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帝王-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军寸步难行。

    饶是给晋军造成不小压力,却依然没有攻破河阳城。

    天色渐晚,又是不劳而获,三位主将,无不气愤,吞晋,似乎比想象中容易,大军积极性正在消减。

    何况,张羽非常清楚,吞晋之战,燕军不能在以战养战了,大军若每日无功而返,单单数十万大军每日消耗钱粮,就是很大问题,不免给朝堂带去极大压力。

第259章 计策百出() 
满脸不甘与郁闷,张羽率领着同样杀气腾腾将士,进入辕门。

    此时,柳玄远出来迎接。

    燕军攻入隆林郡有月余了,期间,中军与北军联合,对晋国城池发动大小数十场战斗,柳玄远与张羽,侯铭封,控制被中军,大家配合默契,早是生死兄弟了。

    今日之战,异常惨烈,燕军虽未攻破河阳城,却也给晋军造成不小伤亡,战事结束,防止晋军出城骚扰,张羽主动垫后,足以表明大家关系了。

    “大将军!”大军进辕门,张羽跳下马,朝着柳玄远抱拳躬身行礼。

    按照军职,张羽亦,侯铭封是大将军,与柳玄远平级,不过,柳玄远参军及早,张羽等人还是小卒子时,柳玄远已是大将军了,军中资历远远高于张羽等诸将,数年来,又不辞劳苦镇守黑旗关。

    若说张羽等新进将领为燕国开疆辟土,那么,柳玄远保证了燕国不被灭国,同样战功赫赫,劳苦功高,因此,军中诸位将军,打心眼里对他敬重。

    柳玄远还礼,托起张羽手臂,微笑道:“张老弟,无须多礼,都是自家人!”

    作为大将军,柳玄远没有托大,亦没有轻视军中新进诸位将领。眼前这位小将,以前听说,两年来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能力不在自己之下,又是皇上心腹爱将,军衔与自己同为大将军,独领一军,可谓风头无两。

    近月来,与他共事,传闻不虚,对方打仗凶悍不说,麾下仅是英勇之士,对战术运用亦是信手拈来,让他佩服之至。

    “大将军,客气了!”张羽微笑着说,毫无傲慢之色。

    柳玄远见张羽神态真诚,露出会心笑容,握着张羽手臂,道:“老弟,换身衣装,进账叙话!”

    “好!”张羽斩钉截铁的道,清楚柳玄远心思。

    大军久战,却少战功,莫说他着急,柳玄远心中肯定也着急。

    沐浴更衣,顺便补充食物,张羽身穿劲装,来到大帐。大帐两旁甲士林立,皆为柳玄远麾下精锐,一个个神色肃穆威严,环手刀闪烁寒光,浑身透着铁骨铮铮士气。

    张羽余光瞥了眼周围侍卫,侍卫满脸冷峻认真,丝毫不为自己身份,情绪有任何波动,看起来皆为视死如归的铁卫。

    入大帐后,诸位将军,已经按照军衔大小坐好,柳玄远坐在主位,张羽位置仅在左下方,右下方是侯铭封。

    中军全部将领聚齐,张羽,侯铭封麾下军团,及柳玄远,恒邦昌,拓拔羽麾下军团,还包括柳玄远两位副手,李奎及杨飞。

    张羽落座,众人点头问好,柳玄远坐在上方亦张羽点点头,扫视诸侯将领后,神色忧郁道:“这一月来,晋军只守不攻,龟缩在各处城中,尽管燕军多次出击,亦没有多大收获,今日,召集诸位将军来,主要还是商议前线军情。”

