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第6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喜欢他,不是因为他秦国长公子的身份,而是因为他的宅心仁厚和与世无争。他从来没跟人发过脾气,而且也不会跟人争抢任何东西。不管那位王妃家的孩子,都喜欢跟扶苏哥哥在一块儿待着。

    而且,他们的娘亲也都喜欢扶苏,很乐意让他们的孩子多跟扶苏接触。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扶苏这样的人多多接触,自然也会让他们的孩子学到很多优点。

    但是,燕国派来的使臣差点儿把自己干掉,这种事搁谁身上谁也不会当作没事。就算是普通百姓,遇到这种事也会火冒三丈。更何况他是秦国国君,是要一统六国的秦王赵政。

    既然燕国这么不识好歹,他自然没有不给他点儿颜色瞧瞧的道理。在荆轲被影卫乱刀砍死的同时,赵政已经让赵高拟好了一道旨意。

    “命大将军王翦即刻攻打燕国,拿下燕国所有城池,生擒燕王和燕国太子丹。”

    他可以为了子孙后代而少增杀戮,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不会杀人。既然燕国如此对他,他就要让燕王和燕太子丹生不如死。

    等王翦将其二人生擒带回秦国,赵政一定要好好让他们见识见识。秦国不仅有所向披靡的铁骑,还有让人生不如死的酷刑。

    秦王有一百方法可以玩儿死他俩,也有一百种方法可以让他俩生不如死。

    同年,燕国城破,燕王喜和燕太子丹逃离燕国,纷纷逃入辽东郡。

    赵政又下令王贲前去辽东郡,命其务必将燕王喜和燕太子丹拿下。

    燕王喜本就胆小怕事,那里经得起这番折腾。先前燕太子丹干涉秦国吞并楚国,燕王喜就已经很不高兴了。太子丹几次劝他出兵,他都以各种理由推脱。但是他没有想到,最后太子丹竟然瞒着他带兵去了楚国。

    燕国也因此得罪了秦国,但是他希望可以跟秦国修好,那么是割地求和也行。但是燕王喜更没想到,太子丹把割地求和也设计成了一场阴谋,竟然派去了燕国第一高手。

    燕王喜承受不住来自秦国的愤怒,所以他逃入辽东郡后,一直没有跟太子丹待在一起。既然他想作死,燕王喜自然是拦不住他,但是他至少可以选择自己跟不跟他一起玩儿火。

    直到他收到王贲率兵赶赴辽东郡的消息,燕王喜这才回过味来。虽然燕国亡了,但只要太子丹还活着,秦王的愤怒就没有平息。

    (本章完)

第860章 0022,荆轲刺秦(三)() 
他特意让人去请太子丹,然后在自己住的地方亲手杀死了他。砍掉太子丹的头颅,燕王喜命人直接送去了咸阳城。

    他希望可以平息秦王的愤怒,然后能给自己争取一条活路。赵政收到了太子丹的脑袋,但是他并没有召回王贲,所以王贲仍然按照命令行事。王贲带人直接进入辽东郡,然后把燕国残余势力清除的一干二净。

    燕王喜被王贲亲手所杀,到死他都不曾想明白,为何自己能秦王无仇无怨,秦王却非要杀他不可。

    连这个问题都想不明白,也亏得燕王喜是燕国最后一位君主。大秦要一统六国,秦王自然不会容忍有他国国君存活于世。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么浅显的道理他都不懂,怎么配继续活在这世上呢。

    灭掉燕国之后,六国便只剩下了齐国。此时的大秦已经拥有了百万铁骑,所到之处无不心悦诚服。

    如今秦国大军兵临城下,齐国的大臣们这才回过味来,悔不该当初袖手旁观。

    想当初,秦国跟赵国交战的时候,赵国曾经向齐国求援。当时赵国使臣就是这么跟齐王说的,此时被秦国盯上的是赵国,终有一天齐国也会跟赵国一样。只扫自家门前雪,恐怕真的有一天雪全落在你家门口。

