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混球-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的大军,轻蔑的说:“这群丘八,居然还没有死光?”非常幸运,杨梦龙并没有听到这句话,不然的话,一顿暴揍是绝对跑不掉的了。

    太阳西斜的时候,杨梦龙等人来到了舞泉,舞阳千户所就在这里。离千户所还老远,那头就传来爆豆般的鞭炮声,噼噼啪啪的炸个不停,好不热闹,杨梦龙咧嘴笑:“他们在欢迎我们回家呢!”舞阳千户所的士兵放声欢呼,加快了脚步。果然,前方黑压压的全是人,男女老少都有,衣衫褴裸,面黄枯瘦,脸脏兮兮的泛着菜色,都是出征的军户的家属,男女老少守在镇外面翘首以待,神情焦虑,看到大军过来,千百个呼唤纷杂的响声,带着哭腔:

    “儿啊,我的儿啊,你在哪里?”

    “爹,爹,你在哪里啊?”

    “你个死没良心的,可算是舍得回来了!”

    “哥哥!哥哥!”

    “叔叔!叔叔!”

    舞阳千户所的士兵听到呼唤,不管不顾的扔掉手里的东西冲向自己的亲人,找着了,抱在一起放声大哭,没找着的急得团团转,大声叫着亲人的名字,而那些家属也在努力寻找着自己的亲人,场面异常混乱。不时有恸哭声响声,很多家属绝望的得知,自己家里的顶梁柱回不来了,回来的只是一盒骨灰,那种绝望,那种痛苦就可想而知了,不知道多少人抱着骨灰,哭得肝肠寸断,令人心酸。杨梦龙默然看着那些痛不欲生的可怜人儿,良久,发出一声叹息:“我我是不是做错了?要不是我逼着他们去死守定兴县,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死在定兴,他们的亲人就不用那么痛苦了”

    王铁锤说:“大道理我不懂,我只知道,如果不是你逼着他们死守定兴,定兴县城里数万人恐怕一个都活不成,肝肠寸断血泪俱下的,又何止数万?”

    杨梦龙苦笑:“一路哭不如一地哭,一姓哭不如一家哭,是么?”

    蒋正从哭成一团的军户中间挤了出来,来到杨梦龙面前屈膝便跪。杨梦龙嗖一声跳下马,把他扶住,一脸不高兴的说:“有话好好说,跪什么跪,你的骨头有这么软吗?以前怎么样就怎么样!”在定兴的时候他就从来不会让士兵们跪他的,他最看不惯一个大男人动不动就下跪了。

    蒋正说:“大人,这可不行!以前你还是布衣之身,自然不必讲这些礼节,可现在你已经是千户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了!”

    杨梦龙说:“我说不用跪就不用跪,做不到的就给我滚蛋!对了,让你办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蒋正说:“张千户的家人已经被逐出了舞阳,他名下的田产和矿山保存完好,就等着大人前来接收了。大人,舞阳千户所的军户望大人如大旱之望云霓啊!”

    杨梦龙给了他一拳,笑:“好小子,个把两个月没见,你也变得油嘴滑舌了!”

    蒋正嘿嘿一笑,转过身冲大家叫:“大家安静一下!”

    张千户一家在一个月前被朝廷派人逐出了舞阳县,这一个月来,舞阳千户所里的一切都是蒋正在操持,在军户中间也算积累起了小小的声望,听他这么一叫,大家都安静了下来。蒋正向杨梦龙一拱手,说:“这位就是我时常跟你们提起的杨大人,我们舞阳千户所的新一任千户,还不赶紧行礼?”

    军户们顿时稀哩哗啦的跪倒一地,纷纷磕头:“拜见千户大人,拜见千户大人!”

    杨梦龙一脸无奈,拜托,老子还没死呢,你们拜什么拜!无奈归无奈,也只好接受了,好几千人,他可没有办法一个个的扶起来。等大家磕完头了,他不耐烦的说:“都赶紧起来,以后可别再动不动就跪拜了!”

