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帝王-第9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瞬间,柳武牧几乎气的窒息过去,龙体摇摇晃晃,似要跌倒。

    梁若初俏面苍白的梁若初,急忙上前搀扶柳武牧,让他坐在软榻中。

    此刻,柳武牧大口大口喘气,哪有半点雄主姿态,更像受惊的老头子。

    “皇上,燕帝领兵,在江北攻城略地,怕很快肃清江北蜀军,请皇上快做决断。”梁纪慌张催促。

    蜀国在燕国灭宋时,温知明领兵夺取燕国六郡,加之,蜀国本在江北有江山郡,山阳郡,合计八郡。

    现今三郡被收复,若不出意外,燕军轻松夺取江北八郡,挥师渡江,闯进蜀国。

    闻声,柳武牧暗暗喘口气,眼眸中惊色渐收,却而代之,怒意弥漫,似江面汹涌波涛。

    欲喷涌而出,怒击江岸。

    柳氏一族,雄踞蜀地数百年,乃至高无上存在。

    我柳武牧堂堂帝国皇帝,控兵六七十万,钱粮数以万计,岂是燕军所侵凌。

    若不还击,你林枫岂知,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盛怒之中,柳武牧猛地自软榻站起,手指嘎吱作响,声似洪钟,道:“梁纪,传朕旨意,召集皇子,文武百前去金銮殿议事!”

    梁纪不敢犹豫,匆匆转身离去。

    这时,寝宫内,仅剩柳武牧与梁若初。

    梁若初惊慌失措,秀眸顾盼,移步柳武牧身边,倚在他怀里,朱唇轻启道:”皇上,坊间传闻,林枫好色屠夫,燕军乃野蛮人,与南方蛮人无异,这挥师南下,在找死吗?”

    柳武牧揽着梁若初身躯,厉声道:”爱妃受惊了,他林枫鲸吞天下野心非一朝一夕,蜀国可不是梁国,郑国,宋国,任他欺凌。

    况且,依军报所述,温将军首战惨败,多因不了解燕军底细,惨遭林枫算计,待温将军稳住阵脚,他林枫休想在温将军手里讨到任何便宜。

    不过,爱妃切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林枫厚颜无耻声称,欲收尽天色佳人。

    然发自内心而言,林枫治国策略,沙场征伐,三郎不及万一,诸侯列国君王,皆难与之抗衡。确有霸主风采。

    蜀国与之抗衡,不可轻视。”

    “臣妾明白,不过臣妾始终相信,蜀国在皇上英明治理下,定能击败燕军,挫败林枫阴谋诡计。”梁若初螓首枕在柳武牧怀里,信心满满道。

第1118章 何将出战?() 
寝宫内,柳武牧心思。早远离怀中国色天香美人,沧桑面孔中。愁眉不解,思绪凝重。

    似他所言,诸侯列国君王,罕有与林枫匹敌者。

    若他正值壮年,定与林枫争夺高低。奈何天命已过,若非燕国崛起,他怕早退位颐养天年。

    今林枫领兵杀伐而来,诸王夺嫡之心正浓,蜀国欲立不败之地,唯有依仗地势,节节阻挡。

    蜀国不像北方列国,一马平川,也不像吴越楚周,水域众多。

    蜀国外围,山地层连叠嶂,内为平原,多出郡州不利骑兵作战,水域中,又会成为蜀军天然屏障,燕国灭蜀,蜀国非将燕国拖进泥潭中,

    何况,长江天险,斩断燕蜀,燕军无船渡江,唯有屈居北方。

    不管北方战事无论多凶悍,战火也在燕国领土中燃烧,若燕军敢强渡长江,蜀军必在江面重创燕军。

    所以,无论燕军多气势汹汹,有长江天下,蜀军照样立于不败之地。

    旁边,梁若初也思绪游离,心不在焉。

    暗叹世事无常,唯有强权改变命运。

    起初,家族分别把与妹妹梁若熏许配给太子与二皇子永王,然不知何故,皇上偏偏钟意她,却将宫之女许配太子,

    家父梁铭源身为军中宿将,照样无法决定她命运。

    今她双九年华,却守在已过天命之年的皇上身边,虽得帝王宠幸,却郁郁寡欢。

    对此,梁若初耿耿于怀,却无法奈何。

    此刻,听皇上所言,这印象中好色帝王,连堪称完美的三皇子,竟不及万一,裂果君王,难以匹敌。

    梁若初不禁内心好奇,这燕帝是何方神圣,让被称为蜀国百年难遇雄主的柳武牧心存忌惮。

    抬起螓首,望向柳武牧,一脸皱纹入眼,梁若初不禁催促道:“皇上,你召集百官议事,勿在臣妾宫中逗留,免遭百官非议。”

