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帝王-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与晋国远隔千里之遥,纵有灭晋之心,朕也鞭长莫及啊!

    起初,朕想着用邙山三道,与宋国交换,换回宋国富阳郡,龙首郡少凉郡,少阳郡四郡。如此与燕国的溧阳,安邑,广元三郡接壤,燕国之地,仅在东北,即可免除邙山祸患,又可放开手脚全力部署灭晋。

    只是,宋国未必答应,何况与宋国交换,燕国会失去吞并南赵的机会,看起来得不偿失,真是左右为难啊。”

    林枫思虑没有错,南赵自立,目前,就像块香饽饽,放在燕国嘴角,虽然吃起来,肯定费力,燕国不是不能吃下。

    若与宋国异地换地,这块到嘴的鸭子,会转眼送给宋国,这么一来,燕国势力退出邙山地区,倒拜拜便宜了宋国,换回晋西四郡,林枫有点舍不得。

    若打下南赵,与宋国交换,那么,燕国会有处领土孤悬国外,随时被西面梁国吞下,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皇上,此计,倒也不是不行,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始终不曾开口的楚夫晏,面带难色的道。

    “但说无妨,你我君臣之间,万事不必隐晦!”林枫笑道。

    楚夫晏静下心来道:“扩张之势,与推行新政无疑,皇上必须徐徐图之,断然不可操之过急,吞下晋国,燕国已经倾举国之力了,何言吞下南赵,何况,若郑国实力不退出邙山,燕国两面受敌,大为不利。

    若与宋国交换领土,燕国静下心来,全力经营北方,短则五年,长则十年,必会灭晋吞东胡,成为北方强国,那时,燕国百万骑兵南下,伐宋灭郑接不在话下,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皇上不放弃眼前蝇头小利,斤斤计较,何谈成就霸业。”

    “听着很不错!”佟颜玉不晓的为何,情不自禁这么一说。

    林枫惭愧,难道他确实太贪心了。

    “皇上,臣也觉的简大人建议不错,这段时间来,臣也给燕国制订了详细计划,总的来说,就八个字,远交近攻,近交远攻。”文季师道。

    林枫闻言,讪讪轻笑,有点意外,远交近攻,他到听说,秦王灭六国,太尉缭子给秦王制定远交近攻计划,与东方齐国,南方楚国交好,率先发兵灭了韩魏赵。

    另外,远交近攻策略,这也是文季师长期来对燕国制定的计划,若非这个策略,林枫还不看不到文季师才会,先前更不会封文季师为天子陪读。但是,近交远攻又是何意?他却不懂。

    “季师,你细细道来。”林枫问道。

    “若以简大人计划,未来五年,燕国注意力势必放在北方,这期间,燕国可以周边各国交好,唯有晋国,东胡,作为燕国敌国,全力伐之,五年,十年之后,燕国雄霸北方,便可选择性与周边各国交好,不服者,伐之,成就帝王霸业。”文季师道。

第202章 灭国之策下() 
文季师的远交近攻,或者近交远攻,无不为攻击策略,属于燕国主动出击,率兵攻之。

    林枫记的读书时,六国论中有句话,这么说: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似乎文中含义,就有这远攻近交的意思,当初不论东方齐国,还是南方楚国,或者赵国,只要实行远攻近交策略,与各自周边国家搞好关系,形成地区性联盟合作形势,且随时救援地处秦国前沿的魏、韩二国,那么,六国不仅都不会灭亡,还会消灭掉西方的强悍之国。

    因此,苏辙认为六国灭亡,皆因在没有大局观,各诸侯反而钻进了秦国的远交近攻套路,也各自实行与秦国一样的远交近攻国策,如此,没有针对天下大局切实实行近交远攻,才最终导致了六国的全部灭亡。

