,电话里,他简单说了几句战况,便请朱老总协调山东野战军,抓住时机,攻占鲁南。

    狂飙突进的蒙疆第一师当天中午,便打到邹县外围,和八十师一照面,吴增隆就下令进攻,何凌霄已经得知五十二师脆败,几乎都没进行像样的抵抗。

    和五十二师不同,何凌霄在邹县外围有完整的阵地,在二十八军中,八十师一直都没有参与攻击,而是牢牢护卫着邹县大本营。在他身后,邹县县城内还有退下了休整的一九二师,集合两师之力,挡住吴增隆应该问题不大。

    按照正常思维,像二十八军这种嫡系部队,应该是绝对服从老蒋,并愿意为他作战的,但李良荣和何凌霄都忘了一件事,嫡系部队中,黄埔军校、中央军校的学生多,绝大多数进入军校的人,心里都有报效国家的想法,他们和那些只为升官发财的人是有区别的。

    五十二师脆败已经说明问题,在原蒙疆军事体系中,吴增隆、曹毅、沈忠毅和赵子悟并称为黄埔三期四杰,其风头,都已经盖过曾经的黄埔三杰,四人除赵子悟牺牲在军阀争霸时期,其余三人,都是和日本人硬碰硬较量过的,若要论对日作战战功,三人绝对排在黄埔各学员头三位。

    当然,杀敌数最高的,当属吴增隆,后期名气最大的也是吴增隆,在面对吴增隆率领的东方师时,五十二师没有胆气,八十师就有胆气吗?

    何况天上已经出现了飞鹰战机,巨大的气势重重压在邹县上空。碉堡群挡不住雷神的攻击,失去重火力点的支援,五十二师投降的局面在八十师照样上演,如此快就丢失一二道防线,何凌霄手脚发凉,急令残余部队立刻撤入邹县,准备和一九二师一起,依托城防固守。

    李良荣此时心急如焚,五十二师完了,八十师也差不多了,城内的一九二师相当不稳定,更要命的是,肖华、万毅两部速度惊人,其先头部队已经出现在邹县东南山区,从警戒部队反馈的消息看,对方是要切入邹县和藤县之间,这架势,是要围攻他的二十八军。

    友军的情况也很不妙,五十九军在曾克林和刘震的反击之下,已经后撤至南阳湖西李家集一线,杨得志、黄克诚正切向邹县西南的太平集桥,一旦这一线的三十二军后撤,那邹县真成了对方嘴里的肉。

    不管怎样,李良荣不敢轻易放弃邹县,且不说在吴增隆的追击下,二十八军会不会崩溃,就算能撤到藤县,依然还得守,况且,唐永良三十二军后撤,会把他陷入绝地,同样,他后撤,也会把三十二军送入绝地。

    唯一指望的,就是两个军和抵达藤县的李弥第八军形成一个三角支撑体系,挡住这一波,等待增援。

    将八十师残部轰入邹县,吴增隆摩拳擦掌,正布置着一举歼灭二十八军剩余两个师的计划时,林罗电报到了,要求蒙疆第一师不要攻击邹县,暂时休整,等待李天佑第四纵队接替他围攻邹县,一旦第四纵队抵达,第一师绕过邹县,继续朝藤县进击,这样,就能把二十八军、三十二军全部困在微山湖以东,沂蒙山区以西。

    接到电报,吴增隆立刻与罗海查看地图,二人认可了林罗的计划,不过提出一些调整,因不知道在等待第四纵队期间,二十八军和三十二军是否会放弃邹县地区,全力后撤至藤县,也不清楚李弥第八军会不会北上邹县,直接威胁到插向两地之间的肖华纵队,吴增隆建议第一师提前绕过邹县,做出切断二十八军后路的架势,一旦第四纵队抵达,就全速冲向藤县,逼迫李弥不敢北上救援。

    下午时分,心惊胆战的李良荣眼睁睁看着蒙疆第一师从邹县东绕过邹县,吴增隆的意图明显是要断了他的后路,这让李良荣心尖发颤,****意图插入邹县和藤县之间,断他的后路就已经很麻烦了,加上吴增隆可真是别想跑了。

    他急忙请示汤恩伯,请求撤离邹县,以二十八军和三十二军两军之力,冲破吴增隆的封锁,并请汤恩伯协调李弥第八军协助。

    半天之内,情况急转直下,一直处于主动进攻的老汤被吴增隆这一棍子打得有些眼冒金星,二十八军躲在邹县不敢迎战,五十九军也挡不住****土包子的攻击,一时间,汤恩伯有些失去了主意。

    两个副手意见也不统一,李延年认为蒙疆第一师和林罗第一野战军的进攻是有预谋的,当下最重要的是全面收缩,避其锋芒,确保徐州不失。而李明杨有不同看法,开战以来,山东一线一直是己方进攻,对方全力防守,如果说仅仅增加了蒙疆第一师,林罗就能发动全线反攻,威胁徐州,未免太说笑了,要是林罗有这个实力,早就可以反击。

