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逐鼎-第1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魏东一起巡视诸县的杨望真也传回了消息,可能是火麟军收复两府之地不久,也可能是诸官都是破格提拔。这些官员尚未出现尸位素餐之辈,或许有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但大都是办事不熟练所导致,经过杨望真的指导,都纠正了过来。不过,也正是杨望真代表赵询的巡视,这种类似钦差的出现,让诸县官员,无论是燕州府还是新纳入管辖的营州府,都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和疏忽,将自己该做的事情,做的是极为的利索。

    除了各地的巡视结果之外,杨望真还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比如对各县之间的官道进行修缮,特别是一些大的乡镇,要将他们连接起来,不能让他们孤悬与管辖之外。加大的对流民的吸引,特别是营州府,整个一府之地,地广人稀,人口竟然只有燕州府的一半不到,之所以这样,一时官府压迫ri盛,另一重要原因是因为靺鞨军的欺压,而逃往南北诸府。

    杨望真此外还提议,成立府一级别的官员体系,协调一府诸县的发展,不能让同为一府的诸县,各自只管自己,不能协同前进。另外,火麟军实行军政分割,政务之上,确实需要府一级别的官府,甚至还需要凌驾于诸府之上的体系,对诸府进行管理,辖制。杨望真的意思是,如果因为朝廷的关系,不便任命府一级别的官员,则可以以代字任命,必要之时,再向朝廷请示。至于其批示不批,我们无需关注。

    最后,杨望真还提议,赵询在火麟军之中,需要一个名号,或者说是军事衙门。此外,骑兵校尉和府军将军之间的平衡,骑兵校尉和步军校尉之间的高低上下,都需要合理的安排。近年来,诸府连战不休,虽然在火麟军急速的行动下,并未让两府百姓遭遇太大的死亡损失,但两府的民生确实遭遇了极大的破坏。幸好火麟军分配土地,让百姓有了新的希望。但这种剥夺地主田地,分发与百姓,并从地主手中获取粮草的手段可用一时,不能将此种激烈的手段继续大规模的使用。故而,短期之内,我们不能在继续与靺鞨军作战,需要大力发展地方。但是,我们可以对其余几府之地,进行谋划,拉拢反击靺鞨军的势力,消耗靺鞨军的实力,时机一到,雷霆一击,达到我们需要的目标。

    看了杨望真的奏报,几乎和吕子良、司徒亮所提到的建议类似,唯一不同的是,杨望真还提到,火麟军的暗影卫还需改革,军事上,对内,对外,都需要情报机构,不能只靠一家,这样也不利于各方面的情况面面俱到。其中也含了深意,这种权势,不能不加以节制,不然可能会伤到自己。想了一下之后,便将杨望清、刘文契、刘文潜、张元静以及并未随军队回到各地的李凌风、李洛北、赵康、赵杰、赵非等诸将也叫了进来,商议杨望真几人所提的建议。

    看到自己几人也被赵询叫了进来,和周围七八位火麟军诸将云集一处,刘文契四人顿时明白,几人的表现已经入了赵询之眼,正式被赵询接纳,成为火麟军核心一员。四人面面一视,都露出了淡淡的喜意。毕竟他们从北海军之中逃出,已经无路可去,无家可归,现在终于有了落脚之所,自己的才能也能有所用。

    “本来大战结束,我们应回到燕州城,然后再商议诸事。可大雪虽停,但道路不通。所以我们还需在此停留数ri。闲着也是闲着,我们就谈论一下司徒亮、吕子良和杨望真的建议,看看如何解决。”见诸人坐下之后,赵询开口说道。

    先让诸人轮流看了一下几份意见书,让众人心中有个大概的准备。

    “大家说说看,他们的建议怎么样?”

    几人互相看了一眼,都没有说话。李洛北率先开口道:“这些建议大都是关乎民生政务,与军队并无太大关系。但我认为他们说的还是很有道理。不说别的,就是诸县官道修缮,一则用以工代赈的之法,能解决流至我们辖地的灾民。在我们提起准备,战事已平的情况下,尚有数万灾民,那周边诸府就更不用说了。此举利国利民,还有利于我们军队的快速调动,可行。”

    “至于成立府一级别的官府体系,我认为也有必要,但这样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一系列的麻烦。我们现在种种行为,已经出了朝廷的正常制度。至于如何做,我们这些只会打仗的可不太懂。”

    林洛接口道:“火麟军确实需要一个最高体系,起码能管辖两府文武诸官,不能老是这种模糊不清的情况县级别的校尉府和府级别的都尉府都已经消除,我们要有自己的名号。”

    刘文潜看到赵询望向自己等人,便说道:“修缮官道可与成立府一级别的文官体系一并进行。无非就是刺史,只不过我们任命的需要在前边加上一个暂代,或者行刺史事。至于以后朝廷认可不认可,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就算他们任命了新的刺史,但实权依旧在我们的手中。至于大人的火麟军,确实需要一个正式的职称。其实我更建议大人向幽州衙门提交,毕竟我们从靺鞨军手中拿回了他们丢失的领土,没有封赏那是不行的。至于究竟是个什么情况,属下也不敢多说。”

    “据属下了解,大人在燕州府展开了较大的清洗政策,在营州府却并非如此。这样看来,大人也看到了这种激烈的手段并不可取。北方四府遭遇靺鞨军侵袭,大的势力和有钱的大地主早已南迁,留下了都是一些小猫小狗。在这里如此激烈的政策尚可,但到了南面”说到这里,刘文潜也就没再继续了,因为南面不是火麟军的势力范围,也没有遭遇靺鞨军的侵扰,要是火麟军南下,那可就是真正的造反了。