    柳武牧起身整理衣衫,瞟了眼梁若初,道:“爱妃,近日军政要务多需朕处理,怕不能常来玉湘宫,爱妃照顾好自己。”

    “谢皇上牵挂。”目送柳武牧离开,梁若初召集宫女进殿,吩咐其寻找林枫画像,她倒要瞧瞧,林枫究竟是有三头六臂,还是牛头马面,让皇上称赞,列国君王忌惮。

    金銮殿内,百官入朝,位列两排。

    目睹柳武牧入殿,太子,永王,梁王,镇国将军冉冥渊,铺国将军梁铭源,骠骑将军张晟,镇南王柳武威与文臣温箴言等七八人,急忙行礼。

    “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爱卿平身!”

    百官行礼起身,太子柳浦琊移步出列,走到殿中央,率先询问:”父皇,匆匆召集儿臣与百官入宫,究竟发生何事?”

    “父皇,可是燕军开始动兵?”永王柳浦淳挺身而出,朗声直问。

    此刻,太子当真不知燕军来犯,不过,永王却通过铺国将军梁铭源之口,得知燕军来犯,一番商议,已经有御敌策略。

    照梁铭源所言,让他领兵前往江北,建功立业,再谋夺嫡之事。故而,永王对领兵出征,前往江北作战,势在必得。

    柳武牧不禁朗声道:“林枫小二率野心勃勃,率百万雄兵挥师南下,帐下名将皆出。目前,在燕川郡内重创温知明,收复隆阳郡,上河郡,疾行前往泗州郡。”

    百万雄兵?

    燕帝亲领?

    名将皆出?

    闻声,殿内百官似遭惊雷,惊目结舌,轻声议论。

    燕帝,没有他这么快集结百万雄兵,雷霆之势出动,目前连克三郡。

    照燕军兵力,十有八九,欲收复失地,吞并蜀国。

    目睹百官神态,柳武牧捋着通白胡须,朗声道:“诸位爱卿不必惊慌,依朕来看,燕国所谓百万雄兵,多故意壮大声势,骗得了他人,却骗不了朕。”

    这时,镇国将军冉冥渊站出来,拱手提醒:“皇上,纵然如此,燕帝领兵数量照样不少,何况其意昭然若揭。末将提议务必早作安排,提前防备。”

    “没错,兵贵神速,务必派遣军队。前往江北,阻挡燕军。”铺国将军梁铭源附和,旋即厉声道。:”燕帝领兵来势汹汹,照温知明实力,恐难防御。”

    镇南王,永王,及其他官员,皆劝柳武牧提前出兵。

    唯有温箴言,张晟臣,及坐在担架的梁王柳浦筠不曾言语,似有所思。

    柳武牧视线转移三人身,询问道:”梁王,温大人,张将军,现今局势,你们怎么看?”

    “父皇,梁将军所言不假,燕帝卑鄙,各色低略手段层次不穷,让人防不胜防,朝廷必须派遣军队前往北方,另外,儿臣提议,在长江一线组建防御,切不可轻敌大意。”梁王柳浦筠斩钉截铁道。

    对在江北惨遭神秘人刺杀,他始终耿耿于怀,虽说不曾找到凶手,然猜测不假,对方必然来自燕国。

    “皇上,末将支持梁王提议。”张晟臣附和,

    “皇上,蜀国兵强马壮,钱粮充足,有实力,也有能力,与燕军长期作战。”温箴言斩钉截铁道,身为蜀国财政大臣,加之族弟身困江北,他全力支持北伐。

    了解文臣武将心思,柳武牧沉默少时,询问:“当务之急,组建防御不容耽搁,按理而言,梁王该前往江北封地御敌,奈何梁王伤势未愈,暂时不易前往江北作战,尔等何人为将,领兵前往江北?”

