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第6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章完)

第836章 0143,孙武之后(四)() 
说书先生对赵政自然是感激不尽,莫说是听一个故事,就算是要他一般家产,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这一年,魏国派兵攻打寒国,寒国国君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派田忌和孙膑领兵出征,这一次孙膑用的还是围魏救赵这招。不仅顺利帮寒国解了围,而且还彻底消耗掉了魏国的国力。

    自此以后,魏国便彻底失去了霸主地位。国力不盛,兵马一蹶不振,自此之后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送别说书先生,赵政一行人继续进入齐国腹地。想要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三个地方。

    第一个地方是饭馆,这个地方可以体现出当地人的口味和生活水平。不一定非要大鱼大肉,但一定要吃的精致。但凡对吃特别讲究的地方,一定有着特别浓厚的文化底蕴。

    民以食为天,不管什么时候这一点都不会变。然后就是看一看当地人住的房子,房子的格局和大小可以决定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程度。

    赵政可不是出来游山玩水的,他要做的可是走遍八国山川,为将来征服这些地方做好准备。他这辈子没啥特别大的理想,只希望可以在有生之年完成老秦人一直想做的事儿。

    天下本是一家,既然天下无人可以将天下变为一家,那就由他赵政来做好了。

    齐国有个地方的人不住陆地,他们全部都住在水上。用木桩打出的地基,然后在这样的地基上盖房子。说来也很奇怪,他们的房子明明给人一种风一吹就倒的感觉,可不管刮多大风就是不倒。

    那里的人十分好客,不过他们的主食全是海鲜。各种各样的鱼,有的煮熟了吃,有的用火烤着吃,还有一些事捞上来直接生吃。

    赵政从小就不喜欢吃鱼,小时候被鱼刺卡住嗓子,最后差点儿把嗓子扎破。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不管什么样的鱼他都不吃。

    李霓裳跟夏玉房倒是挺爱吃鱼,一边吃一边跟赵政介绍,希望他也能来点儿尝尝。赵政根本不理她俩,而是去找当地人聊天去了。

    齐国人勤劳淳朴,但民风彪悍。当地人经常会举办一些比赛,参赛者有男有女,赢得比赛并没有什么奖励,但却可以赢的尊重。

    晚上他们搞了一个篝火晚会,据说是为了欢迎赵政他们三个远道而来的客人而专门举办的。全族的人全都围在篝火旁,大家手牵着手唱歌跳舞。

    上了岁数的老人坐在篝火旁,年轻人围着篝火尽情的跳舞。当地人有个习俗,跳舞时如果有女孩子像你伸手,则代表她要你跟她一起跳舞,同样的也代表她喜欢你。

    这个习俗赵政他们是不会知道的,刚开始就有好几个女孩来找赵政跳舞。遇到这么热情好客的族人,赵政怎么会拒绝跟人一起跳舞呢。

    跟第一个女孩跳舞的时候没有什么,可没多会儿的功夫赵政跟前就围着六七个女孩。她们好像是在飙舞,又像是在像赵政展现她们有多漂亮。每一个女孩都特别会跳舞,而且她们都是族里最漂亮的姑娘。

    一个老人对李霓裳说:“这个小伙可是个抢手货,就是不知道那位姑娘有幸跟他在一起了。”

    另一侧的夏玉房也听到了同样的话,然后二人询问缘由,方才得知这里有这样的习俗。这里没有比武招亲,但是却一直沿袭着比舞招亲的习俗。若是等到一曲结束,被女孩选中的男人就会变成她的人。

    男人可以选择离开,但走之前必须要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是这种习俗传承了那么多年,向今天这种情况所有人都是第一次遇到。

    六个族里的女孩同时看上了远道而来的小伙,小伙自始至终也没有表现出更喜欢谁或者不喜欢谁。

    六个女孩早就较上劲儿了,谁也不肯主动放弃。按理说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必定会有女孩会主动放弃这次招亲的。因为按照习俗,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招亲成功,找到如意郎君的女孩就要给其余同时招亲的女孩一些礼物作为补偿。

