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第6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霓裳说:“有时候真搞不懂,为什么功劳越大的人就死得越快。”

    夏玉房说:“我好像听说书先生说过,这好像叫什么功高盖主。至于什么意思我到现在也没弄明白。”

    赵政最喜欢听夏玉房说过,因为她精通医术,却不喜欢看其他方面的书。所以她这方面的知识极度匮乏,但她又特别喜欢听人说书。所以她脑子里存着不少故事,不然赵政小时候怎么会听到那么多睡前故事呢。

    马车一阵颠簸,赵政坐起身靠着车厢,说道:“历史本就如此,最聪明的人就应该学会适合而止。如果你把一条路走死了,那就算别人都不杀你,你自己同样是无路可走。”

    “比如说商鞅,其实他对秦国的功劳很大。尤其是秦孝公对他那么信任,即便他以律处罚了的亲哥哥,到最后秦孝公不还是一样坚定不移的支持他么?不过这事儿是一码归一码,支持他是为了大秦,秦惠王杀了他同样也是为了大秦。”

    李霓裳似懂非懂的看着赵政,夏玉房则是一脸的迷茫。她可真没听懂赵政说的是什么意思,不过她好像知道商鞅是谁了。

    李霓裳说:“照你这么说,苏秦也是自己把自己给走死了呗。”

    赵政笑着点头,说道:“学得真快,这么快就会现学现用了。”

    夏玉房说:“你俩在说啥呢?苏秦是谁?”

    赵政说:“苏秦是我最崇拜的偶像,只不过他的下场有点儿惨。”

    夏玉房说:“比一国之君还牛?”

    赵政说:“别说一国之君,就算两国三国之君也比不上他。当年他完成合纵连横之策,佩戴六国相印,同时兼任六国宰相呢。”

    夏玉房闻言倒吸了一口凉气,她虽然不知道六国相印是什么概念,但是她知道宰相是多大的官。毕竟她爹是赵国御医,从小也多少听她爹爹提起过几个官职名称。

    马车驶进了一家客栈,三人下了马车坐到饭桌前。店小二给他们上了四个小菜,赵政特意她俩要了两碗米饭。一路颠簸甚是辛苦,他一个大老爷们都觉得累,更何况她们两个女人了。

    燕国的酒跟魏国略有不同,赵政在魏国喝的最多的是杏花村,入口辛辣喝进肚子里更是烧胃。燕国的酒名子贡,子贡酒是燕国特产。度数低不上头,而且这种酒的存放要求十分苛刻,所以不用担心会喝到假的。

    入口柔滑,回味甘甜,入胃后只觉得胃里暖暖的,甚是舒服。这酒不仅适合大碗干杯,而且还适合女人饮用。这些话当然都是店小二说的,不过喝过一碗子贡酒的赵政对店小二的话倒是信了八分。