    众人闻言,无论是张羽,侯铭封,还是恒邦昌,拓拔羽,亦或者李奎,杨飞,大家皆面色沉默,不言不语。

    除了杨飞新进参与燕军队伍外,余下等人,无不是在草原上把东胡人杀的片甲不留,或者在晋西,给晋军造成不小问题。

    而今,月余时间,面对晋军却寸步未进,寸土未夺,说起来,众人皆心中汗颜,觉的有负皇恩。

    相同敌人,燕军攻势不弱,却毫无战功,让众人心中着急,特别从前攻城掠地,轻而易举,而今寸步难行,全军上下士气有点颓废了。

    众人皆知,长期下去,对燕军极为不利。

    见众人不语,柳玄远继续说道:“目前双方战局胶着,咱们数十万大军聚集隆林郡,每日消耗钱粮无数,若继续拖下去,还会引起军心不稳,因此,势必想出解决之法。”

    诸将长久沉默,扫了眼众人,恒邦昌道:“目前晋军占据隆林郡五个城池,亦河阳城为中心,像五颗钉子死死钉在地面上,阻止燕军前进步伐,围而不攻不是法子,极重优势兵力,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却会像今天这般,常是无功而返,还白白损失士兵。

    因此,末将建议,大将军与定国侯商量,双方数十万军队分兵五路,各自夹击晋军五座城池,若有收获,可解决目前燃眉之急。”

    恒邦昌善于守城,当初博尔术派大军攻击幽州城,他凭借三万军队,挡住东胡人十万攻城部队,月余时间没有攻破对幽州城,不得不,很有能耐了。

    面对当前形势,他很清楚,十倍围之,五倍歼之的道理,奈何燕军根本没有太多兵力优势,欲破敌,唯有分兵,逐个歼灭了。

    “恒将军计划不是不行,只是,骑兵终究不像步兵善于攻城,倘若今日有赵将军麾下十多万步兵,恒将军的方法,也不失为好计策,可惜,中军与北军皆为骑兵,晋军龟缩在城内,强行攻城,伤亡很大,燕军本来没有多少兵力优势,若这般下去,打下隆林郡,恐怕也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得不偿失。”拓拔羽道。

    对待骑兵优劣,拓拔羽非常清楚,攻城,绝非骑兵优势所在。

    沉默,又是一阵沉默。

    侯铭封也不得不开口了,近日来酣战,铁甲骑兵在攻城中死伤不少,他喜欢歼灭敌方,却也不想花费太大代价,倘若发生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事情,他绝不会继续出兵了。

    “皇上曾在塞外告诉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下兵攻城,攻城之法不得己。战争中,最坚难,最困难,战争莫过于攻城了,唯有数倍于敌方,可言攻城。

    目前,强行攻城,绝不是好方法,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要强行攻城。何况,燕军不像宋军,有强大攻城器械,攻城前,首先冲击前攻击方先用投石车,重弩远程压制城墙上的敌人,使对方不敢露脸。然后重甲盾牌兵开路,掩护后方攻城部队靠近城墙,弓箭手在城墙下压制城墙上敌人,大型云梯车搭上城墙,车上上弓箭手继续压制城墙,步兵开始从云梯上攻击城墙,而木梯这时才开始搭上城墙,主要分散敌方注意力,给敌人造成各处都可能上城的压力。

    燕军没有宋军全面的攻城器械,自身优势在与骑兵机动性,强行攻城无异于舍本追末,大为不妥,因此,我建议,设计引诱晋军出城,逐个歼灭。”

    作为燕军中主要将领,侯铭封深知死战与出奇兵的区别,当前,他心中尚未有好的方法,却也希望出骑兵,解决目前战场大战。

    “对,老侯说的没错,骑兵善于野战,晋军凭借城池,忽视骑兵优势,但燕军不能。不然,长期死战攻城,问题就大条了。”张羽补充,面色却依然不爽,道:“不过,若想把晋军引出城外,也不简单啊,王纶钥和沐啸天率领五十万大军,分散在五个城池,相互成为犄角,又有充足粮草,完全有资格长期坚守下去。

    最重要,两人不是等闲之辈,太拙劣的计谋,很容易让对方识破,还有可能将计就计,反之歼灭燕军。”

    张羽语气忿忿不平,来到沙盘前,目光扫视在上面,思绪飞速转移,这个沙盘,五个城池地形,他几乎全部印在脑子了,可五座城池直愣愣竖立在平原上,形成一道,参差不齐,却星罗密布的防线。