    军户们唯唯诺诺,纷纷拍了起来。

    杨梦龙一挥手:“走,进卫所吧。”在蒋正的带领下骑马进入卫所。

    整个千户所跟一座小型城池差不多,由一堵土墙拱卫着,里面密密麻麻的全是房子,几条街道贯穿东西南北,将这些房子切割来开,免得它们挨成一片了。卫所里面有军营,有水井,有作坊,有粮库和军械库存放粮食和军械,说白了,就是一座小型的军事要塞。不过,承平两百多年,那些军事设施都破败得差不多了,那堵至关重要的土墙被拆得七零八落,到处都是洞,小孩子可以很轻松的进进出出,操场变成了晒谷场和堆放柴草的地方,至于粮库,估计老鼠都不会进去的,进去也只有饿死的份。军械库还好些,好歹还有一点存货,比如说弓箭、长矛、刀剑、盾牌、火枪、火药什么的,多少都存放着一点,只是张千户在被南阳卫都指挥使逼着出兵的时候把军械库里勉强还能用的军械都搜刮一空了,剩下的只是一些破铜烂铁,连收破烂的都不屑一顾。在杨梦龙看来,整个千户所与其说是军营,还不如说是贫民窟,放眼望去,上千幢房子就没有几幢是像话的,大多是土墙结构,墙壁裂得跟乌龟壳一样,千疮百孔,老鼠要进去肯定很方便。只有千户、镇抚、百户这些军官住的地方还像点样子,特别是千户宅,青瓦白墙,十分气派,跟那些东歪西倒的房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千户所里有一些邋邋遢遢的家伙呆在屋檐下,望着杨梦龙等人,他们的衣服纯粹就是一堆用绳子穿起来的碎布片,瘦得皮包骨的脸看不到一丝鲜明一点的生命痕迹,就这么茫然看着,看不到半点情绪波动。蒋正说这些军户都是光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那种,军户就够穷了,他们还是军户当中最穷的,找不到媳妇,没有人愿意嫁他们,更找不到人来接自己的班,等他们一死,舞阳千户所的编制就要少掉好些人了。整个千户所死气沉沉的,弥漫着破败衰朽的气息,杨梦龙几乎为之窒息,逃也似的冲进千户宅里,狠狠的吸了好几口气才算缓过来,破口大骂:“我靠,这他妈还是军人吗?就算是叫花子都没有这么惨吧!”

    能把军户养成叫花子,大明朝的官员也算本事了。

第八章 土豪() 
千户宅内的装璜颇为气派,窗明几净,地板上铺着金砖(一种泛着金黄色泽的瓷砖,非常坚硬),家具都是红木或者黄梨木制成的,典雅而大气,那些作观赏之用的瓷器更是让杨梦龙两眼发亮,心里暗叫“发达了”,这些东西放到现代,哪一件不是值几十万上百万,甚至几百万啊?要是有时空穿梭机就好了,把这些东西捣鼓回现代去出售,当上亿万富翁那是分分钟的事情。

    可惜时空穿梭机这种技术含量太高的东东还没有造出来,他只能看着这一大堆古董狂流口水。

    千户宅内有三四十个厢房,这是仆人住的地方,由此也不难看出张千户生活之豪奢,小小一个千户居然养得起这么多家奴!家眷住在后院,那里有好几套独立的阁楼,精致小朽,客厅卧室书房琴房一应俱全,一打开窗就能看到后花园,满园的姹紫嫣红关都关不住。杨梦龙目测了一下面积,好家伙,每幢阁楼的面积少说也得有个七八十平米吧?粗略的估计一下,整个千户宅的占地面积远远超过一千平米了,与其说它是一套宅子,还不如说它是一个建筑群呢,住在只比厕所大一点的地下室里为生计苦苦奔波,想当房奴都当不成的北漂一族要是看到了,肯定会哭出尿来。

    筱雨芳看着花园里怒放的牡丹,开心的说:“这个花园好美啊!”