    这酒味道的确很不错,不过度数再低喝多也也会醉。出门在外安全第一,这会儿赵政可记着呢。

    赵政谢绝了店小二的好意,三人只要了一壶酒。喝完之后回屋睡觉,不过这次他学聪明了。这些事让李霓裳跟夏玉房去办,自己老老实实等在楼梯口。

    她俩的决定让赵政一阵头大,本以为至少会开两个房间,开三个房间才是最好。可赵政没想到她俩竟然开了一个房间,这会儿还义正言辞的说,地方够大不用赵政担心没地方睡。

    都是些什么鬼,脑袋有点儿沉的赵政一晃一晃的上了二楼,然后在店小二的带领下进了上房。与其说是一间上房,倒不如说是一套两室一厅。

    房间里摆着的装饰品个个都像真的,不过这会儿赵政可没那个心思。进屋之后倒头就睡,甚至都没去看自己躺在了什么地方。

    这一觉赵政睡的特别的香,不过他总觉得自己睡觉的地方在动。刚开始他还以为自己还在马车上呢,等他睁开眼后瞬间就多了两只熊猫眼。不是熬夜熬出来的,是被人给打出来的。

    赵政艰难的爬起来,两张早已变成绿色的脸庞出现在他的面前。一想起昨晚店小二走时那会心一笑,李霓裳跟夏玉房就气的肝疼。

    她俩只不过是提前选了睡觉的地方而已,那会想到竟然被人直接砸成了肉饼。足足一个晚上,她俩愣是没能把压在她们身上的赵政给推下去。

    后来夏玉房彻底失去信心了,劝阻李霓裳还是不要白费力气了,因为她从小跟赵政一起长大。赵政从小睡觉就不老实,夏玉房为了帮他改掉这个毛病,就让他在绳子上睡。两根柱子拴上一根绳子,赵政小时候没少从绳子上掉下来。

    如果不是在绳子上练就的本事,他也不会被两个女孩推了一整晚上却始终未曾掉到地上。这个技能是夏玉房教会他的,所以她只能认栽。

    (本章完)

第819章 0126,六国之相(三)() 
顶着熊猫眼的赵政苦兮兮的站在那里,一脸无辜的看着瞪着他的两个女孩。虽然前一秒还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但后一秒他是使出了从小对夏玉房惯用的一个技能。

    只见他一脸诚恳的凑到两个女孩面前,说道:“对不起,我错了。”

    赵政很自然的承认了错误,虽然他还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误。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他只需要承认一个错误就万事大吉了。

    夏玉房早就习惯了赵政的死皮赖脸,可李霓裳却是第一次听到一个男人向自己承认错误。刚才还憋着一肚子的火,这会儿都跑到九霄云外去了。

    吃过早餐的三人离开了这家客栈,不过他们并未走远,而是去了镇上的一家私塾。因为赵政听说,那里有为老先生知识渊博。他希望可以从老先生的口中,得到更多有关苏秦的陈年往事。

    老先生续讲有关苏秦的那些往事,从苏秦离开秦国之后讲起。

    离开秦国的苏秦向东去了赵国,当时的赵国国君是赵肃侯,赵国丞相是赵肃侯的亲弟弟赵成。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赵成见苏秦第一眼就特别讨厌这个人。反正就是看苏秦各种不顺眼,压根就不给苏秦说话的机会。

    赵国丞相不待见苏秦,根本就没给他说出胸中那个伟大计划的机会。丞相不待见他就不会给他面见赵肃侯的机会,所以苏秦在赵国吃了一个大号的闭门羹。

    在赵国待了半个多月,苏秦再一次选择离开,而他这一次的目的地就是燕国。几经辗转的苏秦已经没了当初的意气风发,开始收敛锋芒变得稳重。所以他在燕国待了时间很长,却一直没有想过要去见见燕国国君。

    理由很简单,因为苏秦已经吃了三次瘪了。诉说说吃一堑长一智呢,他都已经吃了三次堑了,怎么着也该多长三个心眼了。

    整整过去一年半的时间,苏秦一直生活在燕国,每天去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风景吃不同的美食。好在他虽然没能施展抱负,但是每次离开时那些国君都会送他一些盘缠。虽然没有施展抱负,但是他的名气已经被传开了。

    燕国当时的国君是燕文侯,燕文侯早就听说了苏秦这个人。也知道苏秦已经到了燕国,但是他迟迟不见苏秦前来见他。故而就问那些大臣,大臣们一个个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最后燕文侯就问丞相,想问问他可不可以主动去找苏秦。

    燕国丞相可是个老狐狸,一听燕文侯这语气就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不过他可不会建议燕文侯去找苏秦,不过他倒是派了个人去找苏秦。

    没过几天,苏秦主动到丞相府上拜见,恳请丞相能够带他去见燕文侯。丞相满足了他的请求,带他去燕国皇宫面见燕文侯。

    讲到这里,老先生轻轻咳嗽了两声,赵政赶忙将放在桌上的茶杯端到他的面前。老先生笑着接过茶杯,喝两口润了润嗓子,然后继续。

    苏秦跟燕文侯是一见如故,一针见血便戳中了燕文侯的软肋。苏秦问燕文侯,秦国距离燕国千里之遥,为何燕国如此惧怕秦国?而赵国跟燕国接壤,为何不惧。难不成秦国有虎狼之师,赵国就没有了么?