    但是,当时的齐王根本不管这些,他根本就没想过有一天秦国会跟远隔千里的齐国下手。所以齐国一直按兵不动,没有派一兵一卒支援赵国。

    齐王建是个很有意思的国君,自从他继位之后,齐国丞相便是一个叫后胜的家伙。此人很会揣摩齐王建的心思,但凡是齐王建想做的事儿,后胜都能给他准备的妥妥当当。

    所以齐王建很信任后胜,总会把齐国的大小事务都交给他办。后胜这人办事儿很靠谱,只不过贪财了一点儿罢了。

    齐国官员给的东西收也就收了,后胜连秦国给的东西也是照收不误。而且这些年他收了秦国不少好处,所以在关于秦国的事情上,后胜一直劝阻齐王建不能刀兵相见。

    齐王建在位四十余年,却从未整肃过齐国军纪。更不曾关注储备粮草之事,齐国很多地方早已经变成了无兵驻守的局面,但是齐王建对此却毫不知情。或者说他根本不关心这个,他每天只会享乐。

    王贲灭掉燕国藏在辽东郡的残余势力之后,带兵去了燕国南边的边境,然后从齐国北部边境攻入齐国境内。

    齐国已经很多年没有发生过战事了,老百姓一听秦军来了吓的四散而逃。王贲让人秉承着秦军一贯的作风,除了给敌方将士作战之外,不得擅杀一人,更不许惊扰当地百姓。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齐王建的耳朵里,这会儿他也慌了。过了这么多年的太平日子,如今遇到战事他岂会不慌呢。齐王建拿不定主意,就让人请来后胜帮他出主意。

    后胜直接给齐王建出了一个馊主意,齐国根本就没有跟秦国一战之力。与其到时候被秦军攻破齐国,倒不如齐国向燕国学习,直接把齐国送给秦国便是。这样一来,至少他齐王建还可以有条活路。

    后胜在跟齐王建出这个主意的时候,他已经派人把消息送去了秦国。齐王建没有选择的余地,所以这件事很快就敲定了。

    不过,齐王建也有几个需要秦国答应的条件。他可以将齐国送给秦国,但是秦国要保证他今后衣食无忧。

    秦国很快就给出了回复,只要齐王建愿意将齐国所有城池送给秦国,秦王保证他今后衣食无忧。

    过去的几十年里,齐国一直未曾参加过任何战事。是六国之中底盘最大也是最完整的,到秦国兵临场下为止,齐国拥有七十余座城池。若是按照楚国的战斗力,秦国若想拿下这七十余座城池,不耗上三年五载连想都不用想。

    三年五载事小,恐怕还有拼上十几万秦军将士的性命方可成功。

    齐王建命后胜去秦国进献地图,却不知后胜根本就没能见到秦王。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秦王根本没有接见后胜,而是直接让人将后胜赶出了秦国。

    作为一个祸国殃民的丞相,他当然不配得到秦王的尊重,也不配得到秦国人的尊重。秦王看不起他这种人,没有直接把他杀了就已经很不错了。

    还有一个人的下场比后胜还惨,那个人就是齐王建。

    齐王建在献出齐国之后,被秦王安排在了一处人迹罕见的地方。那里物产丰富,飞禽走兽应有尽有。但是有一点,他想吃什么都要自己动手。

    想吃肉了就自己打猎,想吃果子就自己爬树。秦王没有安排人去伺候他,但是也兑现了当初的承诺,保他下半辈子衣食无忧。

    齐王建一直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他连怎么生火都不知道,更何况还需要他自己打猎摘果子呢。