    杨梦龙说:“以后它就是你的啦!”他东拐西拐走进了张千户的书房,哟,里面的藏书还真不少,诸子百家、乐府诗集、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一应俱全,尉缭子、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三略、吴子兵法、战国策、纪效新书一部部兵书整整齐齐的摆在那里,自成一格,看样子这位千户大人也是个喜欢看兵书的人,不过嘛以这些书的干净整齐程度,他很怀疑那位老兄有没有认真的看过这些书。

    筱雨芳见有这么多藏书,更开心了:“好多书啊!我能不能拿几本到我的房间去看?”

    杨梦龙嘿嘿一笑:“拿到你的房间看有什么意思?有空了一起到书房来看嘛!”

    筱雨芳说:“那好啊,不过事先声明,你不能把书房弄得乱七八糟,更不能随意翻乱我看的书!”

    杨梦龙说:“没问题!”随手拿起一本书翻开,一行行精美的繁体字跃入眼帘,都是竖排的,数百年后的香港和台湾仍然保持着这一传统。竖排有个好处就是看书的时候眼睛随着字走,头微微的一点一点的,作者看到了肯定很高兴,认为读者都认可了自己的文字。至于横排嘛,那个头摇来摇去,修养再好的作者见了都会火冒三丈。杨梦龙只看了一页就头晕了,有太多的繁体字他根本就不认识,看个屁啊?他不禁在心里哀叹:“老天爷,请赐给我一本新华字典吧!”

    “张千户一家被拿去问罪,走得匆忙,没有来得及带走字画藏书,前来拿人的官差也没有抄家,说是要让千户宅保存完好,留给杨千户的。”蒋正在一边解释,“当然,一些手脚还是免不了要做的,好几幅值钱的名画都让他们给弄走了。”

    杨梦龙浑不在意:“弄走了就算了,这东西既不能吃又不能穿,留着也没用蒋正啊,整个千户所里有多少人?”

    蒋正知道杨梦龙肯定要了解这些东西,他可是下了劳功的,不加思索的回答:“现在千户所里共有四千八百五十余人,都是军户。”

    杨梦龙惊讶的叫:“这么多人!?”

    蒋正苦笑:“很多吗?要知道舞阳千户所在鼎盛的时候可是有七千多人的!”

    也就是说,现在卫所里的人口只有鼎盛时期的一半多一点了,联想一下那些穿得比叫花子还烂的军户,杨梦龙便明白为什么会少这么多人了,这么穷,谁呆得下去啊?朱元彰设立卫所制度,本意是藏兵于民,让各卫所一边搞生产一边训练,拿起锄头就是农民,拿起兵器就是士兵,自给自足,在不影响国防力量的同时开辟更多的土地,增加粮食收成,他的本意是好的,为此,他定下死规定,一入军籍,子孙后代都是军籍,逃离卫所者轻则割耳割鼻,重则斩首!刚开始的时候,卫所制度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维护地方治安作出巨大贡献不说,每年还上交上千万石粮食给国库,这些成就证明,朱元彰是对的,可惜,他并没有意识到,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当朱元彰和朱棣这两个强人倒下之后,一切就慢慢的变样了。卫所的军田被地方乡绅和将官一点点的侵占蚕食,卫所的士兵耕种着越来越少的土地,承担着越来越重的赋税徭役,不堪重负,最终纷纷逃跑,而为了侵占更多军田,卫所将官甚至鼓励或者逼迫士兵逃跑,到了明末,卫所已经完全丧失了原来的功能,不仅再也没有一粒粮食上交国库,还要国家拨出大量钱粮养活这百万不堪一击的卫所官兵了。舞阳千户所还能剩下近五千人,已经算不错了,要知道现在舞阳全县也不过三万来人。当然,那些流民是不能算在里面的。

    杨梦龙扳着手指头算了算,说:“这么说来,整整少了两三千人啊!对了,卫所的田契呢?”

    “在这里。”蒋正拉开一个抽屉,从里面拿出几张发黄的田契给杨梦龙看:“这份是我们卫所的田契,共有军田二万三千亩,平均下来每户不到六亩,都是些瘦田;这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