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混球-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打磨好的兵器,就不劳他们操心了,韩鹏派人长期守在外面,每打造好一批兵器,立马装上大车运往军营,一分钟都不肯浪费。

    “我们已经打造出了两百把横刀,两百把弯刀,四百杆长枪,还有三十把陌刀。”李林介绍说,“我们的人手越来越多,技术也越来越精湛,最多再过两个月,就能将那一千多人所需的全部武器制造出来了!”

    杨梦龙随手拿起一把开好锋的狗腿刀掂了掂,这把狗腿刀长四十二厘米,用枣木作刀柄,背厚刃薄,刀身黝黑发亮,刀刃一点寒芒缓缓流转,十分锋利。他挥舞了几下,感觉十分顺手,说:“不错,件件都是精品,你们辛苦了。”

    李林说:“大人亲自交待的事情,我们哪敢不尽心去做啊?不过话说回来,这刀能造得这么好,起码有一大半的功劳得归功于大人。”

    杨梦龙愕然:“我?”

    李林说:“当然!要不是大人发明了练钢的绝好法子,练出了这么好的钢材,我们这些打铁的再好的手艺也没用!”

    一位留着一脸浓密的络腮胡子铁匠挥舞着铁锤锤打着刀胚,大声赞叹:“可不是么?我老许也打了大半辈子铁了,就没有见过这么好的钢材,我都恨不得抱着一块钢睡觉了!”

    杨梦龙扯了扯嘴角,有那么夸张么?不过想到这年头整个国家一年的钢材总产量才区区几万吨,而且质量也坑得一逼,跟锰钢、高碳钢没法比,他也就能理解为什么这位老兄会恨不得抱着钢材睡觉了。他说:“这算什么了?等到高炉建好了,我再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规模经营!到时候我们一炉就能炼出几十吨呃,也就是几万斤钢来,多到让你们看到了就头皮发麻!”

    许铁匠哈哈大笑:“真有那么一天的话,我老许就不回河北了,留在这里打铁,打一辈子铁!”嘴里说着,手可没停,在他的锤打之下,陌刀那凶猛凌厉的线条渐渐清晰起来。

    杨梦龙把弯刀放回原处,问李林:“对了,弩这方面做得怎么样了?”

    李林不安的摇了摇头:“回大人的话,还是没有进展。你是知道的,弩这种武器已经很少派上用场了,我们都不会做,只能一点点的慢慢摸索,到现在都还没有摸清头绪。”

    杨梦龙皱起眉头:“这么难吗?”

    李林说:“难度非常大。有一位学过制弩的良工看过图纸之后断言,这种弩不是我们造得出来的,我们依葫芦画瓢造出来的弩射程能达到二百七十步就该谢天谢地了!”

    杨梦龙摆摆手,说:“如果射程三百四十步难度太高了,就先降低一下标准,按射程二百四十步进行设计吧,等造出来之后再继续改进,把射程提高到二百七十步。”心里默算一下,一步是一点五米,二百七十步,四百多米,这个射程也是相当逆天了,比火绳枪的射程还远,足够了。

    李林松了一口大气,说:“如果按二百七十步来做,我们倒是勉强能造出来。”

    杨梦龙说:“别着急,慢慢来,用心做就行了,急也急不来对了,制弩所需要的材料能找齐吗?”

    李林说:“不管是造弓还是造弩,材料无非都是那几样:山桑木或者柘木、牛筋、鱼胶、油膝、牛角等等,不过弩比弓复杂得多,所需要的金属部件更多罢了。我们有最好的钢材,也有技艺精湛的铁匠,那些部件都能打造出来,山桑木或者柘木也能找到,难的是牛筋、牛角这类东西,很少有人杀牛,因此这类物资很难找!”

    杨梦龙也大为头痛,牛可是耕田必不可少的好伙伴,没有牛,农业生产肯定要来个大倒退的,因此牛成了农民的命根子,杀牛取牛筋和牛角制弩?你想得美,私自杀牛可是要坐牢的!牛这么少,他上哪里找足够的牛角和牛筋?

