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第6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丹将此事告知赵政,赵政当下命人前去赵军大营。他希望可以带走李牧,就算李牧不为秦国所用,但至少也不敢以这种方式殉国。

    秦国派去的人比赵王派去杀李牧的人早到了半天,可惜他们根本就劝不动李牧。不管他们说什么,李牧就是不肯跟他们离开。

    李牧执意要等赵王派去的第二拨人,是想跟他们当场对质,问一问赵王为何会派他们前来。可惜他太愚忠了,既然赵王二次派人前来杀他,又怎么会给他辩论和解释的机会呢。

    派去的影卫返回秦国,不久后便传出了李牧被杀的消息。同样被杀的还有司马尚,跟李牧一个下场。

    自此之后,赵国再无一员良将。即便是有,他们也不会再给赵国卖命。虽然赵王为李牧和司马尚的死找了借口,但是明眼人早就看出来了。赵国要亡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大势,顺势而为者才是聪明人。

    顶替李牧和司马尚的是俩草包,根本就不懂带兵打仗。再加上身经百战的王翦和杨瑞和,没用多长时间赵军就土崩瓦解了。秦军攻入赵国如入无人之境,根本就没费摧毁之力,不到半年时间就攻到了邯郸城外。

    赵王迁一看吓坏了,眼瞅着秦军就要攻破赵国都城了。他这会儿还想着让郭开给他出主意保住赵国呢。

    郭开也真给他出了一个好主意,让赵王迁主动打开城门放秦军进城。如此一来秦军应该能放他一条生路,或许还会给他留点儿封地也说不定。

    赵王迁一听就怒了,这会儿他终于明白过来。如果当初不是因为郭开,他赵军怎么会败得那么快。

    如果李牧跟司马尚还在,至少可以拖住秦军。就算最后赢不了秦军,至少也能给他们争取到逃命的时间。

    现在好了,兵临城下,他们什么都做不了了。开城投降是死,死战到底也是死。既然如此,还不如死的壮烈一些。

    只可惜,赵王迁没这个机会了。不管他想怎么着,郭开都不会让他实现。都已经兵临城下了,再做那些无谓的抵抗还有什么用。

    赵国百姓已经饱受战乱之苦了,难不成还真要让邯郸城的百姓跟着陪葬么。

    虽然他见钱眼开,但是他同样是赵国人。既然大势已去,他便不想再让赵国百姓受到任何牵连。

    一个赵王迁而已,主动投降就打开城门,不主动投降就直接把他绑了。

    秦军攻打赵国的第二年,立秋之前攻入邯郸城,生擒赵王迁。自此之后,版图之上再也没有赵国这两个字。

    为此,赵丹数日滴米未进,整日以泪洗面。赵灵儿更是像要枯萎的鲜花,每天都无精打采的。

    她们在想什么赵政知道,但是秦国一统六国不是心血来潮。早在百年之前秦国就有此打算,只不过那时的秦国没有这个实力。

    秦国历代先祖都在为能够早日一统六国做准备,只可惜他们没有办法看到这一天的到来。

    秦王赵政需要帮他们实现这一愿望,以最快的速度结束这场战争才是最好的选择。

    赵丹不是不深明大义,只不过是她一时半会还接受不了罢了。国家国家,国都没了,那里还有家呢。

    但她不怪赵政,毕竟赵政之前给过她机会。让她提早写信回去,这么做严格意义上来讲就算通敌。只不过他是秦王,所以就算有人知道此事,也不会因此而定他的罪。

    灭了赵国之后,赵政曾在邯郸城逗留过数日。他去了儿时住过的小院,去了曾经跟夏玉房一起采药的后山,去了一起跟夏玉房偷听授课的私塾。当然了,他还去了最终跟夏玉房分开的地方。

    那是他被吕不韦强行带走,夏玉房一直哭着让他不要走。离开邯郸时他答应夏玉房,以后一定会来找她的。

    他没有兑现承诺,没有在第一时间回邯郸找夏玉房。当然他还有另一个承诺也没有兑现,那份承诺只有他自己知道。

    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叫卖声,唯一遗憾的就是如今只剩他一个人了。自从夏玉房死后,这是他第一次如此情不自禁。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却有几人知晓男儿有泪也轻弹呢。哭不该是女人的专利,至少男人累了也需要休息。撑的时间久了也会疲惫,压力太大的时候也会感觉喘不过气。

    他很想夏玉房,但终究只是想想而已。时间的确可以证明一些东西,但也会毫不留情的带走一些东西。

    乔装打扮的赵政走进小院,仿佛看到了两个孩子正在生火做饭。

    小女孩说:“你这样做不对,看吧看吧,我就说你这样是生不着火的。”

    小男孩灰头土脸的抱怨:“那你说该怎么办?”

    小女孩说:“这样,你看好了,我只给你示范一次。”

    小女孩并不比小男孩大多少,但是她总像姐姐一样照顾小男孩。街上有不少流浪狗,有时会冲进小院,小男孩被吓的哇哇直哭。小女孩也很害怕,但是她一边吓的哆哆嗦嗦,一边挥舞着手里的棍子护着小男孩。

    (本章完)

第853章 0015,水淹大梁(上)() 
小院不大,三间破烂不堪的房子,一道阴天下雨就会漏雨。那时的小男孩最怕打雷,一打雷就钻进小女孩的怀里。

    小女孩就安慰小男孩,打雷是因为天上有神仙在惩戒恶人,做了恶事的人就要被五雷轰顶。

    小男孩深信不疑,虽然他没有做过亏心事,但是他依然害怕打雷。其实小女孩也怕,不然每次打雷她怎么会脸色煞白呢。但是她从来没有跟小男孩说过,小男孩也从来不知道这些。

    转眼间小男孩长大了,小女孩也变成了大姑娘。突然有群人闯进了小院,然后给小男孩安排了一个身份,强行将小男孩给带走了。

    小男孩不愿意走,小女孩也不希望他走。可惜他俩做不了主,最终小男孩还是被那群人带走了。他不知道要去什么地方,直到去了以后才知道他原来是秦国人。再后来他变成了秦国皇子,最后又变成了秦王。