    这些年秦国变法,兵强马壮自不必说,而赵国从赵武灵王开始,亦是发奋图强。如果赵国要进犯燕国,恐怕燕国连还手之力都没有。毕竟赵国距离燕国不足百里,真要动手可真的是朝发夕至。

    闻听此言燕文侯惊出一身冷汗,以前可没人跟他如此分析形势。如今听苏秦这么一说,还真是这么个理儿。

    当下燕文侯就问苏秦,他该如何去做。苏秦向燕文侯提议,希望他可以跟赵国联盟。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消除赵国对燕国的潜在威胁,同时还可以震慑对燕国虎视眈眈的秦国。

    燕文侯很是赞同苏秦的提议,不过他还有一些顾虑。命人安排苏秦先去休息,然后将此事跟众位大臣商议。

    燕文侯当然能做得了主,但是只有他一个人想做也做不成。必须跟大臣们商量,然后得到大臣们的鼎力支持。

    有句俗话说得好嘛,县官不如现管。燕文侯是燕国国君不假,但燕国的一切事务都不是他亲力亲为。他动嘴也只能下达命令,执不执行还要看诸位大臣。即便是大臣们都支持他,最终还要看下一级的那些官员会不会执行命令。

    单就此事燕文侯跟大臣们前后商量了七八天,这期间燕文侯还会跟苏秦彻夜长谈。既然苏秦已经筹划好了合纵连横的计划,燕文侯就像知道整个计划的所有内容。既然燕文侯想听,苏秦对他也没有半点儿隐瞒。

    合纵连横当然不止是燕国跟赵国联盟,苏秦的这盘棋吓得有点儿大。倒不是燕文侯看不起他,毕竟他可是先去了秦国和赵国。说燕文侯一点儿猜疑没有那是假的,不过他倒是很相信苏秦这个人。

    故事听的入迷,不住不绝天已经黑了。老先生要回家给老伴做饭,赵政三人也要找地方落脚。好在这地方还算繁华,找个能停马车的客栈不算难事。好奇心颇重的赵政硬是要送老先生回家,最后老先生不得不勉强接受。

    老先生的家距离私塾不过两里,走路只需几分钟的功夫。不过老先生眼神不好,走的比较慢。他婉拒了赵政的搀扶,跟赵政慢慢并肩来到了老先生的家。

    屋里正燃着一盏油灯,一个满头银丝的老奶奶坐在灯下,手里似乎是一个还没绣好的手绢。老先生当了一辈子的私塾先生,老奶奶当了一辈子的绣娘。老了老了,老到眼睛都看不见了,可她还想再绣几朵。

    老先生去生火做饭,赵政被留下陪老奶奶说说话。老奶奶一脸慈祥的看着赵政,跟他了一些有关老先生的话题。年轻时的老先生脾气很倔,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那种倔。跟谁说话都是一个味,唯独跟当时还是小姑娘的老奶奶说话时细声细语的。

    (本章完)

第820章 0127,六国之相(四)() 
赵政在屋里陪老奶奶说了很长一会儿的话,直到老先生来喊他们吃饭。老先生的手艺真不错,或许是怕赵政吃不饱的缘故,所以他只喝稀饭并未动竹篮里的馒头。

    老奶奶很有默契的也没有动馒头,而是一直在催促赵政多吃点儿。赵政把馒头一分两半,给了老先生和老奶奶,然后吸溜吸溜喝起了放在面前的那碗稀饭。

    菜很好吃,虽然赵政叫不上名字。用馒头沾菜汤,然后把稀饭喝的一滴不剩。赵政已经很久没吃这么香了,他真不是饿,而是因为这种味道已经很多年没碰到过了。

    酒楼里炒的菜再好,始终抵不上一顿家常菜。皇宫里围得人再多,始终抵不上一家人坐在一起。

    赵政仿佛已经回到了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