    月余时间来,五座城池外围,县城,村庄,几乎全部被燕军占领,五座城池成为五个孤零零城池,但晋军将领似乎做好了长期守城准备,任凭燕军在外围攻击,竟全然不顾,龟缩在城内。

    若骑兵想要穿过五城防御,对方又会派出大量骑兵阻挠,设下陷阱,准备守株待兔。

    这般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的处境,让张羽抓狂,只盼有机会与王纶钥等人,骑兵对骑兵,酣畅淋漓激战一场。

    瞧着诸位将领不言语,柳玄远终于开口了,道:“诸位所言,的确附合燕晋两国情形,却不足以解决眼前困境,目前,本将军有一计策。”

    “大将军请说!”张羽抬起头道,侯铭封等人,也看着柳玄远,看他有什么计划。

    柳玄远道:“既然晋国守城不出,咱们干脆不要搭理他们,就选择围而不攻,但是,张将军,侯将军可率领麾下部队,迂回至南方,及沿着赵将军足迹,闯入洋河郡,攻入墨林郡,白岩郡,彻底切断隆林郡内大军,与晋阳城联系,同时,张将军,侯将军,可与赵将军等率领二十多万骑兵,趁着晋军龟缩隆林郡,横扫晋阳城下面之地。

    待燕军占领晋阳城西面,隆林郡东面大片之地时,向西,可继续围攻王纶钥,沐啸天,向东,就是夺下晋阳城,准备鲸吞晋国了。”

    “此计倒也可行,不过,若晋军察觉燕军意图,出城攻击,大将军与侯爷麾下三十多万骑兵,能否阻挡晋军锋芒。”侯铭封问道,心中跃跃欲试。

第260章 诸将谋划() 
大帐内,很安静,诸位将领全在反复思考柳玄远的话,同样,也在考虑侯铭封的话,推算出兵洋河郡,带来的得与失。

    目前,燕国几乎倾巢而出,八成大军在胡林郡,若任何冒险行为,都必须深思熟虑,不然,一失足,会酿成千古之恨,燕国不仅会被打回原形,还有可能被晋国吞并。

    因此,在坐将领,谁也不敢轻敌大意。

    侯铭封起身,亦来到沙盘前,看着沙盘上晋东地形,仔细考虑柳玄远建议,出奇兵,迂回洋河郡,向四面可攻击晋东,墨林郡,白岩郡,长丰郡,南陵郡,繁昌郡,怀远郡,固镇郡等南部六郡,若继续向东扩展,攻下霍山郡,五河郡,当涂郡三郡,就能直逼晋国皇都,晋阳城了。

    不过,按照部署,没有解决晋国主力军团之前,绝对不能围攻晋阳城,免的把晋国上下逼到死角,孤注一掷。

    在侯铭封眼里,就目前情况而言,撤去近十万骑兵,沿赵鸿儒攻入晋南地区,原本兵力上不占优势的燕军,面对五十万晋军,会越发处于劣势。若王纶钥率领骑兵冲出,出其不意一击,不需半日,晋军就攻入少阳郡,把战火引入燕国。

    经历数月,好不容易取得成果,燕军目前难的保持攻势,可能因此又会处于守势,军事上,对大军极为不利,地理位置上,晋西十郡,也会处于晋军兵锋下。

    反复思考后,侯铭封觉的柳玄远计划,不是很完美,却也不是毫无参考价值。

    总的来说,计策带有很大冒险性,却又是目前唯一主动出兵,还可攻取领土的方法。

    见诸将不语,柳玄远轻叹道:“本将军何曾没有这样考虑过,只是,继续围而不攻,或攻而不胜,实在太糟糕了,由洋河郡进军晋国,固然有风险,却也会收获。”

    柳玄远被称之为燕国名将,不是因为他杀敌多少,战功多少,是因为他从小兵做起,百战不死,反而成为燕国部队********。

    这么一个出兵官宦世家,却又小兵坐起的人,既有韬略,又有胆识,做事不怕冒险,去也不是不计得失,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