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第5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章完)

第707章 0014,傀儡子楚(上)() 
自打赵政住进王宫之后,隔三差五便能碰见赵熊琪。虽说俩人结下不小的梁子,但平日俩人见面还是蛮客气的。赵政主动跟赵熊琪打招呼,后者也会客客气气的喊赵政一声政哥。

    赵政跟随吕不韦学习治国之道,赵熊琪这些日子也没闲着。华阳太后给他找来了最好的老师,最主要的还是教他练武。秦国本就崇尚强者为尊,所以华阳太后的算盘打的很清楚。

    不管赵政对治理秦国有何等见解,他在军事素质方面根本不可能是赵熊琪的对手。只要赵熊琪能够在军事素质上赢过赵政,今后秦国国君的位置必非他莫属。

    转眼间赵政进驻王宫已经小一年了,眼瞅着秦庄王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华阳太后派人把秦庄王请到了她的寝宫。

    虽说秦国大小事务她都可以做主,但这件事按照宗族惯例需要由国君亲自下诏。所以华阳太后找来了秦庄王,希望他可以立下遗诏,立次子赵熊琪为秦国太子。

    自从赵子楚跟随吕不韦回到秦国,他就没有过过一天的好日子。当初是想办法博得华阳夫人的欢心,后来是想方设法成为太子。到最后一切都如愿以偿了,他却变成了秦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傀儡皇帝。

    娶谁他做不了主,想干什么他做不了主,如今连立太子的事儿他照样做不了主。赵子楚重重咳嗽几声,并未接华阳太后的话茬。他确实不知道该怎么说,心里有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但是他能说么?他敢说么?

    看到赵子楚闭口不言,华阳太后顿时把脸沉了下来,质问道:“我儿可有心事?”

    “咳咳咳。”秦庄王接连咳嗽几声,面前露出一个微笑,说道:“让母后担心了,孩儿却有一事希望跟母后商议。”

    主意不是秦庄王想出来的,这事儿有人早就已经料到了。此时的秦庄王只能按照那人说的去做,不然他就只能乖乖听华阳太后的话。

    赵姬母子常年在邯郸生活,赵子楚对他二人心有愧疚。再加上最近吕不韦一直陪伴左右,所以赵子楚早就从吕不韦口中得知,华阳太后已经做好了立二皇子赵熊琪为太子的准备。今日找他来不是商量而是通知,只不过是通知他要立谁为太子而已。

    既然话一出口,赵子楚便把吕不韦曾经跟他说的那番话讲了出来。他不想立二皇子赵熊琪为太子,他想立大皇子赵政为秦国太子。这样做才符合秦国王族律法,才符合立长不立幼的规矩。

    说出这番话时,赵子楚不敢去看华阳太后的眼睛。因为他知道华阳太后一定很生气,自从他成为华阳太后的义子之后,这还是他第一次跟华阳太后对着干。

    问题是赵子楚觉得吕不韦说的很有道理,他的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了,若是那天撒手人寰,谁来照顾赵政母子呢。

    他们先前一直生活在赵国邯郸,如今他们回到秦国不过一年时间,秦国大部分人都不认识他们。秦国王族对他们更是即为排斥,甚至有不少人明里暗里给他们娘俩使绊子穿小鞋。

    这些事儿赵子楚早有耳闻,有些事也已经得到了证实。但是他并未出手,也没有暗地里派人去教训那些不长记性的家伙。

    按照吕不韦的意思,这些事全都有助于赵政的成长。在逆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要比在顺境中长大的孩子更有出息。若是赵政连这点儿挫折都受不了,那他今后也就不用想着当秦国国君了。

    赵子楚在位时,不会有人敢明目长大对付赵政母子,若是赵子楚有天撒手人寰了,赵政母子的处境可就危险了。首先华阳太后就不会放过他们,赵熊琪和赵妃同样不会放过他们。到那时赵政母子必死无疑,而且还会死得很惨。