    被放逐到那里之后,齐王建迅速变成了一个瘦子。人不象人鬼不象鬼的,看上去别说多吓人了。

    但是这还没完,那里有秦王专门给他建的房子。但是那房子被一群猛兽占领了,齐王建被赶到了山上的山洞里。

    那会儿刚好赶上冬天,齐王建为了不被冻死,整夜整夜的点燃篝火。晚上不敢睡觉,怕睡着后冻死。白天还不敢走出山洞,那地方不仅有很多猛兽,而且还有不少毒蛇。

    精神高度紧张,再加上吃不好又睡不好,齐王建过上了生不如死的生活。他也想过要离开那里,但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能成功。他跑不出去那个地方,唯一能做的就是学会如何生存。

    在那个无比寒冷的冬天,有一个人蜷缩在山洞里瑟瑟发抖。身边没有人陪他,他却碎碎念着要人帮他沐浴更衣。

    他说他想吃大鱼大肉,还说他想看歌舞。看来这人是被冻傻了,不然不会这么不着调的说胡话。

    第二天一早,山洞里再无半点儿响声。

    第三天,一队秦军途径此地,有人发现了死在山洞里的齐王建。

    (本章完)

第861章 0023,千古一帝(上)() 
他们将齐王建的尸体带出山洞,然后在禀明秦王之后,将齐王建就地掩埋。

    有人猜测,齐王建是冻死在山洞里的。那么冷的天,躲在山洞里不是找死么。

    有人说,齐王建是被饿死的,因为他那会已经瘦成皮包骨了。当初他只知道享乐,没有吃过一点儿苦头。如今他什么都要靠自己,不饿死才是怪事。

    当然这事儿秦王赵政都知道,他心里跟明镜似的。齐王建是个什么人他心里清楚,不然他也不会那么痛快就答应保他衣食无忧。

    一个只知道享乐的国君,怎配让人为他鞍前马后,怎配让人给他衣食无忧?

    想当年,齐国是何等威风。那一国不要看齐国的脸色,就算是鼎盛时期的魏国和楚国,也从未敢藐视齐国。

    因为齐国有兵,因为齐军有骨,因为齐国有将,因为齐国敢战。

    三人行必有我师,秦国在很多方面都在效仿齐国。不仅仅是齐国,秦国在魏国和楚国身上也学到不少东西。

    就算是实力最小的寒国,也有不少东西值得秦国借鉴。若想让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齐国若是在一位明主手中,恐怕会变成秦国最难啃的骨头。

    齐王建是齐国的不幸,但却是秦国的万幸。

    不费一兵一卒,秦国便将版图最大的齐国收入囊中。自此之后,这世上便再无齐国。

    当时秦王答应齐王建的条件时,有不少人劝阻秦王。但是也有不少人一言未发,比如李斯和蒙恬。

    他们都很了解赵政的脾气,也都知道他对待一统六国的态度。所以他们坚信,不管秦王做出什么决定,最终都不会放过齐王建的。

    不管齐王建是好是坏,毕竟他都是齐国国君。若他不死,难免齐国会有残余势力打他的主意。然后在搞出一个什么复国计划,到时候只会给秦国平添麻烦。

    这个问题在赵政决定一统六国之前就已经想到了,所以他当初就已经下定了决心。灭掉六国的同时,也要灭掉六国的最后一位国君,甚至连他们的一些大臣也要抹掉。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这句话时赵政小的时候听吕不韦说的。他很庆幸,那会儿记住了这句话。而且在他游历列国归来之后,也一直把这句话当作办事原则。

    只要有人挡在他的面前,他都会毫不犹豫的将其灭掉。不管是谁,不管何故。有些事一旦选择去做,唯一需要的便是坚持到底。

    路是自己选的,走不走得下去都回不了头。大秦历经数百年走到现在,他终于给这段历史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历时十年先后灭掉了齐楚燕韩赵魏六国。39岁的赵政完成了老秦人多年未了的夙愿,统一六国之后,赵政派重兵驻守在秦国新版图的北方边境和南方边境。

    南方有百越,总会趁秦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