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月老志-第9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你往哪儿逃?”

    明钦微微冷笑,神念微转,幻化出驺牙枪来,摧刚为柔,化作软鞭,倏地一声飞掷而出,缠住那人腰肢,明钦振臂一拽,将她生生从水中扯了回来。

    那人一跤摔到船板上,不由愣了半晌,眸光闪烁不定,驺牙枪是驺虞兽长尾所化,刚柔并济,任她如何升腾变化也休想逃脱,无须再施以禁制。

    明钦上前一步,扯落她脸上的面纱。只见这女郎高鼻深目,肤色微黑,相貌却颇为标致,身段修长丰腴,虽然成了阶下囚,倒不如何惊乱。

    “你叫什么名字,为什么无端攻击我?”

    明钦觉得此女和柳静、白一指不同,应该不是要保护什么人才攻击他。而且此女的相貌不像是东华人,很可能是罗刹海市的人。

    神族将地曜分为四大部洲,东王公为东华帝君,掌管昆仑山以东的广大地域,所以这片区域的人泛称作东华人,祖龙扫灭六国,建立中央龙国,核心地带也是这片区域。

    “你不是迦楼罗?”

    白衣女子打量了明钦一眼,忽然开口问道,隐隐松了口气。

    “什么迦楼罗?”明钦微微愕然。

    据说罗刹海市有五大部族,分别是修罗、罗刹、夜叉、迦楼罗和摩睺罗伽。迦楼罗即是金翅鸟,摩睺罗伽是地行龙,两部乃是死对头。

    这女郎是摩睺罗伽,名叫摩吟,她见明钦胁生金翅,误会他是迦楼罗一族,自然要先下手为强。

    “看来是一场误会。我还以为你是迦楼罗的人,吓死我了。你还不放开我。”

    魔吟看着腰间的驺牙鞭,任她如何挣扎也无济于事,心头着实有些气闷。

    明钦哑然失笑,心说若非我有些道行,方才定然非死即伤,岂是一句误会能轻易揭过。

    “实话告诉你,我是地母宫的人,摩睺罗伽和迦楼罗本是天敌,我误会你是迦楼罗,才贸然出手,现在误会已经解开,希望宽宏大量,不要见怪。”

    摩吟见明钦并没有为她松绑的意思,只好耐心解释一番。

    “地母宫是什么地方?”

    明钦听她自承是摩睺罗伽,不禁心头暗喜。摩睺罗伽是罗刹海市五大部族之一,摩吟定然知道罗刹海市的位置。

    摩吟道:“地母是地行龙之神,你又是什么人,怎么生着一双金翅,这也怪不得我误会你是迦楼罗。”

    “你不必管我是谁,只要明白我不是迦楼罗就是了。你躲在这里做什么,老实答我的话,我可以考虑既往不咎,放你一马。”

    明钦知道摩吟出现在这里必有缘故,这可能关涉到五大部族的争斗,虽然和他无甚关系,但明钦要到罗刹海市寻找蜃龙血,能对蜃龙王构成威胁的想来也只有五大部族了。

    “我……我是路过,见这艘船沉在水里,随便下来看看。”

    摩吟言辞闪烁,显然不愿吐露实情。

    明钦不置可否,岔口道:“我正要到罗刹海市去,麻烦姑娘给我领个路,等到了罗刹海市,我就放了你,如何?”

    “不行,我还有要事在身,不能随你去。”

    摩吟是地母宫弟子,雕龙到了罗刹海市,说服蜃龙王为龙族效力。蜃龙王和地母皆以龙名,和龙族多少有些渊源。蜃龙王野心勃勃,有龙族的支持夺回蜃楼城并不太难。地母害怕蜃龙王不满足于一个蜃楼城,一旦得到祖龙重用,恐怕会对五大部族不利。

    摩吟便是奉地母之命前来打探消息的,这艘接引船规模不小,由金光丈人的师弟空闻掌舵,如今这艘船沉进苦海,必是出自蜃龙王的手笔。摩吟自然要将这一重要消息及早汇报给地母。

    “难道你们地母宫不在罗刹海市吗?”