    “用猪或者羊之类的牲畜的筋行不行?”他试探着问。

    李林迟疑了一下,说:“用猪或者羊的筋也行,不过这些牲畜的筋比牛筋要细很多”

    杨梦龙说:“细就细吧,把两根绞合在一起总该能顶一根牛筋了,实在不行,就用钢丝代替,总之我是没有办法给你们变出那么多牛筋的,自己想办法吧对了,火枪的研制有什么进展吗?”

    李林朝一边作了个请的手势:“火铳我们并不陌生,只要铁料充足,不难造出威力巨大的铳来看,工匠正在钻铳管。”

    可不是,几十名工匠正使出吃奶的力气用钻头钻着一根根圆柱形实心钢管,看他们那咬牙切齿的模样,杨梦龙都觉得有点吃力。几名工匠则在处理几根钻好的枪管,把内壁磨光滑,准备装到枪身上。看着工匠们那副吃力的模样,杨梦龙忽然觉得,也许他计划大量装备掣电铳是个错误,照他们这样钻法,得钻到猴年马月才能钻好一支枪管啊,两三百支掣电铳,没有一两年时间他们是造不出来的了!

三十八 外行指挥内行() 
“照这样子,一支枪管要多久才能钻好?”杨梦龙问。

    正在钻枪管的工匠额头上全是汗,说:“一天能钻进寸许,要钻好一根,得一个多月。好在掣电铳的枪管比鸟铳、鲁密铳短很多,钻起来难度没那么高,十多天就能钻好一根。”

    杨梦龙一阵牙疼:“要十多天才能钻好一根!”

    工匠说:“这已经算快的了。”

    他们倒是觉得算快了,但是在杨梦龙看来,慢,太慢了!十多天,一家小型金属加工厂做出来的无缝钢管都足够把你们活埋了好不好!他一脸纠结的看着正在吃力的钻着枪管的工匠们,这样钻法,得什么时候才能生产出足够装备一支火枪部队的枪管啊!难不成真的要他彻底淘汰火枪,只装备强弓劲弩?拜托,火器代表着未来军事发展的方向好不好,逆时代潮流而行可是会遭报应的!他说:“这也太慢了,能不能想办法加快一点速度?”

    李林说:“大人,这已经是最快的了!唯一的办法是多招一些人手帮忙钻铳管,钻出来的铳管多了,做出来的掣电铳自然也就多了。”

    杨梦龙翻了个白眼:“我的口袋都快被掏空了,上哪再给你们招人手!想办法,一定还有办法提高效率的!”

    工匠们一脸苦笑,他们的祖辈都是这样做的,哪里还有什么更快更好的办法?

    杨梦龙来来回回的踱着步,冥思苦想,大家都想不出什么好主意来,他只好自己开动脑筋了。只不过,让一个高中生来搞军工也太难为他了,最坑爹的是,这还是几百年前的军工!他挠头抓腮,绞尽脑汁,把自己脑子里那少得可怜的一点机械方面的知识过滤了一遍,沮丧的发现,他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要不我们先把枪管的材料打成薄薄一张铁皮,再将成枪管?我想用一块精铁打出一块薄铁皮来难不住你们吧?”明穿里主角光环开启后的桥段不由自主的在脑海里浮现,令他眼睛发亮。嘿嘿,这招在制造米尼枪的情节里实在是太常见了,先打出一张薄薄的铁皮,然后在上面刻上膛线,再将铁皮卷起来,困扰了发明膛线步枪的欧洲人两百多年的大难题就这样解决了,是不是牛得一塌糊涂呀?嗯,如果这招真的行得通的话,那他还玩什么强弩,玩什么火绳枪啊,直接玩米尼枪完虐后金好了!

    此言一出,所有工匠都停下了手里的活计,傻傻的看着他,刚才还嘈杂得要命的作坊里鸦雀无声。杨梦龙挺起胸膛,鼻孔朝天,看样子他真的想出了一个绝好的主意,把大家都给震住了哦,尽情的夸奖我,崇拜我吧,我不会不好意思的!嘿嘿,主角光环开得好爽啊!