    这便是赵子楚要立赵政为太子的第一个原因,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第二个原因。

    华阳太后是楚国人,赵妃也是楚国人,若是让赵熊琪当上秦国国君,秦国迟早会变成楚国的盘中餐。这话是吕不韦说的,赵子楚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这些年秦国不断扩张地盘,但是不管去攻打那个国家,楚国都是最安全的一个。因为当初华阳太后是太子妃,后来是皇后,现在是太后。她可以左右秦国国君的夸张计划,把楚国列为盟友而不是敌人。

    但是赵子楚不立赵熊琪为太子还有一个原因,这个原因让他难以启齿。也只有他跟吕不韦两个人的时候,他才能把这些话讲出来。

    先前为了成为华阳夫人的义子,赵子楚把自己的亲娘丢到一边,一直陪伴在华阳夫人身边。照顾华阳夫人比照顾他亲娘更加用心,后来他终于成为了华阳夫人的义子。

    安国君几位成为秦国国君,吕不韦又让他去争夺太子之位。他在一次变成了牵线木偶,吕不韦让他干嘛他就干嘛,最后终于当上了秦国太子。

    当时赵子楚就像,若是有天他真的成为秦国国君,有些不好的政策他一定要给他改改。皇天不负有心人,安国君继位才三天便不幸辞世,赵子楚捡了一个大便宜,一跃成为了秦国国君。

    他没想到幸福来的那么突然,更没想到悲催的傀儡生活刚刚开始。先是一些修改某些政策的小事,不管赵子楚怎么下旨,最后他都没能修改任意一项政策。后来他才知道原因,先前的华阳夫人如今的华阳太后有旨,秦国一切大小事务必须以太后御玺为准。

    从那天起,赵子楚这个秦庄王就成了摆设,在朝堂之上没有决策权,那怕是在十万火急之事,最终也只能等华阳太后拍板。

    他不是没有想过反抗,也不是没有那么做过。但是他一个人势单力薄,赵氏族人又嫌弃他不敢跟华阳太后翻脸,后来他们慢慢疏远秦庄王,很多老人请假回家静养。

    朝堂上没有人帮秦庄王说话,私底下还有不少人在背后议论秦庄王。一怒之下的秦庄王杀了几个宦官,只不过他也受到了华阳太后最严厉的斥责。那几个宦官都是华阳太后派到秦庄王身边的,名义上是为了服侍秦庄王,实则就是在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本章完)

第708章 0015,傀儡子楚(中)() 
俗语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赵子楚已经过够了这样的生活,他不会让下一任秦国国君跟他一样。

    若是立赵熊琪为太子,今后他这个太子一定会听华阳太后的话,或者说是听他母后的话。那今后的秦国依然不会有什么变化,甚至会逐渐走向衰弱。

    他当然知道,即便是立赵政为太子,他能不能当上秦国国君变数颇大。很有可能华阳太后会从中做些手脚,即便是找人暗杀赵政也不足为奇。

    问题的核心就在于此,若是赵政不想成为秦国太子,赵子楚只能听从华阳太后的安排。他曾就此事问过赵政,他这个大儿子的回答让赵子楚很是满意。

    想当年,他作为人质住在赵国邯郸。刚开始赵国跟秦国是盟友,赵王把赵子楚奉为上宾。后来赵国和秦国起了摩擦,赵王便不再召见赵子楚。不过赵王不召见他,赵国其他达官显贵照样愿意结交赵子楚。

    再后来秦国跟赵国开战,赵国的达官显贵对赵子楚敬而远之,赵王曾几度想要杀掉赵子楚以泄心头之恨。

    当秦庄王离开华阳太后的寝宫时,他捂着胸口脸上没有一点儿血色。结果跟吕不韦预期的一模一样,华阳太后坚决反对秦庄王立赵政为秦国太子。若是他一意孤行,华阳太后就要召集群臣进行廷议。

