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第6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政再三跟两位女侠解释,这才使得李霓裳跟夏玉房消了气。他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外面下得那么大当然不能晚上赶路。白天赶路是活受罪,晚上赶路恐怕连命都要没了。况且他们如今已经进入齐国境内,没必要那么着急赶路。

    至于为什么只开了一间房,赵政的解释显然不能让两个女孩信服。他说是因为这里太乱了,住在一起也好有个照应。可这里不像燕国,这里的上房只有一张床铺。她们俩可是黄花大闺女,跟赵政睡一间房算怎么回事。

    这个问题倒是也好解决,赵政让店小二加了几条被子,然后自自然然的打起了地铺。夏玉房还帮他一起打地铺,而李霓裳一直捂着嘴乐。她说这要是传出去了,赵政的名气一定会爆棚的。

    堂堂一国之君打地铺,传扬出去也不失为一段佳话。

    赵政倒不介意李霓裳这么说,不过他好心提醒李霓裳,他不介意她把这事给传出去。不过他要提醒李霓裳,如果有人问起赵政为何打地铺,那他一定会说出跟他住在一个房间里的那个女人是谁。

    李霓裳被气的脸色铁青,最后还是夏玉房出来圆场。提醒李霓裳不要跟赵政斗嘴,更不要试图去挑战赵政的底线。她跟赵政不熟所以才会说出刚才那些话,夏玉房可是最了解赵政的。如果有人敢跟赵政耍心眼,到最后一定是被赵政卖了还要替他数钱。

    人小鬼大的赵政从小就会做生意,那会儿他每个月都会给夏玉房变出一袋子钱。不偷不抢全是他凭头脑挣得,而且夏玉房还亲身经历过一次。

    那会儿他们住在邯郸一条小巷子里,赵政每天一早就跑去城东,然后天黑之前跑去城西。一天一个来回,那会儿夏玉房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到了月底赵政就会在家待上几天,然后月初从城东带回半袋子钱,从城西再带回半袋子钱。

    钱是位于城东和城西的两家钱庄给的,说是给赵政的跑腿钱。因为城东居住的多为达官显贵,城西居住的多为富贾豪绅。

    钱想生钱就必须有来有往,而赵政就是做这个有来有往的跑腿的。他不需要钱庄老板每天给钱,只需要钱庄老板在月底盘完账后给他算报酬,然后月初结账。

    挣了钱的钱庄老板自然乐意给他钱,而且每次都会多给不少。不过这个经济头脑后来没能继续发挥,因为后来那两家钱庄成了一家。

    不过也正是从那会儿开始,夏玉房就已经彻底了解了赵政的经济头脑。无利不起早无往而不利,他虽然不是个贪小便宜的人,但绝对不肯在任何事情上吃亏。不是他有多抠门,这只不过是他的本能。

    (本章完)

第833章 0140,孙武之后(一)() 
要说在齐国出名的名人,最不得不说的就是孙膑了。虽然这家伙混的有点儿惨,不过他也曾在齐国大展宏图。虽然被庞涓害的挺惨,但最后还是报了仇。

    十七岁的赵政,带着夏玉房跟李霓裳踏入了齐国境内。向之前的魏国跟燕国一样,齐国境内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出自本国的名人故事。

    孙武之后的孙膑,可以被称得上齐国的一员良将。他虽然并不冲锋陷阵,但每有大战他必身在军营。

    春秋时期最让人神往的是鬼谷子,隐士能够做到他这份上,也真是没睡了。不仅教出了懂得合纵连横的张仪苏秦,而且还教出了庞涓孙膑这样的兵家奇才。只可惜鬼谷子的所有学生都不曾悟透,相生相克之意乃命中注定。

    有柔就有刚,有阴就有阳,有日就有月,有黑就有白。

    那时的孙膑是何等的意气风发,跟庞涓一同拜鬼谷子为师,然后学习用兵之道。孙膑学的是兵法中的阳谋,而庞涓学的则是阴谋。其实他们俩刚拜师时,鬼谷子是想让庞涓学习阳谋孙膑学习阴谋的。