    闻声,一众官员纷纷沉默,

    他们这些将领清楚,依照燕国兵峰,绝对有能力在短时间内,聚集百万雄兵。

    现今,号称百万雄兵作战,数量不少,蜀国将领南征北战,却没有将领遭遇百万规模大战。

    在场将领,谁也没有把握,领兵前往北方,挡住燕军兵峰。

    金銮殿内,官员沉默良久,太子柳浦琊挺身而出,主动请缨,道:”父皇,若无将请战,儿臣愿领兵前往江北,抵抗燕军。”

    嘴上这没说,太子却不敢行动,这么做,无非希望博取皇上好感。

    他也清楚,若无意外,皇上定不派他前往江北,毕竟,他精通文治,却不擅长军事。

    关乎国家存亡,皇上绝不敢把所有希望,全寄托在他身上。

    “皇上,太子乃蜀国传承,岂能以身犯险。”冉冥渊出列,急忙阻挡,若让太子领兵,蜀国有多雄厚家底,也会被他败光。

    眼见左右同僚无动于衷,冉冥渊拱手道:”皇上,当此之际,末将愿领兵前往江北,协助温将军阻挡燕军。”

    “冉将军,燕军来犯,你务必留守蜀国,快速招兵买马,扩张军队,抵御外敌。”柳武牧朗声道,拒绝冉冥渊提议。

    另行安排道:”冉将军,燕帝亲自领兵亲征,必剑指蜀国,这场战争必耗时长久,将军须亲自派将领前往南方,西陲,召集蛮兵与羌兵,组建三十万精兵,防止落败,蜀国无兵可调。”

    “末将遵旨!”

    冉冥渊乃蜀国依仗,不到万不得已,柳武牧不希望他远离朝堂。

    这时,镇南王,铺国将军,骠骑将军,永王心似明镜,皇上拒绝冉冥渊领兵出战,那么,必然在他们中挑选将领前往。

    虽未开口,其意却再明显不过。

    然镇南王柳武威,骠骑将军张晟臣无动于衷,不敢冒然请战。生怕一战落败,盛名全无。

    铺国将军梁铭源倒想主动请缨,奈何与永王提前有约,唯有按兵不动。

    这时,永王柳浦淳紧抓机会,阔步出列,道:”父皇,儿臣愿携家带口,亲自领兵前往江北,不挡住燕军,儿臣宁愿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绝不归朝。”

    此言一出,朝廷具惊。

    这永王在冬末被皇上消弱兵权,麾下战将要么罢免,要么流放,连与永王亲近得卫国将军倪晨君,都惨遭皇上囚禁。

    此刻,永王主动请缨,宁愿死守国门,着实超出百官预料。

    柳武牧一怔,非常惊讶。柳浦淳素有战功,在诸位皇子中,仅次三皇子,

    唯独近来年,垂涎东宫,不惜动兵与太子争锋相对。

    不料,国难当头,众将龟缩,永王挺身而出。

    柳武牧倍感欣慰,旋即冷眼扫过诸将,向永王询问道“永王,你可知道,燕军多年来南征北战,攻无不克,燕帝更是军中好手,此去江北凶险万分,稍有不慎,还有性命之忧!”

    柳浦淳面色坚定,毫不犹豫单膝跪地,厉声道:”父皇所言,儿臣了如指掌,不过,国难当头,儿臣身为皇子,有义务确保蜀国安危,即使身死命陨,战死沙场,也在所不惜。”

    他与太子夺嫡,在军中力量已经被消弱。诸多文臣支持太子,武将观势纷纷倒戈。

    这场争斗中,他几乎没有任何夺嫡希望。

    然而,燕军挥师南下,让他在绝望中看到希望,倘若领兵前往江北,牵制阻挡燕军南下,甚至击败燕军,凯旋回朝。

    展露才华,忠义尽显,定然改变皇上决定,顺便在军中培植嫡系,待燕国兵锋退去,他必有再次夺嫡实力。

    闻声,柳武牧心情大好,朗声询问:”永王,说说你的御敌策略!”

第1119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