    廷议,顾名思义就是开个会。把在朝中为官的赵氏族人聚集到一起,共同商量一下立太子的事儿。商议过后投票表决,多数时候国君也无权更改表决结果而只能选择接受。

    如此甚好,秦庄王重重叹了口气,他身边全都是华阳太后安插的眼线。刚才他刚跟太后吵了一架,如今连个搀扶他的人都没了。

    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秦庄王在自己的寝宫门口看到了吕不韦。他虽然不想承认,但是他不得不佩服吕不韦的推理能力。

    不过这样也好,华阳太后越是极力反对,就越能证明他这么做的必要性。难不成让熊琪这孩子步自己的后尘么,一想到这儿赵子楚就浑身充满了力量。

    他是在是受够了,狗急了还跳墙呢,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更何况他堂堂七尺男儿呢。

    扶着秦庄王回到寝宫,吕不韦听完了秦庄王的讲述,然后陷入了许久了沉默。事情确实如他所料,但是这可是他所预料的最坏结果。华阳太后一直都不喜欢赵政,所以她绝对不会允许赵政成为秦国太子。

    赵子楚身体不好随时都有可能死掉,所以当下秦国太子这个位置如同半个国君。虽说华阳太后可以掌管秦国一切事务,但那也是在得到赵氏一族的长老们的支持之后才敢去做的决定。

    此等牵扯到秦国未来命运的大事,他们是绝对不会让华阳太后一个妇道人家拍板决定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华阳太后不是秦国人,而且她更不是赢姓赵氏族人。

    利害关系吕不韦早就告知了赵子楚,无论如何他都不能立赵熊琪为太子。就算是华阳太后使出浑身解数,赵子楚也不可就范。

    不过吕不韦提醒秦庄王赵子楚,今日他当面跟华阳太后唱反调,华阳太后一定会找赵政母子的麻烦。他归为秦国国君,华阳太后不能拿他怎么样。但是她绝对不会眼睁睁看着赵政成为太子,所以她一定会想办法找赵政母子的麻烦。

    吕不韦也猜不到华阳太后会用什么损招,但是他再三提醒秦庄王,这些天一定要格外小心。不管发生什么事儿,首先要保持冷静,然后再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立太子之事朝中群臣颇有异议,一方是以华阳太后为首支持赵熊琪,一方是以吕不韦为首支持赵政,还有一方保持中立静观其变。

    在此期间,赵子楚屡次口吐鲜血,群臣却对此漠不关心。他们如今最关心的,就是到底立谁为秦国太子。

    吕不韦深知华阳太后势大,所以他一直在努力游说那些保持中立的老臣。这群老臣以殇公为首,打着两边都不得罪的旗号,声称不会帮他们任何一方。

    但是,立太子之事迫在眉睫,这本就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保持中立不过是暂时的,他们始终要选择站队。

    双方争执不下,最后不得不将此事交给廷议。廷议由吕不韦主持,朝中老臣系数参加。华阳太后没有参加廷议的资格,所以她只能从赵熊琪口中得知廷议内容。

    第一天廷议,从早上开到晚上,大家的分歧颇大。但最让赵熊琪感到意外的,是吕不韦竟然支持立他为太子。

    他把这事儿告诉华阳太后,得知此事的太后又气又恼,气的是赵熊琪没长脑子,闹的是吕不韦竟然敢这么跟她对着干。

    不过她似乎忘了,她之所以希望赵熊琪成为太子,就是因为赵熊琪没什么脑子。一根筋不会转弯,遇事根本就不知道三思而行。只有这样的人才好掌控,才能让她这个太后继续掌控秦国大权。

    廷议时赵政自然在场,不过他从头到尾都没说一句话。吕不韦希望他能说两句,也好让赢姓赵氏一族的老臣们帮他一把。只可惜赵政一句话都没有,但结果还是他赢了。

    第三次廷议,殇公带领那些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