    明钦暗觉奇怪,地母是地行龙之神,地母宫想必就在罗刹海市,摩吟返回地母宫顺便给明钦指一下路有何不可?

第1110章 五部() 
五大部族在天界各有其势力,罗刹海市则是五族会聚之地,互通有无,商旅繁盛。【。m】

    后世天界已经成为神仙的聚居之地,古初却并非如此。自天地定位,天界云气密布,空无所有,营建困难,自然不是理想的居住之地。皇天创立神庭也在昆仑山之上。

    随着神裔的加多,帝俊才大肆分封诸侯,东方麒麟、南方凤凰、中原貔貅、北方巨鲲,都是极为重要的封国。到了战国之世,麒麟王被麋鹿取代,貔貅一分为三,为天禄、辟邪和符拔。南方则有孔雀、大鹏相继崛起,一度成为中原霸主。

    神族血统万世一系,至高无上,奴役四灵,骄奢淫逸,帝俊又和日曜、月曜两大神裔结亲,开创神族盛世。

    天界和阴界尚是未曾开化的蛮烟瘴雨之地,如若不是龙族异军突起,后来居上,横扫**,混一四灵,并且征发大军攻破昆仑神庭,神族子弟被迫逃往天界和海外。也就不会有后日天界和海外的开拓。

    好逸恶劳是人的本性,道家讲究养生,杨朱甚至宣扬拔一毛利天下,不愿为。劳动会消耗人的精力,自然会带来一些疲倦,不为人所喜。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历史上许多文明盛极而衰,都和这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有关。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气有阴阳,物有动静,一旦裹足不前,失去目标和方向,组织内部就会腐化变质,神族对外妄自尊大,内部则争权夺利,相互倾轧,又安能不亡?

    世人习惯神仙并称,实际神和仙有很大差别。后世也用神和仙代表不同的道术。神道注重秩序权威,仙道崇尚逍遥无为。不过仙最初则是迁客的意思,神族战败,帝俊率领文武大臣逃往天界,被视作迁客。

    帝俊得到羽族的支持,逐渐在天界站稳脚跟,为神族开疆拓土,海外神裔则在东王公、西王母、风神禺彊的带领下,经营十洲三岛,极有成绩。所以在很长的时期内,神族几乎是天界、海外两大势力分庭抗礼。虽然一般认为,天界神族是神道势力,海外神族是仙道势力,双方实际代表了两种道术倾向。

    事实上,神族在很多方面都有分歧,诸如炼体和炼气,神道和仙道,内斗一直存在,道术和法门的歧异不过是一种口食罢了。后世的阐截两教也沿续了神道和仙道之称,但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同为太元圣母的弟子。有说盘古神王是炼体法门之祖,也是神道之主。太元圣母是惟一能与盘古神王分庭相抗的人,当然也就是仙道和炼气法门的创辟者。

    事实上,盘古在天地定位后不久,便精元耗尽物化了。他生前并未创立神庭,神王之名也是皇天追加的谥号。他是否提倡神道并无佐证。倒是太元圣母为了大权独揽,废黜皇天神王之位,使得神庭分裂,对神族统治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

    西王母是海外神族首屈一指的人物,但在帝俊退位之后,她入主天庭,扶植逢蒙父子,建立起天条严密的神道统治,可见她就算表面上赞同仙道,也不过是为了攫取更大的权力,增加自己的影响力,一有机会,便倒行逆施,原形毕露。

    天界和海外,是地势之分,神道和仙道,是道术之争,炼体和炼气,是法门歧异,三者并不能一一对应,不过总体来说,海外风气开放,远离神庭,十洲三岛相隔万里,难以建立强有力的统一势力,族类又十分丰富,所以仙道风气比较浓厚一些。天界则在帝俊治下,当权者多属神族贵戚,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不免把神族一些积弊带到天界。这也是神族在天人大战中终归失败的原因。