    “大人”半晌,李林才小心翼翼的开口,“你确定这法子行得通?”

    杨梦龙很牛气的说:“应该是可行的。”

    李林说:“可是,大人,想要将铳管材料打到能卷起来的地步,必须打得很薄很薄才行,想靠一把铁锤将精铁打成这么薄的铁皮,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杨梦龙顿时傻了眼:“呃”该死的,装逼之前怎么就忘记了这年头根本就没有什么冲压技术,更没有大型机床之类的东东,一切只能靠铁锤解决?想靠铁锤打出一张只比草纸厚一点点的铁皮来,那难度真不是一般的高!

    “那你可以打得厚一点嘛!”他的脑子以光速运转,给出了对策。

    李林没有开口,正拿着一支枪管在那里比划着的工匠替他说:“如果打得厚,卷起来就不够紧密,开火的时候气体会泄漏出来,威力大减,本来能打六十步的,用这种铳管顶多只能打三十步!”

    杨梦龙又一次傻了眼:“呃”

    大概是认为打击小杨将军的机会很难得,大家都想过一把瘾,又一名工匠开口了:“再者,这样打制出来的铳管内壁凹凸不平,弹丸很有可能会卡在里面,然后整支铳管就炸了!”

    杨梦龙差点哭了:“我出的主意有这么差吗?”

    工匠们整齐划一的点头,表示他老人家这个主意真的馊得不行。

    杨梦龙干笑两声,发自内心的想哭。明穿害死人啊有木有?米尼枪的脑残粉害死人啊有木有?还先在铁皮上刻膛线再将铁皮卷成枪管,完美的解决膛线加工困难的问题呢,人家连铁皮都打不出来呢,刻你妹啊!就算能打出来也绝对不会是光滑平整的,铁锤留在铁皮上的凹凸之痕简直就是谋杀火枪手的最好帮凶,用这种枪管做出来的火枪你敢用吗?他终于认识到,主角光环不是说开就能开的,欧洲人花了两百年时间才解决的问题更不是他脑洞一开就能解决的,真是太没面子了。见那帮无良工匠一个个都憋得满脸胀红,他咬了咬牙,说:“算了,这个馊主意你们就当没听到,你们都给我开动脑筋,把产量给我提上去,听到没有!”表面上气势汹汹,心里却很想哭,他的火枪兵啊,他那用枪管塞得跟刺猬一样的装甲车啊,没戏了!

    工匠们仍是那副想笑又不敢笑的样子,恨得他牙都痒了,哼了一声,灰溜溜的离开。等他走出几十步外之后,那个作坊里爆出一阵狂笑脸丢大了,这回脸真的丢大了!外行胡乱指挥内行的结果就是这么没面子,他算是尝到苦头了,以后再给那帮家伙出主意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才行!

    “算了,老子最大的优势是理论指导,不是实际操作,不跟你们这帮呆瓜一般见识了。”他悻悻的想。

    丢了面子就得想办法找回来,杨梦龙一溜烟的跑向镇外看庄稼。现在舞阳千户所军田的庄稼是整个舞阳县乃至南阳府长势最好的,到了田里他的面子就找回来了。

    太阳已经挂到了半空,将热量倾泄到大地上,抬眼望着没有一丝云彩的天空,仿佛能听得见太阳燃烧的噼啪声,热,真够热的。在河边,水车仍在不停的转动,将河水提出岸来,再沿着一条条竹渠送向远处的农田。麦子的颖果已经微微发黄,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收获了,玉米地里,一排排玉米跟阅兵似的排在那里,绿油油的,长出了一些苞来,相信再过个把月,他就能吃上纯天然无污染的玉米了。在一些浇灌不易的土地则种上了他辛辛苦苦找来的苜蓿,这种耐旱作物生命力跟小强有一拼,只是浇过几次水就开始疯长了,筱雨芳经常会让人在这里摘一些嫩叶回去炒着吃,非常鲜嫩可口。苜蓿是个好东西,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