    当前,文季师给燕国定下八字方针,极为附合燕国具体情况,目前,燕国必须恩怨分明,打压晋国,东胡,与宋国,北赵,包括郑国在内的所有国家交好。

    但若他国过于强大,侵犯燕国,燕国便联合余下之国,合而攻之,与之针锋相对。

    “甚好,甚好,季师八字,可谓深谋远略,乃燕国五年,乃至十年中,需长期坚持的国策。只是若与实现吞晋计划,与宋国交换领土,就成为当务之急了。朕这浑身伤势,唉!”林枫叹息,若不受伤,他亲自前往宋国,与林疏影再次会面,兴许大事可成。

    “臣亲自前往宋国,说服女帝,实在不行,燕国退而求次,不已一郡一县为得失,争取拿下四郡土地。”文季师也被简玉彦的计谋,说的心动,恨不得马上执行,异地换地,大军攻晋。

    “此去宋国,舟车劳顿,极是辛苦,你有伤在身,不易长途跋涉,何况,年初一阅兵,你必须代替朕主持,通知司徒,让他亲自去趟宋国!”

    看着文季师手臂上伤势,及腹部棉衣下,凸起的小腹,林枫晓得文季师伤势不轻,出使宋国,对他不利于他的病情,当前,他是伤患,文季师,楚夫晏,简玉彦,同样也是,心中还是很在乎文季师这个燕国肱骨之臣。

    “皇上,司徒离开,朝政怎么办,那些抵抗新政的人,怎么处理?定国侯又前往邙山地区,皇后娘娘未必镇压的了。”文季师心头忧虑。

    燕国内忧外患之际,稳固统治极为重要,若司徒去宋国,韩雪笺镇不住国内老贵族,兴许会酿成内乱,那将是雪上加霜,燕国处境宋发为难。

    林枫挪了挪身子,痛的咧嘴,厉声道:“朕还没死,谁敢造次,冯石虎,明日你带领麾下五万骑兵返京,与雷杰英共守燕京,谁敢造次,杀无赦!”

    众人感受到林枫身上怒意,神色顿时严谨起来,把林枫抱在怀里的佟颜玉,更是惊吓不已,花容失色。

    受伤的老虎,还是老虎。几个跳梁小丑若以为老虎不发威,把他当作病猫,趁机挑战老虎尊严,恐怕会被这只受伤的猛虎,吃的连骨头渣也不剩。

    “是!冯石虎抱拳厉声道。

    吩咐后,林枫收敛身上戾气,温声道:“这个年,朕还是想回燕京,这南湖虽好,锁不住朕的心思啊,阅兵,与李氏,北赵会谈,这些事儿,一件一件,还要好好处理。”

    听闻他有意返回燕京,众人马上又紧张起来,冬冷寒天,舟车劳顿,重伤之体返回,恐怕不利于伤势恢复。

    “皇上,你万万不能着急,李先生说,三月内,你不可大动,南湖距离燕京数百里之遥,长途跋涉,恐会影响病情。”侯铭封急忙说道。

    “是啊,国事重要,但皇上伤情更重要,皇上安心在南湖养伤,末将返京,定会与雷将军控制燕京形势,绝对不会出半点插翅。”冯石虎也是阻挠道,担心舟车劳顿,加重伤势。

    “皇上,阅兵,与李氏,北赵会谈,臣与简大人,楚大人均可代劳,你安心养兵吧,距离年关,还有七天,可从容解决这些事情。”文季师也安抚林枫心情,免得他质疑返回燕京,挪腾中,影响伤势。“只是,臣听闻,皇上与司徒大人,商议拟定年号,年初宣布,这其中祭天拜神,告慰先祖,这事情均需要皇上亲自处理,皇上以为该怎么办?”