    因为庞涓这个人心机深沉,学习阴谋会是他这个人戾气太重。而孙膑这个人毫无心机,学习阳谋会让他吃些苦头。

    可惜一切都不是鬼谷子能够决定的,他们自己已经选好了路,不管好不好走他们都要走下去。

    学了阴谋的庞涓和学了阳谋的孙膑成了同窗,那时他俩的关系极好,因为除了学的兵法不同以外,他俩有很多共通的兴趣爱好。

    比如骑马射箭,比如下棋钓鱼,比如一起读文学经典。那是他俩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而且俩人经常会一起被师傅责罚。原因很简单,谁都想替对方承认错误,却都逃不过师傅的法眼。

    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阳一阴之诡道。看到他们两个关系这么好,鬼谷子深感欣慰。所以在他俩学成以后,曾叮嘱过早一步离开的庞涓。如果到了外面遇到可以施展抱负的机会,千万不要忘了孙膑。

    这话庞涓确实放在了心上,离开鬼谷子的第三年,庞涓就在魏国做了将军。魏王一直想招贤纳士,然后便向庞涓请教,是否可以请他的师弟孙膑来魏国。

    那时的庞涓刚在魏国站稳脚跟,自然不会忤逆魏王的话。于是他便托人捎信给孙膑,让他到魏国一展宏图。

    庞涓向魏王举荐孙膑,夸他的本事绝不在自己之下,而且他比自己多在师傅身边待了三年。魏王一听大喜,然后就封了孙膑一个官职。职位不高比庞涓低了两级,但权利颇大而且今后的发展前景极好。

    按理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只可惜学了阴谋的庞涓心生嫉妒。他怕孙膑会抢了他的饭碗,所以就设计陷害孙膑。

    先是设计诬陷孙膑,然后将此事禀报给魏王。那时的魏王还未见到孙膑的真才实学,所以就听了庞涓的话,按照魏国律法对孙膑处刑。

    那时孙膑被诬陷的罪名有两个,所犯之罪的处刑也有两个。一个是往孙膑的嘴里灌热油,一个是敲碎孙膑的膝盖。

    这两个刑罚是一个比一个残忍,而且行刑者竟然是庞涓本人。他让人把孙膑单独关押,然后用各种手段折磨孙膑。他这么做当人不仅仅是因为嫉妒,还有一个目的便是逼孙膑交出师傅留给他的兵书。

    鬼谷兵书世间罕见,兵书全都是由鬼谷子一人完成。其中不仅包含了兵法的阴谋和阳谋,而且还包含了很多兵家阵法。据说那上面详细记载着何时何地应当如何排兵布阵,遇到某种天时地利该如何将其发挥到极致。

    那本兵书一直被奉为兵家至宝,而庞涓听人说师傅鬼谷子把那本兵书传给了孙膑。若非如此,孙膑也不会遭此大难。

    孙膑为此受尽酷刑,但却没有向庞涓透漏半个字。期间鬼谷子曾派人捎信给庞涓,希望他可以念及同门之情放了孙膑。如果他真的想要,鬼谷子可以送给他其他兵书。

    可庞涓并不买账,非要逼孙膑交出鬼谷兵书。为此他不惜让人去孙膑家乡,把跟孙膑有关系的亲戚朋友全都抓了起来。

    即便被如此逼迫,孙膑始终没有向庞涓透漏有关那本鬼谷兵书的半个字。但是他心里很后悔,很后悔当初离开师傅时没有听师傅的话。

    鬼谷子曾经告诫孙膑,以后千万不要跟他师兄庞涓在一起公事。庞涓托人捎信给孙膑,那封信鬼谷子看了。看完之后他便叹气,希望孙膑继续留在他的身边。胸有韬略一展宏图是迟早的事儿,不必急于一时。

    可那时的孙膑并不上心,根本就没有从中体会到师傅对他的担心和无奈。他毅然决然的到了魏国,毅然决然的相信了庞涓。如果不是这个原因,庞涓有怎么知道他有鬼谷兵书呢。

    起因或许是庞涓从别人口中得知的这个消息,但孙膑的的确确跟庞涓提过这件事。而且他告诉庞涓,师傅说过那本兵书只准他一个人看。

    当时庞涓并无异样,孙膑也没往心里去。但是他没有想到,最相信的人却害他最深。被关押在地牢中痛不欲生,生不如死的孙膑每天都在遭受着非人般的折磨。

    庞涓一心想要得到那本兵书,而孙膑就是死不松口。不仅如此,他还几次试图跟庞涓同归于尽。

    “后来呢?”