    老汤内心是认同李明杨的说法,蒙疆第一师不过万把人,在两军六七十万大军对决之中,不可能起到决定性扭转战局的作用,但这又无法解释二十八军挡不住吴增隆进攻的情况。

    全面收缩恐怕不行,让对方兵临徐州,光老头子那里就过不去,更让同僚耻笑他见了吴增隆就畏战,让一个师逼得全面退守,综合考虑后,老汤命令二十八军固守邹县,李弥第八军增援,同时,派出徐州张耀明三十八军增援藤县,全乡李振清四十军增援济宁方向,命令新六军向徐州方向转进。

    李明杨错了,汤恩伯也错了,第一野战军、山东野战军本就有实力和他们较量,只是在以前的战略中,涉及平津的复杂性,以及战略重心在对付苏联上,山东战局以防守为主,首先确保济宁、兖州、济南不失,现在战略重心转向先解决国内,第一、山东、华东三个野战军那里还会藏着掖着。

    如果只是三个野战军发动反攻,有可能只是迫使汤恩伯依托徐州和陇海线,转入全面防守,毕竟南京还有大量部队可以调集,但蒙疆第一师的速度,打破了以往的思维方式,老汤第一战区,面临灭顶之灾。

    吴增隆的速度,让第一野战军几个纵队都憋着一口气,不是机械化,难道就慢了?曾几何时,这种只靠脚底板的速度让长征的红军屡屡摆脱困境,在已经不可能发生的朝鲜战争历史中,让美国人目瞪口呆,如今,轮到汤恩伯。

    当天下午四点,四纵赶到邹县外围,随后林罗给吴增隆发来电报,既然第一师已经绕过邹县,肖、万两个纵队也做了调整,肖华纵队执行原计划,切入津浦路,配合吴增隆,而万毅纵队则沿着山区继续南下,插向藤县。

第1071章 气势如虹(二)() 
万毅不是孤军深入,在他东面,同样憋着股劲的山东野战军在陈、饶的命令下,正朝鲁南挺进,其中叶飞第一纵队和谭希林第三纵队正从沂蒙山区直接冲向藤县,韦国清第二纵队、何以祥第四纵队正直扑费县。

    吴增隆得知各纵队惊人速度,也是拙舌,不过既然各纵队如此争先恐后,他也不能弱了,本计划休息一夜的他改变了主意,趁着天还亮,南下!

    两边的指挥官都没想到本应休息的机械化第一师会提前行动,邹县到藤县并不远,刘崇宇快速突击团沿着铁路一路扫过去,天上万峰林则在他的前方替他开道,夺取桥梁,二人以极快的速度南下。

    界河以北,是二十八军的防区,少量的留守部队根本挡不住刘崇宇和万峰林的攻击,更为要命的是,二十八军的守军是无法直接通知第八军蒙疆第一师已经南下,只能上报军部。

    李良荣接到消息,武断的认为这是第一师部分兵力清扫铁路沿线,根本没想到吴增隆会不管他,未等邹县形成包围,就直接南下了。

    在界河防守的也只是第八军一零三师一个团,面对第一师临近傍晚的进攻,守军团长的上报也未收到重视,当李弥得到消息,吴增隆攻克界河时,蒙疆第一师已经逼近二十里铺,距离藤县不到三十里!

    在二十里铺的是大名鼎鼎的荣誉一师,王伯勋并不驻守二十里铺,整个藤县的防务都是一零三师的,他不过是在二十里铺集结,准备增援邹县,蒙疆第一师抵达二十里铺的消息和李弥的命令几乎同时抵达,命令他立刻就地防守,决不能让吴增隆冲破防线,攻击藤县县城。

    接到消息和命令,王伯勋都有些懵了,第八军只有在界河有防御工事,三十里铺有二线简单防御,二十里铺这里,根本就没有完备的工事!他有些不明白,为何一零三师在界河和三十里铺的防线毫无消息的就被吴增隆突破。

    他那里知道,吴增隆突破一零三师防御,不是没有消息传递,而是万峰林和刘崇宇的攻击速度已经快过传递的消息。

    防御部队需要一级级上报,而且按照惯性思维,只有第一道防线确定遭遇猛烈进攻,才能完全确定对方是全力进攻,否则听到枪声就上报,岂不儿戏?

    但万峰林可以一次就越过对方多条防线,放下步兵,在雷神的掩护下和刘崇宇两面夹击,磨刀的时候,吴增隆招架不住三十二突击师和近卫师联手攻击,抵抗都不足一小时,何况是战力、斗志远不及第一师的一零三师。

    除此之外,蒙疆第一师的作战体系已经有质的变化,在以往的战争中,师都是基本的作战单位,往往是一个师守一个点或者攻击一个点,将领派出部队时,团以下几乎不会在战斗中单独派遣,如今十四师在图们江一线都以营为单位进行防守,在吴增隆这里,攻击的基本单位是连。

    刘崇宇虽说只有一个快速突击团,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