    天界和阴界在神族势力未及之前,虽然都是荒蛮之地。天界的情况却要比阴界好很多。天地开辟,清轻上浮者为天,重浊下凝者为地,是以上天容易,入地困难。四灵中的羽族习惯生活在高阜之处,一旦修炼仙术,便可能在天界居住。

    地曜有两种元力,一为阳浮力,一为阴斥力。两种元力皆有一定的范围,在此范围内,三界物类很难摆脱这两种元力的影响。但若逸出此范围,到了广漠宇宙之中,也非两种元力所能为力。

    由于天界空气甚轻,有的地界连飞鸟也难以企及,修建宫室自然非常困难。这也是天界开化较晚的原因。不过神族法力广大,在天界生活也并非没有可能。衣、食、住、行,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生活条件,一般只要能满足这四个条件,便能够安居乐业。

    皇天的孙女织女,能将云气织成灿烂云锦,唤作云锦天衣,又叫天孙锦,据说天孙锦能变化形制,没有缝隙,这就解决了衣的问题。仙人能餐风饮露,不食五谷,饮食也不成问题。海市蜃楼据说是蜃龙吐气所化,这和天孙锦如出一辙。只不过织女是将云气织成衣裳,蜃龙是造为楼阁罢了。

    至于出行,仙家能腾云驾雾,又能以飞禽代步,如此看来,四个问题都能解决,只是气候要比地界复杂多变一些。

    神族又有炼器之法,荀子有言,‘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器物之道也是人族兴起一**门,重要性还在炼气和炼体之上。人类没有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炼器之法在人族和四灵强族的斗争中确实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器物毕竟是身外之物,原本只是炼气和炼体法门的补充。对器物过度依赖使得人类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人为物役,心为形役,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器物之道如同饮鸩止渴,实质上不论人类如何反对奇技淫巧,如何警惕人为物役,器物之道仍然不失为人类的最大成就。神族虽是炼气和炼体两**门源远流长,实际炼体法门已经有极高的水准。譬如风神禺彊水师的五艘仙葫,小神王的大明宫,皆是奇伟制作。大明宫能上天入海,即便在明钦生活的时代也是旷世之作,难以仿造。

    阴界直到佛教势力侵入,建立**,才真正拥有和天界、人界齐名并称的地位。天界的开拓则要比阴界早得多,早在帝俊移驾天界之前,天界已经有很多族类。诸如修罗、夜叉、迦楼罗、摩睺罗伽,再加上天族、龙族、紧那罗、乾闼婆便是佛家常说的八部天龙。

    至于罗刹则是修罗和夜叉杂合而生,罗是修罗之罗,刹同夜叉之叉。罗刹虽然晚出,兵力却颇为强大,罗刹海市便以罗刹人势力最大,是以才冠以罗刹之号。

    明钦问起罗刹海市的位置,摩吟支吾不过,只得答应带他前去。

    其实五大部族得以在天界称强,和西方教也颇有渊源。西方教在宇宙中势力广大,信徒众多,据说有五方佛国,阿弥陀佛便是西方佛国的教主,是以又叫西方教。

    西方教的僧徒很早就进入地曜传道,因为昆仑神族将天界视作化外之地,漠不关心。西方教得以在天界建立净土,皈依西方教之人皆能往生净土,是以颇得一般民众崇仰。

    但是宗教能否兴旺发达,很多时候并不是民众自愿崇信,靠得是政治力量的推动。包括诸子百家的消长,也和当权者的好恶有很大关系。秦始皇崇尚法术,定于一尊,文景之时,服膺黄老无为之术,汉武帝罢黜百家,定于一尊。法、道、儒皆得到政治力量的推动,得以延续发展,杨朱、墨翟当时号为显学,但在政治上却没有展布的机会,只能渐趋于消亡。

    西方教和黄老道术颇有相似之处,都带有几分消极避世,西方教虽然颇得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