    得知真相的李霓裳冲向了赵政,与此同时冲向赵政的还是坐他身后的夏玉房。她俩几乎同时来到赵政身边,从彼此的眼神中得知了对方的想法。可这会儿她俩都不能走,因为他们仨已经被载歌载舞的人们给围在了中间。

    李霓裳跟夏玉房把这事告诉了赵政,赵政的脸色顿时就变得煞白。这种事他以前只是在书上看到过,却没想到自己竟然有一天会亲身经历。不过幸好他见多识广,知道该怎么解决如今这个局面。

    李霓裳提议,让赵政告诉那些看上他的女孩,就说李霓裳是他的娘子。这主意不错,可惜的是站在一旁的夏玉房不太乐意,毕竟她这会儿也在赵政身边。如果说李霓裳时赵政的娘子,那她算什么。

    夏玉房提议,让赵政告诉那些看上他的女孩,就说李霓裳跟她都是赵政的娘子。这主意更好,因为他们这个生活在水上的族人讲究的是一夫一妻。如果赵政已经有了两个娘子,那么就能彻底打消了她们把赵政招亲的念头。

    赵政刚把这话给说出口,看上他的六个女孩便七嘴八舌的争吵起来。她们都在叮嘱彼此应该放弃,然后表明自己不介意赵政有几个娘子。她们甚至还可以离开族人,跟着赵政他去那儿她们就跟到哪儿。

    你说说这事儿闹的,本来只是想跟大家在一起热闹热闹,却没想到最后竟然会惹来这么一档子事儿。

    赵政是彻底没话说了,最后还是李霓裳跟夏玉房帮他出了一个主意。这主意绝对能结局问题,只不过这主意有点儿损了。不过反正又不是赵政出的,他只不过是复述一遍别人说的罢了。

    赵政制止了六位女孩的争吵,然后告诉她们,他的确很乐意跟她们在一起。但是他只能带走一位姑娘,她们都很漂亮这让他很难做出选择。所以他想让她们自己商量,商量好了他就带谁离开。

    (本章完)

第837章 0144,孙武之后(五)() 
六个女孩先是一愣,然后争吵声比之前更大了。不过赵政没有给她们继续发难的机会,跟族长打过招呼便离开了。

    齐国有不少险峻山路,而这些地方多半住着人家。虽然他们过的很苦,但是他们知足常乐。大山里的年轻人全都搬了出去,不想走的都是些老弱病残。

    坐在马车经过一道山路,赵政差点儿从马车上滑落悬崖。幸好两个车夫都是高手,不然再晚一步就全完了。

    齐国的风土人情赵政要了如指掌,而且他还要了解齐国的边界。不仅如此,连齐国军队驻防的地方他都要一一了解。

    每天休息时赵政都会把一天的所见所闻写下来,准备将来回到秦国之后将其整理成参考资料。

    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亲手实践。赵政带着李霓裳跟夏玉房,用了一年的时间来了解齐国。除了了解到齐国曾经辉煌的历史,还了解到不少在齐国功成名就的名人。

    但时势不仅造英雄,英雄也照样可以创造时势。诸如齐国跟魏国这样曾经辉煌的一方霸主,如今却已经变成了不得不想秦国摇尾乞怜的弱者。血淋淋的例子摆在面前,这更让赵政明白弱肉强食的道理。

    秦国那些年也是这么走过来的,但是赵政没有亲身经历过那段时光。所以他不知道那段时光老秦人受过多少委屈,有多少老秦人战死沙场。

    老秦人从来都不怕死,更不怕敌人比自己人多。在战场上狭路相逢,永远是死战不退的一方胜出。

    那怕是敌众我寡,那怕是明知不敌。但是老秦人从不投降,也不会有一个老秦人会当逃兵。经历过百余年的战火洗礼,老秦人早已今非昔比。如今的齐国也是如此,早就已经不复当年的辉煌。