    往事历历在目,不曾忘记又不敢回首。

    赵政缓缓关上了那扇门,然后冲身后之人点了点头。既然已经决定跟过去说再见,这座小院留不留已经无关重要。一把火烧掉所有记忆,对赵政而言或许是另一种解脱。

    赵政上了马车,掀起窗帘看向燃起大火的小院,轻声呢喃道:“等秦国统一六国,我一定会兑现那份承诺的。”

    人已不在,但承诺还在。

    赵政在她临终前曾经许诺,以后一定会以她的名字建一座宫殿。他不能娶她为妻,就希望可以为她建造一座宫殿,好让世人都记住她的名字。

    离开邯郸城的赵政即刻返回秦国,毕竟统一大业还在继续。浪费时间就等于在浪费生命,毕竟人的时间都已有了定数。

    他曾为此时问过李斯,是不是谁都不能逆天改命。李斯告诉赵政,除非有长生不老之药,否则谁都会有死的一天。

    大千世界,无一幸免。

    灭掉赵国之后,秦国的下一个目标便是楚国。六国之中,唯有楚国还有跟秦国一战之力。既然要啃,自然就要啃最硬的骨头。

    但是,魏国挡在秦国和楚国中间,虽然魏国连年被秦国蚕食,只剩下都城大梁和附近几座城池。但是他横在楚国前面,秦国若想灭楚就必须先灭魏国。

    开春之后,赵政命王贲为主帅,率领秦军攻打魏国。只要能将魏国收入囊中,秦国就能直取楚国。

    秦将王贲率军攻打魏国,却遇到了从军以来最大的难题。魏国都城大梁的城墙又高又厚,云梯根本就怕不上去,撞又撞不开。

    而且魏国以前可是霸主,瘦死的骆驼还比马大呢。所以魏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打,他们根本就不屑与你作战。所在大梁城就不出来,而且他们城内的粮草特别充足。别说是吃上一两年,就算是吃上三年五载也不成问题。

    接连数次强攻,秦军寸功未建。大梁城纹丝不动,魏军锁在城中不肯出城迎战。

    王贲就此事跟副将们商议了几个昼夜,虽然秦王并非催促他们速战速决。但是他们心里清楚,灭魏只不过是想为灭楚趟平道路。如果连一个苟延残喘的魏国都灭不掉,今后还如何灭得了士气正盛的大楚呢。

    正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王贲手下的一名都尉给他出了个主意。那人没有直接说明,而是带着王贲来到黄河边上。

    大梁城的城墙是又高又厚,秦军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攻破。但是大梁城有一个缺陷,地势太低。距离大梁城不足五里便是黄河,此处恰巧正是黄哥绕道之处。大梁城的地势比黄河河床还低,利用黄河之水破城岂不妙哉。

    王贲一听就笑了,然后即刻命人准备开挖河床。不过那人提醒王贲,在开挖之前要准备充足。最好多准备一些木材和石头。

    王贲没明白他这是什么意思,还没开挖呢就先准备堵住缺口的东西?

    那人笑着跟王贲解释,灭魏国后,魏国都城便属于秦国。如果让黄河之水在大梁泛滥,最后吃亏的不还是秦国么,毕竟到那时大梁是秦国的大梁。

    王贲一听很有道理,然后便命人砍伐树木,然后从山上多运了一些石头。那人一看连连摇头,提议再多准备一倍的东西。

    事实证明那人的提议是多么正确,黄河之水一泻千里,川流不息去势川急。开挖河床简单,挖开之后河水一泻千里。根本就不用他们费劲,河水就直接包围了大梁城。

    魏军发现情况不对,赶紧让人把城门口给堵死。只要城门处不往里进水,其他地方根本就进不去水。

    放水后的第五天,王贲带人前去观察。黄河之水已经没过大梁城墙的一半,可是那些又高又厚的城墙纹丝不动。这倒是让王贲有些头疼,难不成水淹之法也不管用。

    有人就劝王贲不要着急,水淹之法管不管用,最少也要等上十天半月。毕竟魏国的城墙非比寻常,坚固程度自然也不能跟普通城墙相提并论。

    二十天后,王贲再一次前去观看,大梁城墙依然纹丝不动,但是包围城墙的河水已经没过的三分之二。

    一个月后,王贲亲率秦军攻入大梁城。

    经过一个月的浸泡,大梁城的城墙出现了多出坍塌。河水一泻千里冲入城内,城内守军根本就能反应过来,就已经给河水给冲出去很远了。

    就在秦军攻入大梁城的同时,那名献计的都尉亲率两万秦军开始封堵缺口。也亏得当时准备的木头和石头充足,不然这个缺口还真难堵上。

    王贲率军一鼓作气冲入魏国王宫,却并未发现魏王假的行踪。后来有人来报,说是魏王假已经主动出城投降。就在秦军攻入王宫的前一刻,魏王假已经打开城门投降了。

    王贲率军从西门而进,魏王假主动打开的是东门。大梁城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南门和北门已被封死,能够打开的就只有东门和西门。

    魏王假主动投降,为的就是能够让秦军放他一条生路。

    (本章完)

第854章 0016,水淹大梁(下)() 
王贲出征时秦王有令,进入大梁城不得滥杀一人。所以他谁都没杀,逼迫魏军投降,然后迅速占领大梁城。但是魏王假是绝对不能留的,因为他是魏国国君。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他是魏国人心里的希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