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颠覆水浒之梁山我当家-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清来之前已经命人给杨沂中的母亲备好礼物,命人交给杨沂中后就起身离开。

    在杨沂中的陪伴下,堪堪来到杨家门口,就听门外有人大声道:“我要见梁王,我没时间同你们干耗,我必须立刻见到他”

    竟然是老将宗泽的声音,他怎么追这来了?

    宋清同杨沂中一起走出门,挥手命侍卫退下,含笑道:“什么事把老将军急成这样?”

    老将军白须飘飘,大步走过来,微微抱了抱拳,算是给宋清见礼了。大声道:“末将听闻梁王撤换了一批开封府的官员,为何我这开封留守竟然不知道?梁王可否给本将一个解释?”

    原来是为这事?日子还长着呢!怎么刚开始你就受不了了?

    因为是宋清亲自来杨家,而且京城百姓都听说这个梁王善待百姓,一点架子都没有,所以在侍卫圈外,有很多百姓在向这里观望。

    宋清心中有些恼火,因为你是个忠臣,我才这么恭敬你,别以为我不敢把你怎么样,惹急我一样干掉你。淡然道:“这些朝堂上的事,我们回去再说如何?”

    宗泽冷冷一笑道:“既然没有见不得让的,再那说还不一样?末将此来,一是要梁王给末将一个解释,同时也想提醒梁王,你的职责是替朝廷收复河北,不是猫在京城里走家窜户”

    居然敢这么同王爷讲话?铁锤迈步就要冲过去,却被宋清拦下了。

    宋清心中的火也压不住了,沉声道:“我想请问老将军,你是什么身份?这是在同谁讲话?这是其一,其二,作为一员大宋的武将,你知不知道这是那里?你们这些口口声声尽忠报国的将军们,可曾尊敬过那些同为武将,却甘愿为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开国先烈们?”

    “原来本王一直很尊敬你,但你真的让本王很失望。至于开封府官员的任用,本王自有本王的道理,还抡不到你来质疑”

    说完宋清再不理他,大步而走,一直到了巷子口,才飞身上马。带着侍卫亲兵扬长而去。

    四周的百姓则再也控制不住,向着宋清的背影跪地高呼“王爷英明。。。”

    而巷子口处,正是矗立那块太宗皇帝亲提“文官落轿、武将下马”的碑文处。

    杨沂中早已泪流满面,对着宋清远去的背影跪倒在地,恭恭敬敬地磕了几个头才起身。

    擦干眼泪看了宗泽一眼,讥声道:“忠臣、良将?没有梁王千岁的及时赶到,您老人家还有尽忠的机会吗?”

    说罢转身回府,直接把大门还关上了。

    随着百姓逐渐散去,空旷的巷子里,只剩脸色青一阵、红一阵的宗泽和他的几个手下。

    宋清此举对一个一心为国,只是却有些迂腐的老顽固来说,无疑是非常残忍的。但宋清却不得不怎么做,开封将作为他北伐的后方基地,若这地方不能为自己完全掌控,又怎能安心出兵?

    原本宋清是想对宗泽采取一些较温和的手段,比如说慢慢架空他,但现在看来,这老头显然不是那么安分的,所以为了没有后顾之忧,也只能如此了。

    其实严格来说,开封并不属河北,但宋清显然也没有要放弃这地方的意思。而且他相信,通过金兵两次南侵,以及自己做的各种铺垫,开封的百姓显然更希望自己留下。

    出乎宋清的意料,他刚回临时住所不久,宗老头就又找了上来。

    一见宋清,宗泽就主动请罪,躬身施礼道:“老臣给梁王千岁请罪,梁王千岁身份尊崇,想必也不会同老臣一般见识”

    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主动来认错了,若在借题发挥,就显得自己心胸太狭隘了。

    淡然道:“老将军不必如此,你我同殿为臣,你又年长于我,应该是我向你赔罪才是,刚才我确实也是有些激动,还望老将军不要见怪”

    气氛看似缓和不少,不过宗泽紧接着却又道:“河北百姓如今正处于金人的压迫之中,不知梁王何时能出兵北伐?”

    这老家伙还真够执着的。

    宋清的眉头不由又皱了起来。

第一百七十四章田虎再现() 
河北满目疮痍,开封又何尝不是千疮百孔?

    宋清也明白金兵多在河北待一天,就会为北伐增添一分难度。所以各路人马早已集结完毕,就等他一句话了。

    其实他也早做好了随时出征的准备,所差的无非就在宗泽这。

    沉吟片刻,仿佛是下了什么决心似的才道:“既然老将军非要问这个问题,那我想知道,若我出征,老将军会如何助我?”

    宗泽昂然道:“筹措粮秣,供应军需,确保前方大军无后顾之忧”

    宋清想听的显然不是这个,接着问道:“就这些吗?”

    宗泽有些糊涂了,大军出征,后勤方面除了这些还有什么?难不成要我去带兵?你敢把军队交给我吗?

    见宗泽没明白自己的意思,宋清的眼神忽地变得深邃起来,缓缓地道:“第一,我要老将军随我一同出征,至于后勤方面就不劳老将军费心了。第二,我要朝廷军队撤出河北,若是不走,就必须接受我的改编。第三,河北所有官员必须出自我的门下。就这三点,老将军以为可行否?”