    “也罢,这段时间,辛苦大家了,阅兵之事不能废,新政也不能废,这些全是朕的心血,不能毁于一旦,夫晏,明日你与冯将军同行,燕国大事靠你了。对了,告诉司徒,与宋国异地换地之事,燕国底线至少保留四郡,毕竟,邙山三道土地肥沃,面积极广,相当于晋西五郡之多,宋国很划算,还有可能趁机吞下南赵。

    季师,你说的祭天拜神告慰先祖,这事儿,今年唯有先放下了,等朕伤愈,会亲自前往祖灵拜祭,年号,你就代替朕宣布吧。”

    年末,有多事情要处理,可惜,他却无法挪动,唯有草草了之了。

    “是”

    年末之事安排,林枫转而朝文季师三人问道,“季师,玉彦,夫晏,你们对来年五国联盟,出兵伐宋有何看法?”

    当前,五国伐宋尚未开始,燕国先在南北两个方向掀起战争,何况,刚定下长期方针,燕国策略恐怕会有所改变了。

    “大周分裂六百年,各国诸侯多次联军攻打他国,奈何多失败告终,无非表面联合,实则暗地心怀鬼胎,心不往一处想,竟不往一处使,最终被逐个击破,或者击中要害,其他联军分崩离析。这次,五国伐宋,胜算仍不高,不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北赵为雪耻,肯定会小心谨慎,何况名将李牧亲自领兵,五国伐宋胜出也不是没可能。”文季师淡淡说道。

    简玉彦接过文季师的话,说道:“宋国处中原东南之地,是诸侯列国中,存在时间最久的国家,就算始皇帝建立大夏,之后的大周,宋国均处于自治状态,这个建立在中原东南的诸侯国。乃是诸侯列国中,至今延续时间最长的国度。

    经历两个王朝威压后,在大周灭国时,宋国率先跳出来,夺取龙腾九鼎,可惜被当时北方霸主燕国击败,宋国蛰伏数百年,又准备骑兵谋取中原,结果不幸又被晋国击败,且几乎被灭国。

    那以后,宋国著名君主林昭临,也就是宋昭临,苦苦蛰伏十年,终于让宋国缓过劲来,那时之后,宋国与郑国,晋国,燕国成为死敌,后来数百年,不断与三家征战,燕国示弱,两国逐渐重归于好,但宋郑晋三国依然敌对,此后百年,宋国连续消灭不少城邦,更是吞并了与陈国之间的吴国,势力范围东濒东海,西达邙山,成为中原东部一霸,至今百年,不曾衰落,吞并中原,谋取天下的野心,也不曾遗忘过。

    皇上需知,宋国建国,几乎早于大夏,经历始皇帝,昊天武帝时代,延续至今,有一千五多年,是存在时间最长的诸侯国之一,也是强盛时间最长的东方大国,这么一个国家,在无数次战乱中延续,生存,并且壮大,定然有过人之处。

    今宋国神机营,陷阵营,连弩营,更胜从前,五国伐宋,若胜,宋国不灭。若败,长则三年,短则一年,宋国肯定会取代北赵,成为北方霸主,开始实施吞并北方,统一天下的千年夙愿。所以,臣觉的宋国获胜几率极大,那时,北方怕要不得安生了。”

    林枫不晓的宋国延续多少年,近清楚宋国久居河东平原,那里至今存在不少山野蛮人,被统称为狂夷族。对狂夷族的人,宋国朝臣似乎并不反对,相反,世世代代拉拢,令其为宋国征战。

    自林昭临蛰伏十年,开始带领宋国开疆辟土时,那狂夷族的山野蛮人,逐步参加宋军中,在数次大战中,脱颖而出,逐渐成为宋军中劲旅。

    狂夷族随着宋军四处征战,同时也开始迁移出山野,逐步迁到了山东平川,宋国朝臣亦不吝啬,把山东平原北部全部让给了狂夷族定居,两百多年来,北部狂夷族始终没有发生任何大事。

    反而越战越狂,似不辱没狂夷族称呼,逐渐成为宋**中主力不少,狂夷族也成为宋国阻击北方晋国主意军队。

    这些长期生活在山里的人,有着大山的厚重和不屈斗志,尽管常常面对晋国骑兵,却是每每以步克骑,屡战屡胜,成为晋国南面心腹大患。

    若燕国换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