    赵政一直在沿着事先制定好的路线游历齐国,每到一个地方他就会逗留上个三五天。然后了解一下当地的民俗习惯,再看一看当地的经济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十七岁的赵政在齐国走了一年,几乎走遍了整个齐国。他见过不少仗势欺人的官家子弟,也见过不少见义勇为的好少年。

    由于行程原因,赵政在十八岁生日那天离开了齐国。不过他还是在齐国过的十八岁生日,本来他并不记得那天是自己生日。是夏玉房为他做了一个蛋糕,头天晚上忙活到大半夜,最终才将蛋糕做成。

    本来是想给赵政一个惊喜的,谁知道那天赵政起的特别早,刚好看到端着一个盒子走进他屋的夏玉房。

    当然不止夏玉房一个人知道给赵政过生日,从夏玉房口中得知消息的李霓裳也给赵政准备了礼物。

    这可是赵政第一次过生日收到礼物,而且还是李霓裳亲手做的。一对儿绣着鸳鸯戏水的锦囊,比一般锦囊小了一半,不过这锦囊系在腰间特别好看。

    李霓裳特意帮赵政把锦囊系在腰上,然后又从怀里掏出一只一模一样的锦囊,悄悄系在自己腰上。送之前她已经跟赵政说过,那一对锦囊他如果想要送人,就只能送给夏玉房夏姐姐。

    赵政倒是没有想到,李霓裳竟然这么快就改了口。按理说她比夏玉房大,夏玉房应该喊她姐姐才是。而她既然喊夏玉房姐姐,不正是默认了赵政先前对她做出的承诺么。

    赵政曾经向李霓裳承诺过,今后一定会娶她过门。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更何况他还是一国国君。

    如果当一个万人之上的国君连娶谁都决定不了,那岂不是还不如一个平头百姓。虽然赵政也曾有所顾忌,但更多的还是自信。他就不信这个邪,他真想娶谁的话,真会有人拦着不让。

    十八岁的赵政离开了齐国,然后驱车前往曾经是三霸之一的楚国。春秋九国之中唯有楚国实力最强,只可惜楚国遇到了一位庸主。如果楚国遇到一位明君,恐怕楚国的地盘早就扩充数倍了。

    二十岁时赵政命人送信回秦国,询问吕不韦他是否可以行冠礼。吕不韦在信中告诉赵政,普通人家的孩子到了二十岁行冠礼。他是秦国国君,处于慎重考虑,这事儿应该晚两年再说。

    收到回信的赵政丝毫没有动怒,因为他已经猜到会是这个结果。

    满二十岁的赵政不能行冠礼,不能行冠礼他就不会返回秦国。他不管吕不韦想出什么幺蛾子,反正不让他行冠礼他是不会返回秦国的。

    在楚国待了两年,赵政一行三人又去了寒国。周游列国的倒数第二站,在寒国待的一年时间让赵政受益良多。不过寒国的确不行,但寒国的弓弩绝对是天下无敌。尤其是那种射程长达八百米的强弩,有了它再去攻城略地都不过是小菜一碟。

    楚国之后是寒国,寒国之后是百越。

    南方各部落,联合在一起统称为百越,性质跟北方的匈奴差不多。不过他们跟匈奴人刚好相反,匈奴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百越人细嚼慢咽小酌慢饮,而且他们几乎不怎么吃大型动物。

    北方的匈奴人从不忌口,只要是打的到的东西他们都吃。南方的百越人就很讲究,他们吃东西的方式五花八门,让人看了就觉得头疼。

    走过那么多地方,路途中自然会遇到不少危险。但危险过后多半会有惊喜,比如在百越过江之时看到了万鲤跃龙门。

    他们在百越足足呆了一年,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