    张元静道:“我到时赞同大规模调动军队参战,这样会给我们薄弱的后勤带来不堪负重的压力。威州府和顺州府都有数支反击靺鞨军的势力,我们完全可以加以利用,收为己用。必要之时,带动小股军队,或者发展当地的势力,反击靺鞨军,占据或收复地方。现在北面的北海诸部压力已销,南面营州府基本上已经是我们的了。我们可以大力恢复地方生产,借力使力,消除这些已无退路的靺鞨军,最重要的是确保这两府落入我们手中,这也是我们给朝廷施加压力的资本。”

    “大人,现在战马缴获不少,是不是也该增加一下步军之中的骑兵数量了啊。现在步军虽多,但基本上并无大用,作战多有骑兵营的兄弟们完成,这样也使得步军的士卒极度的羡慕骑兵,以至于前几天行动之时,让步军士卒临时抽调道骑兵营去,结果蜂拥而至啊!”秦游苦笑道。

    “这个问题我已经记下了,回到燕州城,就会对各部加以调整,也让骑兵诸部和步军诸部加以协调。”

    紧接着,诸人都对着各个问题加以讨论,说出自己的意见,赵询对这些意见加以分析,一一记下之后,等着回到燕州城,就加以实施个改变。

第二百五十三章 求援() 
大雪停止两天之后,太阳终于懒洋洋的冒了个头,地上的积雪也逐渐的变成溪流,汩汩的流淌着,但周围的气温却更加的寒冷了。

    有呆了两天之后,赵询带着亲卫营率先往燕州城赶去,各部校尉也赶回驻地。而北方白县城则暂且有前府军驻扎。计划之中,白县城北侧两端,将各修一座卫堡,以掎角之势护卫城北两侧,同时还加筑城墙,以御北方。与赵询一起的还有张元静等人,札木合也随之一起。

    原本的忠字营,则随同重甲营和辎重营一起,随后撤回燕州城,不在守卫白县。毕竟,让骑兵守卫地方,实在不是什么好主意。

    至于那一万一千俘虏,除了五千左右的伤员外,其余尽皆移至燕州城,至于如何安置,还需进一步商议。而六七个诸部主将,也有三个留下,其中就有安泰,他决定参加火麟军,不想再回到部落了。至于另两个,则指向成为以普通人,打仗,实在不是那块料。

    “大人,我们能看到燕州城了。”韩猛指着白茫茫的远处,大声说道。

    确实,白茫茫的天地间,一抹黑乎乎的影子格外的显眼。想到近乎一月未归,赵询顿时归心似箭,一提马缰,纵马前奔,大笑道:“走!我们回家!”

    得知火麟军北线大捷,大败数万南侵的北海军,让燕州城内上上下下都心中暗震。所有人都彻底明白,赵询稳据燕州府已经是不可更改的事实。加之南面营州府战事的胜利,火麟军已经占据两府之地,还是从靺鞨军手中夺取,连朝廷都不能毫无道理的剥夺。这下,让燕州府所有人都明白,火麟军以后就是燕州府的主人。

    得知赵询今ri回归,除了火麟军守卫诸将和赵府诸人外,连刺史府的那些闲散诸官也在城门等候。随后,燕州城的百姓也纷纷得知赵询归城,一下子全涌出来,迎接大战胜利的英雄。前几ri押送来的北海军俘虏,可是众人亲眼所见。

    “大人,似乎城门之外有不少人啊,是不是迎接我们的?”韩猛指着远处说道。

    赵询刚想说不是,但转念一想,现在燕州府,除了自己,又有谁能让这么多人前来迎接呢。

    “走!我们去看看!”赵询扬鞭纵马,向着城门而去。

    接近城门,赵询发现,最前面的真是司徒亮、赵海等一干火麟军的留守人物,周围则是一脸恭敬意味的原燕州府刺史府的诸位官员。在司徒亮的身侧,还有一架马车,不用看赵询就知道,里面一定是自己的家人,因为这架需要四匹好马驾驭的包钢马车,正是匠做营为自己打做的,而自己又留于家中,为家人出行所用。

    “恭喜大人!贺喜大人!大人此次,一举击败北海军南侵,功在社稷啊!”

    “是啊!赵大人此举大涨我燕国声威啊”

    纷纷杂杂的夸赞声不绝于耳,赵询只好笑着脸一一回应。

    从门帘处看到自己的两个女人,悄悄打了招呼之后,就招呼众人向城内前进,毕竟,这天气实在太冷了。随着大量火麟军部队的到来,燕州城已经变成了喜庆欢乐的海洋。北海军大军南侵,让这个燕州府的百姓都谆谆不安,靺鞨军杀入燕州府造成的破坏还一一在目,营州府的情况也随之传来。这些百姓可不希望刚刚到来的好ri子,就这么消失了。知道得知火麟军大胜之后,百姓才彻底放下心来。

    此刻,所有的百姓,都聚集在街道地两侧,欢迎火麟军的大胜归来。在这一刻,什么燕国官府,基本上已经被他们扔到了脑后了,皇帝和朝廷更是一早就被抛到了脑后。此时此刻,他们的眼中,只有火麟军,只有赵询的存在。

    当赵询他们进入城门洞以后,发现在他们的前面,聚集了大量的燕州城百姓,他们激动满怀的看着火麟军,仿佛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举动。涌动的群众很多,足足有数万之众,负责维持秩序的右府军,不得不在街道的两侧,拉起了jing戒线。

    “火麟军!”忽然间,有人低声的发出欢呼。

    随之刹那间,仿佛平地起了一声惊雷。欢呼声再次响起来,这次,不再是一个人的叫声,也不是几个人的叫声,而是一大群人的欢呼,是无数人的欢呼,欢呼声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最后,仿佛整个燕州城的民众,全部都激动的欢呼起来了。

    “火麟军!”“火麟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