    宗泽的脸都被气变色了,颤抖着手指着宋清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有什么资格任命官员?你、你到底想干什么”

    宋清叹了口气道:“老将军,你年纪大了,也该歇歇了,我会对外宣称你病了,所有政务,都已交由我梁王府署理。您是想去登州陪李纲老大人,还是去海外?随便你挑,我都会答应的”

    “你休想,老夫决不容你这逆贼做乱”

    宗泽怒吼着就要抽出肋下宝剑来砍宋清,可他的剑还没等抽出来,早有侍卫冲过去抢下宝剑,按住了他的手脚。

    宋清挥手叫过一个侍卫头领,指着宗泽对他道:“看住他,不能让他死了,不然我拿你是问,一会出去的时候不要让人看见,直接送到登州,和李纲他们待在一起,什么时候我想见他们了,再带他们来见我”

    侍卫头领答应一声,命人堵住宗泽的嘴,然后直接抬起来就走。

    宗泽虽是武将出身,但毕竟上了年纪,那是年轻体壮的侍卫对手?挣扎着就被抬了下去。至于跟他来的那几个手下则被叫进去之后,就再没出来过。

    看着被抬走的宗泽,宋清忍不住又叹了口气,暗道:“这是何苦呢?你若是聪明些,大家相安无事多好?”

    随即宋清把陈东找来,命他出任开封府尹,全权负责开封府,双枪董平为开封马步军都指挥使,负责开封府军事。

    董平的变动不算大,提了半格而已。陈东却如一步蹬天差不多,因为开封府尹乃是从三品的高官。原来知济南府的时候管辖的地方虽不小,但怎能同管理京畿相比?

    所以高兴地领了差事去接管衙门了。

    而宗泽在天波杨府前被梁王痛斥的消息也很快传遍全城,汴梁军民对宗泽的印象虽不错,但显然是无法同梁王相比的。所以在后来听说老将军病重去修养的消息后,并未做多想。

    梁王大军在此,还有什么好怕的?

    至于赵桓的朝廷,宋清连招呼都没兴趣打,这里已经是老子的地盘,同你赵家再没有半点关系,我怎么弄也没必要再向你解释了。

    赵桓走得匆忙,除了四卫精锐人马,其余都丢下了。在他想来,现在都什么时候了,那么多士兵不用发饷银吗?

    反正往南走都有地方军队保护,这些非正规部队就留给宋清吧!反正他钱多。

    却不知宋清不缺士兵,却最缺劳力,这些士兵放下刀枪,参加到开封的重建中去,显然要比现招募实用多了。

    而且宋清也没有亏待他们,命柴进给这些退伍的士兵补齐先前朝廷拖欠他们的饷银,然后对参加开封重建的人,按劳取酬。

    另外,在两次开封保卫战中殉职、受伤的军民,均可获得官府的补偿奖励。

    不用去拼命了,同时家人再不用为吃喝发愁,这些退下来的军人还有什么不愿意的?

    只此一项,就把宋清的威望抬升至前所未有的位置。

    宋清紧锣密鼓在准备北伐的时候,大金皇帝吴乞买也面临着巨大的信任危机。

    大金刚刚建国,许多制度还是原来的部族制,皇帝还是有各部落公推产生,所以并非像中原皇帝那样至高无上,还是有人可以挑战他的权威的。

    而连续两次的南下之战,让各部族损失惨重,以至于许多部族首领都开始质疑吴乞买的领导来。

    首先跳出来的就是第一次因兵败,被吴乞买赶回上京的完颜宗干,他仗着是太祖阿骨打长子的身份,掀起了一股倒吴乞买的浪潮。

    不过吴乞买执掌大金朝政多年,大金国能有今天,未尝没有他的功劳,所以他的地位岂是一个侄子辈的人能撼动的?

    经过一番明争暗斗后,完颜宗干彻底退出大金的舞台,不过由此在大金内部也产生了一些动荡。

    同时在被金兵占领的河北各地,纷纷涌现出很多抗金势力,时常骚扰金兵的营盘、粮道。弄得金兵顾此失彼、疲于应付。

    基于这些内忧外困,吴乞买不得不下令大军全部撤出河北。

    由于河北的战乱,所以梁山暗探消息的传送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直到金兵开始撤退,宋清这边才得到信息。

    接到消息后,宋清下令各路人马全面进军河北,收复失地,剿灭趁乱而起的各种势力。

    韩世忠兵出禹城,突入德州后,扫荡原永静军驻地,直入河间府。

    关胜由平阴出兵,进高唐州,横插大名府,过冀州、深州,与韩世忠会师河间府。

    秦明自商河起兵,收复沧州,然后同韩世忠等齐头并进,最后驻扎在霸州、雄州一线。

    宋清则亲率大军渡过黄河后,兵分两路,一路由林冲率领,走阳武进入怀州,再扫荡泽州、隆德府后,直扑原田虎叛军所在地汾州,最后进太原府。

    宋清这支人马出封丘后直扑相州,然后再转战真定府。

    若是没有确定金兵已经撤走的情况下,宋清不会如此分兵。此次出动的兵力已达到前所未有的二十三万之众,可以说是梁山目前的极限了。

    人马分散,对阵金兵恐怕不行,但对付乌合之众的乱匪却是绰绰有余。

    其实金兵攻占的地方虽多,但基本都同蝗虫一样,扫荡一番之后就走了,而且这次又是真正的撤兵,所以梁山各路大军,基本未遇到金兵。

    不过正如宋清所想,河北各地零散的武装实在太多了,有的因不知梁山人马的真正来历,竟公然对抗梁山大军。

    对这样的队伍,宋清是剿抚并用,毕竟不是真正的敌人,能不打当然是最好了。遇到顽固不化的,那就没什么可商量的,直接剿灭。

    河北大地先被金兵荼毒,又遭受各路乱匪的破坏,已经面目全非。所过之处,十室九空,甚至百里内都看不到人烟。

    眼见这种情况,尽管进兵顺利,宋清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河北之地要大出山东许多,如今变成这副样子,要治理起来可就难了。看来待彻底收复这些地方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招回逃难的百姓,然后再想办法一点一点改善他们的生活。

    想要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