    坐在茶馆的赵政忍不住问道。

    说书先生一排惊堂木,继续讲起。

    那时齐国使臣正在魏国都城,一听说孙膑被关入大牢,马上就把这件事禀告给了齐国国君。那时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庞涓的身份,自然也晓得庞涓为何要置孙膑于死地。庞涓那么大的本事都怕孙膑抢了他的风头,那孙膑的本事岂不更大。

    所以齐国国君给使臣下旨,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讲孙膑带回齐国。随后齐国动用潜伏在魏国的数百名死士,深夜将孙膑从地牢救出,然后连夜将其送出大梁。

    而后孙膑辗转来到齐国,齐国国君亲自在宫门外迎接孙膑。那已经是齐国最高规格的迎宾仪式了,只不过那时的孙膑早已神志不清。

    (本章完)

第834章 0141,孙武之后(二)() 
到了齐国的孙膑足足修养了一年多,期间齐国国君曾数次前去看他。那时的魏国无比嚣张,尤其是有了庞涓之后,魏王根本就不把齐王放在眼里。几次让庞涓率兵攻打齐国,害的齐国丢了不少城池。

    齐国并非无兵无将,但齐国的兵将根本就打不过庞涓。而且庞涓这个人诡计多端,最擅长的就是阴谋。

    如果你想跟他光明正大的打一场,那他就一定会给你在背后捅刀子。而且他捅刀子的本事很大,捅刀子绝对不会只捅一次,一场仗下来至少要捅你三四次。

    庞涓的本事很大,再加上魏王特别相信他,所以他成了齐国的克星。只要那场仗由庞涓领兵,齐国就必败无疑。

    后来孙膑身体逐渐恢复,但是他的腿已经废了,下半生只能与轮椅为伴。但这都阻挡不了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去一展宏图,坐着轮椅的孙膑第一次出现在齐国军营,就已经给齐国将士带去了用之不尽的士气。

    不过那个时候的庞涓忙得很,魏国看不顺眼的又不止一个齐国,所以魏国那会儿整天打仗。庞涓根本就闲不下来,虽然他已经知道孙膑去了齐国,但一时半会还腾不出手来收拾齐国。

    “我觉得庞涓根本就不是个东西。”

    “就是就是,看把他给能的,人家孙膑那是太相信他了,不然早把他给收拾了。”

    看热闹的不嫌事儿大,听书的不嫌吵吵。说书先生刚讲到这儿,台下听众已经炸锅了。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他们,谁让台上那位说出那句大家都不喜欢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呢。

    说书先生下了台没入人群,赵政往嘴里丢了一颗花生米。李霓裳跟夏玉房则是在狼吞虎咽,桌上的几盘子菜已经快被她俩给吃光了。若是换做平时,赵政一定会挖苦她俩两句,不过今天他没这个心思。

    赵政真不知道她俩竟然晕车,而且还是最严重的那种晕车。在车厢里吃不下睡不着,而且连口水都不能喝。吃多少吐多少,喝多少也是吐多少。

    一整天她俩什么都没吃,这会儿刚缓过劲,已经快要被饿哭了。旁边的几桌食客一定特别好奇,这两位如此水灵的姑娘吃起东西来为何会如此不顾形象呢。

    赵政笑着给她俩倒了碗水,压低声音道:“你俩慢点儿吃行不,没人跟你们抢,咱能不能稍微顾及一点儿形象呢?”

    嘴里塞满了菜,夏玉房依然用筷子夹了两片肉,含糊不清的说道:“形象能值几个钱,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